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阵前斗将

阵前斗将,在中国的军事战争史上存在吗?

存在!

但,顶天也就是那么几十起而已。

至于三国时代,是不存在的!没有阵前斗将,这一说法。

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秦汉遗传下来的军事体系,指挥体系以及后备役体系。

战国之前,不论夏商周、五霸以及诸小国。他们的军事力量,主要由国民组成,而非普通百姓。

到了战国时期,战争规模逐渐扩大,所需要的兵力也成倍增加。各国无不是增加国民户口,或是自平民中征召丁壮,补充军用。

由此,也就形成了战国时期动不动数十万大军会战的结果。

其中战兵或许不足其三,可那些负责后勤运输的丁壮,也都是分发兵器,随时可以成军作战。

秦亡汉初,面对来自北方匈奴的强大威胁,大汉帝国组建了中国军事史上,真正的预备役部队,良家子!

农时耕种,闲时演练。

至武帝时期,北伐匈奴一战,更是彻底将中国战争史拉上一座新的高峰。

不论是精锐战兵的数量,后方辎重民夫的召集,还是预备兵力的储存,都达到了前无来者的地步。

其次,战争中大战略布局,以及战术运用,作战指挥,都呈现出冷兵器时期最炫耀的光辉。便是后来者,也远远不及。

就这样,中国战争以将帅临阵指挥为主的体系,流传下来。

到了三国时期,也基本上以阵战为主,完全发挥主帅的指挥才能。而不是凭借着个人勇武,破敌擒将,来获取战争的胜利。

阵前斗将最先出现的时期,是五代十国。

五胡乱华,胡人遍北地,可并没有学会中国战争的精髓。其岀自草原,趁着中原内乱,元气大伤之际,得以入主。

不识兵法,不知战阵,只懂得用大量的骑兵、具装甲骑,强力战胜对方。在那个黑暗的时代,看一个势力强大与否,只需要知道它有多少具装甲骑即可。

而五代十国不同。

大唐帝国吸纳了大量外族人口,使得众多胡人得以进入唐军体系,来学习那些眼花缭乱的军事知识。

再加上胡人好勇斗狠,势力繁多,战事一触即发,毫无防备之下,从而产生了阵前斗将,以将军的勇武来带动军心士气。

没错,唐末时期,才有真正的阵前斗将。

但也仅是少数,多用于突然而至的战斗。真正大规模战争之下,依旧是以主帅为主,指挥三军阵战为要。

现在嘛,华雄与阎行,脸色凝重起来。

跑到阵前,与羌人斗将?

不说别的,光是两人纵马到了阵前,那些羌人会客气?

指不定就是万箭齐发,骤时可就死的真冤了。

在他们的认识之中,猛将的作用只有两个。一是用来冲阵,凭借猛将的勇武,带起周围士兵的悍勇,来打破敌人阵型。

二来是保护主将,以免主将被贼人围杀,或是战事不利时,护卫主将突围。

斗将?

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身为猛将兄,二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刺激。高诚一句置疑,让两人心中不禁掀起愤慨之心。

“回禀君侯,末将视彼等胡夷,不过插标卖首之徒,何惧有之!”

华雄怒发须张,声哄雷音。

阎行在侧,也是紧握双拳,不甘受辱。

“好,本将这就着兵马掩护汝等出阵,此战胜负,在此一举!”

“末将定不负君侯所托!”

很快,两人提着长毛,胯下良马飞驰,领着千余将士疾驰出阵。

“边章小儿,某乃大汉安西将军帐下华雄是也,尔等蠢贼,可敢与某一战否!”

阎行率领千人压阵,华雄飞马而出,奔至羌军阵前,虎视熊注,高声大喝。

蓄力怒吼之下,声传二三里。

边章见有汉军出阵,也是一阵不解,正欲询问,便有士卒来报。

“回禀统领,汉军之中有一将出阵邀战!”

噢~?

这高子明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咦~

莫非是欲效仿公子友擒莒挐之事!

边章习读诗书,对于此事还是有些了解。两人以战不责卒为名,屏退三军,互为博勇。

哼~

高子明以为自己会傻到如此吗?

着一偏将,与己博勇?

自己又焉会与其机会!

“李将军帐下勇士众多,不若与那汉将,厮斗一番,充为赏悦何如?”

李文候在羌骑驻马后,无事便回到边章大纛之下。此时闻言,也不禁一笑,赞同说道:“如此也好,让汉军见识一下吾之勇士。”

没多久,羌军阵中,也是一骑岀奔,径直来到华雄身前数十步远。

遥而望之,学着华雄大声吼道:“我乃李将军帐下勇士,汉狗,速速前来受死。”

华雄虎目一张,冷哼一声,纵马直冲羌将杀去。

两骑相交,华雄提矛刺之,一合斩敌。

回马来到那尸体身前,拔剑枭首,又执矛插住,高高举起,耀武军前。

边章身形一震,懊悔不已。

倒不是为华雄之勇所憾,一合斩敌的勇将,自古以来便有不少。传说中的恶来,春秋时期的南宫长万,哪一个不是万人敌。

华雄勇力非凡,可也绝敌不过千军万马。

只是,汉军将士,观华雄斩将,士气徒增,甚是不妙。

反观己方大军,士气为之一顿,有些压抑。

“高子明,还真是好手段!”

边章颔首低吟一句,一时之间,竟想不出方法应对。

华雄已胜一阵,汉军士气骤升,短时间内不会降下。也就是说,除非着人阵斩华雄,不然高子明必破自己的怠军之计。

可那华雄既然胆敢单骑挑将,定仗一身非凡武艺。羌人不习武技,只懂得蛮力相向,怕是难以杀了此人。

然,就在边章迟疑之际,羌骑阵中,又是奔岀一骑,直冲华雄杀来。

华雄冷眸一撇,手中长矛,奋力一甩,将其上首级震岀。端平矛杆,聚精会神,交错一刹,再斩一人。

华雄如此威猛,斩敌将如同劈芥草,当即使得汉军士气更盛三分。

便是望楼之上的高诚,也是面露喜色,为华雄彩。此斗将之法,还真是有另外一番妙用。

李文候见麾下两员勇将被杀,也不禁愤慨不已,当即就想纵马上前,与那华雄博力。

幸亏身边亲卫还算明事理,知李文候乃一军大将,不能犯险。匆忙拉住战马,劝言说道:“将军不可,三军将士性命皆系于将军一身,焉能冒险与那汉将拼杀!”

“不若吾等,整顿兵马,冲击汉阵。便是那华雄再强勇力,也抵不了吾数万大军。”

“哼!”

李文候冷哼了一声,这才冷静下来,打消了上前的念头,冲着身边亲卫说道:“去询问边章,到底还打不打了。要打,就趁早!”

“诺!”

黄巾阵营之中,十余人挤在一块,看着边章、李文候的笑话。

这帮蠢贼,仗着优势兵力不用,非要拖延时间。现在好了吧,人家高子明只是派出一员勇将,便使得己方大军士气低迷。

真是想不明白,刚才若是直接发矢射杀华雄,哪还会有这么多事!

……

华雄一人,执矛立马,虎视面前三十万雄兵,怡然不惧。

马蹄上前,手中长矛横指边章大纛,奋力嘶吼:“华雄在此,何人敢战!”

“华雄在此,尔等速速上前受死!”

三十万叛军,敬而望之,莫不敢言。

第238章 平襄第883章 进军(中)第268章 袭营(中)第29章 御兵驱蛮第680章 江州第520章 封驳之制第454章 仓廪实第60章 长社大胜第204章 传报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498章 丰、授夜谈第371章 合纵连横(4)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81章 降者之命第229章 攻略陇西第687章 临阵倒戈第533章 连锁反应第267章 袭营(上)第230章 临洮第44章 佳人第361章 被打惨了第677章 蓄势第599章 胜第721章 犍为之战(30)第653章 夜战第640章 胡骑走河西第264章 愁云密布第549章 宫内厮杀第420章 教学署第656章 追赠第468章 长安城内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269章 袭营(下)第205章 这天子第338章 黄雀在后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404章 三将相王第719章 犍为之战(28)第936章 乱战第343章 军制第90章 在下周瑜第820章 前奏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830章 争城(中)第286章 常时法令第873章 拼人才第526章 破城第368章 合纵连横(1)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926章 弱蜀岂难分第529章 河东之争第579章 赵盛第404章 三将相王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293章 刀兵将动第521章 明意第556章 残破旧都第282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514章 安邑诸公第511章 易水之战(7)第764章 朝会 废佃除旧第295章 关东群雄第893章 楚帝袁术第622章 墙式冲锋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51章 朝会第639章 坐视天下第268章 袭营(中)第289章 国士第81章 降者之命第700章 犍为之战(9)第883章 进军(中)第673章 氐兵第883章 进军(中)第125章 边章解疑第128章 策马攻城第644章 刘琦第780章 冬季攻势(6)第704章 犍为之战(13)第187章 局势突变第933章 夜泅潜水第201章 驱虎破敌第103章 围城第630章 漫漫长夜第271章 威逼洛阳第650章 忠、义、信、礼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204章 传报第928章 久违的杜伯侯第812章 肱骨第861章 阵前相会第858章 大汉风骨第509章 易水之战(5)第346章 布置第152章 两军对垒第361章 被打惨了第44章 佳人第886章 关东局势第539章 承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