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炼制

一人多高的丹炉静静伫立在丹房石室之中,周围好几圈阵法层层环绕,无数的发光的符篥在空中飘浮,化成一道道透明的光幕,将它内三层外三层围得严严实实。

最里面一层光幕之中,吴解端坐于丹炉前的云床上,双目微闭,神念毫不费力地透过丹炉,随时关注着炉外和炉中的火焰,细心控制着火焰的每一分变

这层光幕外面,包括卢玉斋、常思在内的七八位阴神真人三三两两站着,目不转睛地看着丹炉。为了避免影响知非真人炼丹,他们不敢用神念观察,只能凭借双眼——好在阴神真人的感知十分敏锐,光是凭借双眼的“看”,也能将炉外炉中的情况看个大致清楚。

“吴真人当真是艺高人胆大”来自名门醉仙居的鱼文真人赞道,“世间炼制淬丹灵液,多半以水炼之法,先萃取材料之中的精华,再慢慢凝聚转化。虽然要花费许多时间,但其中总算有一些休息的空隙,能够抽空恢复消耗的心神。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猛火之力直接抽取六种材料的精华,将其直接糅合,再以文火之力促使其转化成灵液……这整个过程需要一气呵成,一瞬间都不能分心,更容不得半点出错……”

“是啊老朽以前也觉得自己对炼丹之道颇有心得,但看了吴道友的炼丹,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坐井观天——这等手段,真是闻所未闻啊”玉斋老人轻抚长须,点头微笑。

他这却是有点过分赞美了,吴解所用的手段谈不上什么闻所未闻,只是难度太高,大家不用而已——这就像是爬山,既然有相对缓和一点的盘山路,大家自然是宁可多走几倍的路程,也不愿意沿着悬崖直接爬上去喽。

可吴解愿意,而且对他来说,“爬悬崖”并不吃力。

在修真七艺之中,吴解最擅长的是武艺,其次是法术。这两门都是斗神的本行,是斩杀妖魔必须的硬功夫,所以他常年苦练,从不懈怠,造诣极高。就算是在九转金丹这个层次的强者中,也称得上是顶级。

因为善于用火的缘故,他在炼丹一道上也颇有心得——仅限于“火炼”法门,水炼、心炼、阵炼之类方面,他就不行了。但只凭借火炼的手段,他就称得上是一等一的炼丹师,哪怕只凭着这种手段,也足以在修真界中当个受人尊敬的大师。

除此之外,吴解对于符篥和阵法也有所研究,差不多可以算是专长等级。虽然比不上那些专业的符篥大师和阵法大师,起码也比一般人好得多。

至于“器”和“驭”这两门本事方面,他就比较差劲了。“器”的方面还好,虽然在使用方面——比如说御剑术——比较拙劣,起码炼器这个环节他还算精通;但“驭”这方面,他就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比方说那对收服的双煞妖,若是他懂得驭兽的手段,早就可以把它们培养成真正的妖怪,打开灵智,神通大进。可他不懂,所以在得到帝流浆之前,他只能凭借自身法力慢慢影响和温养这对妖兽,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成绩却乏善可陈,几乎一点都没有。

……当然,吴解的“擅长”也好,“不擅长”也罢,都是要跟同等级的人物比较的。作为行走在九转金丹之路上,直奔阳神真仙而去的修士,他所要比较的,自然也是同等级的人物——比如说韩德,比如说那些他还不认识的九转金丹,比如说那些在各自生活的世界里面被视为妖孽传奇的人物……

跟蓬莱海域这群走到法相就是终点的人比,他大概属于“全方面领先”的天才吧。

吴解深深地吸了口气,火部正法全力催动,丹炉下方红色的火焰骤然大涨,颜色更是由红转青,纵然隔着一层阵法,那些观摩的阴神真人也觉得热气扑面而来,不由得纷纷赞叹。

光是能够一下子就把火温提升到如此地步,便已经称得上是绝技

但比起炉外火焰的变化,炉内的变化则更加奇妙。一缕缕无形无色的火焰在青色的炉火之中出现,转瞬便化成一只只灵鸟的形状。它们扑打着翅膀,想要飞出炉子,却被预先布置好的阵法阻拦。而吴解强大的神念也瞬间控制了它们的行动,迫使它们沿着既定的轨道飞行,化成奇妙的阵势。

此为“南明离火淬灵丹”的手段,乃是昔年无上神君时代一种颇为高端的手法。虽然对法力和神通的要求都“不高”,却需要能够控制南明离火的奇妙天赋,即使在淘汰率高得令人发指的无上神君门下,有这种手段的弟子都算是很有价值的人物,不会轻易被害。

随着在阵势之中盘旋飞行,这些南明离火催生的精灵渐渐变得驯肝卩起来。它们在吴解的驱使下,一个个飞向悬浮在丹炉之中火焰里面的四种材料,将材料之中的精华逼了出来。

青色的鬼阴木,红色的火莲花,分别蕴含来自“草木”的阴阳二气;银色的沉霜石,金色的太阳铁,分别蕴含来自“金石”的阴阳二气。再加上最后用以催发调和的阴阳两种海兽丹元,三阴三阳,便是凝炼淬丹灵液的全部六种材料。

鬼阴木有太阴之气,火莲花有太阳之气,沉霜石有老阴之气,太阳铁有老阳之气。这四气融合出炉之际,以来自海兽丹元的少阴少阳之气冲激糅合,阴阳协调,便化成了能够淬炼金丹,使其品质上升的灵液。

当然,这样的灵液并不是多么高级的东西,充其量也就是将“借丹”淬炼到“炼丹”的层次,吴解炼制的灵液效果或许更高一点,但比起茉莉一直怂恿他炼制的以无数海兽丹元为材料的那种灵液,或者是尹霜在四月大世界黑吃黑攒钱买的那种灵水,差距简直就是天和地,根本不可同日而言。

但对于柴韬之类借丹修士而言,淬丹灵液已经很足够了。

无形无色的南明离火精灵们飞入各种材料,只见鬼阴木中一缕缕青色的气息升起,火莲花中一缕缕红色的气息升起,却是两种草木材料的精气。失去了精气的材料顿时化为焦黑的残渣,落入炉底,和同样被萃取了精华的两种矿物残渣混合在一起,被炉底的阵法挪移出去,转到不远处的废料池之中。

诸位观摩的真人都是行家,一看废料池中残渣的模样,便微微点头,知道萃取成功了。

“萃得很彻底啊,这些残渣完全一点灵性都没了。”一位高大的火族真人赞道,“火炼之法在萃取方面,果然有大优势”

“这也是吴真人手段高明。若是我来萃取,这些残渣里面必定会有被烧坏的部分。可是你们看,他萃取之后的这些残渣于于净净,一点被烧坏的痕迹都没有。”另一位白民族的修士赞道。

“正是于细微处,才见大本事。光是看这些残渣,就知道吴真人的炼丹手段果然出神入化”卢玉斋毫不吝惜对吴解的赞扬,“淬丹灵液对他来说只是牛刀小试罢了,老朽希望有机会能见到他炼制一些高级的灵丹啊”

“哈哈,一定会有机会的”

“那时候我可一定要参观学习一番,这种手法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啊”

诸位真人笑呵呵打着趣,目光却半点也不敢离开丹炉。他们知道整个炼制过程已经快要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最最高明最最神妙的手段,即将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就在这时,一位靠近丹房门口位置的真人突然眉头一皱,朝着外面看了看,不悦地挥挥手,一股法力便化作无形的墙壁,把丹房的门户封了起来,也把外面的嘈杂给全部拦住。

“这些小辈们真是不像话平时吵吵闹闹也就罢了,今天要炼丹啊他们怎么还是在吵闹”他心中很是不满,暗暗决定等观摩完了吴真人的绝技,就要出去将那群吵闹的家伙狠狠教训丨一顿

这一切做得无声无息,整个丹房之中除了他之外,再没有别人发现。

片刻之后,吴解深深地吸了口气,眼中精光大盛,右手虚抓,一股无形的法力将丹炉的盖子揭起,只见彩光耀眼,青、红、银、金四色光华形成一个彩色的光球,不断旋转。

他毫不迟疑,左手一挥,身边两个玉盒之中那黑白两色的丹元同时裂开,各自飞出一缕,落入光球之中。

这就是淬丹灵液最艰难的一关——四种材料之中蕴含的精华各不相同,分量和数量是不固定的。要在淬炼融合的同时,借助海兽丹元的阴阳二气将其调和,阳气过剩则增加阴气,阴气过剩则添加阳气,最终使得阴阳二气完全平衡,同时又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整个过程必须在电光石火的一刹那完成,难度极高

天下修士炼制淬丹灵液,十次失败之中,起码有八九次是在这一环节上没能拿捏好。

但在吴解手下,两缕丹元却恰到好处,一丝不多,一丝不少。当它们落入光球之后,整个光球骤然变色,彩光消失,化为清澈透明的灵水。

淬丹灵液,这就炼成了

第31章 紫电第12章 沈毅第8章 心怀叵测,电霸陈琳第13章 借酒撒泼第14章 清河第55章 寻宝之旅(八)第37章 破阵第5章 摘星拿月第4章 望灵山仙云数重第56章 寻宝之旅(九)第43章 非梦非幻,英雄再见第69章 郎未名、吴知非第7章 阴沉太子第46章 尾声第9章 机关算尽,到头成空第10章 沧海第18章 烈火为界锁云空第42章 斩灭魔王第13章 斗神魔第40章 开启第11章 怙恶不悛第39章 亿万星辰之外的幕间第7章 制器第19章 出人意料第4章 炼化天书第6章 借花献佛第812章 持久战第14章 拜访玉皇宫第24章 繁华第21章 灭族第13章 黑龙腾空人惊惧第50章 寻宝之旅(三)第18章 记忆残破,山河亦然第7章 欢宴第44章 大变故第16章 抉择第1章 炼器第19章 一窝蜂第4章 成功第33章 大军压境第42章 飞升第58章 寻宝之旅(十一)第8章 古代秘藏第26章 开国第24章 奇招绝技第18章 记忆残破,山河亦然第36章 铁蹄呼啸谁能挡第15章 锦湖第14章 神丹无暇岂有假第39章 亿万星辰之外的幕间第8章 小小的乌龙第2章 永不沉没(上)第19章 出人意料第54章 寻宝之旅(七)第28章 天象第8章 司马春衫第23章 醉打山门第11章 怙恶不悛第3章 万古名门第13章 决断第29章 剑气如潮雷如火第16章 心事第9章 出发第28章 一波未平第24章 同气连枝第26章 开国第24章 无上神通第39章 灵明居士第16章 十大神魔(三)第15章 星光灿烂第7章 画里九州灵符隐第17章 期许第26章 战云腾空杀意浓第35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第31章 星海浮槎第37章 昔时今日第11章 追寻魔宗行万里第40章 不讲道理第818章 来日有雨第31章 水火之战第34章 隐秘第26章 危机四伏第7章 仙路难第6章 火山口第35章 天运何在第2章 桃源子第9章 创造神通第7章 制器第2章 桃源子第18章 南风天境,清静神君第29章 行路第14章 隐忧第2章 八方来客第28章 九州席卷第39章 灭世第6章 火山口第3章 悠久岁月之前的恩怨第16章 说服帝王的方法第35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第5章 三教六道分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