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专家哥哥

这位本想着借此机会给他手里的东西镀上一层金,没成想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等这节目播出之后,他那东西就成死物件儿了,而他自己,也很难在古玩圈子里再混下去。

抱着沉重的菩萨像,第二位藏友灰溜溜地走了,他心里是恨田乃男坏了他的好事,可又没一点奈何。总不能让人家看出来了,还帮着你隐瞒,甚至给你一个想要的鉴定结果,心术不正迟早会有这样一个下场。

第三位藏友带着他的藏品进来的时候,现场已经安静下来了,见识了这几位鉴定专家了刚才对持有膺品的藏友无情打击,现场观众和藏友的热情反而更加高涨了。这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东西,如果只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地说两句,你凭什么坐在那里给人家鉴定呢,首先你的职业操守就不过关,文玩古物这些东西是最最说不得假话的。

这位藏友把他的那件笔筒放在条案上,微笑着道:,“几位鉴定专家好,这笔筒是我五六年前出差的时候在地摊上买的,当时觉得有可能是紫檀木的,请几位帮着掌掌眼。”

这种藏品的鉴定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最重要的还是要多上手,多接触,正所谓,“功到自然成”见识的东西多了,真假优劣一看便知。

这事是田乃男负责的,拿起那只笔筒简单看了看,又交给身边的陈老,挨着的石老和张辰都是简单看了一下就放在桌上不动了。

这个现象让这位藏友的大感不妙,心里一着急,就表露在脸上了。

双手也不自觉地开始搓着,眼睛来回扫视着眼前的四个人,就怕从他们嘴里说出一句不好的话来。

这表情看在田乃男眼力,他也不想让这位藏友心理负担过重,等现场观众鉴赏、采访过后,就笑着问道:,“出趟差也不忘逛古玩市场,你应该也是搞收藏的吧,这笔筒你多少钱收的?”

田乃男的话让对方的紧张落去了不少,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就怕这话是在安慰自己呢,强作了一个微笑,答道:,“这个倒是谈不上,就是个人比较喜欢,要说专业知识也没有多少,算是个爱好者吧。这笔筒我是在苏州收的,当时对方要价是两千,最后搞价搞到一千三,我看着像是紫檀的,咬了咬牙就买下来了。”

田乃男听后笑道:,“嗯,你这样的心态是不错,看着喜欢的东西还能静下心来搞价,而且还是面对着一件很有可能是紫檀笔筒这样的物件儿,你要是能把这种心态保持下去,那你打眼的机会就会少很多了。

一千三,你还要咬咬牙,你这咬牙的机会要是多几次,你这可就了不得了啊。恭喜你,这是一件明代官造的木雕精品,即使是在五年前,一千三收下来也是一个大漏,好好收藏吧。”

,“谢谢专家,谢谢!”道谢之后,这位又看向田乃男,问道:,“田专家,不是还要再讲一讲的吗,我们都希望能从专家这里听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呢。”

田乃男笑道:,“讲啊,当然要讲的,就来说说你这件笔筒吧。”

喝了一口水润润嗓子,接着道:,“明清时期,木雕工艺进入了高度发展的阶段,在这段时期里,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同时也形成了木雕工艺的分类,例如:白木雕、红木雕、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金漆木雕等等,你这件就是红木雕的精品。

明清木雕多文玩,文房用具和案头清玩最为常见:而两者的艺术风格却又有很大的不同。清代木雕繁奇多姿,打磨要细到深雕的里层都光滑如玉,表现欲很强。而明代的木雕,则要表现得简练古朴,不做多层次雕刻,很少用深雕、镂空的技法:同时明代木雕又很注重器物与材料的统一,充分运用木材本身的色泽、玟理等优势,不以技法做遮掩,却达到了稳定、协调的艺术效果,十分难得。”

现场观众齐声鼓掌,这番话基本上就把明代木雕的要领和关键全都总结了,对于在坐的观众在今后的木雕收藏上,作用不可谓不大。

字画,佛像,杂项,这三类都已经有藏友上过场了,接下来要上场的藏品不用说,肯定是瓷器无疑了。

一今年轻女孩儿抱着一个小盒子走进来,粱斌这厮还没有女朋友,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就有心和对方多说几句。

,“1卜妹妹,你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藏品呢?”

这女孩儿显然是常看综艺节目,对这位大名鼎鼎的主持人并不陌生,大大方方地道:,“粱斌哥哥好,我带来的是四只瓷碗。”

,“哦,那这是你自己的收藏呢,还是你家里的呢?”

,“这是我爸的东西,不过也是别人送给我爸的,我趁着我爸不在家,拿出来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粱斌脑门上就见黑线了,问道:,“呃,1卜妹妹,你爸他不会是当官的吧?”

,“嘻嘻,你以为我爸是贪官收别人的礼啊,怎么可能呢,我爸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

粱斌还真怕这女孩子的爸爸是个当官的”“哦,这样啊,我也觉得有你这样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你父亲也不该是个贪官。现在你就把你这四只碗拿上去,让我们的专家给你看看吧。”

,“专家爷爷好,专家叔叔好,专家……,哥哥好,问了一排的好,到了张辰这儿,犹豫了一下,还是叫哥哥了。

说完就把盒子打开,取出里边的四只粉彩小碗,放在了陈老的面前,等着老爷子给鉴定。

可这是张辰的事啊,而且陈老还想要让张辰在这节目上出出彩呢,可又不能就这么推给张辰。只好是先拿起面前的小碗看了看,然后又递给了石老,由他交给张辰。

女孩儿看着就有点不大情愿了,那么年轻,比我大不了三两岁吧,能做专家吗?犹豫着问道:,“专家爷爷,您不能给我看看吗这里边您年龄最大,我自然是找最有经验的了。”“看来年少成名也有弊端啊,陈老呵呵地笑着,那边的田乃男就说话了:,“1卜妹妹你可别小看了那个专家哥哥,他的瓷器收藏可是最全的,而且眼力超好,在我们行内他也是第一流的。再说了,你这里不是有四只吗,我们四个人,正好一人一只,一起给你做鉴定这不是更好吗。”

女孩儿也不再说什么了,不管那个暴年轻的是不是专家,就给他一个机会吧或许他还真的是一流高手呢。

四个人一人看一只,轮换着看过之后,四只碗都聚在了张辰面前。

张辰又把四只小碗并排摆在一起,请现场观众来鉴赏。

张辰倒是不认为这女孩儿有什么不对,给他也一样,当然是要找年长的专家给自己鉴定了。

年龄越大就越是有经验,古玩这东西可不是比力气,只能是靠多年的磨练和学习才能有成绩。

张辰再次捏起一只碗看了看余光看到女孩儿不大信任的表情,苦笑了一下,道:,“别怕,我肯定不会给你打碎了的,如果真给你损坏了我赔你一只更好的碗,有这么大个儿,雍正胭脂水釉的。”

看着张辰用双手比划1出一个有半米大的圆,女孩儿有点愣住了,那么大的碗,要比我的贵重好多倍了吧。嗯着巨大的瓷碗女孩儿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那只超大的雍正胭脂水柚薄胎大碗张辰甚是喜爱,只怕这存世的也就仅此一件了怎么可能用来作为赔偿呢。张辰敢这样说,那是因为以他现在的敏锐度和速度绝不可能让任何一件瓷器在他手上有了损伤,这厮只是说漂亮话而已。

这一招果然把女孩儿的心思转移了,张辰放下手里的碗,道:,“这四只碗上的图案分别是牡丹、月季、芙蓉、蔷薇,正好是一套的,而且这四只碗还是乾隆官窑的精品。乾隆粉彩是粉彩工艺的顶峰”回去告诉你父亲,这四只碗弥足珍贵,一定要好好保存。”

女孩儿扑扇着长长的睫毛,显然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一个鉴定,问道:,“这个很珍贵吗?”

张辰道:,“我见识过数万件各种瓷器,这样四只一套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实物,到底珍贵不珍贵,你说呢。”

粱斌也是一个古玩收藏爱好者,作为主持人,这时候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张先生,这致远堂也是官窑款吗?”

,“这个是室名款,明清两代到了一个瓷器发展的高峰,这两个朝代的皇帝多数都有自己的私窑,尤其是清代的皇帝,康乾道三位在位的时候,这种室名款多达上百种。例如万历皇帝的芝兰室,崇祯帝的以德堂,康熙的百子堂、希范堂、松年堂,乾隆的雅雨堂、宁静斋,道光有筑野堂、居梧堂,以及清晚期慈禧的大雅斋,这些款识的瓷器也多在官窑之列,甚至要比纪年款的更加精美。”“粱斌不住地点头,道:,“只是一个款识就有这么多的道道,果然博大精深,那张先生你再给大家讲讲粉彩吧,这里边又有什么知识呢。”

张辰也觉得有必要给自己正一下名,道:,“大家都知道,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模仿珐琅彩烧制的,珐琅彩很溧亮,但只能是皇家使用,老百姓是不得一见的。就有人想,能不能把这珐琅彩模仿出来,带入到民间给老百姓也用用,于是呢,粉彩就出现了。

粉彩出现于康熙晚期,鼎盛于乾隆年间,由于它是仿珐琅彩烧制的,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叫粉彩,而是叫做“洋彩”到了道光年间的时候才有粉彩一说。粉彩还有一个名字叫“软彩”这是因为它在釉质材料里边加了一种叫做“玻璃白”的东西,也有人说是加了铃粉,以至于粉彩看上去特别的粉嫩,彩色特别柔和,层次明显,增强了立体感。

有一种出现于清末的轴上彩彩瓷,叫做“浅绛彩”很容易和粉彩混淆,大家在收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浅绛彩是直接上色,不添加玻璃白,所以它没有渲染的效果,这是它和粉彩的一个区别:另外一点,就是粉彩用料很足,尤其是雍乾两朝的粉彩瓷器,又厚又粉,拿手摸一下突出感很强,而浅绛彩则是另一个极端,几乎没有触感。而且浅绛彩容易脱色,百十年下来,有的连画面前看不清了。说起来很简单,真要上手的话,还是得多看多学,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啪,啪,啪……”这时候观众们才真正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年轻的喜宾,把他当作一个专家来对待了。

女孩儿也是很真诚地向张辰道谢:,“谢谢专家哥哥!”

第533章 乱局(上)第192章 圆明园被烧了第109章 上船第460章 结婚是最好的打算第121章 三神器第664章 玉书第166章 正男师弟第204章 谈琴(上)第535章 龙城张家好福气第253章 满盘皆败第274章 孔雀尾的影响力(下)第372章 布局(下)第421章 十重宝函第390章 佩服第397章 海上丝绸之路(六)第198章 专家哥哥第285章 专家团解散四三五第222章 热闹第337章 幸好第152章 七子八婿满床笏(下)第168章 做一个愉儿第114章 这父子俩真可爱第121章 三神器第432章 震撼第637章 生男生女第349章 水落石出终有报第628章 抛出香饵第241章 灵光一计第199章 不适合腌蒜第200章 月老第118章 飞鹰大盗的宝藏第621章 收获不菲第20章 初闻赌石(中)第502章 拍卖会恩怨(六)第29章 情定南疆(下)第410章 打落水狗第146章 惨淡收场(上)第596章 女神歌声的传说第725章 歪打正着第450章 故人消息第621章 收获不菲第279章 很眼熟的背影第406章 南海一号(上)第313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417章 机场轶事第383章 六朝四大家(中)第127章 这都是真的吗第380章 真迹赝品第293章 不懂历史(二)第646章 造就传说第376章 神社的倒掉第615章 瓷娃娃第160章 再临缅甸(三)第107章 临行第139章 敛财的腊月第600章 真正的低调第744章 单挑王与西楚霸王第638章 华金金属第592章 津溏之行第536章 真不好办第439章 隋宫旧藏,第四四零章 不全之书第122章 清点统计(上)第313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538章 衣锦还乡(一)第360章 让我姐姐走第457章 外来的搅屎棍第281章 汉府瓷第618章 围猎第404章 考虑一下第146章 惨淡收场(上)第680章 陈雯琳的追求者第439章 克孜尔孔雀(中)第686章 滚蛋(四)第246章 二四七章 出师未捷(上)第735章 画展请柬第296章 宝石釉(上)第162章 再临缅甸(五)第672章 三招第11章 奇怪的坐像七一七边藏是个好地方第289章 虎头陀第99章 一赌为快一睹为快(二)第419章 大有收获第423章 沙皇彩蛋第346章 高仿之危(上)第432章 震撼第572章 机关、毒气第417章 机场轶事第588章 这样都可以赚到第354章 张沐遇险第296章 宝石釉(上)七二零原来是玩真的第511章 拍卖会恩怨(十五)第146章 惨淡收场(上)第642章 不公平的比试万一千字第411章 厚实的家底第545章 衣锦还乡(八)第542章 衣锦还乡之语惊四座(中)第290章 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