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黯然逝去

就在徐庶退军的第二天,庞统终于成功占领了上庸。依照他的智谋,不会猜不到荆州这边发生了什么。不过在他内心里,肯定是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可是中国人往往都是怕什么来什么好梦往往难以成真,噩耗却总是接踵而至。庞统在上庸一边整顿兵马,一边派人探听荆州这面的消息。时间转眼过去了三天,马良等人终于辗转来到了上庸。如果陶应不给东吴使绊子,让甘宁等人率兵星夜追袭。就凭马良等人这速度,必然可以在他们感到上庸之前将他们尽皆处死。

可惜陶应早就料到了东吴会有这一手,提前派人就堵住了东吴出兵的路线。所以马良等人,才终于到达了上庸。而这三天内,陶应在襄阳,也通过蒯越和周瑜大战一场。此时周瑜病入膏肓,而会下甘宁徐盛等人为将还可以,为帅却还着实差了一点。所以东吴兵马真正的指挥权,基本落到了吕蒙和陆逊两人身上。这两人要是经过一番雕琢,他日必将是东吴顶梁柱的存在。可惜现在这两人都还太年轻,虽然有一些军事天赋,比起陶应这样的老兵条子来说,还差得远了。

三天时间下来,陶应几乎把东吴军打来没了一点脾气。要不是现在陶军主力在樊城整顿,对于东吴来说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再有襄阳乃是荆州大郡,地理位置非同一般。东吴军只有咬牙支撑,期待早一日打下襄阳。现在对于陶应唯一还有点掣肘的就是,他不能出城作战。因为他毕竟是帮助蒯越守城的,这要是一出城,那不就被发现了。不过饶是这样,东吴军也是损失惨重。要不是陶应还让他们看到一点可以攻破城池的希望,恐怕大军真的就要回南郡驻守了。

这样下去又过了三天,周瑜大军终于攻克了襄阳。城里的蒯越等人领着残部,投靠樊城陶应去了。而周瑜刚刚攻占下襄阳不久,城外的庞统就来了。别看庞统兵少,但是蜀军在上庸进退不得,早就别了一股气。再加上庞统指挥得当,就一天的时间,襄阳就差点再次易主。而就在周瑜焦虑不安的时候,甘宁传来一个让他更是惊怒的消息。陶军不断向襄阳城派驻探子,仿佛在等待什么时机。周瑜闻言只觉得眼前一黑,接着喉头一舔,一口鲜血再次喷涌而出。

诸将赶忙救起,好一阵之后方才苏醒过来。周瑜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陶应小儿,何其毒啊。”一听周瑜此言,诸将都是摸不着头脑。周瑜剧烈的咳嗽一声,陆逊急忙上前扶住周瑜,道:“大都督,末将虽然愚钝,陶应的意思我还是明白的,就由末将来说了。”说罢环视了众人一眼,陆逊道:“前几日在襄阳城内和我军顽强抵抗者,必是陶应无疑。陶应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这驻守襄阳的蒯越早已是他麾下之人。而他为什么这么做,就是为了消耗我军战力。”

说道这里陆逊舔了舔舌头,继续道:“而关羽不管怎么说,终归是死在我军手里。城外的蜀军对我军有着莫大的仇恨,就算两败俱伤,也必然和我军血战到底。而到时候,陶应就出来渔翁得利了。”众人听到这里,都是恍然大悟,吕蒙急忙问道:“那大都督,我们该怎么办呢?”周瑜无奈的笑了笑,道:“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说罢看了吕蒙一眼,道:“子明,他们都是我东吴的百战精锐。现在我是不行了,把他们带回去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吕蒙闻言大惊,激动得跪了下来。周瑜却一把止住他的话头,道:“不必多说了,我反正命不久矣,正好这次替你们断后,也算是了了我最后的心愿了。”说罢从怀里摸出两封书信,递给吕蒙道:“这里有两封书信,你替我带回去。一封交给主公,一封交给子敬。另外你记得告诉主公,我辜负了伯符的厚望,江东的未来就靠你们辅佐主公了。”说罢这位纵横半世的周大都督,居然留下了无奈的泪水。众将都是不约而同地跪下,“我等忠心追随大都督,绝不独生。”

周瑜却怒骂道:“起来,现在不是婆婆妈妈的时候。快走,今晚就走。如果你们还认我这个大都督,就不要违背我的命令。”说罢不再理会众人,吕蒙领着众人向周瑜行了一礼,含泪率众离开了。当天夜里,吕蒙率众连夜返回了东吴。周瑜领着剩下的老弱残兵,亲自驻守襄阳。看着周瑜神威凛凛的站在城楼上,就算是庞统,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派人仔仔细细的清理襄阳城外的树林,生怕其中还有伏兵。直到最后确认襄阳确实是空城一座的时候,庞统下令众人开始攻城。

而这次攻城出乎意料的顺利,蜀军几乎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爬上城楼。而在听说了东吴军主力离开襄阳之后,陶应就以一探子的身份,亲自来到襄阳城下驻守。看着城上老神道道的周瑜,以及下面越来越多的蜀军,陶应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而此时周瑜也在注视着城下的蜀军,感受着襄阳彻骨的寒风。聚集在他身边的蜀军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个人敢向他进攻。良久周瑜方才缓缓地吐出了一句话,“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接连说了三次之后,周瑜英俊的身躯轰然向后倒塌。一代儒帅周公瑾,就此星落襄阳城。看着庞统已经站上了襄阳城,陶应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去。当天夜里,陶应回到了樊城。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众人商讨下一步的事情。陶应在议事厅里坐定,诸将陆续前来。待众人到齐之后,陶应站起来环视了众人一眼,道:“诸位,周瑜死了。”陶应话音虽轻,却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下方众人均是议论纷纷,整个大厅里喧闹异常。

好一阵子过后,吕绮玲背后的孙尚香出来问道:“敢问大将军,周……周瑜真的死了吗?”陶应不解的看了她一眼,道:“当然了,我亲眼所见,岂会有假。不过我想来东吴主力撤走的时候,必然带走了关羽的尸体。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可以像蜀军交换……”陶应话还没有说完,下面的孙尚香突然暴起而上,手里拿着一把短剑,向着陶应刺过来。陶应正在分神之中,完全没预料到孙尚香这一手。百忙之后坐着往后退了一步,不过后背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众将纷纷从惊愕中回过神来,抽出兵刃把孙尚香围在中间。马超踏步上前,一把抓住孙尚香手腕,将掀翻在地。紧接着一时之间,数十种兵器架在孙尚香脖子上。吕绮玲见状大惊,急忙出班言道:“夫君,不不不,大将军。孙香这么做一定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请你饶了他吧。”吕绮玲说罢居然向陶应跪了下来,陶应看了一眼手腕上刚才被带出的一道轻微的血痕,走下来扶起吕绮玲,转头问孙尚香道:“你为什么要杀我,你是东吴什么人?反正你也知道你难逃一死,索性痛痛快快的说出来。”

陶应用手一指马超,道:“先放开她。”马超闻言放开了孙尚香,后退一步战到了陶应身边。孙尚香把头一扬,道:“说就说,我乃是吴候之妹,孙尚香。当初我并不是故意要接近你,只是一个意外而已。”陶应闻言笑道:“原来是这样,我早该猜到的。女子当中武艺和绮玲有一拼的人真不少,江东虎女就算一个。”孙尚香闻言哼了一声,陶应道:“周瑜和大哥有兄弟之义,你平时也尊称他为兄长吧?”孙尚香闻言也没有说话,不过显然陶应没有说错。

陶应见状奇道:“这我就不明白了,周瑜又不是我杀的,你这么恨我干什么?”孙尚香傲然道:“因为周大哥一生都在为了我们孙家努力,而阻止我孙家的最大的障碍就是你。我要是能够杀了你,也算是完成了他的遗愿。”陶应闻言一笑,道:“话虽如此,你有没有想过,一旦你杀了我之后。我中原大军会给你江东子弟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呢?”孙尚香闻言一愣,刚才他只是一时气血上涌,非要杀了陶应才甘心。而现在听陶应一说,孙尚香只觉得后背一阵冷汗。

陶应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以后你就呆在我身边吧,今天的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了。”孙尚香闻言吃了一惊,马超等人脸上也是写满了不可思议。良久孙尚香才问道:“你为什么不杀我,留我再身边是为了什么,要我当人质吗?”陶应却轻微的摇了摇头,道:“时间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但不是每件事都有为什么的。至于拿你当人质,我从来没有过这个想法。我要的是天下一统,不会独独来为难你们孙家。”听了陶应这一番话,孙尚香呆立在原地半响说不出话来。

;.易.看.小.说.

第71章 文斗武斗第108章 草原再乱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166章 拉锯战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288章 苦战上庸第101章 离间计第288章 苦战上庸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220章 关中前夕第279章 水淹七军第35章 妙法破敌第92章 北上青州第289章 汉室终结第264章 许昌鏖兵第162章 议计出兵第253章 各怀鬼胎第68章 酒馆琐事第278章 诸将混战第34章 徐庶点兵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157章 想太多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7章 援兵来到第169章 虚与委蛇第250章 潼关事了(2)第120章 张燕杀到第22章 活捉高顺第42章 又是离别第180章 绝地重生第143章 故主相见第273章 最后的了断第1章 梦回三国第92章 北上青州第238章 战场转折第139章 春日郊游第226章 名士北顾第78章 夜遇刘备第208章 韩遂结局第5章 联合世家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243章 视野南移第42章 又是离别第248章 捷报连连第291章 诸葛毒计第70章 陶应比剑第59章 荀谌出招第259章 与君相见第215章 寿春决战第274章 许昌琐事第248章 虚虚实实第195章 劝降战俘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92章 北上青州第49章 有人袭营第57章 袁绍出兵第154章 邓艾接驾第23章 徐州保卫战第80章 徐州琐事第79章 回师徐州第221章 再战疆场第13章 父子交心第21章 战乱再起第29章 战后诸事第281章 同归于尽第133章 合家团圆第71章 文斗武斗第25章 合兵刘备第182章 联合还是归顺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274章 许昌琐事第236章 潼关渭水第147章 两败俱伤第16章 陶谦殒命第223章 河东大战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61章 对峙琅玡第250章 潼关事了(2)第13章 父子交心第159章 夫妻夜话第11章 赴宴陈家第41章 刘备归许都第17章 吕布来投第53章 两件大事第264章 许昌鏖兵第156章 联姻第55章 昌豨叛乱第157章 想太多第222章 约战河东第6章 第一次胜利第43章 谣言的力量第130章 辽东事定第89章 闲谈刘备第248章 虚虚实实第287章 马超赵云第183章 蠢蠢欲动的刘备第50章 对敌蔡瑁第53章 两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