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贸与经济掠夺

陇右道贡芒州(四川)与吐蕃的边界是金沙江,江面上是一座拉索铁桥。这座铁桥是吐蕃和大唐合资兴建的,是陇右道通往吐蕃芒康地区的一个重要口岸。

吐蕃人和大唐各自在两岸建立了一个边防检查站,检查过往的商旅。

这天早上8点半,商旅开始通行,一队大唐的商队从对岸回来了。这支商队经常经过这个口岸,和检查站的官兵都已经很熟悉了,老远就打着招呼。

“王队长,今天又是您值班啊。”商队的头人热情地说道。

边防武警的一名军官笑着说道:“李掌柜的,恭喜发财呀,这回带回来什么货呀?”

李掌柜说道:“规矩咱懂,这是货物清单,没有违禁物品,请你们检查吧。”

武警军官说道:“这是规矩,那我们就检查了。”说着,一挥手,十几名武警就上前检查货物。

大唐鼓励对外通商,但是规定了部分物资不得外运。

禁运物资主要是盐铁、铜制器皿和粮食这些战略物资。禁运只是对外,反过来,大唐鼓励对外销售工业产品,采购上述禁运的战略物资。

吐蕃人基本上没有工业产品,他们能够和大唐交换的也就只有牛羊牲畜、粮食和盐铁等物资。

对于商人来说,大唐人口迅速增加,粮食等生活物资需求很大,价格也上涨了很多,从吐蕃运回粮食等生活物资,有利可图。

工业品在吐蕃的需求量很大,价格也很高,商人们的生意很好。

由于科技和生产能力的差距,造成了贸易的严重不对等,吐蕃人得到的是廉价的工业品,大唐得到的是实际的生活物资。例如,一块香皂就可以换取几十斤粮食。吐蕃的国力一点点地被消弱,相应的大唐的国力在一点点地增强。

吐蕃的高层人士对于这种情况,不是完全没有察觉,但是,他们无力阻止——吐蕃的贵族们已经习惯使用大唐的工业品和奢侈品了,根本就禁止不了。

王队长和李掌柜边聊天边等候检查的结果。不久,一个武警士兵过来报告,他说道:“报告队长,没有发现违禁物品。不过,他们携带了几套玻璃餐具。”

玻璃制品是高档消费品,在大唐境内是禁止销售的,除了少量的产品用于皇室打赏之用之外,全部对外出口。

玻璃产品由于在国内的数量极少,价格也就极高。结果,不少商人从国外购买,再运回国内销售,仍然可以谋取暴利。

不久前,李愔发现了这个问题,哭笑不得。后世国内有人跑到日本,崇洋媚外,花了12000元钱,买回来智能马桶盖,结果才发现是中国杭州制造。成为一时的笑柄。

于是,武警又下发了一个通知,禁止大唐制造的产品再回流大唐。

王队长说道:“李掌柜,很抱歉,我们刚刚接到通知,玻璃制品只能运出国外,不得运进国内,我劝你还是运回吐蕃,在当地卖了吧。”

李掌柜无奈,只好将玻璃制品留在了吐蕃。不过,他也不发愁,准备将这些玻璃制品运到印度去售卖,照样能够赚到钱。

随着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停战,大唐又迎来一个和平发展时期。

国内的各项事务,在魏征等人的领导下,按部就班地发展着。李愔腾出精力,侧重解决一些他认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太极殿,李愔的办公室。

李旦说道:“皇上,您刚才看了奏章,工业城的产品,目前已经出现了滞销的现象,长安地区已经饱和了,各道的工业发展也都有了起色,依靠国内销售这个市场,会出现产品大量积压的情况,就是您曾经给我们讲过的经济危机的现象。”

魏征感慨的说道:“我朝历来都是物资匮乏,没有想到竟然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前皇上讲过经济危机的现象,臣当时是半信半疑,现在果然出现了这种情况。”

李旦说道:“是不是控制一下国内工业发展速度?”

李愔说道:“没有关系的。国内的工业还是要大力发展,世界大的很,国内市场饱和了,我们就搞外贸。以前的外贸都是由商人们零散的进行的,现在要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来进行,

我想在商业部下面,成立一个外贸部,在全国各州成立外贸局,外交部进行配合,开辟国际市场。

大唐和吐蕃的贸易往来进行的很好,可以参照吐蕃的例子,对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印度等国家开展外贸,市场前景很广阔。

另外,等到大唐海军完善以后,再打造一支大型的远洋商业船队,开启海上贸易通道,产品可以销售到南美、非洲和欧洲等地。

以往的外贸活动,都是由商人们独立进行的,规模太小也不安全。

可以以一个州的范围,组织一到几家商贸公司,编队集体前往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外交部负责和各个国家进行协商,为外贸公司的海外贸易铺平道路。

有条件的话,外贸部可以还建立海外机构,在当地开拓市场,商队只负责采购和运输,生产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服务,能够极大的提高外贸的效率。”

大臣们都没有意见。

商业部长霍强,从一个普通的商人,被李愔一路提拔,现在已经是朝廷的正三品大员了。

他说道:“皇上的这个提议非常好,臣正有这个想法,回去后马上组建外贸部。

臣有个提议,外贸部能否组织官营的外贸机构,外贸规模能够更大,而且更加高效。”

李愔摇摇头说道:“这样不好,短期会取得很大的效益,但是会打击抑制民间的商贸活动。商贸部只是一个管理机构,自身不从事经营活动。

如果在特定的条件下,要与某个国家进行大宗交易,商业部可以委托外贸部,临时组建相应的商贸机构。”

李愔要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朝廷除了掌控战略物资以外,整个经济发展,由市场自行调节。

农业部长李恪说道:“皇上,农产品历来是禁止出口的,这样虽然充实了国内的物资储备,可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臣有个提议,能不能在某些产品上,允许对外出口?”

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质争夺战第二百零六章 暗度陈仓第四百八十一章 展开第三百二十九章 忽悠第一把六十二章 截杀第三百一十二章 波斯国王第一百六十八章 营救赵大山第三百八十六章 制衡第一百六十五章 那一骑白马第一百零七章 深入草原第四十六章 少年太子党第一百二十三章 家宴第二百四十六章 威逼与利诱第三百五十九章 圈套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产品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九章 绝杀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道歉第四百四十四章 祁连山第一百九十章 远征军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太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作妖第一百九十二章 远征军四第十五章 长孙皇后的烦恼第三百一十二章 波斯国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霸道老爹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的难题第三十章 风暴前夕 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突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狄仁杰第二百零四章 灞桥杀机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三害出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杀子传弟第四百八十二章 推动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是那个三害第三百三十九章 长孙无忌的选择第三百五十九章 圈套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宣抚使第二十章 暗流涌动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战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铳第三百三十二章 生死攸关的战争第二百六十八章 浅削第四百二十九章 明确的战略目标第一百二十一章 幸亏是自己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上遭遇战一第六十二章 基地大火第二百九十八章 移风易俗第一百八十二章 阅兵式 一第二百章 大功告成第四十三章 课堂风波第四百六十一章 泄密事件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时机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原边报第四百二十七章 毒酒第一百三十七章 儿孙的铁饭碗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第四十二章 孔颖达第五百三十七章 乱象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见班超第三百一十章 霸气的王玄策第三百二十六章 突围第一百六十八章 营救赵大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紧急磋商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潮第三百四十四章 武瞾的威力第三十三章 幸福的三害第五十七章 冰激凌第二百七十章 又耍无赖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逆转第二百七十八章 尚公主第三百一十八掌 冰释前嫌第一百九十章 远征军二第十二章 态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扬眉吐气的工部尚书第二百五十八章 血战龙德城第三十四章 教坊交锋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露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唐忠贞之士第三百八十九章 罢朝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血唐军第二百一十八章 又要演戏第三百四十章 医仙孙思邈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出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能抢干嘛要买第三百零八章 文工团第二十五章 黄金第三百二十章 女奴隶第五十九章 恐怖暴利第四百七十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二十九章 忽悠第二十四章 险些误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契苾乌云到长安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幕拉开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时机第二百三十五章 毒瘤第四十章 大唐的敌人第三百四十章 医仙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