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最坏的人(下)

宁琳琅和张沐在古玩市场的时候,就已经看过这些东西了,现在再次仔细观察了一遍之后,还是有点说不准。

宁琳琅指着那件安乐堂款的黄地斗彩荷花贯耳瓶道:“师兄,我看这件像是成化斗彩,唯独‘安乐堂’的款识不能确定,但它真的很像是成化斗彩;这琉璃瓦应该是元代的白琉璃,可是我也没见过实物。”

张沐则是盯着那件鸡油黄的太康款黄地寿字纹玉壶春瓶看了又看,道:“釉色是鸡油黄,这点可以肯定,但是这个‘太康’款,却也是没听说过;还有那几块琉璃瓦,以前也没见过,该不会真的是白琉璃吧?”

姜圣懿两人对他们说的东西完全不懂,只好是疑惑地看着张辰,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得到解释。

张辰笑了笑,道:“这些琉璃瓦的确就是元代的白琉璃瓦,迄今为止我也只知道这十四块,再没听说过什么地方出现过这种白琉璃瓦,除元代有烧制记录之外,其他的历朝历代也都没有少过这样的东西。

元人尚白,所以就出现了卵白釉这种瓷器,那时候有不少的建筑都是白琉璃瓦顶的。你们看这琉璃瓦上边还有编号呢,这种编号一共有六种,东下六、东上二十七、南上七、南中十九、西中四、北下七、北中十三,这应该是横列某一排的数字,在建筑的时候按照编号来排列,或者是为了给后续的修缮预备的,能够在一面就排列出至少近二十七排琉璃瓦,可见这座建筑物的规模有多大。

还有这上边的字,你们没有仔细观察吧,这是赵体字啊,什么朝代的工匠会用赵体字来作为记号的字体呢,只有元代的工匠了。而那个李三又是从包头带回这些琉璃瓦的,在古代的时候,汉人很少在包头修建什么大型建筑,用到这么多琉璃瓦的就更是不可能了,所以这些琉璃瓦肯定是元代的。”

宁琳琅和张沐对自己观察不够仔细而自愧的时候,姜圣懿和洛湘怡两人也在为张辰的观察力惊叹,这家伙也太细心了吧,从几块瓦片上就能看出这么多问题来,在古玩市场里那些人对他的崇拜可都不是白给的啊。

琉璃瓦已经确定是元代的了,还有两只瓶子没说法呢,张沐对于张晨的信心是无比坚定的,知道只要是张辰看上的,那肯定不会是普通货色。

急着道:“那小辰你说说,这两只瓶子是怎么回事,我还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种款识的瓷器呢。”

张辰见张沐急了,就有心逗逗她,问道:“这两件肯定是有说法的,不过小沐姐你是想先听这只寿字纹的,还是想先听这只斗彩的呢?”

张沐一听这小子在调她的胃口,两眼一瞪,道:“你赶紧的给我说,不管哪件都可以,你要是再欺负我我就找二姑和五师叔告你的状。”

张辰感觉自己真的很贱,没事招惹张沐干嘛,这姐姐可是很不讲道理的,遇上什么事只要张辰不让她满意的,就会抬出张芷兰和陈雯琳这两尊大神来搞压迫。

忙举手投降,道:“好好好,小沐姐你别急,我这就给你说。”

也不理宁琳琅和姜圣懿几个幸灾乐祸的表情,拿起那件黄地斗彩荷花贯耳瓶,道:“我们还是从前往后说吧,这只瓶子琳琅你猜的没错,正是成化斗彩。让人看不懂的是它的底款‘安乐堂’,这样的瓷器从来没有在存世的成化朝瓷器中出现过,其它朝代的瓷器上也没有这样的款识。

我们先来说黄釉,明清两代对于黄釉瓷器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黄色是天子和皇家专用的颜色,民间绝对禁止烧造。而皇室用瓷也有一定的规格,并不是谁都能用的,哪怕是贵如亲王后妃,也都有相应的规矩。

我们现在可以查到的宫廷资料中,有明确记载,并且很详实的,就是《国朝宫史》了,其中的经费条里记载了后宫嫔妃的用瓷等级划分为六个级别,嫔以前一人一个等级,贵人以下是统一的一个等级。

皇后使用的瓷器有黄瓷盘两百二十只、各色瓷盘八十只、黄瓷碟四十只、各色瓷碟五十只,黄瓷碗一百只、各色瓷碗五十只、黄瓷盅三百只、各色瓷盅七十只等等;皇后的用瓷是完全黄釉的,皇贵妃的用瓷是内白外黄,贵妃的用瓷是黄地绿龙的,等级越低的,瓷器上的黄色釉就越少,颜色也不那么纯正。

但是你们看这只瓶子,黄釉呈色纯正,而且工艺之精湛也不是其它可比的,这应该是天子用瓷啊,但是却没有纪年款或者天子私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件不是天子用瓷的天子用瓷。

万贵妃深受成化帝朱见深宠爱,对于皇帝的其他妃子宫女一概视为眼中钉,但有怀孕者,都会派心腹太监送堕胎药去强行堕胎。但是朱祐樘的命好一点,他母亲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居然没有把堕胎药全部吃下,留了朱祐樘的一条命。

他母亲也因为是宫女的身份和皇帝欢好,而被万贵妃找借口打入冷宫,就在冷宫里产下了朱祐樘。在被废的吴皇后和很多人的照应下,朱祐樘在工匠和太监养病等死的安乐堂里秘密生活了五年,才被成化帝朱见深接到身边。”

宁琳琅和张沐是要专门学历史的,对于各朝代的历史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一段她们也都知道。可姜圣懿和洛湘怡两人就不一样了,她们的生活和历史完全不挂钩,现在听到这么凄惨的故事,眼圈都有点红了。

洛湘怡有点愤恨地道:“这个万贵妃好歹毒啊,别人怀了孩子她就要逼人家堕胎,这样的女人实在可恶,一点母性的慈怀都没有,真该千刀万剐。”

张辰接着道:“呵呵,这万贵妃确实是可恶,不过他也间接的塑造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只娶了一个老婆的皇帝明孝宗,这个应该是所有女性都喜闻乐见的了吧。朱祐樘也许就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见惯了后宫嫔妃的争斗,所以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个妻子,也正因为如此,孝宗皇帝至死也只有朱厚照一个儿子。

好了,咱们说正题。朱见深见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怎么能不疼爱有加呢,再一听说皇子是在安乐堂里长大的,所以就把安乐堂当做出龙之地,赏赐一些帝王用瓷去,以表彰安乐堂的功劳,也用来见证皇子在那里生活过。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但是应该也差不了太多。因为这毕竟是一件货真价实的成化黄地斗彩瓷器,之后的其它历朝历代中,再没有能烧出这么漂亮斗彩瓷器的时候了。褚太师叔倒是能烧出来,但是他不会干这种无聊的事情,不可能让自己的作品流传到市面上去。”

张辰把这件贯耳瓶放到一边去,又拿起另一件玉壶春瓶,接着道:“现在来说这只寿字纹的玉壶春瓶,小沐姐你刚才也说过了,这是正宗的鸡油黄,但是却没有见过‘太康’款的。其实你说对了,这件和刚才那件一样,也是正宗的官窑瓷器,弘治鸡油黄,问题同样也出在底款上。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明孝宗朱祐樘一辈子只有一个老婆,所以他的子女非常少,一生只有三女两子,其中四个全部夭折,只有朱厚照一个活下来的。所以朱祐樘对女子女都特别的疼爱,尤其是他的小女儿朱秀荣,朱祐樘最是宠爱之极,一岁多早夭之后,加封了太康公主。

这只玉壶春瓶的釉色是标准的鸡油黄,弘治朝后也再没有人烧出来过,上边有寿字纹,底款是两个字‘太康’,这是什么来头就不用再说了吧。”

张沐现在对于古玩这一行算是比较通了,听了张辰的话,问道:“可惜我们只买到这一件,如果这个公主的墓被盗了,应该流出来很多的吧?”

这样的东西能有一件就不错了,张辰翻了个白眼,道:“小沐姐,这件可不是生坑,少说出来也有一百年以上了,你也不想想,真要是生坑的话,我能买它吗,最先要做的就是报警。在所有的瓷器中,黄地瓷器,或者说是以黄色釉为主的瓷器留下来的最少,这类瓷器在红卫兵眼里是最容不得的,现在能不能找到第二件都难说,哪来的那么多呢。”

姜圣懿打断张沐将要出口的话,道:“张辰,你说这是一件陪葬品?你快点拿开,我害怕这些东西。”

看起来姜圣懿很冲的样子,没想到胆子这么小,张辰笑道:“这有什么好怕的啊,你没去过博物馆吗,那里的大部分文物都是从墓葬里边挖出来的,你不是也没有怎么样吗,而且这东西都出土超过一百年了,什么都没有,看你那怂样儿,好像它会咬你一口似的。”

姜圣懿这才稳定了一点,道:“我就是胆子小啊,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我一个人怕。”

说完转头看了看其他人,发现五个人里边只有她一个人在害怕,张辰和张沐姐弟俩还有宁琳琅都是古玩行的,见多了这些东西,不怕很正常,但是洛湘怡也没有一点的害怕,搞得姜圣懿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了。

赶忙转移话题,问张辰道:“那你把这些东西说的这么好,像是稀世珍宝似的,这些东西都很值钱吗?这两只瓶子看起来倒是很漂亮,要说值点钱的话还能说得过去,可这些瓦就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了吧?”

张辰再次开始了知识普及,道:“圣懿同学,你怎么能用这么世俗的眼光来看待呢,我们得到一件东西最先想到的不应该是它值多少钱,而是它有什么样的研究价值,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是否推动或者带动了一些社会的进程,在现在又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如果你非要讲钱的话,倒不是不能说,但是它们值多少钱也是建立在我刚才说过的那些基础之上的。就说你最看不上眼的这些琉璃瓦吧,它代表着中国人在元代时候的建筑成就,一般来说,大型的宫殿和官府等等建筑都是面南背北的,这些琉璃瓦的最大序列数字是东上二十七,而它们又分为上中下三个序列,也就是说它们所要用在的建筑是三层的,最上边的一层至少要用到二十七排琉璃瓦,你想想那是多么宏伟的建筑。

这就是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价值,还有这种精美的做工,代表着当时的制瓷工艺在世界上的领先程度,凭着这些价值和它们的稀有程度,这里的每一块琉璃瓦最少都要值八十到一百万。”

姜圣懿还真没想到,就这么一块瓦片,居然这么贵,要比她一年的工资还高,这十四块就是一千多万,而张辰这家伙只花了五百块就买来了,这中间的差价就有两万多倍,这也太恐怖了吧。

再看看一边的两只瓷瓶,这个的购买成本算是四千块一件,又问张辰:“那这两只瓶子呢,能值多少钱?”

张辰假装神秘地一笑,道:“圣懿,我告诉你了,你可不许出去说,这两只瓶子中的任何一只最少都要八千万以上,如果上拍卖会操作得好,上亿也是很轻松的。”

今天是姜圣懿活了二十多年以来受到震撼最强烈的一天,只不过半个下午的时间,张辰就用八千多块换来了价值最少也要近两亿的东西,这是在她的观念里从来没有过的暴富程度。张辰开了那么大的博物馆,里边的东西据说都是宝贝,这家伙得有多少钱啊。

撇撇嘴,佯装不屑道:“张辰,你太坏了,明明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却要在古玩市场里和人家装作不明白,用那么低的价格买到手,还装的那么像,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人了。”

第327章 村东王大爷第104章 一赌为快一睹为快(七)第459章 衣锦还乡之那又如何(上)第492章 克孜尔孔雀(上)第470章 你这玉是怎么盘的第611章 帮不到你第29章 情定南疆(下)第37章 惊天宝藏(一)第34章 腾冲交易会(四)第99章 一赌为快一睹为快(二)第460章 结婚是最好的打算第19章 初闻赌石(上)第314章 差一点就挂了第303章 陈年旧事(中)第316章 突来的变化第76章 拍卖会上的大漏(上)第48章 铁戟金枪张将军第55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第343章 炒作(中)第215章 赴英第384章 六朝四大家(下)第654章 怀上了第2章 神奇的意念力第207章 春宫第151章 七子八婿满床笏(上)第453章 最优秀的第三代第343章 炒作(中)第428章 芝麻开门第245章 诈骗第431章 富可敌国第375章 悲催的艾斯肯纳兹第393章 海上丝绸之路(二)七一三彪悍的盗猎者上第411章 厚实的家底第629章 大婚前夜的无耻行径第656章 都是误会(上)第228章 打秋风(五)第469章 皆大欢喜的结局第706章 世界真奇妙第324章 一致对外(三千八)第181章 建筑工地上的求职者第515章 被偷拍了第450章 故人消息第439章 克孜尔孔雀(中)第30章 翡翠城第511章 拍卖会恩怨(十五)第171章 赌木卡纳塔克(上)第647章 没怀上第593章 三部曲第358章 露馅第588章 这样都可以赚到第694章 危第634章 不安的源头第509章 拍卖会恩怨(十三)第427章 一了百了第397章 海上丝绸之路(六)第203章 上古名琴第537章 三舅支招第93章 承经大师第146章 惨淡收场(上)第487章 初至美利坚第743章 自我禁足第411章 厚实的家底第461章 汉奸比鬼子更可恨第494章 克孜尔孔雀(下)第94章 缅甸公盘--看标第577章 出货第528章 真相现第647章 没怀上第413章 崖山遗物七零八你到底是不是专家上第610章 面试(上)第431章 富可敌国第47章 不要让我鄙视你第489章 不好忽悠第495章 与福布斯合作第323章 割肉喂鹰第248章 再落一城第97章 缅甸公盘--明标第44章 唐韵第244章 波澜再起第259章 恐怖事件(四)第53章 身世(二)第175章 宋青华第295章 不懂历史(四)第153章 游艇会第188章 来宾第353章 软的不行来硬的第512章 拍卖会恩怨(十六)第499章 拍卖会恩怨(三)第14章 脱胎(下)第353章 软的不行来硬的第148章 不愧大名第152章 七子八婿满床笏(下)第13章 脱胎(上)第309章 最坏的人(下)第13章 脱胎(上)第324章 一致对外(三千八)第3章 童年第323章 割肉喂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