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河北风云(下)

入夜,朔风骤起,寒冷刺骨,老人和孩子都躲进镇上的空屋子,难民们生起了一堆堆的火,他们裹着被褥,围着火堆取暖,远远望去,只见苍凉的大地上火光星星点点,一眼望不见边际。

在几堆篝火前,季胜和他的一百多名手下都坐在火堆前默默地想着心事,从莫州转到沧州,虽然难民的行军非常艰难,但还算顺利,没有任何军队来袭扰,季胜也知道,这和安史之间的大战有关,他们都无暇顾及这边,但安史之间的战争此时已经结束了,史思明还是没有动作,这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六万多难民逃难,这个目标很大,史思明不可能不知道,季胜有一种直觉,史思明不可能无动于衷,尽管他已经派出斥候去探查敌情,但强烈的直觉还是让他坐不住了,他站起身向张巡所在的火堆走去。

张巡正和十几个家族的长者商量着明天的路程,从这里到海边还有近两百里,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至少还要走七天,口粮就有点成问题了,他们的粮食本来就不多,在路上耗的时间太长,老弱病患拖累了整个队伍,每天的行军速度太慢,只有三十余里,这样绝对不行。

“假如我们每天的路程能提高到五十里,我们就能坚持到海边。”

张巡望着众人,恳求道:“大家想想办法,能不能让队伍走快一点。”

“张县令,如果我们到了海边,而船没有到怎么办?”一名老者担忧地问道。

“船应该到了,按照约定,昨天船就应该到了,只是我们走得太慢。”

“可是怎么也快不起来啊!大家走了这么久,都已经筋疲力尽了,能保持现在的速度已经不错了,总不能让年轻人把老弱‘妇’孺丢下自己走吧!那样他们也不干。”

“那怎么办?大家再想想法子。”张巡又一次动员众人。

“使君,或许我有个办法!”季胜笑着走了过来。

张巡‘精’神一振,连忙道:“季将军快说,什么办法?”

季胜在张巡身边坐下,对众人笑道:“这样吧!我让两个弟兄先去海边报信,我估计船中应该带有粮食,我们就让大船沿着浮水驶来,这样我们就在浮水中直接上船,不用再去海边了。”

“这个办法好啊!”

张巡重重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但他眉头又一皱,担忧道:“海船能进浮水吗?”

“应该可以,前面的浮水很宽,足有一里,六七丈深,我想应该可以,即使不行,他们一定也有小船,让小船运点粮食过来也可以,使君认为呢?”

张巡点点头,“这两个办法都不错,咱们就这样办!还烦请季将军立刻派人前往海边。”

“事实上,我下午已经派了,我找使君是有另一件事商量。”

季胜看了一眼众老者,便笑道:“大人到我这边来说吧!”

张巡会意,便对众人道:“大家回去,明天还是继续出发,这下不用急了,沿着浮水慢慢走,等待粮食过来。”

众人都放下心,纷纷起身告辞了,待众人走了,季胜这才压低声音道:“使君,我其实担心的是史思明的军队。”

张巡一惊,“史思明的军队来了吗?”

季胜摇摇头,“虽然暂时还没有消息,但我有直觉,史思明应该发现我们了,我怀疑他们就在向这边赶来的途中。”

他刚说到这,只听一阵急促马蹄声传来,在夜‘色’听得清清楚楚,季胜脸‘色’一变,他腾地站起身,“来了,有消息来了。”

马蹄声奔近,只听一名斥候大声询问,“季将军在哪里?”

“就在那边!”

战马奔上前,一名斥候从马上跳下,单膝跪在季胜面前,“禀报将军,我们发现了史思明的军队,约两万骑兵,前锋已经过了长芦县。”

季胜和张巡同时脸‘色’大变,长芦县离这里只有七十里,而且对方是骑兵,今天半夜就能赶上他们了。

汗水从张巡的额头上渗出,他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他们的行军太慢,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他的心揪紧了,史思明当年在恒州屠杀难民的情形依然让他们记忆犹新。

“季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季胜紧咬一下嘴‘唇’,沉声道:“没有办法了,我带弟兄去拦截,现在我们唯一的依靠就是这条浮水,使君让难民们立刻动身出发,我们只能看天意了。”

张巡也只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他点点头,躬身施一礼,“一切就仰仗将军了!”

季胜大步走到篝火旁,喝令手下斥候上马,带上所有的武器,黑‘色’中,一百多名斥候骑兵迅速整队,催动战马向西疾奔而去。

难民队伍也开始准备出发了,难民们默默收拾东西,孩子的哭声回‘荡’在四野,求生的‘欲’望使他们强打‘精’神,连夜向东前行,速度明显加快了。

.......

一百多唐军斥候沿着浮水一路疾奔,季胜并不担心这边,浮水很宽,水也很深,而且没有船只,史思明的骑兵无法从这里渡河,唯一的渡河地就是清池县,那边向西有几座桥梁,他们只要及时赶去将桥梁拆掉,史思明的骑兵即使到了,也过不了河,他们还得继续向西,去南皮那边渡河.这样他至少就能争取到两三天时间,或许接应的大船就能到来.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这支斥候骑兵队都是来自安西第一猎鹰营,都是斥候中的斥候,‘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受李庆安的派遣,赴河北执行任务,就是保护最后一批难民逃离河北,这是几个月前定下了计划.

斥候们也知道从史思明眼皮下逃走,并不是那么容易,很可能要遭遇一场恶战,为此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人都带上了唐军最新的骑弩,为了便于携带,他们都只带小箭,每人准备了四匣两百支,还有两把横刀、长槊、圆盾、军毯,他们甚至还带了二十枚小型震天雷和大量火油。

如果史思明派来的军队只有几千人,那他们这一百名斥候也能对付,但史思明派来的却是两万人,而且都是骑兵,他们几乎没有一点机会,只能用伏击或者偷袭的办法,尽可能地拖延史思明军队的时间。

斥候队一路奔驰,一个时辰后,斥候队抵达了清池县,清池县已经成为一座空城,只有数百名不愿离开故土的老者,斥候队没有进城,更没有让任何人知道他们存在,直接赶到了城北的大木桥,这是渡浮水最大的一座木桥,浮水在这里变窄,只有十几丈宽,但水流湍急,依然无法淌水过河。

黑黝黝的大木桥横跨在浮水之上,它俨如一个庞然大物,在风雨之中已经矗立了百年,它是用巨大的原木搭建,百年的风雨侵蚀,它显得有些破败了。

季胜久久凝视着这座大木桥,他并不是在追思大木桥的历史,此时他没有这种兴趣,他是在考虑如何最大程度的拖延敌人的时间,他知道,从这里向西一直有两百里,都是无法直接渡河,必须依靠桥梁和渡船,渡船肯定是没有,一次次的屠杀和扫‘荡’早已使渡船和渔民都消亡殆尽,他们只能依靠桥梁,而从这里向西,一百五十里内,有四座桥梁,两座小桥、两座大桥,而最大桥就是这座大木桥,敌人的骑兵肯定会选择从这里渡河,如果过早让敌军发现这座桥已经被拆毁,他们一定会向西改道。

季胜手一招,叫来两名士兵,对他们道:“你们两人带五只震天雷向西,给我炸毁其他三座桥梁,一直到南皮那座桥梁,也要炸毁掉。”

“可是.....震天雷会不会惊动敌军?”一名士兵担心地问道。

季胜看了看天空,天空出奇地‘阴’沉,没有一丝星光和月亮,他摇摇头,“不会,他只会以为是闷雷,你们放心去吧!”

两名士兵答应一声,带上五只震天雷,向西疾速奔去,季胜迅速算了一下,他手下连他自己一共有一百二十二人,除掉十名去各处执行任务的,还有一百一十二人,压力相当大,他还得留下两个人隐藏在桥下,两个桥墩,一边一个。

季胜一声令下,“撤!”

士兵们立刻向清池县城旁的一片树林奔去,这片树林距离大木桥只有两里,官道就从树林旁经过,就是最好的伏击隐蔽处。

........

时间渐渐过去了,大约三更时分,河对岸传来了马蹄声,一队两千人的史思明骑兵先锋疾速奔来,他们直接跃上了大桥,很快奔过大桥,向清池县疾驰而来。

两千骑兵形成的气势也是惊天动地,尘土飞扬,黑沉沉的天空竟染成了黄‘色’,他们离树林越来越近,很明显,这支骑兵并没有意识河北境内竟然还有唐军的存在,他们心急如焚,皆想着尽快追上难民,挑选最好的‘肥’羊,对他们来说,最好的‘肥’羊就是年轻‘女’人。

来的是一支回纥人骑兵,身着皮甲,手握战刀,一个个骑术高超,这次追来的两万骑兵都是仆骨部回纥人,对他们而言,追赶汉人难民并不是什么苦差事,而是发财和掠夺人口的机会,这种机会,他们怎么会放过。

回纥骑兵们沿着官道疾奔,官道离树林只有百步,树林内一百多名斥候,已经将箭上弩了,平端的弩箭对准了飞驰而来的敌人,虽然只有一百多人,但对付两千人的回纥骑兵,他们依然毫不畏惧。

困难是有,冒险也有,但唐军斥候极为需要回纥骑兵的马,这些马会给难民撤退以极大的帮助。

就在回纥骑兵奔过约三成时,季胜下达了‘射’击的命令,“‘射’!”

‘嗖!’一百余支箭脱弦而出,强劲地‘射’向奔驰中敌军,只听见一片惨叫,七八十名敌军被‘射’中,从马上翻滚下地。

突来的袭击使回纥骑兵大吃一惊,他们纷纷勒住战马,就在这时,第二轮箭雨‘射’至,这一次,回纥骑兵就像静止不动的靶子,瞬间就有近百人从马上消息,他们的皮甲根本抵挡不住唐军强劲的弩箭。

猎鹰营的厉害就在这里,他们能通过第一轮的‘射’击迅速调整自己的‘射’击范围,不像第一次,很多人都是同时‘射’一个人。

回纥骑兵开始狂叫起来,他们已经发现发现树林中的唐军并不多,他们有两千人,足以将对方绞杀干净,铺天盖地的骑兵从官道上冲下,向树林奔去,黑暗中,谁都没有注意到地上的异常,到处是泥浆一样的东西,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

这时,唐军骑兵已经撤退了,向树林的另一头撤去,只留下两名士兵,他们用是弓箭,只见两团火光突地亮起,随即两团火光呈抛物线‘射’出,‘射’进了回纥骑兵中,直‘插’在地上,只见‘轰!’地一声,烈焰燃起,迅速形成了一条二十丈长,两长宽的火焰带,熊熊火焰燃烧。

尽管火焰冲天,但回纥只在片刻惊慌后便稳住了阵型,两丈并不宽,他们的战马可以一跃而过,可就在这时,火焰带中忽然爆发出了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泥土和火焰腾空而起,这是八颗震天雷同时爆炸了,爆炸所带来的冲击‘波’和碎铁片,瞬间便将数百骑兵炸得人仰马翻。

但爆炸带来更为强烈的是恐惧,两千回纥骑兵‘乱’作一团,士兵们胆寒心裂,战马受惊,没头没脑地四下‘乱’冲‘乱’撞。

唐军斥候突然从东面杀来,他们围绕着敌军弩箭飞‘射’,将一个个的敌军‘射’落下马,只‘射’了四五轮,他们便挥舞长槊杀进了依旧‘混’‘乱’不堪的敌群之中。

经过六七轮的‘射’击和爆炸,回纥骑兵已经损失过半,一群如猛虎般的唐军斥候骑兵杀入了敌群中,他们训练有素,以一个整体杀入回纥军中,仿佛一只铁拳,击碎一切胆敢拦路的敌军。

唐军士兵刀砍槊挑,铁蹄滚滚,他们勇猛无比,将回纥人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尽管回纥骑兵的千夫长几次要集结军队,但刚刚集结就被唐军骑兵击溃,回纥骑兵已经出现了即将崩溃的迹象,他们士气低‘迷’,剧烈爆炸的恐惧使他们的勇气早已‘荡’然无存。

季胜在军队中指挥着战斗,他在寻找回纥骑兵的千夫长,很快,他找到了,千夫长在军旗下大喊大叫,企图稳住阵脚,季胜在急速的奔跑中,迅速举弩瞄准,‘咔!’一声弩机响,一支强劲的弩箭闪电般‘射’出,一箭‘射’中回纥千夫长的‘胸’口,千夫长惨叫一声,一头栽倒在地。

就在这时,大木桥传来了两声闷雷般的巨响,两边桥基同时被炸断,巨大木桥摇摇晃晃,中间的桥桩最终支撑不住巨大的身躯,木桥断裂成两截,轰然滚落进浮水中。

千夫长的惨死和大桥毁灭,俨如压倒骆骆的最后两个沉重的石块,回纥军崩溃了,他们开始调头向西逃跑,这时的唐军立刻转变了队形,就像分裂一般,由一只百人组成的铁拳,迅速分裂成五人一队,向逃跑的敌军追去,他们不再用刀砍槊挑,而是用弩箭‘射’击向西奔逃的敌军。

数百名回纥骑兵在一百多名唐军士兵的追击下,吓得魂飞魄散,约逃越少,最后只剩下百余名骑兵逃出了唐军的追击,唐军不再追赶,而是收集战马,杀死受伤敌俘。

一个时辰后,东天渐渐翻起了鱼肚白,收集战马的唐军都纷纷回来了。

副将祁晏策马上前,向季胜拱手施礼道:“季将军,弟兄们阵亡了七人,伤二十一人。”

季胜点点头,“阵亡的弟兄先就地安葬!”

停了一下,他又问道:“搜集了多少战马?”

“回禀将军,收集了一千二百匹战马,其余都是受伤或者死亡,不能用了,但回纥人所带的马料只能支持三天。”

一千二百匹战马可以大大帮助难民,至于草料倒不用担心,东面数十里外有大片草地。

季胜沉思一下,又道:“叫弟兄们动作麻利一点,尽量多割一点马‘肉’带走!另外,你带大家回去,我和三十名弟兄留下。”

“将军,你不走吗?”

季胜摇摇头,“我不太放心,刚才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回纥人在草原上是怎么渡河?我觉得我可能疏忽了什么,你立刻带弟兄们先走。”

很快,骑兵们割下了不少马‘肉’,驱赶着一千多匹战马向东而去,大木桥的断桥便只留下季胜和三十名唐军斥候。

尽管他们歼灭了两千回纥骑兵,但季胜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有一种不妙的感觉,他派去炸桥的两名士兵应该已经到了第一座小桥处,那边离这里只有三十里远,可久久也没有听见爆炸声,两名手下出什么问题了吗?

就在这时,大地开始微微震动起来,季胜和他的手下们纷纷后退,他们同时向河对岸望去,他们是经验丰富的斥候,都知道,这种震动是大规模骑兵来临时才有。

果然,在微明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出现了,伴随着尘土飞扬,季胜脸‘色’有些变了,这是一万八千人骑兵主力军来了,他看了看大木桥的残迹,心中变得异常担忧。

史思明的骑兵队越来越近,开始放慢速度,大地也不再颤抖,但骑兵队铺展开来,一眼望不见边际,这种气势让小小浮水也变得无足轻重了。

季胜忽然看见一顶黄罗顶盖,后面金边大旗上绣着一个斗大的‘史’字,原来是史思明亲自率军前来了。

但季胜不久又看见了另一件让他绝望的事情,对方在发现木桥被拆掉后,近千人立刻开始砍伐树木,很快他们砍倒了数十棵大树,将两层树木扎起,形成了一个厚实的筏子,季胜忽然明白过来了,对方在制作浮桥,用筏子连接起来,再铺上木板,就是一座浮桥。

季胜狠狠一拍自己的脑‘门’,他怎么没想到呢?

汗水从他额头滚落,他的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从昨天到现在,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对方根本没有必要绕道,直接可以搭浮桥过河,季胜有些绝望了,六万难民很快将全部成为回纥人的羔羊。

回纥人的速度非常快,他们已经扎好了十架筏子,开始用铁链将它们连接,史思明在大旗下有些得意地笑了,这些唐军骑兵想得太天真了,拆了桥就能阻拦他的去路,这样的小河,他们一个时辰便可以搭起一座浮桥。

可就在这时,一名回纥军官指着西方大喊:“大帅,你看!”

史思明搭手帘向西方望去,他的脸‘色’顿时大变.....

季胜也发现了异变,西方也出现了一支黑压压的军队,无边无际,军队迅速向这边靠近,季胜俨如从冰窟又掉进了火坑,他猜到了,这只能是田承嗣的军队。

他嘴角浮出了一丝苦笑,原来不仅史思明不会放过他们,连田承嗣也不想放过他们,他们确实想得简单了,六万难民怎么可能轻易逃脱呢?

只见一队骑兵飞驰而至,在飞驰而来的骑兵队正竟然有他派出了的两名斥候,季胜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

只见骑兵队飞驰到了他们面前,一名头戴金盔的老将从队伍中出来,他捋须微微一笑,“你就是季将军吧!”

“你是.....”

“老夫田承嗣!”

田承嗣的突然出现,惊得季胜的手下纷纷举起弩箭,“不要动手!”

季胜拦住了他们,他一拱手道:“田帅来此,有何见教?”

田承嗣呵呵笑了起来,“季将军不用担心,我是奉赵王之命,前来接应你们。”

..........

田承嗣大军的到来扭转了岌岌可危的形势,史思明最终不敢过河,在僵持了半天后,大军撤回了幽州,而季胜最终拒绝了田承嗣请他们去魏州的邀请,田承嗣也不勉强,派兵护送难民东去,两天后,四百艘接应难民的大船驶入浮水,成功接应了六万难民,大船返回了扬州。

但季胜和他的弟兄们却没有上船,他们渡过浮水,继续向东北方向而去,投身到另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中去。

..........

(汗啊!历史推荐榜居然无影了,大家投一张推荐票吧!老高求了。)

第445章 汉中惊变第388章 万里求聘第135章 石堡大战(中)第613章 微服私访(下)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174章 天山春猎(下)第15章 并非盗贼第483章 粉墨登场(下)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180章 如画当垆第29章 接受军令第194章 大食雄鹰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发前夕第706章 楚州异兆第120章 史田生隙第699章 西线备战第433章 皇庄惊魂(上)第460章 以彼之道(上)第438章 形势突变第108章 有朋远来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583章 雾娘所求第430章 杨家不甘第651章 帅帐藏娇第165章 出发前夕第299章 庆安成婚(上)第22章 石国来客第614章 通货膨胀第129章 绝密武器第618章 吴王虎子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94章 沉香夜宴第656章 放线钓鱼第279章 独孤家宴第97章 庆王李琮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587章 禄山隐忧第206章 盅巫之祸第380章 血战月氏(下)第186章 金满县令第353章 僵而不反第135章 石堡大战(中)第235章 攻取石国(上)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309章 庆安新县第107章 连夜追杀第455章 裴家大寿(中)第329章 雪夜来客第473章 祖孙绝情第505章 勇士归来第575章 猎鹰行动(完)第549章 南唐之争第329章 雪夜来客第276章 双管齐下第13章 内室密谈第83章 人口贩子第669章 东宫争嫡第601章 血战相州(五)第581章 特殊援军第126章 军旅娇娘第371章 庆安有后第323章 危机深化第44章 雪夜幽梦第436章 谁为新帝第371章 庆安有后第136章 石堡大战(下)第204章 杨庆联手第374章 帝国合约(下)第576章 将帅异心第138章 绝岭屠鹰(中)第643章 上党战役(五)第93章 东市失火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653章 营救人质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564章 软硬兼施(下)第60章 别院听琴(下)第48章 封赏前夜(上)第377章 情报为先第469章 关中内讧(下)第85章 细水长流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401章 粟特商人第702章 史营内讧第658章 反庆集团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338章 双管齐下(上)第415章 霍国公主(上)第156章 身份难题第535章 子仪进京第487章 血战且末(上)第77章 皇帝召见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686章 两国来使第102章 龙虎争斗(下)第123章 青海湖畔第129章 绝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