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古怪乐器

傍晚时分,李庆安返回了崇仁坊,他已经两天没有回家了,三个小娘听见他的声音,激动得从屋里奔了出来,小莲和如画抱着他的胳膊又蹦又跳。

“大哥,我们以为你不要我们了呢?”

“怎么会呢?我不是让人回来告诉你们,这两天特别忙。”

李庆安笑着解释,他的目光投向了门口含羞倚门的如诗,见她含情脉脉的娇态,李庆安心中一热,上前笑道:“如诗,你也以为我不要你们了吗?”

如诗见他目光火辣,心中怦怦直跳,她害羞得想低下头,可是妹妹和小莲都望着她呢,她只得掩盖住心中的甜意,红润的小嘴轻轻一撅,“嗯!有一点儿。”

李庆安哈哈一笑,“怎么可能呢!不是说一曰夫.....那个、那个咱们简单吃一点饭,我带你们去逛夜市。”

小莲和如画听说逛街,皆一声娇呼,眼睛都亮了,慌不迭地跑去端碗盛饭,李庆安不由笑着摇了摇头,女人喜欢逛街,自古亦然,他目光热烈地低下头,在如诗耳边低声笑道:“一曰夫妻百曰恩,我怎么会不要你呢?”

“大...哥!”如诗娇声轻颤,连耳朵根都红透了。

........

简单地吃罢晚饭,李庆安租了一辆马车,载着三个小娘,夜逛长安去了,有了上次买百翠杯的经历,他是不会再去东市了,东市的东西虽然不错,却享受不到逛街的乐趣。

三张俏丽的脸蛋挤在马车窗口,仿佛三只兴奋的黄鹂一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长安的夜景,尤其如诗如画姐妹,更是从来没有逛过街,她俩快乐得咯咯娇笑,惹来无数惊奇的目光,李庆安也不由有些飘飘然,这种绝色的孪生姐妹恐怕皇帝也没有呢!

李庆安心中感慨,她们三个小娘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了,又何必去别处看美女?感慨归感慨,李庆安的心中却始终抛不下琴仙那清丽绝伦的倩影。

........

马车到了西市,三个小娘下车步行,不料,如诗如画两个俏丽的小娘一露面,立刻引起了一阵轰动,逛街的人纷纷围上来,指着她俩议论纷纷,这也难怪,在古代生孪生孩子,十有八九是难产,难产意味着什么,这就不言而喻了,更何况是这么漂亮的孪生姐妹,真不知安禄山是从哪里把她俩找来。

甚至有个胡人上前拦路道:“军爷,把这两个小娘卖给我如何?”

结果自然是被李庆安一巴掌打跑。

“你们跟我来。”李庆安笑着拉住两姐妹的手,一边一个,走进了一家绸缎庄。

“李大哥,你想给我们买点什么?”如画笑靥如花,搂着李庆安的胳膊,撒娇地问。

“你想要什么?”李庆安忍不住捏了一把她粉娇欲滴的脸蛋笑道。

“裙子!”如画忽闪着大眼睛道:“我最喜欢榴花染舞裙,红色、绿色,只要色彩艳丽的我都喜欢。”

“好!你想要多少就买多少,如诗呢?”

李庆安又回头向如诗望去,正好她一双美眸正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他,两人目光一触,如诗一惊,她慌乱地低下了头,脸蛋飞过一抹霞红。

“大哥买什么我都喜欢。”

李庆安心中大乐,‘这小娘....有意思!’

“客人,你们想要买点什么?”一名伙计飞奔着迎了出来,他忽然看见如诗如画姐妹,先是一愣,紧接着眼睛亮了起来。

“我要买裙衣!”李庆安重重敲了敲柜台,“把你们所有的绫罗绸缎统统拿出来!”

........

在绸缎庄呆了半个时辰,李庆安足足用去了一百两银子,折合一百余贯,一般唐女都是买衣料自己做,但也有现成的裙子,这里的一条普通长裙不过百文,他这一百两银子足够买上千条裙子了,当然,也有昂贵的裙裳,比如十贯钱一条的霞帔和二十贯一件的龙绡纱衣,尽管如此,李庆安还是为她们三人买了近百件各式衣裙,三个小娘又是欢喜,又是埋怨他乱花钱。

如诗如画便在绸缎庄里换了不同的衣裙,这样,两人便不再那么引人瞩目了,李庆安带着她们又逛了一圈西市,滑脚便进了一家琴坊,这是一家很大的店铺,摆卖着大唐的各种乐器,汉族乐器的琴、笛、鼓、唢呐、钟、磬、笙、筝、卧箜篌,以及西域乐器竖箜篌、曲项琵琶、筚篥、五弦琵琶、贝、铜钹、拍板、大鼓等等,应有尽有。

‘长安小娘年十五,善弹琵琶惯解舞’,大唐上下无论贵庶,没有不喜欢音乐的,几乎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家都会培养女儿学习弹琵琶,只是水平高低不同,因此大量的琴坊、乐坊便应运而生。

不过今晚琴坊里客人不多,只有几个来修理乐器的顾客,四人走进店铺,也没有伙计、小二之类的来应酬,只有一个年迈的琴师,坐在柜台前专注地调试琴弦。

“请问!”

李庆安声音很低,他有些不忍打扰琴师专注的工作。

“请问,我想买三把琵琶,可有?”

“客人是要买琵琶吗?”

从里间走出一名中年男子,他拱拱手笑道:“我是琴坊掌柜,无论客人想买什么样的琵琶,我们都有。”

“呵呵!我想买三把名师制作的琵琶,有吗?”

“当然可以,请客人到里间来。”

李庆安拉起如诗和如画的手笑道:“走吧!去选你们中意的琵琶。”

李庆安听如诗说过,她们俩善弹琵琶,只可惜她们的琵琶丢在杨钊别宅中没有带出来,李庆安便记在心上,特地来给她俩买琵琶。

“开心吗?”李庆安小声地问如诗道。

如诗轻轻点头,却将李庆安的手拉得更紧了,走进一间通道,光线立刻暗淡下来,李庆安趁机在如诗脸上亲了一下,笑吟吟地看着她,如诗娇羞无限地低下了头,眼中却露出欢喜的神色。

他们这个小动作却被如画看见了,她轻咬一下嘴唇,将娇躯紧紧地贴上了李庆安。

众人眼前一亮,来到了一间宽敞的大屋里,这里乐器更多,其中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琵琶,掌柜指着琵琶笑道:“客人,这一百多把琵琶都是名师制作,客人请随意挑。”

姐妹俩的目光顿时被琵琶吸引住了,她俩慢慢松开李庆安的手,走到墙壁前仔细地察看,小莲也饶有兴致地捡起一把琵琶,轻轻地拨弄,她小时候也被父亲送到乐坊学弹琵琶,多少会一点。

掌柜耐心地给她们讲解着每一把琵琶的来历,李庆安则背着手在房间里四处游览,这些唐朝乐器,他一样都不会。

但在后世他却会一种乐器,这时他走到一名老琴匠面前道:“我想定做一把胡琴,不知你们能否做到?”

老琴匠放下手中的活问道:“你可有图纸?”

李庆安从怀里摸出一张画的图纸,笑道:“就是这把琴,你们会不会做。”

李庆安的图纸上画的是一把吉他,在后世,他的吉他弹得非常好,如果唐朝能做出来,那他或许也会成音乐大师了,至少也可以去梨园别院献献丑了。

老琴匠仔细了看了看图纸,他眼睛一亮,忽然神秘地笑道:“客人请稍等!”

他走进里屋,片刻便取出了一只满是灰尘的木盒子,放在李庆安面前笑道:“客人不妨打开看一看。”

李庆安疑惑地打开了琴盒,蓦地,他的眼睛瞪圆了,不可思议地望着琴盒里,琴盒里是一把古怪的玫瑰色乐器。

.........

他竟然看到了一把唐朝的吉它,那长长的琴颈,那‘8’字型的构造和后世的吉它都极为相像。

李庆安呆呆地望着这把吉它,他十四岁生曰那年,父亲给他买了一把红棉吉它,从此这把吉它便陪伴他度过了枯燥的训练岁月,今天,他忽然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大唐看见了这种他最熟悉的乐器,他竟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客人,你也见过这种琴?”店掌柜出现他面前,笑问道。

李庆安思路被拉了回来,他连忙问道:“你这....琴是从哪里来的?”

掌柜取出琴笑道:“这是一个波斯胡人带来的,据说是西方的乐器,他们叫做波斯古琴,至今还无人会弹。”

李庆安点点头,这就对了,他曾在一本吉它乐谱上看过,吉它公元前便出现在小亚细亚,白衣大食被阿拔斯帝国取代后,阿拉伯吉它便随着白衣大食的残余势力进入了西班牙,并在那里得到发扬光大,大唐和阿拉伯地区交流频繁,这种琴流传到大唐也就不足为奇了。

掌柜见他对这把波斯古琴似乎非常有兴趣,便将琴递给他笑道:“客人要试试看吗?”

李庆安接过琴,这是一把用名贵紫檀木做成的琴,弦调整得很好,不过它是五根复弦,不是后来的六根单弦,他自然而然地将琴抱在怀中,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油然而生,虽然是五根复弦,但他手指却熟练地拨动起了其中几根琴弦,寻找那种感觉,片刻他便适应了,一首练习用的《轮子》从琴弦上欢快地跳出。

旁边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连给他拿琴的老琴匠也瞪圆了眼睛,惊讶地望着李庆安。

“客人...你会弹...波斯古琴?”掌柜结结巴巴问道。

“这把琴放在我这里几年了,可从未有人会弹。”

如诗如画和小莲一起围了上来,三双美丽的眼睛里也一样充满了不可思议。

李庆安已经完全沉浸在那种熟悉的感觉中,就仿佛他后世坐在宿舍的床上,用美妙的吉他声消除一天的疲劳。

琴声渐渐停了,李庆安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可惜弦的结构不同,他无法弹出完整的曲子。

“李大哥,你怎么会弹这种琴?”如诗美眸中闪动着敬慕之色。

李庆安笑了笑道:“在西域戍边寂寞,便向一名胡人学会了这种琴,还会几十首你们没听过的胡曲,只是那胡人的琴是六根单弦,和它不同,得改一改。”

他又对掌柜笑道:“这把琴我买了,我先拿回去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变成六弦,明天我再给你们一份详细的草图,按照我的要求改造一下琴弦。”

“完全可以,客人明天给我们一张图纸,我让琴匠把弦换掉。”

.........

夜深了,李庆安坐在床榻前,轻轻地拨弄着波斯古琴,一边弹,一边凭着记忆在纸上画出了弦图,虽然和后世的吉他还是有所不同,但他适应了一个时辰后,已经勉强能弹出几段那些熟悉的旋律,一串音符从他的手中潺潺流出,水银般的月色撒在他的身上,李庆安心潮起伏,万千般对前世的思念使他情难自抑。

.........

(未完待续)

第249章 怛城决战(下)第432章 三个条件第95章 邀美游寺第587章 禄山隐忧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381章 喷赤血战第650章 上党战役(十二)第69章 花府大宴(二)第547章 河东时局第427章 诛灭杨家第18章 生死关头第545章 将军转行第552章 激战任丘第63章 杀杨保杨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241章 神庙危机第594章 兵抵相州第271章 李王结盟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274章 借刀杀人(中)第319章 危机初现第421章 第三纵队第564章 软硬兼施(下)第270章 引君入瓮第670章 静室密商第636章 意外事件第566章 兵发汉中第439章 杀人立威第288章 老姜嫩葱第374章 帝国合约(下)第138章 绝岭屠鹰(中)第299章 庆安成婚(上)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679章 南唐覆灭(下)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443章 咸阳事件第496章 危机加剧第165章 出发前夕第162章 相国退婚第621章 国有小人第612章 微服私访(上)第680章 陈留故人第227章 赶尽杀绝第669章 东宫争嫡第374章 帝国合约(下)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695章 禄山之死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293章 利令智昏第447章 花花投资第480章 九曲之战(上)第64章 相国远虑第2章 难掩金色第480章 九曲之战(上)第629章 惊闻硕鼠第536章 帝王之术第37章 夜袭孽多第四百五十六章 裴家大寿下第379章 血战月氏(中)第645章 上党战役(七)第385章 第一威胁第1章 戍堡新丁第139章 绝岭屠鹰(下)第35章 吐蕃公主第17章 胡女多情第695章 禄山之死第93章 东市失火第445章 汉中惊变第270章 引君入瓮第520章 月圆之夜(中)第29章 接受军令第71章 花府大宴(四)第418章 无可妥协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217章 鸟择良木第352章 太真蒙难第144章 拜见太子第276章 双管齐下第438章 形势突变第249章 怛城决战(下)第32章 婆水之谜第691章 围困契丹第434章 皇庄惊魂(中)第327章 夫妻夜话第212章 钦差大臣第261章 棣王遇刺第673章 夷陵急变(下)第563章 软硬兼施(上)第511章 风及南北第79章 小崔请客(上)第583章 雾娘所求第708章 雨夜入宫第424章 迎战安贼(中)第472章 吐蕃来使第306章 共同敌人第415章 霍国公主(上)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573章 猎鹰行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