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谁的儿子

第102章 谁的儿子

余晖似火。

秦鸾走到祠堂外时,看到的就是火烧云一般的天色。

毫无年节气氛的元月里,突然看到这么大片大片的红,一时之间,说不上是喜庆多些,还是刺目多些。

顿住脚步,秦鸾定定看了会儿,才又往前,入了祠堂。

相较外头的晚霞,祠堂里昏暗许多。

秦鸾看到了祖父的背影。

秦胤站在那儿,立得很直,高大的身形在一层层的牌位前,显得低了、矮了。

许是气氛使然,秦鸾猛地觉得,祖父很沉重。

“您找我?”她问。

“是,进来就把门关上。”秦胤答了,却未转身看孙女,视线依旧凝在一块牌位上。

秦鸾依言,关上大门。

祠堂里越发暗了,只那点儿供奉的烛光,映亮一小片地方。

这时,永宁侯才收回目光,看向秦鸾:“定国公是什么时候,怀疑自己的身世的?”

秦鸾呼吸一凝。

年前,她曾向祖父询问林繁的出身。

祖父没有问林繁为何得知、何时得知、又打算做什么, 他只是把秦鸾的问题都堵了。

时机未至。

说太多, 不是好事。

不止不让秦鸾问,也让她提醒林繁万事谨慎。

秦鸾能够明白祖父的苦心,祖父自有他自己的判断。

那么,现在祖父突然主动提及, 是他认为时机到了?

“您……”秦鸾想问, 而后,她在祖父的眼中看到了坚毅。

乌黑的眸子映着燃烧的烛光, 很沉, 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与犹豫。

这让她突然想起了林繁。

林繁下棋,想得细、出手快、杀招狠。

祖父和林繁都说过, 下棋与运兵, 是有共通在其中的。

排兵极力周全,出兵雷厉风行。

开弓没有回头箭。

她的祖父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下定决心了, 且步步向前。

思及此处,秦鸾答道:“他意外偷听到了先定国公与文定乡君的话,那时他们才从慈宁宫回来……”

听秦鸾说完,永宁侯道:“林宣西征之前?庆元八年?”

“是。”

“八年啊,”秦胤呵地笑了声,似无奈,似感慨, “难怪了,难怪顺妃会突然提出来, 老夫当时品着,皇上那时候挺不以为然的, 要不然,老夫那么拒绝,皇上不会轻易作罢。原来, 那其实是皇太后的想法。”

“我的婚事?”秦鸾抿了下唇, “皇太后疑心定国公身世, 与我有什么关系?国公爷到底是谁的儿子?”

秦胤压低了声音:“他应该是吴王的儿子。”

“吴王?”秦鸾愣了下, 她想到了吴王的另一个身份,“先太子?”

秦胤缓缓颔首:“先太子赵临。”

对秦鸾来说,这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 连他的事迹, 一时间都想不出太多, 只能听祖父回忆解释。

“你应当知道, 皇太后是先帝的继妻。”秦胤道。

先帝赵挥的原配闻氏, 死于前朝乱世。

她过世时, 幼女赵瑰才三岁而已。

赵挥当时已经起兵,忙于征战, 很少有时间亲自看顾孩子。

“你祖母帮忙看过,”秦胤道, “还有其他下属的女眷, 但大人有大人的事儿,顾不得周全, 多数时候,长公主跟在几个哥哥们身后。”

正是因此, 赵瑰尚武,她从三四岁起,哥哥学什么,她也学什么, 只是更基础些而已。

赵瑰与赵临感情最好, 比起其他两个更年长些的哥哥, 赵临与她年纪更接近,也带她最多。

几年间,不停有人战死,也有人加入。

赵挥的两个大些的儿子死了,秦胤也失去了三个孩子,活下来的就是赵临与赵瑰。

同时,赵挥的地盘越来越大,兵力多了,少不得粮草、军资支持。

这时候站出来的就是颜家。

颜家主人以厚实的家产资助赵挥,更把女儿颜润茗嫁给鳏夫赵挥做填房。

这种利益交换, 在乱世之中太常见了。

“就是现在的皇太后,那时她还年轻,对吴王与长公主很是关心, 继母与继子女的关系极其融洽, ”永宁侯叹道,“就算她生下了儿子,依旧很公正。”

再之后,赵挥建朝大周,追原配闻氏为后,也立了颜氏。

同时,太子之位落在了赵临身上。

皇后、太子、长公主、二皇子赵隶,几人的亲近关系依然如旧。

起码在那个时候,他们所有人都是这么看的。

“吴王善战,且身先士卒,回回亲征,”回忆起先太子彼时风采,秦胤感慨万千,“你说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行,他和林宣,拜把子兄弟,朝廷现在南面的两州六府,就是他们两人,一年时间打下来的。”

会打仗,这在乱世是本事,可彼时建朝了,太子长时间不在京中,出征在外,朝堂上难免有话要说。

太危险了。

那可是太子殿下,若在战场上出了什么状况,如何是好?

赵临不听这些,他说人有长处、亦有短处,他擅长进攻杀敌,却不擅长内政开拓,京中有父皇在、有太傅等精通此道的大臣在,就足够了。

“徐太傅劝过吴王很多次,劝不进,也就随他了,”秦胤摇了摇头,“徐太傅后来说过,吴王有自知之明,在内政上,他确实不如他的弟弟有天分。这也造成了臣子之间分了两派……”

这一点,不用祖父细说,秦鸾自能体会。

一众战场上厮杀过来的武将信任太子,强者为尊。

而文臣们更推崇赵隶。

“建隆五年,先帝病重,”秦胤深吸了一口气,“吴王与皇上往泰山祈福,吴王在山道上坠马,伤重不治。”

“吴王坠马,是意外还是……”秦鸾问。

永宁侯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往下说。

“林宣当时并未上山,知道上头出了事,才急匆匆赶去,”秦胤道,“他抵达时,吴王还剩一口气,这一点,随行之人都能证明。消息传回来后,朝中有人质疑吴王坠马缘由,但从泰山回来的人都说,吴王临终前并未提过,且林宣一力支持皇上。”

因着林宣的身份,以及与先太子的交情,那些质疑声才散了。

只是,没有人知道太子妃的下落。

身怀六甲的太子妃,不见踪影。

感谢书友熙月熙月、慕蔚成礼、kingqing007的打赏。

(本章完)

第204章 机会第90章 慈爱与骄傲第42章 两个都是人才第439章 番外1 迟早要打的第426章 挺好的第121章 命中注定第185章 太贴心了第251章 有门第335章 老臣不送了第226章 一朝被蛇咬第439章 番外1 迟早要打的第421章 小的开殿门了第331章 妖道已伏诛(八更求月票)第258章 一条船第69章 国公爷喝盏茶第182章 一针见血第184章 害人不浅第433章 谁还不会长大呢?第9章 给你贴了张符第403章 守将腰牌在此(求月票)第225章 鄙夷第306章 给他贴个符第252章 颇为可行第418章 你想不想听?第258章 一条船第381章 我得下山去第27章 半斤对八两第361章 成了他们的驻地城池第288章 给我兵第324章 赶紧把那菩萨给送走第434章 甜滋滋的(求月票)第372章 火候欠了些第297章 最后一个知情的第141章 傻子一个第359章 你也配和我提父皇?第419章 孤身进虎穴第170章 怪得很第223章 此时此刻第275章 无情嘲讽大笑第318章 吓死他们最好第108章 喝盏茶吧第428章 谁让我有一位好母亲呢第26章 隔墙有耳第214章 我相信她第422章 想坐还能坐会儿第92章 忠言第274章 借人第105章 问心有愧第395章 老夫又不怕他第140章 有意思第391章 尽是些通天的本事(求月票)第99章 家书第85章 她是个人(求月票)第433章 谁还不会长大呢?第363章 好久不见,谢大人(求月票)第427章 吃饭皇帝大第126章 糊弄第233章 静静第440章 番外2 心有灵犀第387章 愿效犬马之劳(求月票)第124章 凤凰枝第419章 孤身进虎穴第102章 谁的儿子第406章 愚蠢至极第384章 骨肉相连第313章 继续去催第21章 瑰卫第347章 多朴素的愿望第1章 道姑第53章 学以致用第261章 他们并非独行第245章 信不得第45章 老侯爷他厥过去了第112章 极好的开端第253章 硌得慌第158章 白念了第245章 信不得第187章 准信第394章 粮仓第415章 她从来没有忘记过第316章 血是慢慢冷的第19章 警觉第34章 我才是二皇子妃第9章 给你贴了张符第99章 家书第418章 你想不想听?第24章 机缘未到第189章 你会动呀?第170章 怪得很第325章 吃得挺难受第437章 亲迎第306章 给他贴个符第14章 毁了又怎么样第9章 给你贴了张符第353章 颜家分你多少好处第309章 什么玩意儿第276章 赶路(三更)第442章 番外4 盆满钵满第205章 铺路(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