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暂停

作者有话要说:  上午被老妈拉出去充当采购劳动力,更新实在是晚了,见谅……

地下的于锐愧不愧疚别人不知道,反正于阁老显然是毫不愧疚的。皇帝手书的条幅送到于家,他还带领于氏族人一起出来迎接,并且将这条幅先做成匾额悬在于锐所在一房的宅门之上,又将条幅装裱之后供于族内祠堂之中,最后还请巧手绣娘仿着绣了一幅单子,放进了于锐的棺木之中。

当然,因为于锐的尸身沉于大海,根本无从打捞,所以这棺木之中放的只是一套衣冠。然而就为了这么一套衣冠,于阁老把给自己准备的寿材都用上了,声称于锐得皇帝手书嘉奖,理当用这口棺木,其为国捐躯,价值远胜自己这碌碌无为之人云云。

总之于家这场丧事表面上看起来并不铺张,因为于家既没有大开灵堂也没有大办出丧,甚至在死讯送达之后只停灵三日就下葬了。可是于锐那副棺木用的是一品官员才能用的六寸棺,棺内衣冠上还覆了仿绣的皇帝手书,一抬出来人人瞩目,于党更有许多官员设了路祭,搞得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这场丧事直到于锐七七之后,仍旧在街头巷尾被闲人们时常提起,津津乐道之中,又不免要讨论于锐之死究竟是为何。相比之下,那些同样葬身海中的将士兵丁们,反倒无人提起了。

因为有这一场丧事,今年中秋节又没有好生过。太后据说是因为最有前途的侄子年纪轻轻就去世,伤心得又病倒了,而她素来信重的郑院使摔伤了腿,已经于一月前告老,新上来的院使医术似乎并不那么灵光,直到九月了,也没让太后身子好起来。

太后身子不好,皇后自然也不好大办中秋节,倒是在皇家寺庙里捐了好些香油钱,说是为于锐并沉海的将士们祈福。于是中秋之时,皇家寺庙大放焰口,搞得跟过七月半似的,又让于家出了一回风头。

于锐之死,似乎为于赵两党之争划下了一个句号,朝堂上竟暂时平静了下来。细算一算,于党此次被罢了数十名官员,但并没多少身居要职的,说起来还是死了一个于锐对于阁老打击更大,毕竟这是于氏子弟,而并非什么门生姻亲之类,算是真正的自己人。

而赵党,被罢的官员少,可是鉴于赵党本来人数就少些,损失倒比于党更大些。更糟糕的是,经此一役,原本拥护赵尚书的人,发觉于党实力似乎难以撼动,又有些人动摇退缩了。

前朝的消息,自然也会传到后宫,赵充仪乍得了消息,就在内殿摔了一个玛瑙碟子:“于家真是……竟想出这等法子来!”

她的心腹宫人连忙道:“娘娘别生气,这事儿其实皇上心里都明白。咱们家老爷一片忠心,皇上必定知道的。”

赵充仪皱着眉头,半晌才道:“如今爹爹怎样了?”

心腹宫人犹豫了一会儿,才低声道:“老爷这些日子也闭门在家……”赵尚书自己虽然没什么大污点,但他举荐过的人却并不是无懈可击,被于党揪住了两个拖出来批得体无完肤,连他也丢脸。赵尚书那脾气,本就优柔些,经此一役,原先被女儿受辱激起来的血性又回落了,也失去了前一阵子的干劲。

赵充仪也知道自己父亲的脾气,不由得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爹这是做什么!到了这个时候,哪还有退路!”正如方才她的心腹宫人说的,皇帝知道赵尚书是要扳倒于党,赵尚书就该再接再厉才是。若是这时候打了退堂鼓,前头的活岂不都白干了么?

“也怪不得老爷……”心腹宫人叹道,“于家出了一个于锐,皇上都手书嘉奖,如今这朝廷上也都是见风使舵的人多……”

赵充仪咬牙道:“皇上不会相信于家的!”可是她自己虽然这样说着,心里却也有些惴惴。之前于阁老极看重于锐,就是为着于锐是能领兵的材料,可如今于家连于锐也弃了,等于是向皇帝表明了不再觊觎兵权。于家如此示弱,皇帝是否还会如前一般定要将于家扳倒呢?毕竟宫中还有太后和皇后,当初皇帝得以登基,也是太后和于家之力,若是皇帝心一软念了旧情……

“若不然……”心腹宫人更没主意,“娘娘见见安郡王妃,问问郡王妃?”

“问她有什么用!”赵充仪白了心腹一眼,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腹,“不过,是要再见见她,我这身子……”自从小产到现在已经两年了,竟是再没动静。若是自己不能生下皇子,就更没人肯依附赵家了。

“郡王妃近来可进宫了?”

“没有。”心腹宫人直摇头,“成亲王妃还在闹呢,郡王妃已经托辞种痘处的事儿,好些日子没进宫来了。”

种痘之事历经两年,现在大部分州府镇县都已经种完了,只剩少数边远之地还在推行之中。如今种痘处的事务,就从推广种痘,变成了如何培植及保存痘苗,以备过几年又一批孩童到了年纪之后再次种痘。而且若是可能,将会年年在固定的季节种痘,如此一来只要家中孩儿年纪及身体状况合适,就可以尽快种痘,再也不必担心天花侵袭了。

这可是件琐碎事儿,比如今派出培训好的郎中去各地种一次痘更要麻烦些,且涉及了成文的规矩,并要在各地建立分管种痘的机构,这就要朝廷划拨银钱,所以近来单是跟户部就有些扯不清。桃华也正好以此为借口,只是每月初一十五进宫向太后问个安,除此之外再不进宫。

“成亲王妃也是个蠢货。”赵充仪冷笑一声,“自己把自己两个儿子都折腾死了,这会儿又想过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听说还不止是两个呢。”心腹宫人也有些感慨,“听说那个侧妃死时已有身孕了,若是能留下来,说不定就是个儿子。不过,皇后倒是支持成亲王妃的。”

“能给郡王妃添堵,皇后何乐而不为?”赵充仪嗤笑一声,“不过,只要郡王妃不生第二个儿子,任谁也没有过继人家独子的道理。”她说着,不由得又有些烦恼起来。别人都在生儿子,怎么她就没有动静呢?

心腹宫人没注意到她的情绪变化,随口道:“但郡王妃还年轻呢,自己又懂医术,想必会调养,再生儿子也没甚难处。”宫里头可都在传,安郡王妃是有秘方的,不然为什么陆修仪和她都是一举得男呢?陆修仪的身子可也是她调理的,就说这是巧合吧,至少能让人易于有孕是肯定的了。

“是啊……”赵充仪也想到了宫里的传言,“你说,是不是她没有用心给我调理?”为什么陆氏不过承宠几次就有孕了,而皇帝到她宫里来的时候更多,却至今没有动静呢?须知前两年就该选秀了,只是皇帝不愿劳民伤财,所以找借口推了。可明年又到了选秀的时候,这次皇帝可未必会推,到时候再有新人进宫,说不得就要将皇帝再分了去,她有孕的机会不就更少了吗?

心腹宫人犹豫道:“这个……不会吧?娘娘的气色看着确是比从前更好。且——咱们府里跟安郡王府已经联手……”自家娘娘若有了皇子,对安郡王府也有好处呀。

“那也不得不防。”赵充仪皱皱眉头,“你传消息给家里,把我的调养方子送一份出去,叫父亲在外头找人瞧瞧。另外,务必告诉父亲,这会儿切不可退却,否则前功尽弃!”

因太后病着,只皇后一人把持宫务,难免有些空子可钻,赵充仪的话,第二日就传回了赵府。赵家一家子都聚在厅堂之中,赵夫人先道:“这方子找人瞧瞧倒容易,只是娘娘的话——老爷看……”

赵尚书没说话。倒是他的长子道:“娘娘说得对,开弓没有回头箭,父亲,如今咱们家跟于阁老已经撕破了脸,若不把他扳倒,日后咱们家哪还有好日子过呢?”

赵尚书叹道:“你说得容易……”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拿出了自己在于党里多年得知的内情,也算是狠咬了于党几口,可最后却是这么个结局,实在让人失望。

恩科重考之后,榜上名次颇有些变化,这本来是可以拿来做做文章的,可就因为于锐一死,皇帝对于家的态度便有些变化,以至于最后被抄家发配的只有那副主考一人,却未牵扯到于阁老身上来。

赵尚书其实怕的不是于家,而是皇帝。如果皇帝现在对于家心软,那他可就倒霉了。说实在的,他现在心里已经有一点后悔,只是不好说出来罢了。

赵夫人对丈夫还算是了解,看他这样子就大约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低声道:“老爷,别的不说,就算老爷不对于阁老动手,皇后也没容下咱们家呀……”宫里那个是她十月怀胎从身上掉下来的肉,结果才有孕呢就被皇后害了,生下的那个死胎,她听宫人说过,奇形怪状不成个样子——那个可是她的外孙呀!

更何况生下这样一个怪胎,皇后还要诬陷她的女儿不祥,这简直是要人的命啊!若是哪个妃嫔被定下了不祥的名声,别说将来入主什么中宫了,就是再想承宠都难,皇后这是要生生把她的女儿逼死。就为这个,她虽是于家女,也不能忍了。

说起来,于阁老那一支对于旁支其实也并不十分照顾,若是家里有子弟有出息,或女儿生得好的,于阁老才另眼相看,否则也并不当回事。赵夫人所在的一房离于阁老远,平日里更是没得于阁老家多少好处,直到她年纪渐长,出落得一副好相貌,于阁老眼睛里才算看见了这一房。

至于嫁给赵尚书,赵夫人觉得这并不是于阁老的功劳。其实当时于阁老是想将她送进宫伺候先帝的,可是那时候先帝都是快四十岁的人了,她才多大呢?且有太后在,进了宫她又有什么前途?

赵夫人这一房里,父母平庸,兄长亦不出色,都只会听于阁老的。然而赵夫人自己却不肯,十几岁的女孩子,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大胆的决定——装病。

装病也是个冒险的活儿。哪家的姑娘若是传出去多病的名声,将来嫁人可是不易——谁家想娶个病秧子呢?不过赵夫人的冒险最终成功了,装了几年病之后,族里另一个女孩子代替她入了宫,而她被于阁老随便嫁了个举子,就是赵原了。

必须说赵夫人的运气着实是好。当初赵原因为口舌并不伶俐,且性子绵软,于阁老原是并未看好的,只是他年纪轻轻便中了举人,觉得才学也是不错,才随便拿出族里一个女孩儿来笼络——反正都是旁支的女儿,便是嫁错了也碍不着他什么。

谁知道偏这个性情绵软的举子,就一路青云直上了呢?到现在族里还有人羡慕赵夫人,说她运气好,于阁老替她找了一门好亲事。可赵夫人自己心里知道,如今有这样的好日子,那都是她自己的功劳。

正因如此,当初赵充仪入宫,她原是不大情愿的——当初那个代替她入宫的同族女孩儿,如今在哪呢?于家嫡枝可都不是什么善茬,尤其皇后,哪是能容人的呢?无奈丈夫跟从于阁老,女儿自己也觉得可以一搏,教赵夫人也没办法。

果然女儿进了宫,开始还好,等到皇帝提拔了赵原,皇后就容不下她了。不仅如此,赵夫人的父母兄长在于家的日子也艰难起来,甚至兄长还曾跑来找她,让她教导女儿不要与皇后作对。这个真叫做新仇旧恨,因此说到扳倒于家,赵夫人的心思跟女儿倒是一样的。横竖她娘家这一房不过是旁支,除非于家干下什么诛九族的事儿,否则也连累不了她娘家多少的。

说到女儿落下的那个怪胎,赵尚书心里也恼火。据说那是个男胎,若不是皇后作梗,如今宫里长皇子就该是赵家的外孙,那将来赵家的前程可就……

“你说得是……”赵尚书被妻子这么一激,慢慢抬起了头,“只是于阁老如今又站稳了……”

赵家长子上回秋闱中了举人的功名,春闱却落了第。今年恩科自觉文章写得不错,却是两次又都未取中,总觉得是于阁老示意了人从中作梗,将他黜落下来的。此刻说起话来,便难免带了些愤愤之意:“父亲捅出来的那些事,只可惜没有直指于阁老的。”

赵尚书摇了摇头:“于阁老素来行事谨慎,许多事他都是授意下头的人去做,无凭无据,谁能指证到他身上去?要说唯一牵扯的,倒还是山东那件事儿,可于锐又……”

这一点赵夫人也是知道的:“老爷也不必太着急,就是从前找不出错处来,今后难道也没有?”

“对!”赵家长子眼睛一亮,“于阁老不是正着人在西北争兵权吗?父亲如今是兵部尚书,就不能帮帮定北侯?”

“你啊——”赵尚书对长子摇了摇头,“你只看见于阁老为皇上所不喜,难道就不知道定北侯也是皇上忌惮的吗?”帮定北侯?那皇帝会高兴吗?

赵家长子一时不察说错了话,也是因为如今自家跟安郡王府联手的关系,这会儿连忙改口道:“那就两边一起整治。”如此,皇帝不就喜欢了吗?

“你说得容易,要怎么做?”赵尚书反正是想不出办法来。

一句话把赵家长子问住了。一家子都沉默起来,谁也不说话了……

赵家暂时没什么办法,于家则因办了丧事之故,一时也显得有些沉寂。再加上宫里太后不适,仿佛大戏唱完了□□似的,大家一起无精打采起来,倒是让无心看戏的人落得清静。

只可惜桃华这里还清静不下来。这段日子,她一边为了种痘处在各地建立分处的事儿跟衙门里扯皮,另一边还要应付狗皮膏药一样的成亲王妃,真是没完没了。

“王妃,成亲王府送了重阳节礼来。”玉竹噘着嘴走进来。说起来各家走节礼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若是不收,除非是两家一刀两断反目成仇。可成亲王那是沈数的兄长,成亲王妃就是嫂嫂,从礼数上来说也不能不收。然而那边为何忽然一反常态频频走礼,谁都知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他们哥儿身上呢。这礼收了岂不恶心?

“先收下。等他们送礼的人出了门,立刻就派人原封不动再送回去,只说是回礼。”桃华正在看给蒋楠华的贺礼单子,一边还得应付旭哥儿时不时伸过来的小手,头也不抬地回答。

玉竹嗤一声就笑了出来:“王妃真是英明,奴婢这就去安排!”原封不动送回去,这简直太妙了。叫外头人看了,有来有往,并不失礼,可原礼退回,这意思也就够明白了。

薄荷却有些发愁:“就算原礼退回,奴婢看成亲王妃那边也不会罢休的。”成亲王妃现在就跟块滚刀肉一样,根本顾不得什么了,就算当面打她的脸,怕是她也不知道疼了。

说到这个,桃华也没办法:“走一步看一步吧。”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这话不是白说的。

“王爷今儿怎么还没回来?”近来朝堂上无事,沈数都会早点回来陪旭哥儿玩,这会儿还不回来,旭哥儿没人玩了,可不就光骚扰她么?那双小手伸来伸去的,只想把她手里的礼单抓了去撕着玩儿。

“是啊,王爷该回来了……”薄荷也想起来了,“奴婢叫人去门口瞧瞧。”

“罢了。”桃华忽然想到了原因,“这时候九月了,西北那边怕又要准备打仗。”

说起打仗,薄荷也算是亲身体验过的了:“打就打——啊,不对!”今年情况可跟去年不同,西北军里多了好些个外人呢……

想到这个,桃华也不禁皱眉:“也不知舅父应付得过来么?只但愿北蛮今年别来得太凶。”定北侯就算有本事,内外交困日子也不好过。

“只要跟去年一样就好了。”薄荷喃喃地道。前年那一仗,把北蛮伤得不轻,去年扰边的次数都少了,西北算是过了个安定年。今年却又不知怎样了。

桃华长叹一声:“但愿如此吧。”她远在京城,也管不了西北,只能担忧一下罢了,“这些东西,准备出来吧。”

蒋楠华与蒋莲华兄妹的亲事就定在九月里,相距不过数日。说起来这有点太急了,然而蒋铸十月之前就要动身出京,便是赶一点也说不得了。毕竟若是再往后拖,路上就太冷不好走。

薄荷有点后悔提到西北打仗的事儿,忙想将话题转开:“说起来今年的喜事还真是多呢。楠哥儿和二姑娘都成了亲,转过年就轮着松哥儿那边了呢。”如此说来,除了蒋榆华和蒋柏华之外,蒋家这一代的男男女女就都成家了。

“二哥哥怕是有点等不及了。”桃华想起来就有点好笑。本来山长那边习惯是女儿到了十七八再嫁,但蒋松华中了进士,山长也高兴,为图个双喜临门的好口彩,慷慨地定下了明年开春后的婚期。蒋松华一听,竟乐得比中了进士还要飘飘然。

薄荷也捂了嘴笑,笑过却又有几分遗憾:“要说这亲事都好,就是二姑娘……”怎么嫁了个商人呢?

“情投意合,神仙眷侣,远胜过那些所谓门当户对却同床异梦之人。”说起来桃华倒是很佩服蒋莲华,她竟真是自己作主挑了个合意的丈夫,在这个时代要算得上有些惊世骇俗的举动了。也就是景氏瞒得紧,若传出去,怕不要吓人一跳。

玉竹这会儿已经转回来,闻言便笑道:“奴婢别的不知道,就看王爷和王妃才真是情投意合,神仙眷侣呢。”要说起来王妃跟王爷也算不得门当户对,可看这日子过的,真是叫人羡慕。

wωω✿ Tтka n✿ Сo

“大胆了你,敢说到王爷和王妃头上。”薄荷抬手轻轻打了玉竹一下,自己却也笑了,“咱们王爷跟王妃,自然是好了。”

旭哥儿跟只小八哥似的学舌:“王爷,王妃,好!”

“你知道什么!”桃华在他小屁股上拍了一下,听见外间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便笑起来,“你爹回来了,快去找爹吧。”别在这儿给她捣乱了。

旭哥儿噌噌爬下床,拔腿就跑:“爹——”

片刻之后,沈数肩上扛着儿子从门外进来,桃华一眼就看见他眉间的竖痕:“怎么了?”

沈数一边扛着旭哥儿在屋里打转,一边沉声道:“今年西北这仗,恐怕不好打。”

第204章 失控第99章奏对第143章 怪病第161章 志向第203章 突变第42章 家宴第93章 发病第151章 途中第159章 残酷第175章 抢救第165章 挡箭第249章 弃卒第190章 不治第180章 争吵第103章前程第45章 辛苦第213章 运道第94章 治疟第252章 分别第236章 内斗第136章 相会第213章 运道第46章 来访第86章 乌龙第104章议亲第81章 心因第253章 逼迫第71章 惊喜第182章 爬床第129章 许诺第206章 自尽第185章 比较第71章 惊喜第53章 丫鬟第77章 相约第92章 再胜第218章 宫宴第52章 喜事第203章 突变第213章 运道第70章 端午第85章 成绩第136章 相会第137章 谈判第86章 乌龙第184章 成亲第162章 种痘第235章 定盟第237章 挨打第178章 归来第123章 托梦第208章 成功第230章 去世第110章分歧第184章 成亲第209章 欲擒第247章 乱象第223章 救治第163章 推行第249章 弃卒第116章 无孕第119章 有喜第193章 预警第195章 交锋第68章 私谈第130章 腿疾第162章 种痘第202章 同根第75章 决心第117章 八字第54章 郡王第55章 骗局第102章贺酒第41章 计划第194章 回来第117章 八字第223章 救治第70章 端午第82章 改药第263章 大结局(上)第193章 预警第61章 亲事第218章 宫宴第249章 弃卒第20章 小产第26章 委屈第27章 闹事第126章 指婚第162章 种痘第134章 约束第165章 挡箭第117章 八字第159章 残酷第247章 乱象第222章 脉枕第148章 大疫第91章 赌注第188章 受伤第156章 防痘(下)第109章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