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义务教育:对与错

“皇上,您也觉得报纸上反对义务教育收费的观点是对的吧?”身为宣教部尚书的罗泽南苦苦一笑,这些日子因为义务教育收费的事情,他可是没少挨批。

罗泽南苦笑道:“实际上,臣也觉得他们的文章很道理,是占着个理字,咱们要对义务教育收费是错的。升斗小民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2块银元就是一石白米啊!而且还是城里面的价钱,乡下粜米的价钱顶多就是七八百个小铜板一石谷子。2块银元可要三石谷子啊!一亩上田哪怕是风调雨顺,扣去各种成本税赋,一年也未必能尽得三石谷子……”

用一亩上田供一个孩子读书……这个对眼下东北集体农庄的庄户来说不算什么,他们人均有土地20亩,学费就是再贵一倍也有人去学。对南洋种橡胶的移民来说更不是个事儿,他们一个月都有七八块的收入,而且绝大部分移民都没有孩子的单身汉,有家有口的多是事业有成之辈,望子成龙都来不及,怎么肯让他们的孩子当文盲?他们大概只会嫌2元钱的学费实在太低,实在不足以保证孩子们得到最好的教育吧?

对上海、应天、广州的工人阶级来说,2块钱的学费虽然不便宜,但是也能拿得出,现在通行的普工工资是2元一个月,女工是1元半,童工1元,还管两顿伙食,年底还有双薪。至于那些有手艺的技术工人,一个月赚到二三十元的也大有人在!虽然他们未必愿意让孩子去读书,但还是会服从王法的。

不过对大明汉地。人均耕地还不到4亩的农民来说。这2块钱的确不是小数啊!而且汉地农村的贫富差距极大。土地极为集中,甚至比历史上的清末民国时期更为严重!因而义务教育真正的老大难,就是这些汉地贫农——然而将来能从义务教育中获利最多的,其实也是他们孩子!

因为这些孩子读了书,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才会知道那些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是多么渺小的小人物。才会知道,只有走出人多地少的家乡,才有美好幸福的前途。

不过朱皇帝还是没有在全国立即强制推行义务教育,而是选择在工商业发达的应天、上海、广州三府和人均收入最高的兰芳、东北等地首先实行。可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应天、上海和广府的农民对这区区2元钱的学费感到困难,居然还闹出了敲钟请愿事件!

罗泽南的唠叨还在继续,他叹了口气又道:“这种事情在伪清,在前明的时候多了去啦,清流物议,总是有理,说是说不过的。但是,若咱们想要实现义务教育,那就只有硬着头皮做错事,任由报纸上的清流物议说去。这学费。该收还得收,要不然就只能将义务教育无限期往后推了。”

“那些清流物议有提出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办法吗?”朱皇帝又问了一句。他这个皇上现在日理万机。事情多得要死,所以看报纸不大仔细,只看个标题。重要的内容,会由潘祖荫的御书房秘书处整理出剪报送到朱皇帝案头。而那些围绕义务教育展开的讨论,似乎不是什么要紧事情……至少在张老头这些农民敲请愿钟之前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现在,这事儿说小也不小了。借着有农人请愿反对义务教育的东风,清流物议对义务教育收费的攻击火力一定还会加强!

“办法当然提出不少,不过大致就是三个,一是由朝廷发现长期教育债券以筹集教育经费。”罗泽南道,“臣计算过了,如果采取这个办法,朝廷每年需要发行6000万教育债券,财政赤字也将增加到9000万元。”

左宗棠在一旁插话:“由于经年累月的用兵,现在朝廷的债务规模已经高达三亿六千万元,每年光是利息就要支出一千八百多万,而且每年还有近三千万的赤字要发债弥补。如果再增加六千万教育债券,朝廷的欠债可就实在太多了。”

不是一共发六千万教育债券,而是每年起码发六千万,光是增加利息负担就有三百多万……对财政收入不过一亿几千万的大明中央财政而言,这根本就是个无法弥补的窟窿。

现在的大明朝廷是没有铸币权的!汇丰银行是大明皇帝私有,并不是朝廷所有。因而朝廷发行的债券是没有办法以铸币权为担保,必须要用税收为保证。一年发行三四千万的公债,市场还能接受,要是发到上亿,还年年发行,肯定是没有人要的!而且,也肯定还不出来,所以第一个办法根本就是在给朝廷出难题!

朱济世冷哼一声,不置可否。

“第二个办法是把义务教育推给地方,由地方发债或自行加税。这样义务教育就可以分阶段进行,有条件的先上,没有条件的后上,条件好的高标准,条件差的就搞低标准。”

罗泽南又接着提出了第二个政治上也很正确的义务教育免费办法。

左宗棠则在一旁补充道:“皇上,现在立宪议会里的不少议员也赞成这个办法……这样实行的话,皇上和朝廷就占了理了。”

也就是说,朱皇帝和朝廷是政治正确的。可是……地方债券又要用什么做保呢?现在是金银货币的时代,不是靠印钞机就能变出钱的。而且,明洋和汇丰行的信誉已经在世界上树立起来了,这对大明发展工业化来说是个很大的助力,如果汇丰行滥发货币购买债券的话,这好不容易树起来的牌子一倒,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汇丰银行都不敢买那些地方债,还能指望普通商人掏腰包吗?

至于加税,就更加是异想天开了。大明的税收办法是类似于这个时代的资产阶级国家,地方公局在税收方面的权力很大!除了关税、盐税、进出口物税、利息税、印花税这几项不多的税收权力是掌握于中央之外,大部分税权都在地方。

而地方议会议员又是由纳税大户们公推的,他们怎么可能通过加税几千万上亿的法案去办义务教育——那些有资格推选地方公局议员或是参选议员的人,都是颇有身家的,他们的子孙根本不会去上公立小学!

现在大明的农业税并没有多少提升空间,现在汉地18省一共有耕地约12亿亩,负担的田赋约1.2亿银元。可别以为这是小数目,同时代的满清,一年的财入也不过四千余万两!另外,种地这种事情,除非是经济价值极高的作物,否则真是没有多少利润的。一亩上田即便风调雨顺,一年下来能有四石谷子已经是大丰收了。四石谷子可不是四石白米!粜给粮商顶多就是三块银元,扣去不包括田赋在内的各项成本,也就是1.5元到2元钱的毛利,而上田的田赋是15个大铜元,差不多占到种植一亩上田毛利的10%。而且,在大明地方士绅官员的把持下,上田、中田、下田的划分判定可不是根据产量来的,而是要看田土在谁手中……

所以田赋是不能加的,要加也只能加工商业的税。而增加六七千万工商业税,就意味着工厂主和商人们的利润要减少六七千万元。而在大中华关税同盟内的资本可是自由流动的,日本人那里可没有那么重的税……(未完待续。。)

第289章 林系湘军?第84章 卖猪仔和造反第1422章 浩瀚大洋是战场(二十二)第1473章 占领华尔街第902章 印度,会是新中国吗? 狂第447章 汝要战,吾便战第991章 所谓的美式民主第549章 抗俄援日第980章 故人白斯文 狂第1163章 好男要当兵第837章 行万里路 狂第477章 投降的条件第310章 喘口气,搞内交第72章 有病需治不要怕第801章 序幕拉开 狂第1216章 大势之争第1266章 恋爱可自由,对象须精选第1309章 战时联合政府第1184章 高高捧起第1453章 天选之国,胜者为王(四)第210章 朱济世的黑船第1296章 三K第518章 皇帝VS上帝 一 劳动人民有智慧第810章 武士斗毛熊第223章 德川家的萝莉第656章 出兵草原要名分 狂第117章 雇佣洋兵第305章 东狩盛京?第403章 坐困愁城鼓士气第955章 墨西哥的美洲银行 狂第1098章 我们是国际军火商第759章 张泽根的使命 狂第1336章 碰撞开始第1476章 美洲的烂摊子第337章 天朝田亩制度第1177章 以旧换新(上)第874章 公武合体的最佳时机 狂第293章 试深浅,牛刀杀鸡 下第660章 扩张的时机 狂第50章 总是莺歌燕舞第1460章 天选之国,胜者为王(十)第1481章 强什么的法第61章 拿破仑家族的胃癌第1103章 占领白宫 二第1040章 东林君子的梦第1234章 这是魏玛共和国?第182章 离间之计 !第611章 在库伦城 狂第957章 幸福和奋斗和斗争 狂第1066章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第563章 神风敢死船 了第879章 工会和黑社会 狂第323章 东南和睦第1396章 圈套不会只有一个第483章 未战先某退路第1378章 大理王国第1219章 民族融合就是上床问题第927章 迷一样的欧洲局势 狂第567章 以儒学教化南蛮? 票票第1011章 河中府第600章 奴隶们的保护区 狂第1170章 恩格斯要走了(下)第893章 出去看看 狂第13章 制毒师 、第45章 女性上瘾者第146章 中国,我来了!第737章 战琉球:你追我拦 狂第156章 秀才造反?第667章 战争未开,外交先行 下狂第589章 均赋、移民、悌让 狂第1276章 连锁反应开始了第658章 在木兰围场 狂第50章 总是莺歌燕舞第21章 这是大清国还是大英国?第1416章 浩瀚大洋是战场(十六)第1463章 天选之国,胜者为王(十三)第694章 在唐宁街10号第422章 封锁消息第1342章 致命的黄金第528章 功在民族,功在国家第1190章 肤色,印第安人的肤色!第1370章 在波兰的蒋先生第849章 绵羊和老虎 狂第434章 盐商漕帮 月票第1462章 天选之国,胜者为王(十二)第1393章 堡垒中的尼泊尔人第39章 马克思要来?第778章 提灯女神和黄连素 狂第202章 朱氏圈套第437章 青帮的榜样是红帮第1223章 有新日本国,无新日本人第1166章 以退为进的沙皇第419章 道光的战斗第840章 殖民者的血泪史 狂第134章 不杀头只割辫子第526章 皇帝VS上帝 九 骑兵回来了第1352章 当罗斯福遇到肯尼迪第756章 国王不急急友邦 狂第1112章 要不要干涉?第1269章 女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