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别院听琴(下)

《子夜》结束了,下面要休息一刻钟,外面夜凉风寒,琴客们都纷纷涌进了厅堂里,三五成群地小声议论着。

今天是腊日,是大唐一个重要的节日,来参加乐会的男男女女们也打扮得格外漂亮,尤其紫云轩的贵宾堂中,许多名门贵妇更是施朱傅粉,冶容艳佚,她们身披罗、纱等丝织品,轻盈剔透,展示身材之美,一花冠、一巾帔皆值万钱,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户部侍郎杨慎衿的妻子,她裙拖六幅湘江水,披一袭长达三丈的龙绡纱衣,环绕于身,重不过二三两,不盈一握。

即使在松鹤堂、明月堂这样的普通厅堂,年轻的女子们也是锦绣如云、珠翠耀眼,而男人们大多身着圆领袍衫,腰系革带,头上或戴软脚幞头,或戴高筒纱帽,个个彬彬有礼。

腊夜喝粥,这一直是腊日的传统,乐馆也不能免俗,这时,两名仆役挑着大木桶而入,木桶上热气腾腾,这是乐馆特地熬制的五宝七珍粥,供大家宵夜,后面则跟着抬碗筷的仆役。

众人兴致勃勃,纷纷上前取碗舀粥,李庆安取一碗,坐在一旁慢慢地喝着。

荔非元礼则在一个角落里和几名士子比赛掷壶,掷壶就是用箭投入几丈外的一个瓶子中,又叫文射。

在安西这种游戏非常流行,作为安西第一箭,李庆安也是此中的高手,只是安西军更注重实际骑射,没人把这种掷壶当真。

李庆安对掷壶没有兴趣,他在听几个年轻士子谈论着即将出场的琴仙。

“下面就是琴仙演奏了,我等待了整整半年,就是为了一睹芳容!”一名士子无限感慨道。

另一名年轻的读书人也轻叹道:“本来听说中元节后她不再出场弹琴,没想到梨园别院居然又把她请出来了,我等又有耳福了,哎!不知明年上元节还没有这个机会?”

这时管事走过来笑道:“听说这是琴仙最后一晚弹琴了,以后琴仙姑娘就不会再弹琴。”

“那等会儿可一定要去看看她!”

......

“真他娘的没劲!”

荔非元礼无精打采地走了回来,李庆安瞥了他一眼笑道:“怎么,输给人家了?”

“我会输给他们?”

荔非元礼不屑地一撇嘴道:“一帮蹩脚货,只能在两丈外投,还自诩如何了得,我在三丈外连中五箭,他们就把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说到这,荔非元礼凑上前低声笑道:“七郎,要不你也去试试吧!我想看看他们被吓死的样子。”

“哼!和这帮书生比有什么劲,要比就去和范阳军、朔方军内的高手去比。”

就在这时,琴台上叩响了一声云板,这是琴仙即将出场了,众人也顾不得再喝粥,丢下碗便冲出去抢占有利地盘,李庆安和荔非元礼也不再说话,目光向琴台投去。

琴台已经布置完毕,所有繁琐锦缎都去掉了,只剩下一座白玉雕成的琴台,高约三丈,周围轻烟缭绕,仿佛置身瑶台仙境一般。

一声琵琶如裂帛,琴仙终于出场了,众人都屏气期待,只有荔非元礼一个人在大声鼓掌叫喊:“好!琴美人快点上台。”

他刺耳的呼喝人让无数人都暗暗皱眉,但随着伴奏的琵琶声渐渐变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白玉走道上,这是连接池中琴台的唯一条通道,在悦耳的琵琶声中,琴仙出现了,夜色稍暗,看不清相貌,但她白裙似雪,肌肤若玉,如流风之回雪,似轻云之蔽日。

绝世无双的身姿让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在轻雾中,她就仿佛凌波仙子出现在水面上。

一时间掌声如雷,连李庆安也忍不住鼓起了掌,这种清丽绝伦的气质和雪肤在后世已经很少见了,如果说他前天见到的独孤明月是一朵艳丽富贵的牡丹,那今天见到的琴仙就是清幽脱俗的沁兰了,老天!大唐到底有多少绝世佳人?

琴仙缓缓走上琴台,在席上盈盈坐下,侍女将琴放置在她面前,又点了一炉菊香,在袅袅的青烟中,琴声如流水般轻泻而出。

这是一首《渭城曲》,就是根据王维的诗而作,天籁般的琴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卷轴在徐徐展开。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友人依依惜别,主人最后举起酒杯: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出使黄沙漫漫的西域,在大唐人心目中总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一去经年,那一杯酒里有多少离别的愁绪,有多少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在行云流水般的琴声中,人们仿佛体会到了诗中的意境,一杯满含深挚情谊的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池塘四周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从西域而来的李庆安对这首曲子体会更深,那孤独的天山月色,那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那瘦骨嶙峋的落单野狼,一人一马一弓,让他度过了两年的戍边生涯,‘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庆安仿佛感觉琴仙的这首曲就是为他而弹,不仅是他,所有人都如痴如醉,都感觉琴仙是为自己而奏。

..........

琴声宛如一串珍珠般的跳跃后,开始渐渐低微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琴声消失了,四周一片寂静,人们还没有从仙境琴音中醒来,当琴仙站起,向众人盈盈施礼时,人们终于醒了,池塘四周爆发出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经久不绝。

..........

乐会结束了,无数琴客都向琴仙的房门涌去,他们期盼着能见一面琴仙的姿容,留给他们今晚最美好的记忆,但遗憾的是,琴仙早已悄然而去,没有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李庆安带着荔非元礼离开了乐馆,一路上,荔非元礼出乎意料地安静,良久,他终于长叹一声道:“大丈夫当娶如此佳人为妻!”

李庆安也沉默不语,琴仙带给他的冲击也是无以伦比,如果说那天晚上他只闻天籁琴音,那今天,他就被琴仙的清丽绝伦的姿容深深震撼了,他望着荔非元礼的感慨,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

平康坊的斜对面便是崇仁坊,中间相隔春明大街,开东西两座坊门,此时大街上寂静无人,只有他们二人杂沓的马蹄声,忽然,隐隐传来了轰隆隆的鼓声,远远的,只见崇仁坊的坊门在缓缓关闭。

“不好!”两人同时大喊一声,催马向前狂奔,大唐的律令,坊门一关,谁叫门也不会再开,他们来长安时日不多,对这条律令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但还是晚了一步,离大门还有三十步时,坊门便轰然关上了。

“他娘的,给老子开门!”

荔非元礼怒火高炽,大声吼叫,但没有人理会他。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激烈的马蹄声传来,有人在高声大喊:“请等一步关门,让我们进去。”

..........

(《新唐书》卷三九:“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凡城门坊角,有武候铺,卫士、彍骑分守,大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叫呼,武官暗探;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所以一般城门都是日暮而闭,但因为很多情节需要夜间发生,所以本书略做修改,改为亥时正关门,也就是晚上九点半左右。)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352章 太真蒙难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41章 初见相国第211章 第三条计第41章 初见相国第400章 风雨欲来第700章 安心为相第363章 偶遇故人第443章 咸阳事件第573章 猎鹰行动(二)第346章 李豫之忧第188章 隐龙惊现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644章 上党战役(六)第538章 明皇之死第7章 突胡来袭第511章 风及南北第177章 回纥特使第609章 隐龙入地第393章 货币战争(下)第611章 谁为左相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334章 帝国公主第210章 贵妃说情第697章 兵入河北第294章 兵不厌诈第555章 颜氏兄弟第638章 贵妃消息第181章 闺房之乐第352章 太真蒙难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197章 气吞万里第502章 截断归途第654章 高陵异兆第706章 楚州异兆第296章 翁婿会面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8章 百步杀人第675章 宫廷政变第328章 神秘商队第181章 闺房之乐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687章 河北风云(上)第295章 解决灾情第132章 朝中论战第45章 太白酒楼第217章 鸟择良木第476章 平楼事件(下)第471章 独孤家宴(下)第307章 漫天开价第102章 龙虎争斗(下)第709章 奉先夜话第47章 胡人禄山第309章 庆安新县第452章 重组千牛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438章 形势突变第158章 上元观灯(上)第676章 人之弱点第521章 月圆之夜(下)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511章 风及南北第218章 杨钊折臂第156章 身份难题第130章 夺岛之战(上)第377章 情报为先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560章 拜访崔家第605章 裴相之死(下)第507章 三个条件第526章 惊弓之鸟第488章 血战且末(中)第298章 携美游庄(下)五十六章 夜游长安上第476章 平楼事件(下)第696章 谈婚论嫁第693章 荔非选美第579章 火烧东市第256章 长安密使第454章 裴家大寿(上)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374章 帝国合约(下)第411章 斩尽杀绝第454章 裴家大寿(上)第526章 惊弓之鸟第130章 夺岛之战(上)第298章 携美游庄(下)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144章 拜见太子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171章 再会沙陀第369章 拦截河东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49章 封赏前夜(下)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581章 特殊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