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逼婚?

河北道南部相州刺史府,虽然外间因缺粮早已是饥声一片,但刺史府花厅内却酒馔飘香,年过三旬的安参将正摆酒宴客。

“安将军,此次三十九驮金珠细软均已平安运抵河北范阳尊府,这是令尊老大人亲书的回执,请将军查收”,接安参将邀饮一盏后,四通货栈大掌柜张云禄放下酒樽,笑着自怀中取出一纸便简递过,在安参将低头阅看家书的当口儿,张大掌柜执瓯将二人身前的酒樽满斟,口中随意笑言道:“自老大人处得知将军自幼嗜好羊肉,正好本货栈赵州分栈新进得了十多腔苦泉羊,此次也一并带了过来进献将军”。

“苦泉羊,洛水浆”,这是大唐百姓人人皆知的民谚,京畿道扶风县内有一泉流,此泉水苦涩不堪入口,人不能用,却最宜饮羊,是以此地出产的羊肉最为甘美,实为北地第一,长而久之就入了民谚,被人口口传诵。

“苦泉羊!”,收好老父的家书,安参将嘿嘿一笑道:“苦泉羊历来都是贡品,便是以前也难弄到手,自河北起兵以来,更是难得,张掌柜有心了!来,本将就以此盏为谢。”

安参将举盏邀饮,张云禄口中连称不敢,只是不待二人一盏饮尽,就见花厅外一个牙兵装束的军士急忙走了进来,行礼后道:“禀将军,适才城门领来报,薛兵马使已到城外十五里。”

“噢,薛嵩到了!他不在卫州待着,跑我这里来作甚?”,对于这个汉将上司,身为安禄山远方族亲的安参将素来就不太看在眼里,向张云路一拱手后,他起身之间口中犹自嘀咕道:“晦气!”。

至此,便宴自然取消,自有府内下人领着张掌柜下去安歇,安参将边由家人服侍着穿上军甲,边口中吩咐道;“来呀,速去牛军粮使府传令,着他两柱香后去南城门,随本将军往迎薛兵马使”。

相州城外十里长亭,相卫四州兵马使薛嵩并三百贴身牙兵到十里长亭歇下脚许久,才见前方一阵烟尘腾起,却是安参将、牛军粮使领着一群贴身牙兵到了。

任安参将对薛嵩心里如何不屑,这大面上的参礼却也少不得,在长亭前翻身下马,带着一阵甲胄撞击声,安参将等人道:“末将等参见将军”。

“安将军辛苦了!”,不等安参将弯下腰去,薛嵩已如常日般早已上前将他虚扶住。却对安参将身边的牛军粮使视若未见,直到二人又寒暄了好几句后,薛嵩才扭过头冷下脸道:“统将领兵以军仪为先,牛军粮使从军多年,连这也不知晓?”。

这牛军粮使人如其姓,体形端的是膀大腰圆,胖人原本怕热,他这一路急赶过来,难免有些疏忽,其实所谓的“军仪不整”,也不过是肩背间铠甲有些松散而已,甫一见面就吃上官训斥,牛军粮使整理身上兵甲的同时,一张虬须大脸早已变的黑红。

眼见薛嵩甫一见面就发作自己的军粮使,安参将唇角微微露出一丝笑意,眼前这情景早非第一次,当日牛军粮使还是统兵校尉时,随他第一次参见薛嵩就没个好脸色,随后这两年莫不如此,直将这个河北大汉激的私下里在自己面前数次大骂不止。也正是为这缘故,安参将才将他提携为相州军粮使,掌握着至关重要的粮食辎重。好在薛嵩顾忌他身为安禄山族亲的身份,也没有公然驳斥,只是如此以来,就愈发的看牛军粮使不满,只要见面必定就会出言训斥。

等薛嵩沉着脸又训斥了几句后,安参将方才上前一步拱手劝解道:“将军勿恼,末将等来的匆忙,牛军粮使一时疏忽也是有的,断无藐视军律之意,这点末将敢保”。

“若无安参将说情,本将今日必当三十军杖治你军仪不严之罪,以后再敢如此,定不轻饶!”,又是一番训诫后,薛嵩看也不看牛军粮使,侧身和颜悦色道:“安参将且随本将亭中叙话”,二人当先入亭,臊的满脸通红的牛兵马使自己随后跟上,想必他心中对薛嵩怨气甚重,是以入亭之后刻意的紧随着安参将。随着主将入亭,外面分属三人的牙兵将这个旷野中的亭子团团围住。

入得亭中,自有随行牙兵奉上茶水,薛嵩举手让饮后,自持着茶盏凝望亭外春光良久,方才轻声一叹道:“河北乱起,哥舒翰二十万大军趁机西出,一举占我刑、贝两州并德州半部,形势艰危呀!说来我相州与哥舒逆军只有铭州相隔,安参将务必劳心军事,不可使相州有失”。

“将军放心,末将忝为相州守将,必不容此州有失”,口中慷慨激昂的答着话,安参将心中盘算不已,“这老儿数百里跋涉而来,难道就为这几句废话?”。

又随口探问了些相州守卫的布置,才见薛嵩放下手中茶盏,向安参将正容低声道:“安参将,你调入我帐下已有年余,你且说说,某待你如何?”。

“来了!”,心中一声自语,安参将起身抱拳道:“年余以来,将军待我信重有加,末将感激不尽,但有所命,万死不辞!”,口中表着忠心,安参将眼角余光紧紧锁定薛嵩,想要弄清楚他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

“安参将且坐!”,薛嵩亲自起身虚扶着安参将落座之后,又深深看了他一眼,才肃容低声道:“既如此,某想向安参将讨一个实信儿,王爷的身子到底怎么样呢?”。

安禄山是大唐第一个封王的节度使,是以对“东平郡王”四字封号极为看重,属下将领为凑趣儿,也多以王爷称之,范阳起兵之后,这称呼也未曾变化,是以此时薛嵩所问就是安禄山的身体状况。

“王爷双眼略患小疾,不日定当痊愈”,见薛嵩突有此问,安参将口中答着官样文章,脸色却也一紧,这两句话说完,不等薛嵩再问,他已紧盯着对方道:“却不知兵马使大人此问何意?”。

“果真如此?”,薛嵩脸上露出一丝讥诮的笑意,只是不等脸色急变的安参将说话,他自怀中掏出一份便简递过的同时,又自一声苦笑道:“不瞒安参将,某昨日已收到史副帅谴心腹送来的传书,着我军会同自河南道北返的阿史那将军合攻贝州,回军范阳。”

“竟有此事?”,史思明久在河北为副帅,他的笔迹安参将焉能不识?匆匆看完书信,惊怒道:“未得叔王将令,史思明竟敢私相调度军队,这是谋反之罪!将军便要如何?”。

“我若真想投靠史思明,也不会有今日之行”,双眼迎住安参将的眸子,薛嵩一字一顿道:“某这相卫四州兵马使之职乃是恩王亲授,此恩不敢一日或忘。”

听薛嵩这般说,安参将心中一松,出言赞道:“好,叔王果然没看错人”。

“如此,还请安参将实言相告,恩王身子到底如何?另外,史思明既能给我传信,其他诸将必定也会收到传书,我麾下三万将士,除本部一万五千人外,其他都是去岁起兵之后随安参将一起由恩王调拨而来,这些将领心性如何,是否可靠?也请安参将一并告知,也好使本将早做准备。”

连密信都给了他看,此时又说出这等话来,安参将凝视薛嵩许久,见他眼神并无半分闪烁之意,心下已是信了,只是关于安禄山的身体实情他如何肯说实言,“末将上午还收到家堂兄传书,叔王眼疾发作确是有的,但右眼失明之说确属虚妄,将军不可轻信史贼谣言,至于统军将领,其他人心思难定,但游镇将但可放心任用”。

“安参将说的是中军镇将游园军?”,见安参将点头答应,薛嵩微笑点头道:“如此甚好!某正忧铭州守将不稳,既然此人可靠,便由他出任此州兵马使”,低头持瓯续水,避过安参将的眼神时,薛嵩的眼中一道精芒闪过。

“将军如此安排正好”,安参将还待再说说这游园军的好处,续茶完毕的薛嵩续又笑问道:“为防军中有变,此次需大规模调换将领,除游镇将之外,可还有什么人可托心腹?”。

“可靠的尽有,只是这些人入军时日太短,难以独当一面”,见薛嵩已摆明车马要站在叔王一侧,依仗亲缘关系而得高位的安参将再无迟疑,将当日埋入薛嵩军中的钉子一一告知,竟不下三十人之多。

“便是这些?”,待安参将一一说完,薛嵩一问间见他点头相应,如释重负的一笑,起身向亭边走去,口中的和煦的声音传来道:“如此,多谢了,出来时辰不短,安参将也该上路了”。

远远离开亭子正中的石几,随着薛嵩“上路”二字出口,如同得了暗号一般,牛兵马使振衣起身的同时,腰间一道寒芒闪过,随即,那柄长剑已抹过安参将的颈项,一腔鲜血如瀑布般喷涌而出的同时,随着“铿”的一声闷响,安参将的身子已砸落于地。

变故突生,安参将的贴身牙兵万万料不到牛军粮使会对自家大人动手,只这一愣神的功夫,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就见身侧薛嵩的三百牙兵已杀气腾腾的转过身来,这些牙兵的手上赫然人手一柄劲力强劲的黄桦木弩。

“远山,这一年来委屈你了!”,扭头瞥了一眼安参将的尸身,薛嵩轻声叹道:“这游园军性子沉稳,办事干练,年来我对他不薄,本有意大用,没想到竟是安贼心腹!”。

就着安参将的身子拭净了宝剑,军粮使牛远山接话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事原也不奇怪!”。

“远山说的是”,自失的一笑后,薛嵩正肃了脸色道:“从即刻起,你便是相州兵马使,把你的手段和这一年的布置都拿出来,务必牢牢掌控相州,此事关系甚大,万万轻忽不得”。

“末将得令!”,一礼之后,牛远山转身出亭,一声呼喝后,带着贴身牙兵反身上马回城………

………………

关内道灵州,随着大战开打,做为哥舒翰驻跸之地的灵州比以前忙碌了许多,城内来来往往的都是急匆匆的军士。与这种繁忙相对,城郊三吕山上的幽静就愈发显的难得。

阳春三月,正是好春时节,万花初绽,百草萌绿,间以山间流水淙淙,说不出的惬意悠闲,远处城内的喧闹愈发衬托出此间的清幽。婉曲小路上,正有三人徐步而上,踏青野游。当先一人儒衫长服,黑发飘飘,正是监军使唐离,而与他同行的两人一是宫中的老相识,如今太后身边最得信重的黄太监,而另外一个则是久不相见的牧马监监正王缙。

“黄公公,秦卿,你们来的可谓正当其时”,唐离伸手略指着远处葱郁的春景道:“逍遥陂塘之上,吟咏苑柳之下,结春芳以崇佩,折若华以翳日。弋下高云之鸟,饵出深渊之鱼,如斯美景与闲适,无论是在深宫还是陇右怕都难得,二位好福气!君子之所以爱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傲啸,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城内扰攘,今日我便以灵州秀美山水为二位接风洗尘,以尝‘人情常愿而不得见’之恨”。

“咱家自小出生乡野,眼前这春景也没觉出什么来,反倒是状元公的文辞比这春景更好看”,顺着唐离所指远眺了几眼,黄公公收回眼来似是无意间道:“就咱家出京前侍候太后登高小蓬莱,太后娘娘还说再美的景儿,若少了唐大人随行解说,也要减色三分。”

黄公公这话出口,惹得唐离心头一动,杨妃万千风情下丰满的身形陡然又闪现眼前,就连眼前这清幽的春景也蓦然幻化成那双流波善睐的眸子,这数月来,因着玄宗驾崩而他自己又频繁出京,两人的见面就少了许多,此时经黄公公这一提,他还真有些想念。

“黄公公说的是”,旁边同样一身文士常服打扮的王缙抚掌道:“陇西虽则严寒,但自有奇绝的景色可赏,眼前这春景虽则清幽,但若无别情妙语如珠,倒也算不得什么”。

王缙的话语让唐离收束了略有些散乱的思绪,瞥过一边黄公公唇角似有若无的笑容,唐离哑然笑道:“秦卿,你也来说我。谁让你与黄公公到的不是时候,如今大战开打,灵州闹腾的跟个油锅也似,我怕城内太闹扰了你们,特意想着要到这三吕山来踏青野游,没想到这番苦心竟是多余”。

他这一番似真似假的抱屈惹来二人一笑,说来二人还真到的不是时候,既然知道黄公公两人并无吟咏山水的兴致,唐离也就没再多做逗留,三人登上前面不远处的一座山丘略做远观后,便下山回城。

中午,唐离也没在城中酒楼宴客,只在监军府花厅整治了几样雅致小菜,三人对饮小酌,这种毫不见外,亲友间相处的方式倒让年纪渐老,爱好素静的黄公公颇为满意,席间,这些日子忙的衣不解甲的哥舒翰也抽身而来,虽然时间短暂,倒也扎实的陪黄、王二人满饮了数盏。

一时饭毕,唐离亲自燃炉烹茶,王缙知机,饮过一盏后就推说连日赶路疲累,先行下去休憩,监军使府后花园中的小亭中便只剩下唐离与黄公公两人。

目送王缙走远,黄公公手执茶盏问道:“状元公此次离京也有三、四个月的光景了吧?”。

“是,有三个多月了”,不知黄公公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唐离随口答道。昨个下午,黄公公刚到灵州,哥舒翰就心急火燎的跑来,二人猜度了许久,也不明白这个如今正当红得令的太监怎么会在这个时间前来灵州,且京中一点风声也没有。虽然这个老太监口口声声是给太后置办灵州五云锦而来,但这样的说辞只怕连他自己也不信。

与范阳军的决战刚刚开打,这么个正当红的太监就悄无声息的跑了过来,二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战事上,莫非是皇上对战事进程不满?又或者对二人不放心,是故派个人前来探看?想想又觉得不对,摸不着头脑的二人当下定计,由唐离负责接待,而哥舒翰则专心战事,而唐离本人也已打定主意,黄公公的来意只等露出底来,自己绝不主动探问。

“是三个月零一十七天!”,口中吐出这个精确具体的数字后,黄公公侧身迎着唐离的目光轻声道:“状元公莫多心,这是太后记下的数字”。

“太后?”

“是,太后!兵事、战事圣上对状元公信任的紧,那由得老奴瞎操心?咱家此来的差事与上次相仿,只是上次奉送状元公的是一袭红云大氅,这次却是这件什物”,黄公公说话间自怀中悄然掏出一件黄绫包裹的事物放于亭中石几上,“这才几个月功夫,太后娘娘身子明显憔悴的多了,便是我们这些奴才见着,也是心疼!”。

说完这些,黄公公竟是不等唐离答话,便起身而去,身子已走到亭下,才听他幽幽的声音传来道:“给太后娘娘置办五云锦,三天的时间也尽自够了,状元公若有什么要进献太后的事物,也当早做准备,由咱家一并带回京中”。

黄公公一步步去远,唐离取过桌上的什物,小心揭开外面包裹的黄陵,入目处却是一方色呈红白的绢帕,白的是如水一般细滑的贡品单丝罗,红的却是单丝罗帕子上绘就的两朵并蒂莲花及三两行笔锋柔媚的小楷。

红莲并蒂,原本是缠绵恩爱之意,但这罗帕上绘就的,却显得别样憔悴,离离而起的两只茎干并蒂之中却隐呈疏离之象。红莲一侧却是一首唐离当日告知杨妃的小词: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款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吩咐庭前柳!

这首李之仪的《谢池春》,当日只是随口言及,不想杨妃居然记的这么清楚,再看着罗帕上这并蒂红莲及题画辞均是红中略见黑,分明是以鲜血书就,唐离心中如打翻了杂货铺,真个是五味杂陈,一时呆坐,唯有轻微的呓语喃喃不绝:“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

………………

ps:俺研三了,去年因为写书耽搁了毕业论文,俺的毕业论文是被枪毙后,重写第二遍的。又赶上我们学校第一次所有硕士毕业论文一起参加“盲评”,费尽心思的第二稿毕业论文又遭遇了四次修改。论文倒是其次,随之而来的找工作简直就要了人命,如今这形势,研究生都臭大街了,甭说找个好工作,就一般的岗位也是你争我抢,最惨的我们还是两个人找工作,想到同一个城市!我不想去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地方,只希望能回到家乡安静的小城,一则距离家人近些,再则也能安静些的工作、生活。只是地方小固然有许多好处,但做事的速度比之那些大城市就慢了许多。如此反复折腾,直到近日方才尘埃初定!以上是间断更新这么久的原因,不敢奢求大家的原谅,只是做一说明。停更达数月之久,大多书友早已离我远去,但俺依然要觍颜重复当初的承诺,《天宝风流》绝不太监,绝不烂尾,陷于笔力原因好坏不论,但我一定把它认真写完。

第92章 上元完》第249章 通商第94章 定婚第284章 剑南〈九〉第188章 守城五》第268章 奇事〈中〉第193章 吊唁第285章 剑南〈十〉第20章 伴读(一)第237章 监军(二)第105章 惊变第14章 性空(四)第118章 反应二》第177章 推广第6章 退婚(二)第195章 投靠第246章 战事<六>第240章 监军第210章 处分第34章 贺寿(四)第201章 凉王第251章 劝降第43章 佛诞(四)第85章 争执第2章 斗乐(一)第182章 守城二十三章 伴读四第24章 伴读五第239章 监军第60章 狂歌上第265章 决战〈中〉第98章 情怀第49章 情事第234章 论战第288章 剑南〈十三〉第130章 心事二十七章 伴读八第158章 布置<二>第74章 聚会第211章 罢官第91章 上元三第34章 贺寿(四)第156章 踏歌第206章 旧事第148章 宫宴〈二〉第176章 蝈蝈第232章 李白第104章 大婚四第60章 狂歌(下)第11章 性空(一)第80章 急转第129章 暧昧第46章 朽木?第277章 剑南〈二〉第206章 旧事第235章 论战第54章 诗会(完)第127章 教坊〈三〉第148章 宫宴〈二〉第162章 胡儿三》第44章 佛诞(完)第182章 守城第235章 论战第163章 清谈第209章 暧昧第80章 急转第107章 奴仆第153章 家事〈二〉第255章 返京〈四〉第43章 佛诞(四)第257章 分裂第8章 说书(一)第275章 战后〈六〉第223章 乱起〈十二〉第58章 欢宴(二)第192章 回京第115章 财货第107章 奴仆第162章 胡儿三》第241章 遭俘第18章 应聘(三)第288章 剑南〈十三〉第19章 应聘(四)第94章 定婚第64章 惊异第176章 蝈蝈第236章 监军第5章 退婚(一)第125章 评诗第69章 公主第237章 监军(二)第289章 剑南〈十四〉第229章 乱起〈十八〉第33章 贺寿(三)第145章 相府第253章 返京〈二〉第102章 大婚二第81章 急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