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

正是由于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在收购中国腾飞核心资产这个关键问题上产生分歧,这才导致在一系列抵制、市场禁入后,欧美财团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所在。

当然,有人会问,既然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这么强大,还分什么无人机业务和民用航空制造业务,统统都收过来不就完了。

说实话,无论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到是想这么做了,关键不是遇到东方某大国这个强硬存在的阻力嘛。

当年成立中国腾飞的确是承诺该实体完全实施市场经济原则,从而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问题是有些时候规则很重要,但更多的时候还讨论经济实体背后的跟脚够不够强,中国腾飞的跟脚如何哪还用说吗?

正是因为不敢造次,又不能容忍波折之后的中国腾飞再次崛起,选哪个、不选哪个就成为两大资本的纠结所在。

于是背靠双方的游说集团,智库学者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抛出的学术观点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根本就不知道该听谁的。

以至于让作为操盘手的李斯特是一个头好几大,没办法只能找石军这个既能得到金融资本认可,又在产业资本哪里有着很高声望的中国腾飞专家料出谋划策,以此弥合两大资本集团的利益分歧,完成对中国腾飞这个目前东方某大国最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的核心业务收购。

正因为如此,李斯特问得每一句话可都对日后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想不重视都不行。

石军当然知道自己回答的可是关乎几百亿美元走向的大案子,这要是旁人早就紧张的不行,可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经历下来,石军早就变得波澜不惊,不仅如此听闻李斯特的问话,反而还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进而反问:“李斯特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我刚刚出版的新书?”

“新书?”李斯特皱眉。

“是的,就是新书,名字叫做《以中国腾飞为样本,了解中国航空工业》……”石军缓缓的说道:“其实我想表达的观点在这本书里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那就是中国腾飞无法研制生产90座以上的大飞机,就是中国以全国之力也不可能,哪怕在给他们20年甚至30年都没有希望……”

话音未落,石军舒服的靠在温泉池边,双肩随意的耸了耸:“更何况,20年、30年之后那个东方某大国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一个趴在国家身体上的寄生虫还能活多久?所以产业资本的担心完全是无稽之谈,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说就是杞人忧天,完全自己吓唬自己,当然不排除他们想让国会最佳补贴而营造的噱头,但不管怎样,我对他们的观点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腾飞,更不了解中国航空工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腾飞的TRJ—500/700型支线客机水平很不不错,我在产业界的朋友说过,这种支线客机稍加改动就可以变成更大、更远的干线客机。”李斯特抛出另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

对此石军只是笑了笑继续反问:“那您知道TRJ—500/700型支线客机是怎么来的吗?”

“不是中国腾飞自己造的?”

“如果是自己造的,那我会由衷的表示祝贺,毕竟我曾在腾飞系的前身永宏机械厂干了十二年,多少是有些感情的,然而让我可耻的是这两个机型根本就不是中国腾飞的研制的,而是他们借助代工巴西的ERJ—140\145系列支线客机的机会,仿制抄袭的产品。”

说这话时,石军一脸的悲愤,然后端起手掌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细数起来:“波音的支线客机研制周期平均是8年,空客因为用成熟机型缩短所以平均周期比较短,那也有5年,巴西和加拿大则要更长分别是12年和15年,可李斯特先生,你知道中国腾飞研制TRJ—500/700型支线客机的周期是多少?”

“多少?”李斯特好奇的问。

“五年!跟空客一样的五年!”石军脱口而出:“一个之前连民用航空器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的企业竟然能在五年内完成一款复杂的支线客机的研制和生产,李斯特先生您信吗?”

这次李斯特没说话,但却摇了摇头。

石军则继续说道:“我也不信,所以我就调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中国腾飞研制TRJ—500/700型支线客机的时候,正好是他们与巴西航空工业集团合作期间,当时巴西方面向中国腾飞提供了全套的ERJ—140\145系列支线客机生产技术、配套模具和用于制造的关键设备,一下子让中国腾飞的能力提升了一大截……”

话音未落,石军便惋惜的叹息了一声:“结果单纯的巴西人却发现,他们给予中国腾飞的诸多好处最后都成为被反噬的筹码,好在巴西方面反应及时,终止了合作,不然最起码也要被庄建业连皮带骨的撕一块肉!”

听了石军最后一句话,李斯特不禁回想起当初庄建业如何戏耍H公司的往事,不禁打了个哆嗦,意味深长的点点头:“没错,这就是庄建业那个混蛋的风格,永远不知道感恩!”

“所以我才主张对中国腾飞封锁先进设备和技术,如此不用我们做什么,不出五年腾飞这个名字就会在这个星球上成为历史!”石军见李斯特点头不失时机的把自己扬名立万的观点再次抛出。

李斯特沉吟一下,便缓缓颔首:“你的说法很正确,史德瑞先生……”说着抬起眼看向石军:“这样,你最好把今天跟我说的话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报告,以便我作为重要的投资依据,让国内那些满脑子肌肉的产业大老粗们闭嘴!”

话音即落,李斯特便长身而起,带起一阵水花,随即迈步走出温泉屋,早已等候多时的日本美女赶紧上前搀扶着李斯特去到另一侧高级别墅区休息去了。

石军见李斯特搂着美女去享受了,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伸手拿起自己的手机,点开短信功能快速的用中文发了一条信息。

与此同时刚刚开完会的庄建业内衬口袋那台只联系家人的手机震了一下,庄建业赶紧拿出来点开一看,一个名为“石头”的联系人发来一条短信,内容荒诞而又简单:

“老弟,这一局忽悠的我自己都快信了!”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波音的需求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为了隐身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摊牌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与世界领先水平相差3年第四百零一章:这脸打的……第一千六十五章 不一样的腾飞集团第五百一十九章 这仗该怎么打?第六百一十七章 弯道超车第三百零五章 庄建业的自我评价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三)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低沉本奥义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制造第二十九章 冰箱票第两百五十五章 庄扒皮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凯夫拉材料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径的气膜冷却孔第三百三十二章 风潮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歼11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无人机蜂群矩阵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颠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万的大礼包第三百一十九章 截胡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直接崩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问题第六百二十五章 恨死庄建业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第五百六十三章 陆军航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吊装10吨推土机的直升机意味着什么第一千三十二章 捞了65亿美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快速改装只需一个半小时第五百四十二章 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第一千二十五章 印度洋上的怪物第三百九十一章 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第九百五十八章 空中医院2.0第九百九十三章 打破垄断第五百四十章 教练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强强联合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下不为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过来呀第三百二十一章 狠人第一百二十章 谁说我们没做飞机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国腾飞已经藏不住了(重写版)第两百零二章 帮不帮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战斗轰炸机第九十九章 华丽转身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货,就是空军的苏—30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散业务第八百零七章 行政级别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杀出一条血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线客机项目第八百六十四章 咱们的专机到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电子战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无人机蜂群矩阵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试试就等于逝世第九百零四章 战略支援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蜕变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难啃的骨头第四百五十八章 揽生意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无人机生产线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NB—996Plus金属3D打印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不过如此嘛第九百八十五章 财务造假第四百八十七章 来自琼岛的怪物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业逻辑第五百三十八章 是不是蠢?第四百二十章 航空动力核心机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二代半核心机第一千六百章 航司心里的大魔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灾人祸第一千五十四章 野蛮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两大飞机制造基地第九十七章 赚大了第五十六章 被骗了第两百章 缺德带冒烟儿第七百一十章 假新闻,下一个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号:运6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轻型直升机第七百二十八章 找茬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总部首长第六百二十一章 杀鸡焉用牛刀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空运第一百零七章 侧身旋转(求首订)第三百四十三章 联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单价两百万第七百五十九章 NB—250第两百四十一章 品,你自己细品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你有我懂航空工业吗?第七百七十三章 再战东南亚第八百零六章 创造奇迹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赢家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敌的危局第九百三十九章 NB—233,机器中的顶奢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儿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MRJ70\90系列支线客机项目第一千二十六章 颠覆既有的空战思想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