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谐文吴侯

当人们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

几天之后,架构在皇宫之中的巨大龘法阵已经完工,开始了细致的调整和试验。

牵涉到一个国家的气运,自然不可能等闲视之。按照萧布衣的构思,这个法阵至少要进行三到四次大规模的试验,还要在很多地方做出调整,唯有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事实上牵涉到逆天改命的事情,这样的做法才是常态。像他们当年那样随随便便就弄个阵法开搞,实在是无知者无畏!当初居然能够一切顺利,没有出现各种问题和意外,简直可以说是狗屎运!

这些年来,萧布衣常常回忆当初的事情。随着他的修为渐渐提高,见识渐渐增长,越来越对当初的情况感到后怕。

按照他们当初那种粗疏的做法,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可能施法失败,凝聚的气运溃散,引来域外天魔;剩下的两成可能,则是各种各样失败和走火入魔的大集龘合,至少能够列举出二十种以上的糟糕结局来。

至于成功……萧布衣暗暗推算了很多次,无论怎么推算,都找不到半点成功机会。

但当年居然成功了!真是不可思议!

不过,当年的成功是纯属意外,但现在不同了。

这次只要准备充分,他有绝对的把握!

当年布衣神相名闻天下的时候,修为也不过就跟他此刻差不多。李祖师能够做得到的事情,他当然也做得到!

所以他的心里是充满自信的,而且每检查和调整一次阵法,他的自信就增加一分。信心来自准备,来自超乎他预料的充分准备。阵法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法器,每一位相关人等,至少都有两套后备,这几乎可以排除任何可能的错误,甚至于哪怕是出了错,也能够及时补救,不至于破坏整个仪式。

为了做到这个他们花费了至少相当于五次仪式所需的成本,更在几乎整个大楚国全面搜寻,找到了好几千名生辰八字符合要求的男男女女……萧布衣以前从没想过,世界上竟然能够存在如此惊人的动员能力!

既然都准备到这个地步了,自然没有失败的道理!

他现在进行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让阵法的运转效率更高,将林麓山聚集的气运尽可能多地转化成大楚国的国运。

毕竟……别的东西都可以有几份,但气运只有一份啊!

对于这些事情,林麓山当然是知情的。甚至于他也知道,这个仪式对自己将会有很大的妨害——他的寿元早已耗尽,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靠的就是气运之力的反哺。一旦气运之力被转移给了大楚国,他只怕便会立刻死去。

萧布衣并没有隐瞒这一点,向他解释得很清楚,甚至于不厌其烦地翻来覆去仔细解释了好几遍。

“没关系。”当时他笑着回答,“我横竖已经是快要死的人了,舍弃这最后一点点生命,让大楚国的国运得到延续,不是很合算吗?”

对此,众人除了叹息之外,更多的是感动和敬佩。

林麓山说的轻松,可生死关头,有几个人真的能够做到?

或许在血涌上头之际,多得是敢于站出来接受死亡的勇士。但面对着缓缓逼来的死亡,有多少人能够镇定自若地微笑着朝它走去?林麓山就能!这些天,他不仅毫无畏惧之色,甚至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依然在认真地写文章。

他将自己这些年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社会的构想和未来发展的预期,详详细细地写了出来。

这些文章非常的平实,就算是不识字的民夫,也能听得明明白白,不会有半点糊涂。

但这些文章并非没有美感,相反,它在质朴的同时,透出了一种真挚的美感。它不需要额外的理解,很轻易地就透过文字直抵心灵,让每一位阅读的人都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文章之中所蕴含的情感。

真挚的感情,是不需要通过华美的文字来感动人的!

在林麓山之前,并非没有人提出类似的理论。可他们的理论只是空谈,因为他们没办法像林麓山这样,用质朴的文字将真挚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每一位阅读者都为之感动。

读着这些文章,便如同随着林麓山的笔一起在大楚国各地游览。看到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看到百姓们的喜怒哀乐,看到朝廷施政对于民间的影响,看到各种悲观离合,看到战争,看到和平,看到死亡,看到新生……每一篇文字都犹如一幅逼真的画卷,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这些文字更勾起了人们心中的各种回忆,让回忆中的景象和文字中描绘的景象重叠起来,进一步加强了文字的感染力。

比如说一位出身大富之家,从小没有感受过民间疾苦的文人,他虽然不会被百姓的生活感动,却会被那些描写求学、描写爱情、描写理想的文字感动;而一位心若坚冰的铁血军人纵然不会被别的东西打动,却不可能对于军旅生活和战争的题材无动于衷……

更加平实的文字,在描写各种事物的时候运用起来也更加的容易,所以好几位原本对它不屑一顾的文人,在尝试着这么写了几篇之后,都清楚地感觉到了它的好处,改变了之前的态度。

能够跟更多的人沟通,这样的文化才更有活力,才更有发展的前途,也才更能够承载文人们的理想。

但凡是写文章的人,大多都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理想,都希望以自己的文字来改变社会,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名字以功业而非单纯的文字实现不朽。

可是,过去那种讲究华丽辞藻和大量典故的文字,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妨碍——那样的文章,别说寻常百姓看不懂,就连读过书的人,若是没有一定的水平,也只能一知半解,无法充分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当然,这种文章也有其魅力所在:第一是读起来非常的有气势,大量的排比句,大量的比喻和引用,充满了一种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优越感;第二是具有深奥的美感,正所谓“距离产生美”但凡是让人看不懂的东西,往往都会具有一种奇妙的美感——吴解引用地球上的网络语言,将其称之为“不明觉厉”也就是“虽然不明白但是觉得很厉害……”的缩写。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四字短语和吴解对于新旧文风的评价一起,迅速地流传了开来,以至于很多支持新文风的年轻人们,都以戏谑的语气,称呼那些旧文风的支持者们为“不明觉厉派”。

这个词实在充满了谐趣,受它的启发,出现了很多类似的词语,而“发明”这个词的吴解,便被年轻人们称之为“谐文侯”对此,吴解不由得非常意外。他自问虽然有点文才,但实在算不上是文化之士,就算偶尔吟诗,多半也是直接抄袭了地球上前辈们的文章,所以他从没想到自己居然也有凭借文化得到赞许的这一天!

更好笑的是,吴解自己明明是个比较严肃的人,他并不喜欢开玩笑。可在年轻文人们的嘴里,他已经化身为一位性格诙谐,擅长用讽刺和比喻来说道理的幽默之士,俨然犹如一位相声大师或者喜剧大师。这根本是谣传啊!当吴解无奈地向萧布衣说起这事的时候,萧布衣不由得哈哈大笑。

“这不是好事嘛!相比‘严肃的济世侯吴解’这样的形象,‘幽默风趣的谐文侯吴解’不是更加平易近人,更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吗?”

“但那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他们的幻想而已!”

“这有什么关系呢?天下苍生之中,九成九以上一辈子都没机会认识你。日后随着你的修为进一步增长,跟红尘的牵连也会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于再也没凡人会记得你的真实模样。与其让他们记住一个严肃的你,为什么不让他们记住一个风趣幽默的你呢?”

“话虽然说得不错,但总觉得似乎哪里有问题……";

“没什么问题,你只是自己脑子里面还没转过弯来罢了。”萧布衣笑着说,“我来举个实际的例子吧:不久之前飞升的灶神张广利前辈,你听说过吗?”

“当然,我还曾经有幸当面拜见过他老人家。”

“那就好。你印象里面的张前辈,是个什么样的人?”

“嗯……比较轻松随和,不端架子,也没什么威严。虽然神通广大龘法力无边,但感觉却像是一个很亲近的长辈,不给人任何压力。”吴解仔细回忆了一会儿,将自己对于张广利的印象说了出来。

萧布衣微微点头:“那么,民间传说里面的灶神,又是什么样子呢?”

吴解一愣——在他的记忆里面,当他还没有入山求道的时候,每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就都会祭灶神。在人们的传说里面,灶神是一位相当严肃和认真的神灵,他做事非常的严格,总是会把各家做的坏事都一笔一笔统计清楚,然后如实奏报天帝,赏善罚恶从无偏差。

为了让这位灶神不至于在天上告状,民间就流行祭祀他的时候不用常规供品,而是用特制的粘糕或者黏糖——这个跟地球上的风俗颇为类似,都是用富有黏性的东西把他老人家的牙齿粘住,让他没办法开口说话,自然也就告不了状。

传说里面的灶神,和吴解所认识的张广利,完全就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形象!

“所以说嘛,传说和现实相反,其实是很正常的,你根本没必要在意。”萧布衣见吴解露出了释然之色,笑着点点头,就继续研究阵法了。

但当他低下头的时候,吴解却突然出手,掌心缭绕着金红色的炼魔神火,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后脑上。

“这是谢礼!”

第35章 身在尘世,俯视苍穹第19章 长生之路第37章 人各有志第16章 十大神魔(三)第38章 神门道门,金丹九转第18章 闲谈第4章 还乡第19章 拜访通天派第28章 山崩地裂第23章 手段第5章 三堂第10章 百炼圆满,法身初成第33章 光照人心第18章 南风天境,清静神君第21章 大派第20章 神话的时代第2章 面对机缘第4章 玉京新貌第3章 警告第24章 战果斐然第802章 混沌的大海第39章 走不通的路第20章 双方第73章 各有计谋第28章 变生第14章 连理第17章 雷霆为锋第33章 斗法争锋第21章 灭族第43章 非梦非幻,英雄再见第38章 围杀第39章 霹雳一声震诸天第7章 贪婪怨毒,即为鬼域第25章 推演妙法第8章 长天浩荡杀意藏第31章 紫电第22章 初次见面,别来无恙第11章 本心第11章 卫疏第5章 三堂第21章 灭族第12章 杀虫第10章 远古遗迹,旧时恩怨第39章 灭世第32章 云崖山第41章 人间,再见!第16章 神火炼魔第2章 青牛镇第37章 人各有志第29章 弃剑徒的考题(三)第6章 百炼煅体(下)第8章 前世今生的相会第3章 永不沉没(下)第13章 缘由第20章 该来的终于来了!第28章 一波未平第28章 追及第12章 砸!第7章 劝婚第6章 开山门第8章 神秘的厨师第44章 铁剑归来第5章 锻犁锄兮第39章 灵明居士第14章 鬼修之路,莫名麻烦第5章 百炼煅体(中)第64章 蓬莱名门第10章 仙道常识第13章 黑龙腾空人惊惧第22章 出乎意料第15章 改弦易张第15章 重返蓬莱第13章 缘由第23章 不破樊笼绝不休第22章 大战开始第27章 弃剑徒的考题(一)第51章 寻宝之旅(四)第9章 蜡炬春蚕第24章 雷光一闪第29章 龙蛇第16章 简单投掷第819章 玉华台上现玉华第1章 致那些已经逝去的岁月第17章 雷霆为锋第2章 雪山第6章 阴谋不成,贼心不死第23章 不破樊笼绝不休第9章 收服双煞妖第36章 铸剑为犁止干戈第21章 六百年后第28章 追及第63章 北海海王第21章 大派第18章 一剑破阵第22章 垂死挣扎第5章 省亲第20章 该来的终于来了!第18章 圣皇城第20章 积累外功第30章 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