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碧玉年华

远在凉州冀县,姜家府邸内。一名碧玉年华的少女,正端坐亭阁之间,手中绣着一副手帕。

半分秀发聚于发旋之位,露额盘发,挽以发髻,拿一根红色丝带点缀。半分披于后背,任由三千青丝意乱。一身淡青衣裳长垂,内衬白色绸锦,外披羽白狐裘。

再细观,只见少女面若玉脂,两弯烟眉似蹙非蹙,一双美眸似喜非喜。腮红点以脂粉,微晕红潮一线。口含朱红,齿若瓠犀,手如柔荑,肤若凝脂。

颦颦一笑,当真倾城国色!

“阿姊,阿姊,快看!”

花容倾坐,目视亭外一枯树,思忖之下似乎并未听见呼声。

七岁大的姜叙,此时裹着一身厚厚的冬衣,略短的头发其中一部高高束起,如同冲天辫。余者尽皆散落脑后,随着奔跑起伏。

好不容易跑到亭内,姜叙一屁股蹲在坐垫上,稚嫩的小脸上满是热汗,婴口粗喘大气。

“叙儿,你这是又跑哪疯去了,快些喝些茶水!”

姜纾良久方才发现小弟的到来,一副气喘吁吁的模样,着实可爱。

说完,正欲起身给小弟添些茶水,却见姜叙自己靠了过来。

“阿姊,刚从你看那枯树怎么这么入神?心不在焉的,莫非是在想...”小姜叙一边戏笑看着阿姊,一边摇头晃脑,意有所指!

姜纾腮上一红,羞怒的拍打一下小弟,口中颇为严肃:“小小年纪,从哪学来的这一套!”

“哈哈,果然被我猜中了!阿姊当真在想姊夫?”姜叙看到阿姊的模样,顿时惊呼起来。

这么一说,姜纾反而脸色更红,滚烫烧心。却又拿顽皮的阿弟无法,只好扭头装作生气,不再搭理这小家伙。

可姜叙不想就此放过这个机会,自个又跑到左侧,再次面视阿姊,嬉笑不断。

玩闹了一会,姜叙看姊姊真不理自己,只好从怀中掏出一张帛布,装作深沉。口中啧啧说道:“可怜小弟为阿姊送来帛书,却不得阿姊正视。啧啧,这振威中郎将,怎的这么厉害呢?”

姜纾无视了小家伙的前半句,却听清楚了那‘振威中郎将’五个字,这不正是...

“小弟,快拿来!”

“不给,就不给!”姜叙嘟着嘴继续说道:“哼,谁让阿姊刚才不理我,明明叙儿猜对了阿姊的心思,阿姊还不承认!”

....

姜纾冷哼一声,羞怒说道:“哼,不给就不给,小弟你自己留着吧,阿姊不看了!”

说完,起身便走。

见此情况,姜叙立马急了,忙忙说道:“哎呀,这里面说振威中郎将大战三十万蛮兵,生死..生死..”

还别说,小家伙装的还挺像,一脸的惊悚,语气又断断续续。

抬步刚走几步的姜纾闻言,当即停下身子。又听到小弟说道生死二字时,语气不定,心中也莫名慌了神,他应该不会..不会的!

片刻,姜叙居然哀嚎一嗓子,大哭起来。

背对小弟的姜纾身体一僵,清秀面容再不见嫣红,刹白一片。眉头紧蹙,眼眸之间,晶莹若现。

慢慢转过身来,姜纾面无波动,只余两行清泪。

走到小弟身前,拿来帛书,摊开一看。

....

“哈哈哈..阿姊真笨!”原本蹲在地上抽泣不断的姜叙,立马狂笑两声。一边笑着,一边快速跑出亭阁。

姜纾尚未看到帛书所写内容,就听见阿弟大笑,心知不对。抬首望去,只见小家伙已经跑出亭外,还对自己做了个鬼脸。

再慌忙间看向帛书,只见上面写道:“兹振威中郎将高诚,坐镇葭萌关,督导各军,大破蜀郡、犍为二十余万蛮兵,擢升益州都督,督益州军事!”

“啊,小弟!别再让我看到你!”

姜纾羞怒至极,那小家伙肯定看到自己流泪了。啊~真是羞死人了!怎么能这样嘛!

气急败坏的回到桌案旁坐下,姜纾连喝了不少茶水,又吃些点心,这才怒气消了不少。

哼,这小弟真是顽劣。不过,还是郎君厉害,二十万大军倾手可覆!好厉害哦~

莫名之间,碧玉少女嘴角微扬,喜色布于面上,羞红泛起。

——————————————————————————————————————————————————————————————

一八一年二月初,聚集在雒县的大军休整半月之久,在高诚的率领下正式拔营,前往葭萌关。

一根三丈孩童手臂粗细的旗杆,在力士的扶持下,一动不动立在战车之上。旗尖悬着方形玄色旗,其上大书‘都督高’三字,在急行中张扬乱舞。

高诚乘于战车之上,望向前方,三千精骑列阵而行,奔驰往来。唯一的缺点就是,自己跟在后面吃了不少的灰!

左右皆是亲卫环绕,层层密布。身后更是数以万计的步卒,在诸多将军、校尉率领下相连行军。

大军合兵四万人,蔓延十余里,宛如长龙盘卧。

行军二十余日,方才抵达剑门关。

剑门关是金牛道上,最重要的关隘。可以说,只要剑门不失,蜀中便安稳如山。毕竟,像邓艾那种走阴平小道,翻越群山的人并不多。

剑阁就在剑门关之前,出了剑阁,行军不过五日,高诚车架便已抵达葭萌关。

“末将见过大都督!”益州都尉王敦恭敬行礼说道。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高子明去了一趟雒县,回来便是掌管益州军事大权的都督了。

“嗯,王都尉不必多礼,快快请起。”高诚急忙走下车架,扶起行礼的王敦,继续说道:“近来,关外那蛮兵可有异动?”

“回禀大都督,关外蛮兵早已被大都督军威所摄,不敢异动!”

“嗯?都尉此言差矣,此乃全体将士的功劳,怎么归于高某一身。王都尉劳苦功高,朝廷定然不吝赏赐!”高诚笑着说道。

既然王敦向自己示好,高诚也不介意给予回报,不过想要得些东西,需要付出代价。

益州王家还算不错,在蜀郡很有名声,当然只是武名。那些累世文官的家族,根本就不搭理自己。一个益州都督,既不能开府建衙,又不能聚以幕僚,谁会看的上眼。

而武官就不一样,相比较文官,军中看资历的情况更甚。毕竟,所有人都希望跟随一个常年征战的上官,能够带他们取得胜利的将军。

高诚现在就具备了这些前提,不论是江夏平叛,还是加封都督,这都是一份资历,一分未来的保证!

第936章 乱战第676章 逐利第49章 论兵第429章 巨马水公孙大胜第216章 下乡第510章 易水之战(6)第21章 共葬一土第801章 冬季攻势(27)第829章 争城(上)第861章 阵前相会第900章 赵国内权第397章 韩遂所择第392章 京兆韦杜第486章 杀于扶罗第463章 射策第885章 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第701章 犍为之战(10)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746章 扑朔迷离第325章 虢亭会战(11)第689章 天变第127章 无题第104章 削发代首示众169章 美阳之战(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222章 各有绸缪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741章 游行示威第736章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423章 韩怋、赵承第265章 老骥伏枥第350章 三官通宝第730章 长安夜第510章 易水之战(6)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35章 惨淡之状第381章 撤退第350章 三官通宝第361章 被打惨了第266章 民心士气第574章 国灭国起第147章,羌骑走三辅第579章 赵盛第63章 攻城军械第186章 美阳之战(26)第826章 张郃、高览第195章 激励军心第397章 韩遂所择第62章 千金买马骨第519章 换相第279章 臆想第863章 和平解决第760章 赵宫第878章 其为人孝弟也第362章 议阵第182章 美阳之战(22)第338章 首阳山惨败第456章 蓟县内外第367章 公孙瓒第711章 犍为之战(20)第180章 美阳之战(20)第226章 孰轻孰重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281章 请才第575章 汉中王玺第401章 离石相王第372章 合纵连横(5)第258章 东进第57章 退保长社第670章 丰年第928章 久违的杜伯侯第784章 冬季攻势(10)第179章 美阳之战(19)第514章 安邑诸公第293章 刀兵将动第605章 统战部第259章 入河东讲述一下官职问题。第212章 加以威严第923章 江油城第547章 内乱第932章 阴图荆军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79章 杜畿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642章 刺杀第276章 拜访周府第28章 碧玉年华第638章 同赴死节第865章 纷乱不休第640章 胡兵走河西第895章 讨袁第373章 合纵连横(6)第117章 羌骑踏阵第437章 奇袭西鄂第116章 夜袭第199章 两驷胜之第635章 举城大庆第673章 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