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诗佛二》

这一起来的歌妓共有四人,而其中领头者腰身纤细修长,却是老熟人——小蛮,而唐离所点的心兰却是衣着朴素,抱琴走在最后。

应召而来,这些歌妓们并不知道要陪的客人是谁,此时进了小园,走在最前的小蛮见到唐离,顿时心下大喜,两眼发出粲然光辉来。

正是有了当日大庭广众之下唐离与朱竹清的赌气,使得身份本是不尴不尬的小蛮居然一夜窜红,尤其是近日来随着新科状元郎的名字在长安传的沸沸扬扬,小蛮的声名也就愈发的响亮,无数青楼寻欢客都慕名想来见见这位能令状元公争风吃醋的红阿姑,短短时间里,这位昔日青楼中的鸡肋人物居然就扬名平康坊了,这也是今天她能带队走在最前面的原因。

可以说,如今这位小蛮最想要感激的无疑就是唐离了,只是让她大失所望的是,几人见礼之后,这位少年俊俏的状元郎却是指着本楼中最没人要的傻阿姑淡淡笑道:“心兰姑娘,好久不见了!”。

四个歌女分别陪着四人坐下,玉真观主自然是不用的,不过唐代宴饮习俗如此,她倒也不以为异。

“昔日一别,在下对心兰姑娘的琴音念念不忘,今日少不得还要请姑娘再展妙手了”,微笑着递过旃檀,唐离看着一身青衣打扮,面上不施脂粉的兰心道。

“能为状元拂琴,实乃小女子之荣幸!”,置琴于膝,歌妓心兰淡淡言道。

做为今日几人中最红的阿姑,小蛮自然是被安置在王摩诘身边,只是她见这中年客人恬淡的很,料来是个不好风月的,顿时就少了几分兴趣,再一看到这客人手中轻轻拈动的那串佛珠,更是心底暗叫了一声:“晦气!”,虽脸上还做出一片职业笑容,却懒洋洋的没了勤力奉承的心思。

这种心态之下,再看平日在楼中没人理会的心兰居然刚一坐下就跟唐离“眉来眼去”,她心中愈是愤愤,少不得要在心中暗骂上一句:“小浪蹄子!”。

“可有能唱李青莲之歌者?”,待几个歌妓坐定,玉真公主率先开言问道。

“奴奴愿勉力奉承!”,站起的却是翟琰身边的那个歌女,手执牙板的她体态流丽,只是声音却如关关一般,也是略显暗哑。

“噢!唱来听听!”,闻言,双眼一亮的玉真公主跟上说道。

“敢不应命?”,这歌妓答应了一声,又团拜了一礼后,轻击牙板,曼声歌道:“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原来这歌妓唱的竟然是李青莲歌行体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此女声音略显暗哑,唱那些吟情咏景的曲子自然不合适,但唱这首一气贯成的长歌却是极为相宜,低沉的声音配合着清脆的牙板,她竟是将此歌唱出七八分神韵来。

听玉真公主点唱李白诗作,侧耳而听的唐离凝神向她看去。

牙板声中,玉真公主刚听得第一句,身子颤动之中神色一变,尔后随着歌唱愈多,她的脸上渐渐起了一片迷蒙,及至那歌女唱道:“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如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时,唐离分明看到她那悠远的眼神中,有点点泪花闪动。

一曲歌毕,玉真公主更是弃手中茶盏,端起身前满斟“别情酒”的酒樽一饮而尽。

唐离幽幽一声长叹刚起,就听身边的心兰低声传来:“莫风流,莫风流,风流后,有闲愁!世人常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花好月圆人又散!好一个花好月圆人又散!”,喃喃念着这句词,背依桂树而坐的唐离也是弃茶就酒,一饮而尽。

喉间**辣一片,就听旁侧的王摩诘抚掌轻赞道:“好歌,好词!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世间能得如此洒脱者,实非李谪仙莫属了!”。

“好诗,怎能不是好诗?”,回想着当日初入长安时见到的那个白衣背影,心中竟有几分萧瑟之意的唐离淡笑续道:“世人学诗多是各自有宗,然青莲居士却是诗骨天成,以气质才学为诗,如此每一首出,必是自心间自然流出,后人纵是想学,也是无路可借了!”。

“以气质才学为诗,别情论诗果然慧眼独具,倒也不枉李青莲那‘深得我心’四字之赞了!”。看着懒散而坐的唐离,王摩诘淡笑言道。

那歌女一曲终了,福身为礼后退回,随即又有怀素和尚身边的歌女就着琵琶唱了一首五绝:“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歌女刚一收了琵琶,翟琰几人都是相视而笑,便是连刚才满脸幽怨的玉真公主也是如此,倒是怀素和尚率先开言问道:“阿离,这首诗又当如何?”。

唐离扭头看着神色淡然的王维,边举盏邀饮,边微笑言道:“摩诘先生工诗善画,更精于音律。若论当世士子素养之高,实无能出其右者,谪仙人固然是以气质才学为诗,然则摩诘先生却是以心性学养为诗,正是有了这等恬淡冲和的心性,才能作出这等不沾半点人间烟火气的诗来,最难得是能以画贯诗,若论及此首,最相得还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八字!”。

“听阿离论诗,实在是大快意事,这句句字字竟是如同从我心中流出一般,单为此,不能不满饮一樽!”,口中说话,怀素和尚也不让人,举手之间,已是满樽酒尽。

身为今日领队的小蛮见其他两个歌女都已献艺完毕,当即起身,向适才那操琵琶的歌女示意之后,便在声声琵琶的伴奏下跳起了软舞中的《绿腰》舞。

小蛮最长处便在那一握盈盈柳腰,跳这等《绿腰》舞本是最为适宜,初时唐离还是饶有兴致的细观,孰知她舞到兴处时,竟然又来了几个大幅摆臀的动作,虽然看来很有几分风骚诱惑,却是将《绿腰》舞原本的意境破坏殆尽。

而她这突然改编的动作也让众人看的莫可适从,随着她这等动作越来越多,唐离扭头之间,与王摩诘相视哑然而笑。

好容易等她一曲舞完,唐离随即侧身道:“心兰姑娘为我等一展琴艺如何?”。

“噢!别情也好琴?”,唐时琵琶大盛,好琴者甚少,尤其似唐离这等年纪者更是如此,是以王摩诘因有此问。

重整小炉,拿起几边备好的松枝,在袅袅而起的青烟中,半俯着身子观火的唐离语声如那青烟般淡淡而来:“天地之和,其先于乐。乐之趣,莫过于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晚学虽不敢以君子自居,但好琴之心却是一般无二!”。

王维之母本是出身高门崔氏,与郑鹏祖母崔老夫人正是嫡亲姐妹,深知郑怜卿坎坷遭际的王摩诘今日此来,一是耐不得小胖球儿的痴缠,再则也有心见见这个未来的侄婿到底是怎么一番模样,从相貌风仪,再到随后的评诗及此时论琴,原本眼界甚高的诗佛也觉眼前这少年言行皆合己心,只是他性子原本恬淡,情感轻易并不外泄,是以虽心下赞赏,但面上却并不表露,只是微一点头向兰心道:“请”。

纤手轻拨,泠泠琴音悠扬而起,此次唐离却是听出兰心所奏乃是千古绝唱的《高山流水》,想必她是想借此曲喻示坐中唐离等人的深情高谊,这原是妓家察言观色的手段,但此时听在唐离耳中,却觉份外契合。

初春二月天气,幽静的小园中、身遭三四好友佳客相伴,身前泥炉袅袅,耳中泠泠琴音,更兼和风习习吹拂,唐离此时但觉身心俱是一片恬然的欢悦,不觉间已是闭目靠于身后桂树,惟有右手轻叩木几,击出低低若合节奏的拍子。

“好琴艺!似你这等年纪,能将此曲奏的如此纯而不杂,已是殊为不易了!”,轻拈着手中佛珠的王维待一曲终了,向那心兰微微颔首称许道。

王摩诘二十岁时参加制举,拟定的干谒对象乃是影响力巨大的太平公主,然则此时的公主早已答应推荐另一位士子张九皋,王维遂别走蹊径,先干谒见赏于歧王李隆范。某日,歧王参加太平公主宴会时,将王维打扮成乐工随行。

少年王维年轻俊秀,风仪更是不凡,纵然立身乐工群中也是鹤立鸡群,当即便引起了太平公主的注意,遂命其演奏琵琶新曲。一曲奏罢,满座皆惊,王维遂趁机献上诗作,公主读后更是叹之再三,经此一事,王维之名动于京华,并于是年科举中,以二十岁年纪,高中头名进士,尽享状元尊荣,并因其善精音律,初出仕即被玄宗亲点授官为太乐臣。

唐离深知这个典故,此时如此机会焉能放过,等王维这句话说完,他随即跟上道:“先生善音律之名动于天下!今日难得如此机缘,还请为我等抚琴一曲如何?”。

此时之王维对于唐离已大有好感,今日之会气氛倒也合适,是以闻言之后他倒也并不推拒,淡淡一笑间接过兰心递过的素琴置于膝上,三两声轻拨定音之后。闭目肃容片刻,手按琴弦,于无形处已有一股温雅之音汤汤而出。

他这琴音却与适才兰心所奏全然不同,适当技法的运用,余音绵绵之间竟是使人听不出奏琴时原本应有的断续,那音符便如同春日里的溪流一般,泛着新绿,绵延不绝。

“《游春》曲!”,兰心口中的这句喃喃自语,却是提醒了唐离。

他虽对琴知之甚少,但这首《游春》却是当年在金州随阎苏生习萧时反复练习过的。东汉时,蔡文姬之父,这位有名的大儒博学多才,经史书法及琴艺无所不通,尤好操琴的他曾自创“蔡氏五弄”,其第一曲便是《游春》。

耳听国手操琴,奏的又是自己最熟悉的曲子,唐离一时手痒,竟是取过歌女携来的长萧,等王维第一节结束的当口儿,按萧于唇,随着第二节的琴音应和而起。

琴声清冽,表现的本是初春时节万物萌发的欢悦,而唐离这苍茫的长萧应和其中,却是随着琴音若有若无的勾勒出伤春悲秋的春愁,两相交融,绝美的演绎出一派完整的春日景象

眼看着周遭的二月初春景色,耳听这一曲琴萧合奏,翟琰等人浑然忘我,便是喝酒时无比专注的怀素和尚也停樽不饮,沉浸于这美妙的乐曲及意境之中。

一曲即终,按弦止音的王维闭目半晌,才复抬头看向唐离微微一笑,他的眼眸中直有说不出的相得欣赏之意。

轻轻递还素琴,拂衣而起的王维淡然笑道:“曲终人散,今日已然兴尽了,某家路远,就此先告辞了!”。

目送王维车驾远去,一并走出的玉真公主小声笑道:“阿离,昨日进宫,听皇兄言语,似有让你任职乐臣之意,它日若真是如此,王摩诘身为太晟府正,那你今日这一曲琴萧合奏,可是大大搏得了上官的欢心!”。

…………

3998字,请月票!

第282章 剑南〈七〉第142章 劝驾第151章 宫宴〈完〉第155章 踏歌第277章 剑南〈二〉三十六章 转关二第136章 绸缪第222章 乱起〈十一〉第247章 战事第278章 剑南〈三〉第44章 佛诞(完)第46章 朽木?第146章 宴请第150章 宫宴〈四〉第120章 唱辞第271章 战后〈二〉第258章 交易第157章 布置第271章 战后〈二〉第290章 剑南〈十五〉第126章 教坊〈一〉第212章 乱起〈一〉第215章 乱起〈四〉第159章 交易第249章 战事第290章 剑南〈十五〉第97章 赐宴第162章 胡儿第74章 聚会第152章 家事第158章 布置<二>第118章 反应二》第128章 杜甫第121章 旧事第92章 上元完》第175章 蝈蝈第249章 战事第254章 返京〈三〉第72章 谈判第185章 守城三》第241章 遭俘第196章 温泉第90章 上元二第2章 斗乐(一)第179章 逃户第7章 风月第77章 悟名下第277章 剑南〈二〉第81章 急转二》第67章 酒话第186章 守城四》第278章 剑南〈三〉第198章 问计第18章 应聘(三)第60章 狂歌(下)第187章 边塞第215章 乱起〈四〉第225章 乱起〈十四〉第237章 监军(二)第210章 处分第112章 授官第24章 伴读五第218章 乱起〈七〉第190章 守城七》第145章 相府第238章 监军(三)第14章 性空(四)第52章 诗会(二)第123章 多得第163章 清谈第113章 误会第84章 机遇第201章 凉王第229章 乱起〈十八〉第30章 茶会(二)第50章 情事(二)第262章 战事〈二〉第140章 哥舒〈一〉第84章 机遇第255章 返京〈四〉第77章 悟名下第173章 蝈蝈第182章 守城第二百四五十章 战事五第164章 选择第66章 惊异(三)第140章 哥舒〈一〉第165章 砝码第247章 战事第276章 剑南〈一〉第167章 离京第174章 蝈蝈第4章 斗乐(三)第290章 剑南〈十五〉第199章 节点第186章 守城四》第255章 返京〈四〉第78章 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