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木兰丑女论

大一下半学期气氛太沉闷,本想选择跳过去,可是有些事情还不得不交代,一些事情还是让我们慢慢回顾吧!

经过第一个学期那半年时间的锻炼和熟悉,蓝铅铅的精彩生活才刚刚开始。

我知道现在的蓝铅铅已经可以登台做各种节庆活动的舞台主持了,那天我忍不住要去排练场近距离的看看她。

我刚在台下出现,就发现台上主持的蓝铅铅神情有些不自然,我知道自己出现的有些不合时宜。

其实我知道蓝铅铅是很在乎这个舞台的,可是同时我也明白,如果这里一直有我存在的话,尴尬的她一定不能做到挥洒自如。

好在当初自己只是准备来这儿混着玩的,早就有了中途退场的准备,如果有人要离开的话,我想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

于是我告诉蓝铅铅:“我再参加部里组织的最后一个活动,我就退出!”

文艺部准备在一个月后与社联合举办我校第三届个性演讲,我报名参加了——马上就要离开这个舞台,我想总得留下些什么吧?

何谓个性演讲,就是把你平时不被人认同的奇思怪想和大家分享——不怕颠覆经典,只怕你的想法还不够疯狂!

活动的主题就是——“颠覆思维,恶搞青春”!

我认真研究了上一届演讲冠军的讲稿,以一首诗为线索,恶搞古代替父从军的花木兰。

标题就很吸引人眼球,叫做《木兰丑女论——木兰诗猜想》!

你绝对猜不到它的作者是谁——居然是我身边其貌不扬的胖子。

据说这是他的成名作,当年就是因为这一战而打响了他校园诗人的名头!

于是我更加仔细学习起这篇文章。

内容很长——

“一首《木兰诗》,讲述的是女子木兰假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衣锦还乡的故事,一则巾帼英雄替父从军的故事跃然纸上,全文叙事流畅、妙趣横生,木兰的孝举感人肺腑,不知大家在感动的一塌糊涂之际,有没有谁发觉其中少了点什么?或者说是这里面刻意隐藏着一些什么秘密?还没想到吗?诸位仔细揣摩一下,从头到尾,我们有谁知道木兰长得什么样?

纵观《木兰诗》,全文三百九十二字,其叙事之详细周到有目共睹,甚至木兰在什么地方买什么东西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都用了不少笔墨描写了(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句),为何从头到尾,对于木兰的相貌作者偏偏只字未提呢?如果说这是叙事诗,为了缩短篇幅着力叙事删减了,但前面已经说过,文中对于木兰从军前在什么地方买什么东西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都不厌其繁的着重描写了,为什么就是不写木兰的相貌?即使在木兰‘衣锦还乡’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家人对她的欢迎、木兰返回卧室做什么事都描写的很细致,乃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此时木兰的庐山真面目可谓呼之欲出,按理说下句接引的就该是对木兰恢复女装后样貌的描写,哪怕一两句也行,可是到这里作者对木兰的描写忽然戛然而止,笔锋一转,木兰就已经‘出门看火伴’了,从头到尾对于主人翁木兰的相貌没有进行只字描写,这在古代叙事诗中是很少见的(现代文章也很少见),也是违反常规的!大家要知道,叙事诗中对人物的描写是很关键要素,例如同样出名的古叙事诗《陌上桑》,那赞美勤劳、坚韧、美丽女子秦罗敷的叙事诗,在其未描述罗敷智对‘使君’的典故前,首先就是不惜笔墨对罗敷其人详细的描写,不仅写了她的出身和住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还说了她的喜好和日常活动(‘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以及她的年龄(‘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更是采用大量篇幅对其衣着、相貌进行了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正面描述:‘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侧面反衬一:‘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侧面反衬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人物饱满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就与《木兰诗》的只字未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留给了后人无数谜团——《木兰诗》作者为什么对木兰的相貌避而不谈,难道有什么不便言说的隐秘?

小弟不才,向来多疑,对《木兰诗》百读之余,结合作者的反常之举以及诗文中一些值得揣摩的诗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一大胆猜想——可能木兰并不是一位美丽的女子,而且甚至还极有可能是一位“极不美丽”的女子!

首先作者的反常之举便透漏了一些大家不愿相信的信息,那就是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叙事诗偏偏少了主要人物的描写?作者常识问题吗?但纵观全诗主题突出、结构合理、文笔流畅、妙趣横生,作者大师级的功底不可置疑,不可能犯如此低级错误?再如前文中提到那句“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按常理后面应该是对妆后相貌进行描写,木兰庐山真面呼之欲出,但作者却忽然断开,硬生生的转折,还未‘亮相’就‘催着’木兰‘出门看火伴’了,何解?如果说不对人物形象描写是古代叙事诗特有风格的话?那《陌上桑》又怎么解释?结合以上种种,可见作者是有意在规避什么!

作者在规避什么呢?他究竟隐瞒了一个怎样的事实呢?这一点不难想象!平心而论,如果木兰象罗敷一般相貌出众的话,相信作者也不会吝啬笔墨,那么其中的原因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木兰的长相可能真的不敢恭维——当时可能出于对巾帼英雄形象的维护,所以对于一些可能使人物魅力打折扣的负面描写都刻意规避——比如难登大雅之堂的相貌!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情况?这其间的因由大家应该也很容易想到:天下哪有人会有那么好的运气,什么好事都让你占全了,不仅文武双全,而且相貌出众?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吗?上天是公平的,当你得到一件东西的时候,你相应的也会失去一件东西。同理,木兰身为女子却身有男子一样的气魄和神勇,她可能失去的就是女子应有的如花的相貌!

木兰的相貌作者在整篇文稿中只字未提,出发点可能是不想做虚假的报道,于是选择避而不谈,却没想到正应了那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古语,越是隐藏,越是引人怀疑,而且从后来诗篇中描述的很多事情中也可以得到证明,木兰的相貌可能真的令人不敢恭维,以下将由我一一辨证!

首先说她的替父从军——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大的依仗是什么呢?你以为女扮男装混迹百万军中是每一个女人都能做到的吗?她的身材、气质、声音、举动等等都很容易让她露馅,不信你让神仙妹妹刘亦菲扮个男装试试——你就是给她贴上两撇胡须相信大家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她是女人!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一两个人看不出来,难道还能骗过百万人的眼睛吗?要知道,当年的木兰是无时无刻都要经历百万大军‘审阅’的!可见,女人想要装成男人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那就是她本身的形象就应该很‘爷’,太女人的肯定不行!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木兰的计划成功了,而且相当成功,由此可以证明木兰对于女扮男装自身原本就具有上述‘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就是说,真实的木兰,长相可能很‘爷们’!从眼下流行的这么多什么什么‘哥’(伪哥)来看,千百年前这样的情况应该也是可以存在的!如果还不相信的话,我们换一种思维,试想,如果亦菲妹妹和她同时期的几个‘伪哥’一起女扮男装混迹军中,你猜谁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

如果你认为这是诽测的话,我还有证据——木兰的女生男相旁观史料也是可以证明的。首先我们看木兰的生活环境,替父从军前的木兰曾感叹‘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而又未考虑其弟弟,可见当时其弟尚幼,木兰父母当年可能是老来得子,也就是说木兰可能过了很长一段没有弟弟的日子,盼子的殷切可能使木兰的父母把小木兰从小当作男孩子养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她弟弟出生!不必讶异,因为这样的事情哪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屡见不鲜!也许就是这样的经历,从小就塑造了木兰一些不一样的性格!这一点从她的敢想敢为,说干就干的干脆作风可略见一斑——谁家女子有这样的气魄?

其次,木兰出身农家,‘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小的时候我的老师曾教过,‘唧唧’即是深夜虫鸣——深夜还在劳作,可见木兰同学年轻时便是很能吃苦耐劳的女子!深夜尚且操劳,白天也可能有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大家可以想见,常年的劳作可能会使她与同龄的女子指节宽大些、身体强壮些、皮肤粗糙些、说话大声些、举止不羁些,不换男装的时候便可能就很有点‘男子气’(可以参考一下男人婆的形象),更何况真的换了男装呢?至于效果我们可以从她父母的意见中也是可以得到佐证的,如果不是‘兰哥’那么像爷们,她的父母会同意木兰‘替爷征’吗?那个时代,期瞒官府,应该也是很大的罪了!而且话说回来,如果当年的木兰真的没有一点男子气和泼辣劲,也不可能实现后来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了——骑马打仗,那是一般女子能玩得转的吗?更何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了?而且‘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皇帝够厉害了吧?皇帝身边的文武百官应该也不是吃干饭的吧?但愣是都没看出她的性别,还要‘赏赐’——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百万雄师、文武百官、皇帝老儿都被‘兰哥’忽悠了一把,诸位可以想见木兰当年的“范”是多么的‘爷’了吗?更绝的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大家细想一下,还记得当木兰千里回故乡后,‘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黄花。出门看火伴’——伙伴们什么表情吗——‘皆惊忙’——试问世上还有什么事情能让百战沙场的勇士们如此惊慌失措的?恐怕未必只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吧——也许不幸的他们曾亲眼目睹了惊魂的‘如花’!

不是我喜欢毒舌搬弄是非,但谁又能证明不存在这种可能呢?

与情与理,除了这样的隐情,我实在想不出整副诗篇作者对于木兰相貌不着点墨的原因了。如果不是基于其女生男相这样的实情,我也实在想不出一个女子怎么能成功混迹百万大军的了。

通过木兰的事例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人们对兔子公母不分,恐怕并不只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原因——还有一种最可能存在的情况,如果母兔子和公兔子长的一样,就是站着不动难道你就能看出它们的公母来吗?这样,我也就终于可以想见当年‘兰哥’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自信了!”

第2章 为什么是我第52章 郊游第65章 诀别诗第42章 意外的“蛋炒饭”第13章 不得不交的朋友第29章 正牌视察第55章 诗人.月夜.酒第21章 假期也煎熬第51章 双生第54章 谁是谁的伤第2章 为什么是我第42章 意外的“蛋炒饭”第71章 地底老鼠第6章 一入“江湖”不由己第70章 地底一千米第11章 奇人奇篇第30章 集体“劈腿”演出第52章 郊游第2章 为什么是我第61章 于是故事发生了第30章 集体“劈腿”演出第66章 年年花开第73章 送神难第9章 那晚宿舍的故事第37章 恋与失第41章 李大头的幸福生活第62章 各自痛第9章 那晚宿舍的故事第38章 刀削面第20章 重量级朋友第16章 抓紧送花第47章 学姐的小邪恶第6章 一入“江湖”不由己第66章 年年花开第6章 一入“江湖”不由己第73章 送神难第60章 最后一天第78章 谭新婚礼第31章 服务员第54章 谁是谁的伤第46章 夜不眠第59章 生病有时也是一种福利第9章 那晚宿舍的故事第21章 假期也煎熬第80章 忽变第81章 婚姻第40章 小插曲第61章 于是故事发生了第36章 新女友第66章 年年花开第12章 毁“三观”的诗人第9章 那晚宿舍的故事第39章 背道而行第30章 集体“劈腿”演出第58章 被包养的暑期第84章 争吵第52章 郊游第35章 情敌往事第37章 恋与失第2章 为什么是我第3章 独一无二的送花者第60章 最后一天第10章 排骨姐姐第28章 那阴魂不散的小东西第75章 那一夜第82章 家事第16章 抓紧送花第69章 上天入地的生活第13章 不得不交的朋友第53章 萝莉难缠第69章 上天入地的生活第4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59章 生病有时也是一种福利第48章 离别的车站第48章 离别的车站第4章 非礼勿视第66章 年年花开第38章 刀削面第19章 “鬼村”惊魂第73章 送神难第82章 家事第60章 最后一天第58章 被包养的暑期第41章 李大头的幸福生活第46章 夜不眠第62章 各自痛第38章 刀削面第71章 地底老鼠第24章 木兰丑女论第4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40章 小插曲第54章 谁是谁的伤第3章 独一无二的送花者第16章 抓紧送花第70章 地底一千米第36章 新女友第6章 一入“江湖”不由己第10章 排骨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