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这东西哪儿买的?

听了埃多奥的话,几分钟之前还在自己人面前各种滔滔不绝的克里尔多蠕动了两下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蠕动了半天却愣是一句话也没蠕动出来,反倒是一张不满雀斑的老脸愈发变得难以置信。

其实不止埃多奥和克里尔多,赵主任、方勇、巴迪亚、朴哲民等人是有一个算一个看到眼前的景象时无不是吃惊的张大了嘴巴,然后不约而同的在内心深处冒出一个疑问,眼前的就是腾飞集团的飞行器设计部门?

这也……太……科幻了吧!

是的,庄建业带他们参观的这个地方给人的只管感受就是两个字,科幻。

通常的工业企业设计部门虽说已经有工业设计软件加持,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纸张,毕竟某些特定的部件计算机只能解决一部分,不少细节还需要手工绘制才能完成。

就比如说复杂曲面的多角度参数,通常使用的二维设计软件根本无法囊括所有信息,哪怕是先进一点儿的三维软件同样在组合部件上无法面面俱到。

这样的情况下,手工绘制便成为细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就算没有细节上的手工绘制,完全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纸张,因为与设计部门对接的工艺部门,一线车间还需要纸质的图纸来确定工艺和生产制造流程,毕竟在当下可不是所有制造工序都实现机床的数控化的,就算实现了数控化,计算机软件设计出来的东西跟数控机床的控制软件不匹配同样用不了。

正因为如此,别说国内,就是放眼整个世界就没有完全脱离图纸的设计部门的。

结果,就是这么个在工业设计中犹如真理一般存在的常识性基础,却在腾飞集团新厂区的这间被整个贯通的超大空间内被彻底颠覆了。

没有图纸,不……更准确的说连一张纸都没有。

那这里的设计师们用什么做设计?

用笔,但不是普通的绘图笔,而是一种能够在四十英寸屏幕上随意触碰并形成一个个设计思路的电子笔。

方勇就目不转睛看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环形屏幕墙似的工作台。

哪里坐了十几位穿着的寸衫、T恤的设计师,正拿着手里的电子笔在面前的屏幕上频繁的点个不停,而随着他们的点触,屏幕上的部件时而凹陷,时而凸起,时而曲面变换,时而变换组合。

但这都没让方勇惊讶如此,毕竟类似的设计软件他们西北厂也有,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为了FB—1战斗轰炸机的研制,西北航空厂就从法国的达索公司引进了CATIA—V2版本的专用航空器设计软件。

成为当时不亚于腾飞集团的具备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单位,这也是在FB—1战斗轰炸机以及轰6、运8的改进上,西北航空厂能够在效率上胜过国内其他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但方勇看到腾飞集团的设计师围着环形屏幕墙用电子笔做三维图像设计时并没有感到意外,西北航空厂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毕竟他们厂的CATIA软件已经升级到了V3版本,功能更加强大,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在空军下达空中加油机的项目没多久,他们就拿出了轰油6的完整设计方案,所依仗的就是新软件的强大建模、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

唯一的区别只在于腾飞集团的设计师用的是电子点触笔,西北航空厂的用的是鼠标,但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让方勇感到震惊的是背对着他两名设计师,他们用的不是电子点触笔,而是一人带着一个类似手套的东西,头上带着一种飞机飞行员头盔似的东西,用带着手套的手在屏幕上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快速交流。

然后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工位上其他设计师描绘的部件在他们的屏上随着手指的触动被一个接一个的结合在一起,两个人就如同在真实的生产车间一样,在结合的过程中尝试多种工艺与制造方法,然后从中找到最为合适的方案,并根据方案提出对各个部件的修改方案,在打回去到负责该部件设计的设计师哪里,重新修改。

方勇刚开始还没觉得什么,只是有些好奇,可看着、看着脸色就变了,因为他发现那两位带着怪异头盔和手套的人,不但能在宏观上进行整合,更能够在细节上进行多维度查看。

方勇认真注视之下就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复杂曲面的鞍状部件儿被安放到整体后,在一个极难察觉的角度上有一个连接杆儿。

但设计师似乎是疏忽了,并没有对这个连接杆做细节处理,导致整个大部件儿的功效没有达到要求,被两位带着怪异头盔和手套的人发现,不但打回去重做,还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工艺解决方案,66号、42号夹具,材料钛合金,化学铣切,数控机加工,电火花加工,电化学镗孔,真空电子束焊接,内埋6号线缆和8号控制线……

这一幕看得方勇是目瞪口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航空器设计出身的他算是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专家了,若非如此,当年他也不会力排众议,从法国引进CATIA软件。

但西北航空厂的CATIA软件也只是在设计上提高了效率,在部分法国产的数控机床上可以直接转化为直接生产,剩下的绝大部分工装、工艺、模具等等生产前流程一个都少不了,依旧跟几十年的工业生产方式一样,按照设计部门的图纸、里面和数据一点点儿摸索该用什么工装,应用什么工艺以及上怎样的模具和夹具。

这个过程有时候比设计和生产还要复杂,需要技术人员反复的摸索,频繁的试验,认真的推敲,才能拿出符合设计标准又不超过制造能力的最优方案。

正因为如此,这个过程是相当枯燥而又漫长的,甚至有时就因为环节上的瓶颈一卡就是好几年,其他不论,西北厂的FB—1战斗轰炸机就因为设计上的先进性与制造上的滞后相互脱节,导致在工装、工艺这个中间环节卡了好些年,没办法只能是设计与制造不断的妥协,最后在拿出FB—1战斗轰炸机批量生产的最终方案。

这也是飞机、火箭等高端工业品长长周期漫长的重要原因。

可是现在,腾飞集团的这套系统似乎打通了设计与制造的中间环节,不需要在好劳心劳力的去一线厂房做试验,做参数,坐在屏幕前指指点点,一系列制造信息便化成最优解将所需要的流程一一呈现出来。

眼见这一幕,方勇在震撼之余,脑海中只被一句话刷屏:这东西哪儿买的?

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局欧洲的机会第三十章 热处理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地震第四百一十章 三代蜂窝组件第五十五章:十号工程(修改)第七百七十五章 招标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面对现实第一百六十章 驱鸟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口碑爆炸第五百零四章 D—25辅助动力装置第一百八十七章 跑了第两百零九章 失败的尝试第七百八十七章 在大气层内混,有意思吗?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飞弹第七百四十一章 神一般的起降能力第一千零九章 2亿美元,这波韭菜我收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灾人祸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台风”战斗机第两百六十八章 风扇的坑第六十六章 重大发现第八章 这才是主角人设第五百六十六章 搞破坏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谁的预报准?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估计这一趟又是白来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隐身豹第七十一章 我去!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双标又如何?第十二章 梦话成真第三百一十二章 剜肉第三百三十二章 风潮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央翼盒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规模巨大的ZBDL试验台第八百六十四章 咱们的专机到了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机头盔瞄准具第七百一十六章 波音的橄榄枝第一千四十六章 B2进气道就是这么造的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你有我懂航空工业吗?第一章:就这么被分配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有多大?跟天那么大!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真正的战场透明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这个我们有现货第一千一十五章 1.36微米的误差第八百零一章 另类的cosplay第六百二十章 航发亦可脉动第一千六十九章 这就是你说的王炸?第五百九十六章 迷你“联合星”第七百三十二章 单位是亿,币种是美元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钱给挣喽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有什么资格兼并你们?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赢家第四百七十九章 东联舰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习(五)第五百四十九章 没弄到小的到就搞个大的第九百三十章 下一步大棋(四千大章)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新一代直—15第六百六十一章 带着满满诚意来的呦第两百二十四章 舆论风暴第六百二十九章 交叉双旋翼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做出雅克—41M垂直起降战斗机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腾飞集团在这方面还算勉强能做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经费预算的大头儿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A射B导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文关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被FCNB—2000给刺激到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神一般的起降能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话语权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空技术的集大成者第四百五十五章 摸着石头过河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锂电池VS氢燃料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六十六章 重大发现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备份方案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颠覆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我的天神,中国人是从哪里变出的飞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航空界懂王?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么可能掌握这项技术?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垂直起降第五十章 点名开会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面子往哪儿搁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锂电池VS氢燃料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百九十五章 这主意谁想的第九百六十六章 阿拉伯兄弟喜欢啥?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想发射火箭?先付钱再说!第四百八十六章 磁异探测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做成白菜价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夜幕下那一抹绚烂的漩涡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这就是戏耍第一百一十八章 数控基础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机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综合分析系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货运机队第十四章 骨干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波音的需求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发展之道第七百零一章 超级大单:3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