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沉默的力量

褚遂良说道:“对于这件事情,魏王李泰毫不知情,他是出于对皇上的一片敬爱之心,希望皇上能够长生不老,因此,才相信了丁慎明和袁天罡的话。

丁慎明和袁天罡已经承认了,他们接近魏王殿下,只是因为他皇子的身份,通过他便于接近皇上。

因此,在这个案件中,丁慎明和袁天罡是主谋,魏王李泰只是受到蒙蔽,没有主观恶意。

案件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至于如何处置,还请皇上来决定。”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朕就说嘛,朕的儿子李泰,他怎么会伙同这些妖道,来谋害朕呢!”

对于李泰问题的性质,李世民抢先作出结论,他相信大臣们一定是会支持他的。

李世民接着说道:“褚遂良案子办得不错,接下来对他们三人如何处置?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其实,李世民的暗示已经很明显,可以说,已经不是暗示了,而是直接亮明了态度了——丁世明和袁天罡是妖道,李泰是被蒙蔽者,该怎么处置,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这时,在李世民的授意下,礼部侍中阎立德首先站出来说道:

“这个案件已经十分清楚了,丁慎明和袁天罡为了一己私欲,欺骗了魏王李泰,假借太上老君的名义,蒙蔽圣听。

他们炼制假丹药谋害皇上,罪该万死。臣建议,将丁慎明和袁天罡斩首示众,以正视听。

至于魏王李泰,只是受到丁慎明和袁天罡的蒙蔽。但是他识人不明,也有过错。臣建议皇上,对他进行训斥,责令他闭门思过,以观后效。”

阎立德的建议,前半部分对丁慎明和袁天罡的处置,大家肯定都没有意见。对于李泰则是轻描淡写,意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阎立德说完以后,马上站出来了十几位大臣,说道:“严大人言之有理,臣等附议。”

李世民点头说道:“众爱卿言之有理,甚合朕意,其他爱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说完这句话,认为满朝的大臣们,肯定是会一起附议的。

不料,除了李世民安排的那些人以外,只有二三十个人,站出来附议,其他数百名大臣都站在原地,默不作声。朝堂上的气氛十分压抑。

李世民大吃一惊,他认为,以自己在朝廷的威望,应该是一呼百应的,没想到竟然会出现冷场。

这时他发现,除了岑文本和刑部尚书以外,其余五大部和所有的二级部主要首长们,都没有表态。

更加令他吃惊的是,太子李愔、蜀王李恪、长沙王李治、房玄龄、李孝恭、李靖、魏征、侯君集等朝中主要人物都没有出来表态。

皇甫睿等人更是冷淡地望着自己。

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死党,在无数次血雨腥风中,都是坚定的站在他身边的人,这次却明显地不支持他。

那些站出来支持李世民意见的少数大臣,显得十分尴尬,也沉默下来。

太极殿正殿宽阔的大厅里,气氛十分压抑,大臣们的沉默,仿佛是一堵高大的墙壁,朝着李世民压来。

在这一刻,李世民感到十分震惊!他忽然有种心虚的感觉,这是他这些年来从来没有过的。

他心情很复杂,第一感觉就是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有些恼羞成怒了。

他说道:“你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话?难道朕的处置不对吗?”

皇甫睿出来说道:“老臣的孙女皇甫端儿,被抓进炼丹房,遭到了丁慎明的羞辱,自尽身亡,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李世民不解的说道:“皇甫端儿,不就是帮助炼丹吗?她为什么会自尽呢?”

这时,魏征站出来,他举着奏章说道:“皇上,丁慎明假借炼丹名义,强行逼迫良家妇女服侍他炼丹,先后有多名妇女被他奸污,臣手里的就是这些妇女们对丁慎明恶行控诉的诉状,请皇上御览。”

说着,魏征就将奏章递了上去。

李世民打开奏章,取出里面那些妇女们的诉状,看完后大怒,说道:“该死的丁慎明,竟然如此卑劣。

看来朕真是太仁慈了,丁慎明和袁天罡罪该万死,判他们斩首是太轻了。朕现在决定,判丁慎明和袁天罡凌迟处死。由皇甫睿监斩。”

李世民做出这样的决定,还给了皇甫睿一个恩典,认为他应该知足了。

不料,皇甫睿说道:“老臣的孙女皇甫端儿,是魏王李泰下令,并且亲自派人抓走的,难道,魏王李泰就没有责任吗?”

李世民问道:“有这样的事吗?”

皇甫睿说道:“这件事情众人皆知,当时有很多朝中大臣就在臣的府上,他们都可以作证。”

这时,李孝恭、魏征、高静明、尉迟恭、程咬金等人,都站了出来。说道:“臣等可以作证,当时就是魏王府的卫队长刘挺,拿着皇上的圣旨,到皇甫大人府上要人的,并且他们还派人搜查了尚书府。”

李世民说道:“这件事,李泰也是被蒙蔽的,丁慎明假传圣旨,李泰也只是奉旨行事。而且他也不知道这些女子进炼丹房,究竟会遇到什么情况。

这要是追究起来,是不是朕也有责任呢?”

李世民还是要保李泰。

李世民把话说到这份儿,他认为,不会再有人反对了,但是,他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人们依旧不买账。

褚遂良一看,表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站出来说道:“皇上英明神武,皇上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臣等遵旨。”

这家伙也够阴险,他把李世民的话,解释为圣旨,意思是你们大家不赞同李世民,就是违抗圣旨。

这下,先前支持李泰、担心李泰受到处罚被牵连的人,也站出来对褚遂良附议。

李世民的声势略微大了一些,然而这些人仍然是少数,大部分大臣们仍然不买账。

朝堂上,这些年来,除了主要的大臣以外,大部份的大臣,都已经进行了更换,门阀士族子弟已经大部分被排斥出去。换上的大臣们,大部分都是正直善良的。

原本朝堂风气很正,大家对于李泰无端贬斥大臣、排除异己的卑劣行径,都颇为不耻,认为他扰乱了朝堂,玷污了这个神圣的地方。

原本大家也都十分敬重李世民,但是自从李世民求仙问道以后,他的种种行为令大臣们颇为失望。

大部分大臣,对于太子殿下更为敬重,他们看到太子殿下不表态,明显的就是不支持李世民,因此,他们就和太子殿下保持一致。

李世民的面子上有些下不来了,他阴沉着脸,对李愔说道:“太子,你是什么态度?”

李愔站出来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忧虑第二百四十七章 鬼门关第四百七十章 接踵而至第十五章 长孙皇后的烦恼第二百七十二章 造反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电力和自行车第二百五十二章 江山为本第四百九十二章 猛将争功 (续)第一百七十五章 石破天惊第三百二十八章 考验第五十一章 套话第二百五十七章 差点被下药第二百六十三章 作死升级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原边报第一百七十四章 惊天噩耗第五十七章 冰激凌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头金第二百四十二章 抽身避祸第三百四十六章 登陆九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泄密事件第五百二十一章 解毒第二百八十三章 梁王死了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初战第二百四十一章 军管吏部第四百二十七章 毒酒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空军二第四十二章 孔颖达第五十三章 霍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移风易俗第二十五章 黄金第一百零二章 战争阴云第二章 黑心淘宝系统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纪念碑第三百三十五章 风暴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二百六十章 大国战略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女飞贼第一百二十七章 紧急磋商第五百一十一章 离开造船厂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二十三章 系统回归第三百零七章 除夕夜第一百七十四章 惊天噩耗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孙氏的感动第三百三十三章 搅屎棍第三百一十九章 屠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泄密事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喷火怪兽第二百五十章 最危险的人物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先发制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下毒第五百四十八章 玉虚洞第二百三十章 皇上要干什么第二百四十二章 抽身避祸第一百八十三章 阅兵式 二第九十五章 潜伏第二百八十九章 绝杀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能只算经济帐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四百三十三章 密谋第二百四十一章 军管吏部第五百一十六章 告发第三百四十三章 狄仁杰第一百九十二章 远征军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动第三十八章 未完计划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逼第三百八十二章 摊牌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孙无忌的突袭第一百七十五章 石破天惊第二百四十五章 恶性案件背后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唐矿业第一百三十七章 儿孙的铁饭碗第五百零三章 李工程师第九十四章 铁勒部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帝陛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断指第一百一十六章 展开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见班超第一百二十九章 太厉害了第四百四十章 薛仁贵和高仙芝第二百五十二章 江山为本第七十四章 战略物资第四百一十四章 独到的眼光第二百二十八章 兴奋的孔颖达第一百九十一章 远征军三第七十七章 又见人妖第三百三十四章 态度第三百一十五章 如愿以偿第四十二章 孔颖达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后的晚餐第一百三十六章 没送出去的礼物第一百三十九章 尉迟宝琪第三百六十五章 连环套第三百二十六章 突围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敢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