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维摩诘真迹

这是一件保存完的整民国笔筒,山水青花,画工也还可以。张辰蹲下来拿起笔筒,展开意念力,果然是民国的,只有一层淡淡的绿色。这还是张辰今天见到的第一件老玩意儿,对这书画摊子也起了一点兴趣,就把意念力展开覆盖到其他的东西上面,这一下倒是让张辰有了意外的发现。在那一堆的大轴里边竟然有一件表面散发着一层浓重的红色光芒,下面还有一层淡淡的红色。

张辰还真是给惊了一下,随后又是一喜。惊的是那一浓一淡的两层红色光芒代表的年代是唐中期的开元盛世左右,一千两百年前的书画作品能流传到现在,还能有这么好的品相,已经不能用难得来形容了,众所周知,如今存世的唐中期到早期书画作品那可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啊。喜的是这摊主把那唐代大轴扔在那一堆破烂中间,肯定是没认出来,让宝珠蒙尘了。

看着这民国青花笔筒,张辰脑子却在想着怎么把那大轴搞到手。估计这摊主不会要价太高,毕竟他应该是把那大轴当成仿品来卖的,今天出门时候装了五千块钱,应该是够了。

思量一阵之后,放下笔筒从那堆大轴里拿出来五六件,其中就有那唐代大轴,张辰不敢直接拿那一幅,那样就显得过于明显了。

展开两幅看了看之后,都是现代印刷品,质量粗燥,毫无美感可言。再拿过那幅唐代大轴,慢慢的打开,越是往下看张辰就越是忍不住的想要惊呼出来,这个惊喜实在是太大了。这是一幅积雪图,整幅画作层次分明,干净利落。远山近树皆是一片银装素裹,山势威严,山腰处可见一处寺院,一片松林间穿出一条积雪覆盖的蜿蜒小道,小道折弯处三两户人家,画工可谓精绝。

最让张辰惊喜的是上边的题字和落款:癸巳年腊日遇雪,嬉作,赠晋阳古人。王摩诘。跟着是篆体的款识方印。

王摩诘是谁?山西老乡啊,唐开元九年的进士,官至尚书右丞的王维是也,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世人皆知王摩诘好诗书,却不知其更善画,只是因为王维的传世画作少的可怜,能被世人认可的也就是台北故宫的一幅《雪溪图》而已。而这幅大轴,绝对是王维在世那段时间的物件,在那个年代搞当代大家高仿的人不可能有,而且王维可是大官,仿他的作品,不是找死吗。就算仿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太高的价值。

王维是唐代水墨山水的开宗人物,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对后世文人画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绘画不完全依赖色彩,一种以水、墨作为表现手段的“写意画”逐渐取代了浓艳富丽的重彩。

苏轼曾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赞美王维的画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钱钟书也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王维的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诀》,更是被历代文人画派的选手们所追捧,堪称水墨画的顶级教材。

而这幅画也正合了王维水墨山水画“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有路处则林木;林密处居舍。”等特点,当是一幅传世巨作精品。

放下这幅王摩诘精品,张辰又装模作样的拿起另外几幅看了一遍,问道:“这些个大轴,怎么个价?”

摊主知道他是从那一堆里拿出来的,那些都是用来糊弄外行人的,也就几十块钱一件,都是他从别处当破烂收来的赝品,或者直接就是从印刷厂进的货,那幅王维的腊八雪景图他压根就没看过。见张辰也年轻,随口应了一句:“那可都是古画,最便宜的也得千把块。”

张辰一听就知道他没认出那幅王维的画,心下一阵狂喜,接着口说:“你这是古画?你当我是棒槌呢吧,就你这印刷品,别说一千,一百怕都没人要吧。说句难听的,擦屁股都嫌它太硬。”

那摊主听张辰这么一说,原来也是行里人啊,笑道:“小伙子懂行啊,我想你不是看上这些轴子了,你想要这件笔筒吧?”

张辰听他这么一说,心里那个高兴啊,这正瞌睡着呢,他就把枕头送过来了。嗯,这摊主不错,人很好嘛。

看了看那幅王摩诘的位置是在几幅印刷品中间,随手推着边上的印刷品往旁边一拨,又拿起了那件民国笔筒,仔细的看了起来。好象那笔筒比王维的画还要精细,还要珍贵。看了一会儿后,张辰抬起头看看摊主,问道:“这笔筒多少钱卖啊?”

摊主见张辰真有心思要买,也知道张辰听到了刚才他报的的价格,笑道:“小伙子,我看你也是懂行的人,这可是好东西啊,你要的话便宜点,一千八拿走。”

这话说的可真是爽朗大方,不明白的人还真以为他给你便宜了。张辰看了看那笔筒,又看了摊主一眼,撇了撇嘴道:“有那么好么?这就是一件明国货,哪值得了那些个钱,我也是看着品相还算可以,准备拿回去摆着玩的,最多给你三百。”

摊主也不恼,你漫天要价我就地还钱,没什么不合适的,正是这种谈价钱的人才是真正的买主,像刚才那位问了价钱摇头就走的,压根就是来找乐子的。

这笔筒是他花一百块收来的,三百不是不能卖,只不过不甘心赚这么一点,而且按照这行当里的惯例来看,张辰这三百也不是最后的底线。

摊主想了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又略微加高了一点,回价道:“小伙子,你看我这也是从别人手里收上来的,本钱不说,还有驴来马往的一些费用,我这还得养家糊口的,你多少让哥哥赚几个,一千二怎么样?”

张辰跟着他老子张百川跑古玩市场十来年了,对于这摊主的话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像这样的物件最多也就值个几百块钱,就这样的货色,如果不是为了那幅王摩诘,他连看都懒得看。压死了不准备给多高价钱:“这样吧,你这东西市场价值是多少相信你也清楚,咱就不说那么多套话了,再给你加一百。”

其实像这摊主这样练地摊儿的,都是图个短频快,不愿意把钱压在一件货上时间太久,利润差不多就能成交了,这件笔筒他收上来有一个多礼拜了,再有一个礼拜又是收货的时候,能早点卖了,多多少少到时候也能添点。就回了个一千的价格。 Wωω★ тт kan★ ¢ ○

张辰见火候也差不多了,假装着犹豫了一下,又开口还价:“一千还是有点多,虽然你这笔筒品相是不错,可再不错它也只是个民国的物件,我要不是看着好看,也不会买的,你也知道,这民国的物件它就不值钱啊。”

摊主也是想多赚一点,奈何自己的物件不争气,卖了就卖了吧,留在手里还不知道哪天才能卖出去,咬了咬牙,说道:“得,小伙子你会砍价,我看你也是真喜欢这玩意儿,八百块给你吧,再低我就没法卖了。”

其实多花个一两百也无所谓,这件笔筒也算是精致,放个几年价格也肯定会翻上去,但买卖就是买卖,你觉得买贵了无所谓,可你回头一走,背后就有人说你是棒槌,脊梁骨冷飕飕的,多难受啊。

八百虽然还是有点贵,但不是不能接受,张辰也就不再搞价了,但是脸上还是得装出一副不太爽利的表情,说道:“其实老板你也挺会做生意的,八百就八百吧,我这可是买贵了。”说完还叹了一口气,颇有点不大情愿的味道。

“嘿嘿,小伙子,多少这笔筒也是你喜欢的东西啊,咱行里也有一句话不是说,只要是喜欢的就不算贵嘛。要不你看我这古画你拿两幅当搭头!”看来这古画他是说惯了。

摊主一看买卖做成了,心里高兴,反正这些画都不值钱,十几二十块的,自己赚了七百,就当给他打了个折。

张辰心里也是高兴,这摊主实在是上路啊,他连着瞌睡,摊主就连着给他垫枕头。不过他高兴的原因要是给这摊主知道了,怕是会后悔的要自杀吧。王维的画啊,那可不是多少钱的问题,那玩意儿无价,无价之宝。台北故宫那幅都没有款,只不过是有赵佶题字“王维雪溪图”,就这也是只有那么一件传世的。这幅画,有款还有泠印,还有王维的题字。也不知道这摊主从哪里淘换来的,居然还保存的如此完好。

张辰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可不是得给我搭头吗,两幅就算了,挑一幅图个吉利而已,你这些破玩意儿要那么多干嘛,我今天可是花了大价钱了。”

张辰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把那幅王摩诘抄了起来,夹在腋下之后,才点了八百块钱给那摊主,拿起那笔筒说了一句再见,转身就走。

摊主见张辰走的那么急,以为张辰是觉得钱出多了不高兴,还在那里为自己的精明沾沾自喜呢,殊不知张辰那八百不但卖了他的笔筒,还顺带着搭走了一件无价之宝。

这古玩市场是没法逛了,带着这么一幅无价之宝,万一丢了或者弄坏了就得不偿失了,再说,他也是急不可耐的想要回家好好看看这幅画。这样的画,是很脆弱的,需要很好的保存。回去打个电话给师伯,看看他老人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张辰第一次亲自上手,就得了这么一件宝贝,可算是旗开得胜了,这意念力真实好东西啊,要不是有这意念力,张辰是绝对不会去扒拉那堆破烂的。

回到家里,第一时间就给董老挂电话,这种好事要是没有一个人和自己分享,就像是锦衣夜行一般,不是个滋味,而董老也是他分享的最佳对象。

董老听他说收了一件王维的画作,电话那头差点把下巴掉下来,很是惊讶了一阵子。又听张辰说八成是真迹,也忍不住想要见识一番,告诉张辰把画收好了别乱动,他明天就到龙城。

第8章 潘家园第199章 不适合腌蒜第483章 七年之痒(四)第198章 专家哥哥第40章 惊天宝藏(四)第215章 赴英第740章 新春大漏(三)第294章 不懂历史(四)第24章 碰瓷(中)第418章 乔巴山的旧货店第341章 中枢台的效率第41章 惊天宝藏(五)第691章 影响力(五)第390章 佩服第382章 六朝四大家(上)第九十一九十二章 收服第424章 车匪路霸第339章 密匣主人第501章 拍卖会恩怨(五)第141章 张姝的同学会第421章 十重宝函第40章 惊天宝藏(四)第349章 水落石出终有报第642章 不公平的比试万一千字第341章 中枢台的效率第149章 柴窑当属皇第25章 碰瓷(下)第348章 初现端倪第602章 定策第459章 公平竞争(下)第292章 不懂历史(上)第25章 碰瓷(下)第291章 踩肩膀借光第689章 影响力(三)第125章 龙涎香第93章 承经大师第332章 高仿赝品第672章 三招第412章 拒绝扶持第239章 谈判开始第394章 海上丝绸之路(三)第150章 虎符第290章 杨度第639章 政治二局第666章 打劫的第472章 我先说说你们是怎么盘的第655章 市长公子第524章 无耻没下限(续)第508章 拍卖会恩怨(十二)第67章 银元第486章 早餐闹剧第239章 谈判开始第71章 密室藏品(下)七零九你到底是不是专家下第545章 衣锦还乡(八)第516章 绯闻男主角第414章 唐韵永远是唐韵第376章 神社的倒掉第144章 实干派的实力第673章 完败、惨败第87章 新居第701章 破而后立(中)第323章 割肉喂鹰第96章 木材市场第646章 造就传说第164章 再临缅甸(七)第305章 专家效应第190章 销赃第134章 拍卖会风波(三)第161章 再临缅甸(四)第654章 怀上了第190章 销赃第266章 不利的开局第520张 再得一宝第528章 真相现第532章 天生的坏人第84章 两座大院第681章 老小孩第540章 衣锦还乡(三)第8章 潘家园第454章 搅局者第547章 衣锦还乡之犁庭扫穴(上)第272章 天生就为给日本人添堵第633章 婚宴开始第210章 张沐的心思第8章 潘家园第690章 影响力(四)第56章 或许是个好机会第288章 自断退路的坚持第566章 吐珠第706章 世界真奇妙第160章 再临缅甸(三)第181章 建筑工地上的求职者四三五第336章 “黑三代”也有款第349章 水落石出终有报第725章 歪打正着第196章 开拍第232章 二三三章 铁证第636章 宁琳琅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