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最爱小舅子

等到前一天晚上,芳姐为了三郎送行。华三郎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身上充满了忧伤:“四姐,不是说三郎要等到小外甥出世在回京城吗。”

华三郎再次体会到了,他对于辽东的姐夫和兄弟来说,是个外人。整个世界对他充满了森森的恶意。怎么就有一种委屈的赶脚呢,对于他这么一个大好男儿来说,这种感觉真的不太需要。心头滋味怪怪的。

芳姐觉得自己翻来覆去,确实挺对不住这位兄弟的:“是四姐没有考虑清楚吗,光想到我自己了,你都十六七了,三婶婶在京城对你,定然会有安排的,若是等我生产过后,怕是要来年三月才能出行呢。什么事不是都耽误了吗。”

三郎怪不好意思的,他的亲事她娘早就给张罗着呢,扭扭脸很别扭,刚才的委屈什么的,果然都是错觉,四姐姐行事上或许回出格,可对亲人还是很赤城的:“五郎呢,他能愿意回去。”三郎还是很忧虑自家小兄弟的。

这位根本就不考虑五郎会留下的可能性。

五郎撇撇嘴,眼圈红彤彤的,虽然三哥不太亲,对他还是不错的,舍不得离开亲人呢,忍了又忍才没有哭出来:“我要在这里陪着姐姐,姐夫的。”说完加了一句:“还有小外甥。”

好坚强的小儿郎,芳姐忍不住在自家五郎的脸蛋上摸了一下又一下。五郎胖胖的脸蛋,不期然间在芳姐的手上蹭了又蹭。要不要这么刺激人呀。

三郎身子僵硬,差点随风碎掉:“五郎你说的什么,你你不想祖父,不想二伯母。不想二伯吗。”这世界到底怎么了。三郎觉得他要疯了。

五郎本来有点发酸的眼眶,更加湿润了:“想,可还是要在这里,姐姐这里没人陪,五郎不在,爹会担心的。”

朦胧中,五郎的记忆里面还有他爹的交代。要陪在姐姐身边。完全没有理解华二老爷这话里面的意思,完全可以把他姐给一起捎带回京城的,

华二老爷是真的存了心思要让闺女儿子回京城。要不然也不会把儿子都给豁出去。没有动乱的时候。华二老爷还能忍这,思念什么的,忍忍就过去了,

可辽东乱起来之后。华二老爷肠子都悔青了,真要是有个万一。他撞墙都看不到闺女了。

必须稳妥的一家人在一起呀,至于池二,管他去死。

本来很不错的计划,愣是在池二郎的殷勤招待下。被自家蠢蠢的儿子给毁了。闺女没回来,还把儿子搭上了,华二老爷当时的心情。那个凉呀。这算是料到了开始,没有料到结局。

当然了。现在是华三郎的心比他二伯的凉:“四姐,这怕是不可以。”真的不可以呀,把这么大点的五郎放在这里,别说对自己叮嘱半天的二伯,就是祖父那里,他也吃不消呀。天呀,地呀,日子还怎么过呀。

芳姐捧着肚子:“五郎同你回去,我也不放心呀。五郎才多大呀,你一个十六七岁的郎君,自己还是个半大孩子呢,怎么照看的过来。”

到了辽东以来,长久的不平衡之意,终于被华三郎给表达出来了,真心的醋了:“那我自己回去你就放心呀,要不要这样呀。”

几个人囧囧的睁着眼睛,看着彼此。

华三郎先不好意思了:“当我没说。”少年人的别扭,这个大家都理解的。华三郎是个讲道理的,想想才到辽东之时。芳姐把身边的人问个底掉。送他们来的奴仆们,一个个被问的都要神经错乱了。想来是真的不放心的。没法怪罪一个为了兄弟担忧的姐姐,还是大肚子的姐姐。华三郎一时间萎顿下来,跟霜打的茄子一样。

芳姐看着自家玉树临风的兄弟忍不住笑场了:“呵呵,三郎,哈哈。”看着再怎么伟岸,到底还是个孩子,听听那话说的。忍不住再次笑场。

池二郎不好忍心在小舅子的脸面上,在摸一层辣椒,只是说道:“我们都不在长辈身边,少不得要三郎代为给长辈们问好,东郡这里的事情,毕竟还是有人亲自跟长辈们说道说道,才能让长辈放心不是。就是姐夫这里,怕是也有麻烦的,还要靠三郎回京城的时候,在长辈面前替姐夫多多美言才是,是姐夫没有考虑清楚,三郎莫要怪罪才是。”

华三郎很肯定的摇头,不接受诱惑,虽然很希望被人当成大人看待,别人看重的感觉,也很好,可自己的本分不能忘,祖父同二伯,把五郎交给他,他可不能做出这等不责任的事情来:“姐夫能看重三郎,三郎是喜欢的。那样的话,让个管事回去回话好了,五郎不走,我也不会走的。”

笑话他又不傻,五郎不回去,他回去还能讨到好吗,祖父那里,二伯那里,估计就自家爹爹那里能受到点优待。绝对的前途无亮。

芳姐对于三郎还是很满意的,不愧是他们华府的子孙,不是池二郎这厮随便两句能够忽悠的。有定力。

池二郎觉得小舅子有担当,做事知道轻重,而且不重名利,这个年岁能做到如此地步相当的不容易。忍不住都在想,回头自家儿子生出来,也放到华府去教养好了。至少比放在自己夫人身边放心。

拍拍三郎的肩膀:“若是三郎如此决定,怕是要同京城的长辈们商量一番。姐夫现在就去给长辈们去信。不过这段时间三郎的师傅怕是不能在随便了。姐夫会去安排一个更合适的师傅。”

作为主人池二郎不能对三郎的去留太过勉强。若是想让三郎回京,还是要京城来信才好。他一个姐夫不能做主的。

在池二郎看来,京城的三婶婶是不会让三郎在这里呆的长久的。到时候路上已经冷了,反正自家小舅子是错过了远行的时机。忍不住要勾唇微笑。

芳姐点头:“夫君说的有道理。三婶婶那里,还要三郎自己写封信才好。若是真的耽误了大事怕三婶婶会怪罪咱们的。”

五郎是最高兴的:三哥也不走了吗。

三郎没好气的在五郎的脸蛋上捏了一把:是呦,下次打猎可不要在把三哥忘记了。

想想这小子跟姐夫的亲近劲儿。华三郎忍不住心酸,嘴巴也酸了。

五郎拉着三郎的手:“定然不会忘记的。”

小脸蛋笑的跟面团一样,别说五郎,边上的池二郎忍不住都笑了,自家岳父别的本事他都不佩服,唯独生孩子上,让池二郎百分百的满意。决定百分之二百的效仿。太让人满意了。媳妇生得好。小舅子生的也好。岳父大人威武。

三郎忍不住想,自家二叔老来得子,生的也太萌了。难怪二叔总是把五郎抱在怀里。原来这小子这么会讨好人。

几个人愉快的决定了去留,至于京城的华府怎么想,华二老爷什么心情,池二郎想得到。不想同夫人还有小舅子分享。

华三郎拒绝去想,想也知道往后回京城的时候不会太过美好。

芳姐觉得作为姐姐。他对弟弟负责了。他爹定然能理解的。

五郎纯粹的觉得,他为了他爹的嘱托,他做到了。小小的人,觉得肩膀都硬实了。替他爹扛事了。

就这样监察御史走的时候。带着池府送往京城的各色礼物好几大马车,监察御史黑着脸,心说来的时候被人当奶娘用了。回程的时候被人当镖师用了,这华府的人倒是真的不见外。

看着热情同他挥手的两位华家小郎君。监察御史忍不住放下脸子:“二位郎君再会,既然留在这里,还是要注意安全的,本官受老御史所托,带两位郎君来辽东,路上虽然艰难,可也算是平安到达,不负所托。”

池二郎过来抱拳:“御史大人说的是,两位内弟,多成御史大人连番照顾,往后两位内弟的安危邵徳自当一肩承担。”

华三郎代表小哥两拱手失礼:“多谢御史大人惦记,学生感怀不尽,祝大人一路顺畅。早日回京。”

小五郎跟着三哥行礼,这话他是说不好,绕嘴:“大人帮五郎同爹爹同外太祖父问好,同太祖父问好。”

好吧孩子小,把他当信差了,不知道监察御史的概念,谁让是恩师的外太孙子呢,御史大人黑着脸忍了:“小郎君要照看好自己,莫要耽误学业。”这话对谁说的不言而喻。

池二郎再次摸鼻子:“大人尽管放心,内弟的事情下官定然大点妥帖。定然不会有半分马虎的。”不然岳父大人那关就过不去的。

御史大人终于点点头,他要的也不过就是这句话,既然两位华府郎君不愿意同他回京,那么两位郎君的安危如何,就同他没有关系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本想有始有终的,奈何两位郎君不愿意配合呀,得到池二这句话,回去的时候也算是同御史大人有个交代。

不然把人家曾外孙给弄丢了,可说不过去。

一番告别,弄得太过惹眼,错后几步的守备大人,看着这个场景脸色不佳,这池二郎当真是有本事,御史大人在辽东的时候,他对池二郎的防范可以说是相当严密的,谁知道还让这池二郎钻了空子。

看看这些马车,说是给华府送的,鬼才相信呢。原来这位御史大人也清廉不到哪里去吗,

守备大人甚至在想,要不要上个折子在背后阴这位御史大人一把,可惜御史大人在辽东的时候深沉的很,对于辽东的官员,一个明确的态度都没有露出来,实在不知道这位御史大人回去京城会有怎么一个说法,守备大人才算是没有立即下黑手,而是去给国公府同个气。

当然了这些事情都同如今各种满意的池府四个人没有关系。

由于成功的留下了小舅子,池二郎决定给自家小舅子奖励,要带着小舅子一同出去,巩固边防。算是带着小舅子变相公费旅游。

至于另外一个小舅子,池二郎表示文武疏途,不是不愿意带着,而是怕耽误了小舅子的前途。

华三郎也不愿意跟着两人一起同进同退,在这里他还是有自己的朋友圈的,辽东虽然民风剽悍,也不是没有文人的,

华三郎既然准备留下,自当要去拜访辽东的大儒们,难得的机会呢。

反倒是芳姐这个大肚子女人,好像一时间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就是作坊一时间也没法立即开工的,虽然辽东的灾情解决了不少,毕竟还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看看今年的收成在开工好了。

看着两个兴高采烈准备远行的男人,芳姐幽怨了:“五郎不是说在这里是为了陪着姐姐吗。”

五郎腼腆的笑笑:“恩,姐夫的事情更重要,男人的事情姐姐不懂。”

芳姐暴躁了:“男人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话太伤人了,五郎觉得被伤害了。那张脸上的表情,让池二郎同华三郎同时把责怪的眼神落在芳姐身上。

芳姐补救:“本来就是吗,五郎可以在家里陪着姐姐的。”

五郎说的好不坚定:要监督姐夫练字的。五郎忠人之事。

虽然用词有点不当。不过兄弟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芳姐没道理阻止,张口结舌半天,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这孩子啥时候多了这么一个工作呀。

就看到边上的池二郎在摸鼻子,自家小舅子性子实在太老实了。

池二郎觉得,若是不认真的陪着小舅子写字,都对不起小舅子这片执着的心意。

芳姐表示,这孩子能够没有忘记自己的学业已经很不错了,这么大的点的孩子,你不能要求再多了。

最后给五郎准备了吃食用度,本来想把双冒同阿福给五郎带在身边的,可惜池二郎虽然娇惯小舅子,可坚决不带女人去边防,

没法子,芳姐只能把鲁二叔还有古大夫给随身带着了。也不知道池二郎能不能看好孩子呢。

送两人到了门外,芳姐还想后悔呢,五郎才多大呀,这么野跑怕是真的不太好。

池二郎觉得有点吃醋。他池二郎来来回回的去隘口,自家夫人也没有如此恋恋不舍过呀,这个缠绵的劲头,实在让人看不过眼呀:“四娘回吧,我们这个时候在隘口转上一圈,等你生产的时候,我们就能陪在你身边了。五郎这里,你只管放心,还有童千户府上的两个稍大的郎君一同随性呢,五郎定然会高兴地。”

芳姐点点头:“可要照管好他。”

心说不放心你们不是也要走吗,男人的心怎么就那么野呀,完全忘记了,池二郎是为了陪着他生产才要提前巡边的。

池二郎对着华三郎拱拱手:府上就有劳三郎照看了。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可靠地小舅子在,他池二郎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巩固边防,不然有那么一个守备大人在,池二郎肯定不放心把夫人一人放在东郡的。

华三郎拱手:“姐夫只管放心。”

多余的话,没法说,说姐夫为了工作吧,身边带着孩子呢,孩子还是他们华府的。能说什么呀。

华府郎君的可靠还是让池二郎满意的,小舅子什么的,在关键时候果然还是最可靠的。想到这里,忍不住在五郎的头上摸了摸。真的当儿子在养了呢。。

第120章 败家二代第211章 花灯会第358章 长谈第601章 败北第244章 缘分第483章 缺德了吗第268章 见面第100章 演绎第353章 辨是非第236章 心酸第476章 原来是一家第449章 收徒第306章 不鸟你第414章 灭匪第300章 风花雪月第232章 震撼第383章 佳婿第417章 十条罪第421章 池二郎的情谊第8章 祖母第581章 气魄第238章 老爹成婚第431章 处境尴尬第237章 醉酒第213章 心仪第67章 巧遇第176章 和好第6章 表哥第624章 夫贵妻荣第332章 闹笑话第67章 巧遇第39章 过度第343章 一战成名第616章 八仙过海第652章 自辩第116章 千里之外第457章 百岁宴第669章 后遗症第667章 圣恩第639章 家有一老第533章 京城的天空第585章 蹬鼻子第456章 隔空点穴第253章 冯氏出手第70章 避让第655章 邪火第43章 见礼第86章 不作也死第193章 三叔不厚道第29章 曲直第31章 发难第1章 最高境界第454章 挑事第551章 乱战第672章 不占便宜第42章 五期第661章 噩第410章 匪患第123章 美色可餐第498章 要死了第145章 送别第21章 威压第181章 冯二娘子第128章 巅峰对决第229章 攻势第19章 规劝第344章 糟心的老尚书第345章 亮剑第617章 圣裁第461章 又得妹妹第87章 立足之本第21章 威压第668章 在恩第348章 被坑的定国候第396章 拜见上官第634章 升级第119章 鸠占鹊巢第32章 打狗第64章 娱亲第379章 助拳第305章 来势汹汹第551章 乱战第290 一章 文武之别第667章 圣恩第323章 聘娶第610章 名望第503章 琐事第273章 追节第141章 拼运气第六百一十八 掌通融第167章 凝思第110章 活路第145章 送别第489章 谁更可怜第208章 开导第326章 打算第529章 分别第246章 算总账第104章 雷山第219章 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