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螳螂捕蝉

“气运这东西,你急切想要的时候多半得不到,等到用不着了,却常常无缘无故来到……这正应了天道无常之理,叫人唏嘘不已啊”

宰相府的客厅不大,主人客人加起来也只得三个座位,此刻三个座位上都有人了,每个座位后面还都有人陪侍。

坐着的三个暂且不提,站着的那三个却也都不是寻常人物林麓山身边的是他儿子林孝,通幽境界;吴解身边的是二徒弟秦静,通幽境界;萧布衣身边的是师侄宁风,也是通幽境界。

通幽境界的修士,在天下各个门派之中便已经是极具价值的潜力股,得到师长们的大力栽培;而若是散修的话,往往也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人物。

但此刻此地,他们只是陪侍而已。

从当初吴解立志求仙到现在,中间过去了三十七年,三十七年对于凡人来说是大半辈子,可对于修仙者来说只能算很短的时间。但仅仅这三十七年之后,吴解和他的朋友们,便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这在知情人看来,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惊人的事情。

“只看这客厅就知道,我们这些人的确颇有气运。”对于林麓山的感叹,萧布衣微笑着说,“我当初浪迹天涯寻求机缘的时候,曾想过此生能修炼到通幽境界,转世回轮不失向道之心,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却没想到有一天连我的师侄都能达到这个境界,而我自己赫然已经是飞仙中人”

“萧兄积累深厚,成就飞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罢了。”林麓山呵呵笑着说,“只是这气运之说,我还是有些不明白我明明气数将尽,性命也只是朝夕之间的事情罢了,为什么偏偏会有气运呢?这气运难道和生死并无关联吗?”

“气运当然和生死有关。气运深厚的人,往往就会长寿。”萧布衣很肯定地说,“但凡事总有例外,这正如各种生灵都有生有死,可天地间偏偏就有那长生不死、乃至于渡劫飞升的的大神通者……一样的道理。”

林麓山眉毛轻轻一挑:“我可不是什么大神通者。”

“老弟你的成就,尚在人间大神通者之上”

萧布衣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顿时让众人为之一惊,吴解忍不住抢着开口,追问究竟。

“这茫茫九州大地,修仙之人乃以千计,能够渡劫飞升的也不时有之比方说十余年前,著名的灶神张广利前辈就在无回谷问剑峰上飞升而去,当时有上百人亲眼目睹。”萧布衣解释道,“相比之下,老弟你所得到的成就,别说十余年上百年,就算几千年几万年,也未必再有第二个”

“如果非要找一个历史人物和你类似的话,大概只有圣皇陛下了。”

林麓山顿时为之失色,急忙苦笑着摇手:“我哪里能跟圣皇相比差得太远了”

“但你们所做的事情是类似的。”萧布衣笑着说,“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为后世立下规矩。古往今来能够做到这种事情的实在不多,如我仙门之中,大概只有昔年神山讲道、万法源流的无名真人和划三教六道、定正邪之分的白帝阁第四代掌门白金真人和你类似,而在人间之中,最近的唯有圣皇离辛了。”

“我不过是提倡写百姓看得懂的文字,怎么就被捧得这么高呢?”林麓山有些纳闷,”古往今来,在文化领域有所提倡的名士也有很多,我不能算是特别的吧。”

“你所做的事情,已经超出了文化的范围或者说,你改变了.文化,的定义,将它从文士们拓展到了百姓。”萧布衣赞道,“最重要的是,你做得成这件事”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想法,其中不少都是很有价值的,会对整个世界造成巨大影响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够把这些想法付诸实施,就算去做了,也根本不能成功我研究了史书,发现有你这种想法的文人,在过去的历史上出现过好几位,但他们生前大抵是籍籍无名之辈,既无权力也无地位,更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纵然他们大声疾呼,也只是犹如在旷野之上呼喊,没有半点用处,只不过在史书里面留下了轻描淡写的一笔罢了。”

“莫非我做的就有所不同吗?”

“当然”萧布衣笑了笑,手一挥,客厅中间出现了一面半透明的水镜,波光潋潋,映出了很多远方的景象。

在水镜之中,可以看到各地的文人正在就林麓山这段时间写的东西展开激烈的讨论,尤其是他明确提出的“写百姓的文字”这个观点,更是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这也没什么啊,等我死了之后,讨论很快就会平息的。”林麓山先是满意地微笑,但很快就从微笑变成了苦笑,“人亡政息,文字也差不多。”

萧布衣又一挥手,那些景象敛去,却显出了一座座学府之中的文运流转。

原本清冽高傲的文运,此刻纷纷低下了头,与人间烟火开始勾连。

“自古以来,文人往往都脱离百姓,坐在书斋之中颐养性情。就算他们经历颠沛流离,写出诚挚感人的文字来,所面向的也依然是文人。但从现在开始,人间便有了新的流派,将文字面向百姓,让大众喜闻乐见,口口相传。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已经开始了”

林麓山愣了片刻,大笑几声,又问:“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别人做不成,我却能够做得成呢?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一下子就成功了呢?”

“因为你不是别人,你是文冠天下的林独秀不仅如此,你有盖世文名,却深藏笔墨三十年,天下不知道多少人都对你的传奇耳熟能详,都对你的作品翘首期待一结果你抛出这样的东西来,就算他们震惊,就算他们不喜欢,他们也不得不重视”萧布衣说,“重视,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就会让很多人反思,进而理解,最后成为你的支持者。”

“同样说一句话,小孩子在野外随便嚷嚷,没有任何效果;贩夫走卒在街头信口闲聊,人们听到了也不会在意;但如果是一位有声望有信用的人当众宣讲,那就会有很多人在意,得到一定的效果。”萧布衣最后总结道,“正因为是你,才能做得成这种事情。所以天降气运,也是理所当然。”

“即使我快要死了?”

“没错,天地之道,公正无私。即使你行将就木,该降下的气运,也一分都不会少”

听到萧布衣的话,吴解忍不住转头看向屋外的天空。

游动的气运之龙,近来越发灵动磅礴,林麓山消耗掉的那点气运,和他创立文化新时代而得到的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如果这份气运能够与国家相连的话,就算大楚国的国运已经衰微,大概也能再坚持个上百年吧……

“那该怎么做,才能把我的气运和国家勾连起来呢?”林麓山有些纳闷但更多是急切地问,“这份气运不用掉也是浪费,如果能够为国家做点什么,那我就算早死几天,也会很高兴的”

萧布衣沉思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

“可以试试。”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哑然失笑。

“你们还记得吗?当初在安丰县城,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吴解闻言一愣,然后也笑了。

“是啊,当初我们什么都不懂,懵懵懂懂地就敢于逆天改命好在没造成太大的后果,现在想起来,真是越想越后怕,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啊”

“这次不能像上次那么随意了吧?”林麓山回忆了一番,也不禁笑了,“是不是要到皇宫里面施法?

“当然,不仅要到皇宫施法,还要请天子和太垩子来。”萧布衣说,“牵涉到国家的气运,皇帝和太垩子是肯定要参加的。”

“那我这就去奏明陛下”刚才听到吴解说若是能用林麓山的气运来维持国运,便能让国运至少多维持上百年,宁风已经面露急切之色,此刻他终于按捺不住,急忙请缨。

萧布衣略一思忖,点了点头。

宁风顿时大喜,向众人拜了一拜,脚下遁光发动,消失得无影无踪。

等他走后,萧布衣和吴解、秦静三人便开始准备阵法所需的各种东西,林麓山则在儿子的服饰下开始写奏折这件事非同小可,需要写一个详细的奏折,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留给内史记录。

牵涉到国运之事,就算天子也不能肆意妄为,必须要走正规的程序。

正忙碌间,萧布衣突然心中一动,转头看向皇宫的方向。

可心中那一丝悸动一闪而逝,顷刻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是我的感觉出了错误吧……”他摇了摇头,“这件事实在有点大,难免心惊肉跳啊”

他所不知道的是,此时本应已经抵达皇宫,将事情的原委奏明天佑帝陛下的宁风,却已经遇到了意外

宁风原本急急忙忙朝着皇宫赶去,甚至于连走路都嫌太慢,施展出了遁地之法。可他一个遁光纵出,却没有像预计的那样落在皇宫门口,反而发现周围一片昏暗,昏暗之中更有极强的黏性,只觉得犹如一头撞进了极为粘稠的胶水之中,整个人都被粘住,别说是继续向前,就连移动一下手脚都十分困难。

这是怎么回事?

宁风大惊,急忙施展法术,将丹田之中一股纯阳之气炼化为火焰,想要把周围这些粘稠的东西烧掉,好挣脱出来。

可还没等他将真气运转,一股阴寒之气已经从头顶贯注下来,轻轻松松就击溃了他的护身真气,毫不费力地侵入了他的身体,将他整个人完全封住。莫说是动弹和施法,就连头脑的思绪都被冰封,陷入了昏迷之中。

直到这时,原本一片昏暗的环境才重新亮堂起来,却是距离皇宫大概一条街的一间屋子。

这件屋子是卫士们的休息室之一,不过卫士们正在外面巡逻,屋中自然一个人都没有至少说,本该一个人都没有。

老君观的两位炼罡弟子便坐在屋中,注视着整个人都被冰封起来的宁风。

“朱师弟,你抓这小子干什么?”那位“大师兄”沉声问道,“这小子修为不高,身份却颇为敏感。动了他的话,只怕会有麻烦啊”

“他是我们计划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就算有些麻烦,也不得不想办法。”朱权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何况我们并不会伤害他,只是在他心中留下一个念头,日后在合适的时候发作就行。”

“不会被看出来吗?那忌老鬼可不是一般人物而且这小子虽然不行,他师叔布衣神相却厉害得很更不要说已经赶到长宁城的小火神……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以我们师兄弟的本事,对上小火神和布衣神相,只怕输多赢少啊”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在他的身上动点手脚。”朱权并未因为大师兄的话而动怒,反而耐心地解释道,“如果不让他在关键时刻有所动作,我们就只能设法挑动长宁城里面那些修士们动手。那些人虽然数量不少,但师兄你觉得……他们敢和吴解动手吗?”

“大概不敢吧……”

“是啊小火神东海之外的那一刀,当真是神威凛凛,叫人只是遥想当日的风采,就不敢提起和他作对之心。那些修士们就算想要分润一点气运,也绝对不敢冒着面对吴解那惊天一刀的风险。所以我们只能依靠自己此刻的布置,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大师兄闻言,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

“可恨那弃剑徒毫不讲理,明明我们老君观一直住在东楚,他却一剑飞来,勒令本门凝元长垩老立刻离开,否则便要将本门上下直接砍了天下哪有这种道理要是本门长垩老此刻有一两位在,得他们的主持,这事定然可以做得稳稳当当”他愤慨之余,却也有掩饰不住的神往,“唉要是我们也有弃剑徒那等本事,天下的事情还不都是我们说了算”

“千古以来,也不过出了一个弃剑徒。”朱权淡淡地说,“他已经六百多岁了,距离飞升也不远了。等他飞升而去,本门自然可以重新回到楚国。我们修仙的人追求的是长生不朽,一时的得失,算不了什么

“只是……没有师长坐镇,光靠你我二人,实在是力有未逮啊”

“他们在忙的那件事也很重要。”朱权劝道,“若是那件事能够成功,你我就算劳而无获,也不算什么问题。”

“那件事想要成功……可不大容易”大师兄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要找到东海海眼,将当年正邪大战之中躲在这海眼里面的那一支妖魔放出来,引得他们来攻打长宁城,进而诱开忌老人,乘机潜入他的剑芦盗取剑诀,我始终觉得这事情有点不靠谱啊”

“连大师兄你都这么想,那些正道中人自然更加这么觉得了。”朱权微笑着说,“就是这样,我们才有机会”

“可是……希望不大吧?”

“希望这东西,原本就无所谓是大是小。有一线希望,就值得去争上一争。”朱权正色道,“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本门都只有好处成功的话,我们可以得到忌老鬼的无上剑诀;就算失败了,海眼之中的那些妖魔们死光了,我们也可以趁机占垩据海眼”

“那处海眼不仅灵气充足,更难得的是易守难攻,是天造地设的洞天福地,最适合作为门派的山门。有了它作为根基,本门便立下了万古不易的基业,日后一代代发展下去,未尝不会成为天下名门之一,和青羊观白帝阁等大派并肩而立”

朱权说得信心十足,大师兄却始终显得没多大把握。他不像朱权这样,在修仙之路上一直高歌猛进,短短的三十多年便从一介凡人踏入了飞仙境界,所以性格稳重之余也免不了有点退缩。

这个计划实在是有点太大,其中不靠谱的地方也有点太多,最重要的是,虽然明知道无论成功或者失败,本门都只能从中得到好处,他依然还是觉得心底不安。

就像是……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似的……

二人在屋中一番施法,给宁风心中布置了某个会在关键时刻发动的念头,这才再次运用阵法,让宁风缓缓醒来。

宁风慢慢睁开眼睛,念头一动,急忙纵起遁光猛地向前冲去。

只听得周身“嘎啦”作响,之前那些阻止的粘稠力量被纷纷挣断,他的身影已经落在了皇宫外面。

“这些散修们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居然敢施法阻断皇宫”他面露愤怒之色,但随即按捺了下去。

现在不是跟那些捣乱的散修们计较的时候,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往宫中,向陛下报信。

对于大楚国来说,延续国运,才是一等一的大垩事

屋中的二人远远看着宁风离开,这才点了点头,相顾而笑。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远在大楚国之外的海上,一艘小船里面,心魔宗那位戴着面具的宗主,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16章 摧山分海,金山传承第57章 寻宝之旅(十)第43章 十二神魔第17章 天下道门总集结第3章 将大夫第14章 这就是差距第40章 开启第12章 土豪!第15章 秘密会议第5章 魔龙悲风第11章 螳螂捕蝉第35章 鬼蜮第12章 醉打山门第31章 覆灭第8章 小麻烦第43章 绝剑出手第39章 灭世第30章 巨浪如山第17章 仇非必报,恶当铲除第21章 千里追杀第2章 入门之初(中)第16章 同仇敌忾,隐秘奔袭第14章 虹行水上第9章 挑战第54章 寻宝之旅(七)第13章 传承之地第6章 开山门第19章 出人意料第36章 噩梦重现第43章 非梦非幻,英雄再见第11章 大买卖第42章 脚踏祥云过九重第10章 做生意第28章 九州席卷第5章 云翳之争第43章 幕后黑手第12章 圣天女第11章 追寻魔宗行万里第1章 入门之初(上)第10章 一拳第15章 惊变第40章 不讲道理第42章 飞升第24章 步步机关第24章 神功真传第38章 独尊第12章 会蛩龙第11章 疑窦暗生(中)第7章 冲霄去第11章 踏霜雪兮第17章 仇非必报,恶当铲除第8章 司马春衫第4章 成功第25章 入谷第15章 十大神魔(二)第24章 五载铸就百炼锋第34章 较量较量第3章 瞰天宗第41章 渡劫第33章 雷部斗神第4章 忌道人第17章 天下道门总集结第2章 三年(下)第12章 法武合一,杀伐之道第20章 离恨天第8章 路不通第12章 风云变色见魔徒第12章 争论第21章 六百年后第21章 六百年后第35章 七第33章 熊熊烈焰,惊天一战第37章 破阵第16章 揭穿第10章 百炼圆满,法身初成第13章 低头第18章 呼朋唤友成大军第18章 虚空大战第34章 返回第28章 追及第7章 意外第40章 不讲道理第14章 废墟之中第8章 讨债方法,打杀自选第14章 废墟之中第79章 擎天第32章 魑魅魍魉皆惊惶第35章 身在尘世,俯视苍穹第20章 神话的时代第802章 混沌的大海第74章 手托星辰第21章 灭族第5章 俗事第44章 神魔只在一念间第28章 九州席卷第38章 雨墨第6章 立于现在眺望未来第6章 前往白帝阁第13章 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