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上天入地的生活

某个暑假徐小雅曾很好奇的问我:“小磊哥,煤矿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我只好整理下思路,试着用她能理解的语言来描述煤矿生活。

我们那儿的工作人员在外界被人统称为煤矿工人,这还是好听的称呼,难听一点的就是俗称的“煤黑子”,顾名思义,应该不难理解的,但就像部队有好多兵种一样,根据岗位分工不同,煤矿也分好多工种。

从管理结构上来说,分管理干部和一线职工两种。

管理干部从上到下就是矿长、副矿长、科长、副科长、各区区长、副区长、班组长、科室业务员、各类技术员,一级管理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监管,各有分工。

一线职工根据从业种类不同又划为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三大类。顾名思义采煤工才是真正的挖煤工,其他的都是为采煤服务的,像开拓井下巷道的,可以说是为采煤工开路的,皮带运输工、机车司机等不是帮采煤工拉煤的就是为采煤工开车的,后面有机会再一一介绍。

因为煤矿行业是高危行业,大多数职工从事的都是特种作业,所以大部分工种都是特殊工种,要经过有资质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如井下皮带机司机、主副井提升机司机、绞车司机、电瓶车司机、电气作业工、防爆检查工、瓦检员、安全检查员、综采机司机、综掘机司机、变配电工等,都是特殊工种,像从事普通采煤作业的采煤工、搬运工等都只是普通工种,但也要培训合格上岗的。

各人员和工种分在不同的部门各司其职。

煤矿采取纵向管理:矿领导管理各科室、各科室管理各区、区负责各自管辖内的各工种从事分管工作。科室根据分工不同分为生产技术科、安全检查科、通防科、地质科、企业管理科、财务科、机电科、综合管理办公室等,当然还有工会,俗称职工之家。区有综采区、综掘区、综采车间、运输区、供电区、机修车间等。

因为刚进企业还在实习期,所以我被分到基层也就是区里做见习技术员。

我是采矿工程的,本该到综采区实习,结果却是被分到了运输区,唉,不说了,还不是老妈的功劳!

这下可苦了专业不对口的我,一入单位门门黑,以前学的宏观的东西现在一门也用不上,全部需要从头学起。

搞了一个月我才弄明白,我们区负责的是机械运输管理和维护,也就是皮带和机车运输,皮带任何时候都是用来运煤的,机车根据车厢的不同有时运人、有时运送物料。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垂深超过五十米或长度超过两千米,必须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煤矿安全规程》是什么?这么说吧,就像基督教徒奉之为至宝的《圣经》一样,《煤矿安全规程》就是煤矿职工的《圣经》。

《煤矿安全规程》字字血写成,每一条规定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是煤矿工作的安全指南,在煤矿,几乎每个职工人手一本,我入矿第一天学习的,就是这本书。看着很枯燥,可是字字珠玑没有一句废话,很实用。

我每一天的工作是这样开始的:早上六点半起床,从住宿的小县城坐班车到单位,随轰杂的人群在餐厅匆忙吃过简单的早餐,七点整到区里参加每早的班前准备会议。其实班前准备会议一天有三次,早班、中班、晚班各一次。煤矿工作三班倒,也就是三个时间段大家轮流上岗,早班就是上午八点至下午十六点,中班是下午十四点至晚上十一点,晚班是晚上十一点至次日早上八点,三班首尾相连,保证作业的连续性。因为工作性质,我上的是固定的早班。

见习技术员的工作,就是到管理辖区现场学习工作流程。

班前准备会议简称班前会,一般由区长和副区长主持召开,通常会先传达一些矿区的新制度政策,紧接着就说自己区里的事情,有点新闻联播的味道。这些事情主要是由副区长主持的,先简单介绍一下上一个班的运转情况,然后安排这个班需要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项,最后安排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重点戏,一般占整个会议的三分之一时间,主要是区长在讲,具体安排工作的事都是前面副区长们根据分工各自进行过了。

十分钟的会议结束,大家伙说笑着便去做到现场的准备工作,需要领取材料的到仓库开票领取,不需要携带东西的就直径去更衣楼换工作衣去现场。

更衣楼与洗浴中心在同一座楼,洗浴中心在西半楼,更衣室便全部布置在东半楼,更衣洗澡很方便的。

都说煤矿工人很脏,其实煤矿工人一天至少洗一次澡,应该比谁都干净。

但尴尬的是,一天要换两次衣服,被嘲笑比女人换衣服还勤:去现场之前要换上工作服,下班洗完澡后要换回自己的便装,不可少的程序。

换作衣并不仅仅是因为工作现场脏差的问题,更因为矿井五大灾害之一的“瓦斯”太难伺候,如果有人不小心穿着化纤衣服到了现场,而现场又积聚一定浓度的瓦斯,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点火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瓦斯爆炸——你见过煤气爆炸没有?就是那么回事,甚至比那还严重,那将是矿毁人亡的灾难性重大事故!

而化纤衣服摩擦容易产生火花——把隐患细节考虑如此周到,可见煤矿安全工作已经做到如何细的程度!

穿上牛仔式的深灰色作衣。脚蹬黑色胶靴,也就是款式有点过时的长筒雨靴;头戴黑色安全帽,就像款式老土的机车头盔,甚至比那还难看,但却能保护你的头部不会四处碰壁而免受头破血流之苦;然后脖子里很讲究的围一条纯棉毛巾,必要时用来捂鼻子的;用腰带穿上自救器,以防万一拆开来自动生氧的东西,看上去就和我们以前笨重的铁罐头盒没什么两样;当然还有矿灯,俗称矿工的眼睛,因为矿工的工作场所大多是在地下**百米的地下深处,黑洞洞的洞穴里没有灯就等于睁眼瞎。

整装完毕,就可以入“井”了。进入工作现场的通道就像一口圆筒的深井,所以这入口就被叫做井口,工作现场一般叫做井下,井下洞穴式的通道就叫做井巷或者巷道。

通常一个巷道短则五六百米,长则四五千米,井下巷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的,何况在地下近千米的深处,本就很容易丧失方向感,我们以前电影里播放的《地道战》里的地道,哪怕拿他们最精彩的一条地道和这儿随便一条巷道比,也是弱爆了。

以前人类认为最大的能力就是上天入地,至今“天”我还没有上过,但我可以自豪的说,“地”我已经入过了——如果深入地下九百米还不叫入地的话,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叫入地了!

亲身体验过煤矿井下现场的人都会对所谓的地下古墓失去兴致,井下幽深宽旷的巷道哪一条不比墓道整齐、深邃?井下哪一个机电设备硐室不比墓室宽大、坚固?虽然煤矿行业忌讳说死人,说墓穴,可是这工程的浩大是通常墓穴无法比拟的也是不争的事实!

进入工作现场要先在副井乘坐罐笼,提人运料的井口叫做副井,提升煤炭的井口叫做主井。因为煤矿主体工作是产煤的,所以运煤的通道叫做主要井口应该就是主副井名称的由来吧?不要问我有何依据,这点没人告诉过我,我是猜测的。

第51章 双生第69章 上天入地的生活第81章 婚姻第71章 地底老鼠第1章 那心跳的黄昏第72章 相亲难第58章 被包养的暑期第11章 奇人奇篇第72章 相亲难第81章 婚姻第65章 诀别诗第57章 粉红的回忆第75章 那一夜第73章 送神难第67章 关于青春第65章 诀别诗第27章 谢幕第18章 骑马打仗第60章 最后一天第7章 玫瑰之席第72章 相亲难第51章 双生第46章 夜不眠第12章 毁“三观”的诗人第71章 地底老鼠第34章 撞“波”事件第53章 萝莉难缠第77章 一夫两妻第12章 毁“三观”的诗人第21章 假期也煎熬第39章 背道而行第27章 谢幕第26章 登台演讲第78章 谭新婚礼第7章 玫瑰之席第33章 红鸾心动第24章 木兰丑女论第17章 高手示范第61章 于是故事发生了第20章 重量级朋友第56章 同是天涯失落人第82章 家事第38章 刀削面第32章 “温柔之乡”第50章 离殇第3章 独一无二的送花者第20章 重量级朋友第14章 铅铅第56章 同是天涯失落人第50章 离殇第77章 一夫两妻第4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65章 诀别诗第55章 诗人.月夜.酒第9章 那晚宿舍的故事第36章 新女友第23章 忘不了第30章 集体“劈腿”演出第71章 地底老鼠第78章 谭新婚礼第80章 忽变第77章 一夫两妻第34章 撞“波”事件第35章 情敌往事第65章 诀别诗第31章 服务员第69章 上天入地的生活第28章 那阴魂不散的小东西第8章 让男人蛋疼的高跟鞋第83章 童年如歌第40章 小插曲第69章 上天入地的生活第73章 送神难第67章 关于青春第49章 “神龙”再现第46章 夜不眠第15章 录取第69章 上天入地的生活第2章 为什么是我第35章 情敌往事第48章 离别的车站第51章 双生第1章 那心跳的黄昏第30章 集体“劈腿”演出第59章 生病有时也是一种福利第57章 粉红的回忆第55章 诗人.月夜.酒第5章 学姐驾到第35章 情敌往事第1章 那心跳的黄昏第63章 最后约见第34章 撞“波”事件第60章 最后一天第64章 曾经的磕碰第43章 一路向西第36章 新女友第4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21章 假期也煎熬第63章 最后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