第三十六章 朝堂争斗

中书侍郎岑文本,作为大唐皇帝陛下的秘书长,汇总了各部的工作计划,做了新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内容很长,枯燥无味。各部官员对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很清楚,用不着岑文本来念。不是本部门的工作,与其他各部的官员,又没有关系。因此,大家都是在应付,很多人都昏昏欲睡。

就在这时,传来了边报:陇右道和关内道边境上出现大批薛延陀的骑兵,边境上已经发生了小规模冲突。

不用问,这是薛延陀部族可汗夷男安排的,他要对大唐保持压力,以便逼迫大唐对他做出让步。

薛延陀部族可汗夷男人就在长安,他难道不怕自己被扣下吗?

古人讲究道义,打仗要出师有名。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以英雄、正义自居,他不屑于做出这种卑劣的行为。即使他要和薛延陀部族可汗夷男开战,也会先勒令他退出大唐,双方在战场上一决高低。

边报一来,大臣们都精神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棘手的事情上来了。

武将们纷纷请战,要带兵出征。文臣们大部分倾向尽快和亲,平息与草原部族的纷争。

武将中,右卫大将军侯君集首先说道:“皇上,薛延陀欺人太甚,臣请求出兵新洲,攻打薛延陀。”

宿国公程咬金也站出来说道:“臣也愿意出战。皇上,您就让臣去教训教训那些草原蛮子吧。”

接着,尉迟恭、张亮、长孙顺德等大将,都纷纷要求出战。

这时,大家注意到,大唐武将中地位最高的大将军李靖没有表态。

李靖号称军神,大小战斗参与了上百次,几乎未尝一败。单以军事才能和战功来论,是名副其实的大唐第一人。

李靖是个传奇人物,神话故事中那个“哪吒三太子”,说的就是他的儿子,他本人也是西游记中“托塔天王”的原型。

此时,他默不作声,眼睛盯着眼前的虚空,仿佛老僧入定。

“李靖。”这时,李世民开口了。

“臣在。”李靖赶忙答应。

李世民问道:“李靖,你说说,此事该如何应对?”

“皇上,老臣以为,此时开战,时机尚未成熟。军队的调配、粮饷的储备都不充分,因此,臣建议还是等到今年秋后再说。

不过,如果皇上决定开战,臣愿意领兵出征。”李靖说道。

这时,武将们一齐说道:“皇上,打吧。”

李世民没有表态,他问长孙无忌,说道:“长孙无忌(正式场合,皇上对大臣都是直呼名字的),你来说说。”

长孙无忌说道:“皇上,中原与草原不同,马上就要开始春耕了,此时开战,势必会影响今春的农耕,去年大旱,粮食已经青黄不接了,今年务必要保证粮食生产。因此,臣以为,不宜开战。”

文臣们纷纷附和长孙无忌的发言。

李世民听完了大家的意见,他说道:“朕也认为,此时不宜开战。可是,面对薛延陀的步步紧逼,此事该如何解决?”

“皇上,臣有话说。”魏征终于捞到说话了。

“魏征,你说吧。”李世民说道。

魏征说道:“臣想弹劾,可是不知道该弹劾谁。”他的话,引起了一阵议论。

李世民也有点好奇地说道:“这就新鲜了,你魏征一贯是行事严谨,今天的话,不像是你的风格。”

“皇上,臣认为,有人因私废公,可是臣不知道这件事具体该弹劾谁。”魏征说道。

李世民问道:“你就直说吧。”

魏征说道:“公主和亲,是安抚草原的大事。原来已定的和亲,至今已过了约定的时日。臣认为,这是一种失信,有损我大唐的信义。”

他说到这里,大殿上一片沉寂。他的潜台词很清楚,人人都听得出来。这是在指责皇上,说他因为爱惜女儿,想废除和亲。

“魏大人,慎言。”长孙无忌提醒到。

果然,李世民生气了,他说道:“你这是在指责朕吗?朕问你,是朕不想按照约定和亲吗?薛延陀的夷男提出要陪嫁新洲,还要狼王。现在还派兵在边境上示威,你让朕怎么和亲?”

魏征正色地说道:“夷男提要求,是他自己的事情。大唐应该恪守信义,只答应和亲,其他的条件一概不答应。这样做,大唐不失信义,也维护了大唐的利益。

夷男节外生枝,他就失信于天下。如果因为大唐不满足他其他的无理要求,而与大唐开战,臣虽然是文臣,也愿意手持三尺青锋剑,战死沙场。”

魏征昂首挺胸,掷地有声,一派决绝神色。

“臣附议。”

“臣附议。”

大殿上一片支持魏征的声音。

这时,太子李承乾站出来说话了,他说道:“父皇,各位大臣,我不同意魏大人的意见。”

李世民说道:“好,太子,你说吧。”

李承乾说道:“和亲的事情,早已经是商议好了的。可是薛延陀部族可汗夷男,临时提出了其它的无理要求,就已经失信了在先。大唐为什么还要与他和亲?”

此时,魏王李泰和蜀王李恪,看到太子李承乾出头了,顿时就把火力对准了他。

在他们的示意下,他们手下的大臣们纷纷指责太子不顾大局。支持李承乾的人,也纷纷加入战团。大殿上乱作一团。

昨天,魏王李泰被太子李承乾等人,在教坊羞辱了一番,早就想找机会报复。他终于忍不住,自己跳出来了。

李泰说道:“父皇,太子殿下的提议,儿臣不赞成。儿臣理解太子殿下的苦心,作为兄长,爱惜安宁公主,无可厚非。就是儿臣,也不愿意安宁公主嫁往荒僻的草原。

但是,和大唐的利益相比,作为皇室子弟,为国付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使是让儿臣这样做,儿臣也会毫不犹豫地接受。

自古以来,民间的婚约都不能违约,何况已经昭告天下的和亲呢?

因此,儿臣支持和亲。”

李世民的眉头,不为人所察觉地微微一皱。他转向了蜀王李恪,说道:“李恪,您也说说吧。”

蜀王李恪和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明争暗斗,但是,在打击李承乾的事情上,他和李泰却是联合一致的。

他说道:“太子殿下爱惜情亲,值得敬佩,可是,事关大唐的命运,儿臣赞成魏王和魏征大人的意见。”

李泰和李恪都很阴险,他们都强调李承乾是处于私情,爱惜安宁公主,才提出反对和亲的。

太子李承乾被说得有些急眼了,他说了一句话,立刻遭到了所有大臣们的耻笑。

第二百八十九章 绝杀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造势第一百一十章 序曲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掼牛第四百五十七章 长安三雄第九十章 朝堂混战第九十三章 炮弹上的糖衣第一百七十五章 石破天惊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方动态第三百零九章 江山社稷的福气第一百四十章 背后捅刀子 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武者对决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民战争第三百八十七章 决不做岳飞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排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洗脑会议第二十三章 西海宝珠第四百八十一章 展开第五百零四章 李工程师(续)第一百一十章 序曲一第十九章 狼图腾的传说第三百六十六章 反击计划第四百三十七章 变故第三百三十章 腰不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能干的傻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惨烈攻坚第一百四十章 背后捅刀子 一第六十七章 忠厚的太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出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全国一出戏第二百八十五章 惊天反转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恪的艳遇第三百九十一章 品酒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害的风头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恪失踪第四百六十四章 调查局新局长第十八章 康乐坊第二百五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五十六章 铜铁丝和蒸汽机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初战第三百一十四章 敲竹杠第五十六章 工业学校第四百七十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袭博格达沁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无坚不摧第五百零一章 出售军火第一百一十二章 序幕三第四百零六章 正能量第四百四十五章 突袭鹰嘴关第三十八章 未完计划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外飞仙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抽身避祸第二百八十五章 惊天反转第一百三十二章 霸道老爹第三百三十九章 长孙无忌的选择第二百九十七章 夜长安大世界第四百六十八章 紧急淘宝第三百二十七章 祸害倭国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国战略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叛逃事件第一百九十章 远征军二第四百零五章 征文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正的对抗第一百五十三章 草原来客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逼第三百四十九章 逆转第二百六十八章 浅削第六章 年货第三百三十四章 态度第二百七十四章 杀机四伏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旦泡妞一第三十三章 幸福的三害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怪斗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离开造船厂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孙无忌的突袭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针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世民让步第二百零八章 愤怒的李世民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宣抚使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想敌部队第四十九章 四轮马车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伐决断第三百六十六章 反击计划第四十七章 科研所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六十一章 冷箭第二百零四章 灞桥杀机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登陆九州第八十四章 契苾公主第四百三十七章 变故第三百零四章 豪华的唐军第三章 转性的梁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产品的威力第二百四十五章 恶性案件背后第三百二十八章 考验第二十章 暗流涌动第六十五章 这伙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