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瓘靖二妙

张辰不得不承认,财富总是能够在拥有足够权力的人手中像滚雪球一样急速的积累,并且这些人总能够得到常人想都不敢想的财富和物质,而这些财富和物质的背后,却是无数的生命和血泪、汗水。

不说之前张辰得到的那几处宝藏,就那这次鬼子六的宝藏来说。这里边有大量的和田羊脂玉,那都是血汗和生命换来的;这些被叫做“贡觉玛之歌”的宝石,因为足够的稀有,其中的代价就必定更是让人咋舌了。

包括最先的那些金银,那些东西是染血最多的东西,在任何一个时代,金钱都是罪恶的源头。可以说黄金的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一直伴随着黄金的血汗,能够在这里堆积三千多吨的黄金,这里边的罪恶就很显而易见了。

而到了这里,才是清点出这座地下建筑中不到一半的面积,还有大约三分之二需要清点。

尽管张辰手上的那只戒子已经有足够大的空间了,装下这里的所有东西所需要的空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可是在肉眼看来,这座地下建筑宝藏里边的东西给人的感觉还是那个字“多”。接下来张辰就再次感受了一把。

当时在吴世璠宝藏里张辰得到过大量的高档木材,只不过那里是因地制宜,利用了山洞里一个向一边延伸的大溶洞,张辰在外边只能看到一个表面而已。

而在这座地下建筑里,因为是专门为了存放这些东西而建造的,所有的东西都在眼前,只要有了光,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一进大门的右手边,向内差不多十米的地方开始,一堵整齐的木头大墙就码在那里,四米多高的高度很有些压迫感。细看就会发现,这堵墙是用一根根大小相若的木头码成的,一直延伸到一百三十多米以外。

张辰前后走了两遍。大致看了一下,里边的地方也用意念力观察过之后,发现这些木料大约在差不多三万方的样子。都是一些名贵的料子。

好料子难长是千古不变的,时隔两百多年,吴三桂手里的那些木料和这些料子相比,差别就已经不小了。这些料子在尺寸上根本和张辰在吴世璠宝藏里得到的那批根本不能比。

那里边有过超过七十公分的沉潭紫檀,也有过差不多尺寸的黄花梨,而这边的最大尺寸也就是四十多公分,还只是占了一少部分,更多的都在三十多的样子。

在所有料子中。最名贵的紫檀、海黄、金丝楠都比较少,其他一些次一级的料子占了大多数。看来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些名贵的料子就已经开始很稀少了,这倒是和业内的说法很相似。

鬼子六在料子那么难的的年代,还能搞到这么多在当时已经算的上大的料子,也不愧他大亲王的名号。当然鬼子六这里也有好东西,生长、寻找都很不容易的瘿木和沉香木他倒是搜刮了不少,张辰粗略算了一下。竟然分别有一千六百三十七方和九百零九方。

说来着满清皇家毕竟也是霸占了天下之主的位置两百多年。多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至少在享受这方面学的就很不错,这一点在满清皇室和贵族们的衣着、器物等等的方面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从清中期到清晚期,这些所有的一切都越来越向着骄奢淫逸的方向发展,直到最后满清的灭亡为止。

看看这里如此多的顶级木料,还有那些金银。各种顶级的珠宝玉石,以及数以千计、万计的首饰和文玩。哪一样不是为了享受而准备的。

这鬼子六都谋定了要造慈禧的反了,还要在这里备下如此多为了享受的物件。这种奢靡算是已经浸入到谷子和思想里边了。就好像慈禧老妖婆曾经的一句话“宁与友邦不予家奴”,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各种荒奢享受,百姓国民的死活又有什么呢。这样的人统治下的国家,不败亡也就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好在这鬼子六的计划没有能成功,否则的话,就照眼前这个场面来看,这家伙上位以后在享受和排场上,怕是要比他那老妖婆四嫂只强不弱啊,满清灭亡的确是国家之大兴,民族志大兴。

张辰算得上是一个有些愤青的人,这时候也不能再想下去了,越想就越是觉得窝火。这么伟大的一个民族,有着那么多的辉煌文明,遇上几个败家子,被异族蛮子给糟蹋的不成体统,还要处处受人欺压,实在太悲哀了。

把这些木料也收起来,本来就布置的仅仅有条,显得很有次序的地下建筑的里,显得更加的空旷了。

收起了十张二十页的阴刻仕女图黄花梨屏风后,转身又是一个满是大小箱子的区域,其中还有一些盒子放在几案上,这就是最先张辰认为的书画区域了。

这片区域的箱子,张辰也都已经用意念力查探过了,完全没有危险,里边也的确都是一些书画,后边的箱子里装的则都是书籍。

不过这时候张辰的计时器已经第五次进行了提醒,之前在文玩和玉石那边因为有多很大的震撼,已经花掉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这时候已经就要到天亮的时候了。

两人越发觉得要加快速的了,眼看着一箱箱里边很有可能就是某大师或者宗师作品的书画,两人也顾不得再仔细欣赏了。以后有的是时间,可今天如果不能赶回酒店去,恐怕会搞出麻烦。

张辰只能是清点一下数字,然后再把这些书画作品全都收进戒子里边去,接着再赶紧清点处理那些书籍。

那些书籍可是要比轴子多太多了,只是像刚才那种装玉石的箱子差不多大的红酸枝木大箱子,就有近两百只,其它小一点的箱子也有五六十只。张辰已经猜到,那些箱子里边装着的,很可能有一部最大的大部头古籍,但是其它剩下的箱子里,就真不知道里边装的是什么书了。

毕竟经过满清康雍乾三代的文字狱和高压文化政策之后,能够留存下来的有价值的古籍就已经是屈指可数了,再到了饱经战乱祸害和洗劫的十九世纪中后期。还能留下多少有价值的古籍呢。

前边是三十多只装满了轴子的箱子,张辰在收拾的时候也专门用哪个意念力去观察过,里边很少有明代之前的。按照比例来算的话。清代的占大约七成,明代的占两成多一些,还有一些是元代的,符合宋代特征的只有不超过二十幅。唐代的别说一幅了,就是一根轴头都没有。

这鬼子六再能耐,地位再高,也不可能搞出本就没有的东西吧,毕竟唐代之前的书画作品实在是太少了。张辰屡有奇遇也不过才有那么一点点。那可是汇集了不同时代的多少收藏人士的努力才能够做到的,鬼子六从出生到死也不过是六十五年的时间,想必也不可能全用来收罗玩意儿憋宝吧,其它政务什么的总是要占用主要的生活空间。

可是张辰又总觉得不可能就这么简单,这鬼子六既然能够搞到无法想象的十六块贡觉玛之歌,还能弄到那么多的珍奇文玩,手里总应该有那么几幅绝世佳作吧,没有几幅拿得出手的压箱底字画。怎么配得上晚晴第一亲王这个称号呢。

收起三十五只箱子。抬头的空当正好看到了长案上那些单独放着的轴子,不由得把自己又鄙视兼唾骂了一气,怎么能把近在眼前的这些东西忽略点呢。凡是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人手里,能够单独放出来的,那必定都是最特殊的。

所谓最特殊。不是最好的就是最垃圾的,可能够用最精美的外盒包装。摆在最昂贵和奢侈的紫檀木长案上,哪能是最垃圾的吗。

意念力马上飞奔而出。穿透了一直有些像小首饰箱子一样的木质盒子,里边卷起来很厚,应该是一幅超长的长卷轴子,看样子应该在十米以上了。在意念力的作用下,出现了三圈蓝色的光芒,这是七百八十年前的,那时候已经是宋宁宗赵扩当政了。最晚也是一二二四年,南宋理宗赵昀都登基上位,拜占庭帝国的迈克尔八世皇帝都已经诞生了。

不过也算是不错,既然能够单独拿出来,没有和其它的宋代作品放在一起,那就一定有它的出彩之处,想来也是一幅难得的佳作了。再往后看,宋代的有,元代的有,明清的都有,想来都是一些大家名作。不过张辰已经不想去看了,时间紧迫之下,如果不是唐代或者之前的字画,张辰实在是不舍的拿出时间来了。

单独摆在外边的轴子拢共也就六十多件,已经看过去有四十多件了,依然是在宋以后的时间段徘徊,真个是没有更早只有更迟,甚至都已经出现了清中期的轴子。

张辰真的快要灰心了,堂堂一个亲王,手里难倒真的连一幅有年代的作品也没有吗,那可是距离现在一百多年前啊,好玩意儿比现在多得海了去了,怎么可能没有呢。

张辰也在想,是不是换个方向从后向前看一下,也许是按照年代的远近摆放的呢。想想之后还是按下了这个念头,怎么看不是看呢,半途变卦是最要不得的,还是照着自己之前的顺序继续向后观察。

就在张辰越来越觉得可能会失望,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在刚才就改变战略的时候,已经只剩下最后的八幅了,其中有五幅大轴和三幅长轴。

宁琳琅易已经能够从张辰打开一只只花盒时候的眉眼之间看到一丝的不舍,张辰之前已经和她说过自己在找什么。顺着师兄的步子看过去,已经剩下最后的八件了,宁琳琅的心要比张辰还紧张,不知不觉的应经手心出汗了。

已经挂了一百多年的鬼子六果然还是没有让张辰这个找到他宝藏的家伙失望,就在倒数第八幅的时候,张辰从意念力中看到了一层淡红色的光芒在流动。

这下没错了,终于是找到一件唐代的东西,这以后应该都不会太晚了吧。继续再看下去,接着又是两副一层红色光芒的,都是同一时代的作品了。那个时代可是有不少的名家,最最牛气的,就是那位当之无愧的华夏古今画坛第一人了。

有了这三幅唐代的,张辰更加有兴趣往下看了,再往下一定会有更加让人兴奋的东西。以顺利起来,果然是越来越顺,经历了一层红色的光芒之后,直接跳级来到了三层和四层各一件,接着又是四层。

张辰已经完全兴奋了,这可是很了不得的啊,都是南北朝后期到隋代的物件,哪怕是随便一张名人写了字的纸片,也都是超级的存在了。而张辰对于这个时代的书画作品也很感兴趣,他手里已经有不少了,更是不介意能够把这时代的大家作品收罗个齐全,虽然这个想法很疯狂,也很飘渺。

张辰鼓励自己继续看下去,看看还会有什么让人惊喜的东西。接着又是一件有一层红色光芒的,这件或许更加的有名气一些,或许是其它的什么原因,所以要放在最后这一块。

再接下来就是最后一只画盒了,盒子的样式也有些古怪,比装正常大轴的盒子短一点,又比一般正常长轴的盒子长了不少,而且厚度和宽度也很不一样,都要比一般的盒子超出来一截。

张辰缓步走过去打开黄花梨木的盖子,里边装着两幅长轴,差不多都是五六米的样子,在意念力的观察下,两幅长轴便曾都流动着八层红色的光芒。果然在最后的都是了不得的东西,这可不仅仅是从年代上说的,能够被后世人这么善意珍藏的(鬼子六比起两晋人物来说,算得上是后世的人了),又用了这么好的盒子,必定不是俗物。

这两幅长轴一出现,张辰的脑子里自然地就闪现出了两个人的名字,在那个时代,能够并列在一起的,又在书画方面人如其名的,也只有那两位了。

宁琳琅一直跟着张辰,早就看到了他脸上越来越浓的笑容,正想问张辰为什么不一一展开看看,只是打开盒子看一下就好。

正好这时候张辰开口叫她一起把这两幅长轴拿到一边已经清空了的一方长案上,展开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家之作,能够让鬼子六珍而重之地放在最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两个人各拿一幅长轴,在同一边开始展开。因为张辰之前已经用意念力修复过的原因,这两幅长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破损的地方,明晚期的装裱和西晋时候的文字纸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两幅绝世书法名品。

有了这两幅长轴的吸引,宁琳琅也忘记刚才要问张辰什么的,只顾着眼巴巴盯着眼前的长轴,越看越觉得眼熟。

还没有完全展开,小嘴巴里就已经惊呼出四个字:“瓘靖二妙”

第267章 新的构思第22章 解石第464章 求救电话第320章 带走一搜留下一搜第39章 惊天宝藏(二)第110章 公民的责任第23章 碰瓷(上)第236章 轮到咱们显摆了第131章 开业第170章 惊悚雅加达(下)第695章 准备治疗第361章 两只密匣引发的血案(上)第689章 影响力(三)第564章 大战之前再布局,第五六五章 赌蚌第729章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第298章 进化(上)第195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614章 最奇葩第507章 拍卖会恩怨(十一)第515章 被偷拍了第131章 开业第507章 拍卖会恩怨(十一)第49章 疑似第153章 游艇会第382章 六朝四大家(上)第534章 乱局(下)第160章 再临缅甸(三)第484章 七年之痒(五)第307章 白琉璃瓦第581章 慈善之论第524章 无耻没下限(续)第675章 推进第397章 海上丝绸之路(六)第560章 衣锦还乡之那又如何(下)第202章 古琴第415章 启程回京七一零萨城印象第250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第27章 纪昀手稿(下)第537章 三舅支招第309章 最坏的人(下)第510章 拍卖会恩怨(十四)第573章 日军仓库第205章 谈琴(下)第721章 易主第375章 父债子偿(下)第622章 套鹰第252章 彻查第490章 被冷落的贵族第63章 妖怪第387章 打个赌吧第481章 七年之痒(二)第169章 惊悚雅加达(上)第333章 捡漏流第307章 白琉璃瓦第460章 结婚是最好的打算第324章 一致对外(三千八)第398章 海上丝绸之路(七)第728章 抱憾神庙第190章 销赃第432章 震撼第159章 再临缅甸(二)第375章 父债子偿(下)第648章 答记者问第180章 唐寅册页第47章 不要让我鄙视你第54章 再约东方路一号第582章 崔正男的请求第95章 缅甸公盘--垃圾毛料第377章 01号银魅第428章 芝麻开门第562章 启程第664章 玉书第441章 皇家气派第488章 野兽宗师第741章 新春大漏(四)第693章 十万火急第620章 龙王第476章 不传之秘第367张 姐弟(下)第399章 海上丝绸之路(八)七零八你到底是不是专家上第158章 再临缅甸(一)第306章 有瑕疵的官窑器第348章 初现端倪第108章 加勒比(一)第541章 衣锦还乡之语惊四座(上)第227章 打秋风(四)第414章 唐韵永远是唐韵第323章 割肉喂鹰第107章 临行第370章 毒计第433章 罕见的方形四足宣德炉第517章 连续来访第309章 最坏的人(下)第458章 公平竞争(上)第28章 情定南疆(上)第317章 军匪第636章 宁琳琅的主动第280章 恩将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