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再聚

在芳姐的记忆里面,他家大伯从她十几岁的时候,就一直外任,到今天该有十几年了。

也就是隔上几年在年节的时候回府陪双亲呆上那么十天半月的,一家人聚少离多,估计祖母是最惦记儿子的。

所以在华府来说,华家大老爷回京是大事。

在京城的出嫁姑奶奶们都被华老夫人给接回娘家去了。芳姐挺理解老祖母的喜悦的。大伯终于能够承欢膝下了。

池二郎私下腹议,这都要常驻娘家了,如今还专门派人来接,也不知道是尚书府就这么一个风俗,还是自家夫人太恋家了。

不过行为上,这个不要脸的自然是带着孩子举家协同。人家池二郎说了,大伯回来是大事,他自然该进一份心力。

这么上道的孙女女婿,在华府受到的欢迎也是最热烈的,相比之下三娘同五娘的夫婿,只是亲自送夫人回娘家,做的就差了那么一点。

柳家的五妹夫到不是很在意,当年在这位四姐夫跟前,没少给人垫菜板子,习惯了。

冯家大朗心里就不那么是滋味。这位四妹夫实在不会做人,你要陪着夫人住回娘家没什么,可你至少应该同他们这些连襟打声招呼吗。何必非得把他们踩下去呢。

池二郎下朝同泰山大人一起回夫人的娘家,翁婿两人走的那个和谐。

让后面同圣人在小书房里面多说会话的华老尚书,在后面看的沉闷不已,诚心的在前面恶心他的吧。话说他们三个在一起走的话,难道他老人家会给他们丢人吗,呸。他才不要同儿子一起犯抽呢。

到了华府看到两位妹夫竟然都在,池二郎颇为意外。

柳九郎五妹夫不过是腼腆的笑笑:“四姐夫。”

冯家的三姐夫:“总不能让四妹夫专美于前。”

虽然说的比较玩笑。可里面未见得没有怨气在。

池二郎心说来不来你自己的事情,关我什么事呀:‘呵呵,三姐夫说笑了。’

本来连襟之间说这些也没什么,偏偏这位四妹夫边上有个护犊子的老丈人,华二老爷看姑爷肯定不太顺眼的,可那也是自家姑爷。芳姐的夫君。他可以看不上,别人挤兑绝对不可以:“怎么三姑爷有时间陪三娘回府了。不是说衙门里面忙着呢吗。”这可是诚心的挤兑人了。

这位三姑爷终于见识到了传说中这位华侍郎的爱女情深。原来可以大到这个地步。都爱屋及乌了。

跟谁说理去呀,谁让自己没有一个不讲理的老丈人呢。

冯大朗不敢怠慢这位二伯丈:“公事是做不完的。岳家这么大的事情,侄女婿自然要陪同在三娘身边的,况且侄女婿想念大伯的很。前时,是侄女婿思虑不周。”

华二老爷不过挑挑眼皮:‘恩。想的很是,我们年岁都大了。就盼着儿女在身边多转悠转悠,往后多学学你四妹夫。毕竟他年岁长你们许多。’

然后人家大摇大摆的带着姑爷走人了。

池二郎不太高兴,原来在自家泰山眼里,嫌弃他年岁大。这话算不得夸奖。

冯大朗也不高兴。这位四妹夫比四妹确实大了点,可跟他冯大朗好像是同年呢。这位二伯你不要太偏心。憋屈死了,能跟岳父大人去告状吗。可恨自家岳父不在华府,大老远的跑到城门外接人去了。

冯大朗心说都是华府出来的血脉。想来自家泰山应该也是这么一个性子吧。会护着他吧。

池二郎心说冯大朗这位三姐夫心眼不大。也不想想他自己做的事情多戳心,也就是人家柳九郎不同他一般见识。

晚上华老夫人看着四孙女女婿那真是稀罕的什么是的,就说这些孙女婿里面,二郎最最贴心,看看这个带头作用起的多好。

不太满意的看看三姑爷,老大老二不在京城,这个带头作用本来应该是他来做的呢。

好吧三姑爷终于明白,即便来了,也是给人家四妹夫垫菜板子的。没看到老祖母看着四妹夫眼花一样的满意表情吗。

看着这位四妹夫到的时候,那真是有一种使不上力的感觉。

饭桌上女眷那里都是一家人,到处都是和谐。

外面的男人那里气氛就有点微妙了。

池二郎小心的在自家老丈人下手伺候着,小舅子不在,他要更小心一二。这位岳父大人还是不错的,至少知道护着他。看一眼冯大朗,给自家岳父布置的菜色就越贴心。

华老尚书一张脸那真是不太高兴。看着这两人真的不顺眼:“哼。”

华二老爷后知后觉的抬头看像自家老爹,都是孙女女婿看谁不顺眼呀,怎么就恼了。

华老尚书差点被儿子无辜的眼神给气出来个好歹:‘老二呀,自从有了五郎,你这性子就懈怠了,’说完敲了敲杯子。

这个动作绝对不符合进食的规矩。可华老尚书偏偏做了。

华二老爷心说自家老爹怎么了,女眷里面亲娘都不用儿媳妇立规矩,怎么老头要给他立规矩呀,吃饭吗自己吃自己的就好呀。好多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池二郎脸大呀,必须给老泰山解围,笑嘻嘻的过去华老尚书那里:‘都是孙女婿的不是,五郎不在,自然是孙女婿来孝顺祖父。’说完给俄老尚书斟酒。

柳家九郎跟在这位四姐夫身后,一句话不说,光做事,跟着池二郎一起,挑老尚书能克化的食物给夹菜。

冯大朗在边上再次感叹,原来他们连襟之中要拼的是脸皮厚呢。自己果真不如四妹夫。争宠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华老尚书再次冷哼,华二老爷:“爹,难得他们几个连襟聚在一起,好生吃的顿饭吗。姑爷可是娇客。”

老尚书那个脸色呀,你刚才怎么就没这么说。我看着挺享受的呢,可老尚书不是倒霉儿子,他不能犯抽,憋屈了一肚子的气:‘好了你们连襟好生的聚聚才对,你二伯说的对。’

老爹给面子,华二老爷给自家老爹布菜:“三弟带着二郎他们几个小的去接大哥了,等到了明日咱们府上就热闹了。”

华老尚书再次冷哼:“你也知道你三弟带着孩子们去接人了。”

华二老爷听出来自家老爹的不满意了。很谦逊的说道:“若不是儿子要上朝。走不开。儿子定然也去接大哥的。”

华老尚书胡子都在哆嗦,冯大朗同柳九郎或许不明白为何老尚书气的胡子无风自动,可池二郎心里明白呀在。岳父这话说了还不如不说呢。

他们两口子才回京不到三个月呢,当初岳父大人多大的阵仗呀,请假去京城三十里外接闺女,风言风语的现在还没平息呢。如今大伯回京,老丈人说了要上朝没时间。这不是诚心的给祖父添堵吗。没有比较还好,有了比较难怪老尚书气成这样。

池二郎:“最近朝堂上气氛比较紧张,不然孙女婿也会随同三叔去郊外迎接大伯回京的。”

华二老爷还不算是棒槌,看了一眼姑爷。没当面问朝堂上怎么紧张了呀。

看着自家老爹的脸色,顺着说道:‘二郎说的是,芳姐往年没少成你大伯娘照顾。就是我这个小叔也没少上让大嫂操心,记得这情分就好。好好孝顺你大伯大伯娘。’

然后偷看自家老父亲。意思是他真的挺敬重大哥大嫂的,也真的放在心里了,情分都记着呢。

华老尚书气的饭都吃不下了,恨不得、恼不得的,儿子们之间兄弟感情确实不错,老二说的也是至诚,可明明白白的还是在告诉你,同他闺女比起来,兄弟感情差点,这个不用说出来,儿子做出来的事摆在那里呢。

老尚书端起酒杯沉默的饮酒,华二老爷作为儿子,跟着陪同。小辈们自然也是跟着饮酒,不过莫名其妙的。

没听说过华府大房同二房之间有隔阂呀。回头定然好生的同夫人询问一下。

池二郎此时感怀与自家老丈人对儿女的宠爱程度,怕是在岳父心中兄弟家族都要排在后面呢,自家夫人真的是好福气,遇上了好爹,还有自己这个好夫君。

想想自家娇娇,当爹的做到这份上好像也挺正常的。

池二郎现在找到了一条平衡自己内心的一种方法,那就是不跟岳父争抢在夫人心中的地位,他跟岳父比怎么宠闺女,势必要比岳父做的更好。

池二郎悄然的给华二老爷布菜:“这酒后劲绵长,听四娘说您半熏之时,写出来的狂草举世难寻,今日小婿同姐夫妹夫可是要保眼福了。”

老尚书被恶心到了,酒都没滋味了。

华二老爷一张脸乐的花一样:“芳姐还是有点眼力见的,半熏之时的狂草最有感觉,离举世无双还差点。二郎若是喜欢,回头爹爹给你手写一副。”

池二郎:“如此二郎就不同岳父大人客气了,今日的酒水二郎可是要掌握好,半熏最佳。”

然后笑吟吟拿起华二老爷手边的小酒壶。

华老尚书咬牙切齿,老二也就是眼光还不错,挑了一个懂事的姑爷,也算是孝顺,还知道变着法的劝人了,老尚书那真是不顺气的很:“还算是你有点廉耻。”

冯大朗也算是明白点什么了,在这位二伯这里他是讨不得好的,在老尚书那里献殷勤:‘小婿久慕祖父大人的书法呢。’

说完羞涩的抬眼看了一眼华老尚书。

老尚书人精,什么没见过呀,这位三姑爷拍马屁的招子差了点。假了点。

人家池二郎那是拍马屁吗,人家是为了让老丈人少饮酒。眼力见不行,脑子也差了点。跟池二郎比差了不是一点,还不如边上不吭声看池二郎眼色的柳九郎呢。至少这位知道藏拙。

不过老尚书乐的踩老二还有池二郎这个孙女婿两脚:“大朗的品味还是不错的,回头去书房看看有么有喜欢的,给孩子们带回去,就说是我这个祖父奖励他们的。”

冯大朗喜不自胜,跟着连番作揖答谢。

老尚书也像模像样的回了那么几句,中间还挑眉看了看自家二儿子。

华二安咯也心说幼稚。

池二郎一心一意的控制自家岳父大的酒水。这位喝多了,在夫人那里肯定是他的错,何况这样的岳父大人,他孝顺起来那真是真心真意的。没什么别的想法,愿意对这位岳父大人更好一些。

柳九郎心说这位两位姐夫都是人精呀,他一个凡人在这里真的有点不适应,不过还是下意识的跟在池二郎后面行事。看得出来还是这位四妹夫老练一些。

饮宴过后,池二郎跟在岳父大人身边回二房。

华二老爷半熏:“你祖父年岁大了,越来越不好哄了,我们兄弟的感情从来不容置疑,不在这点小事上,再说了你大伯回京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用得上这么大的阵仗吗,我若是因此耽误上朝,会引来多少非议呀。你祖父怎么就不知道多想想呢。”

池二郎跟在岳父的大人的身后,那真是不知道怎么开口好,原来岳父挺正常的呢。说的做的都对。可就是结合着三月前,请假在城外接闺女的事情后,这话实在没什么说服力,当初您老人家怎么就不能这么通透的想想呢,相比这话让老祖父听到,又要多喝两杯了。

华二老爷心情不错:“难得今日咱们都在府上,让人去把芳姐他们娘几个叫过来,我也好长时间没见过芳姐的练字了呢。”

好吧这位要一家同乐。

书房里面华二夫人抱着二胖站在华二老爷的左边,芳姐抱着妹妹站在华二老爷的右边,池二郎抱着自家娇娇,站在书桌前面。

华二老爷半醉之下心满意足的挥毫泼墨。字确实不错,自成一格的豪迈奔放。

再看看岳父身边的这个阵仗,难怪人家书写出来的字体如此的随意洒脱,看看人家幸福的。等自家娇娇再大些,他池二郎定然要让夫人扑纸,闺女磨墨,享受一下自家岳父大人的感受。池二郎想着还要有一手配得上夫人闺女的好字。现在开始练应该不晚。(。

第491章 男人的胸怀第201章 缺心眼第472章 论理第53章 初见第579章 热血少年第589章 论罪第346章 护短第540章 恨嫁第176章 和好第385章 美名第363章 德才兼备第452章 旁听生第601章 败北第609章 训徒第667章 圣恩第95章 诲人不倦第645章 早教第638章 身前身后第534章 团聚第403章 围观第521章 舍身取义第502章 二郎教妹第202章 砍梅第461章 又得妹妹第296章 新婚那点事第420章 攀扯第77章 恬犊第115章 施恩图报第435章 事来了第336章 一个顶俩第317章 小舅子来了第454章 挑事第224章 拙笔第510章 入夏第163章 美须第209章 由来第605章 寡妇在嫁第553章 憋大招第363章 德才兼备第189章 大老爷第459章 公婆驾到第631章 揽权第668章 在恩第186章 备选后母第619章 奋起第520章 布防第314章 祸水东引第587章 发难第443章 有喜第41章 家私第97章 表兄表妹第293章 公婆第188章 评爹第467章 二郎教子第592章 冷遇第674章 结局篇第541章 胜败第318章 挖坑自己跳第262章 杠上第646章 女娲第303章 作践第255章 不过是表叔第96章 气人第410章 匪患第102章 安顿第135章 本来面目第368章 神补刀第77章 恬犊第284章 初二第582章 高消费第200章 缘分第104章 雷山第202章 砍梅第62章 算计第370章 表亲很多第679章 尾声四第329章 翁婿不和第410章 匪患第360章 夫人英明第680章 尾声第303章 作践第158章 挑娘第592章 冷遇第679章 尾声四第212章 池家九姨第660章 发威第469章 训子第512章 众叛亲离第173章 训妹第259章 喜鹊登枝第310章 扮猪吃虎第76章 相协第507章 春日游第451章 拆台第273章 追节第367章 好男人第171章 表亲第四百六十章第83章 尼姑第27章 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