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军旗

马玩带着本部一师之兵,进驻蓝田大营,受到了营内早已准备就绪的教导团的深切接待。

而旁边的骑兵弟兄们也很热情,对于他们的到来,非常欢喜,犹如见到亲人一般。

刚刚入伍的关中子弟们不禁感慨起来,征西将军府麾下的将士,还真是亲若一家。

第一天,教导团的西凉老兵也没有要求太高,只是让他们列好队形。然后,开始讲诉军法条例。

旁边冷眼旁观的宪兵队,对此情景没有丝毫擅动。要是按照宪兵队的规矩,这些教导团的人,全都得严惩。

一支军队列阵列成这副模样,当真丢尽了西凉军的脸面。怠军之罪,可是不小~

但,今天就算了吧。

先让这些新兵们好好感受下军营的温馨,日后可就没机会了。

军法条例很多,多到教导团的人都记不住,只能将重要的告诉这些新兵。再具体的,那就只能让新兵们自己去看军法布告栏,或者自个以身试法喽。

歪歪扭扭,一行不成一行,一竖不成一竖。前岁,洛都被破后,大汉帝国的兵役制度就已经开始崩溃了。

现在招募的新兵,大多数只在本县经历过数月的简单训练。而前往郡治进行大规模集训,还一次没有尝试过。也导致了如今列阵都是一伙伙的,两不相接,参差不齐。

一个时辰的时间都是在讲述军法条例,以及教导新兵列阵。

下午再度集合的时候,总算是比上午强上不少。最起码五千多人,在校场内列成了一阵。阵线依旧散漫、扭曲,可好歹也是一个整体了不是。

下午的训练还是一个时辰。

操练完后,丰富的晚饭让士卒们大饱口福,直言君侯爱兵。

一天训练两个时辰,也不算多,轻松写意。朝食栗饭、酱菜管饱,飧食居然还有肉块,肥油满溢。再加上那不可言之的福利政策,一天下来,所有新兵都感觉很舒坦。

第二天,长史府差人送来甲具兵刃。

数以百计的马车,连绵数里,缓缓进入营中。

这一天,没有训练,而是分发兵刃、甲具。又选其中善射者,构组弓弩兵。

最终,一师之兵的编制、武器、甲胄,尽皆聚齐。其中,刀盾兵一千人,弓弩手一千人,戈矛兵两千人。其余特殊兵种,皆配单刀。

甲具依旧是札甲,时间有些长了,但重新上色之后,宛如新品。

甲色是大红色,与士卒赤色的内衬相差无几。胄还是那种铜色,不过胄顶处,却是伸出一跟红色布条,随西风而舞。

戈与矛,是中国兵器历史上存在最久远的利器。它们与大名鼎鼎的环首刀、唐刀相比,声名不显,但不论哪朝哪代都不会放弃戈矛。

即便是到了清朝时期,矛兵尚且存在。而戈,到了北宋末年后,被勾镰枪取代,渐渐退出战场,成为新晋仪仗兵刃。

戈矛皆属长兵,有一丈八尺以上。演义中的丈八蛇矛与普通矛的长度一样,只不过张飞力大无穷能尽情挥舞。

而普通士卒可做不到这一点,在战场上他们能做的只有两手端持,捅来捅去。行动不便,就是长兵最大的要害,所以非常害怕刀盾兵、单刀兵突进。

穿戴好甲胄,持着兵刃,再看这扭来扭去的阵型,会发现威势不小。

军队给人最大的震撼力就在于统一的军装以及齐整的阵列。

甲胄的样式虽然没法统一,但颜色可以啊。想当年大秦锐士,皆赤甲赤衣,静默无声。列阵行进,地动山摇,黑潮翻涌。

赤色甲衣,在战场中更加显眼艳丽,给人的震撼力一同黑色无异。不仅有利于将校、士卒分清敌吾,亦能给敌军造成很大的震撼力。

嗯,没错。

当今天下,除了这支部队统一甲衣色调外,再无其他部队。哪怕是征西将军府下辖的其余兵马,还都是玄色、土黄色等参杂不一呢。

这一天还是一如既往的教导新兵列阵,这个急不来。按照段煨的想法就是,先训练他们列阵一个月,然后再开始习练其他形态的阵势,最后再练习换阵。

只有当换阵练习的差不多了,上阵打上两仗,那就成了一支精兵。当然,要是战况紧急,现在就能把他们拉上战场去当炮灰,当消耗品。

第三日。

蓝田大营迎来了高诚的车架。

老高也是一身红甲赤衣,后挂大红披风,胄上一支鹖羽直立。腰悬宝剑,手握缰绳,纵马而行,颇是威武不凡。

“嚯!嚯!嚯!”

声若雷动。

列阵校场的一师新丁,两千教导团,八千精骑,随着高诚的一一掠过,而高呼不断。

所有人都凝望着那骑在战马上的年轻人,他的年龄可以说比大多数人都要小。但他的成就,却是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即。

征战四方,名扬天下,庙堂上将,位列封侯。

高诚上了校场高台,望着下方一万五千将士严阵以待,心中还是很有感觉的。有了这一万多人,心里的担忧总算是去了不少。再一想到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丁走进蓝田大营,似乎袁术的十万大军,也没什么好怕的啊!

“诸君,今新军初立,本将亦无余话可言。来人,请军旗!”

“诺!”

身后一名亲卫当声应诺,转身离去,片刻即回。

手中捧着一托盘,上覆红绸。

高诚接过托盘,没有擅动其内之物,转身冲着校场中,列于新军阵前的一员大将吼道:“师帅马玩何在!”

“末将在!”

马玩立即挺身而出。

“军将夏育尚在潼关,坐镇崤函,责任重大。今日为军授旗,不能归,便由汝马师帅代夏军将领旗!”

高诚看着跑到台阶前静候的马玩,意语深重。

马玩也不敢怠慢,身为征西将军府的大将,知道的自然不少。比如说自己这一师兵马,隶属于第一军,军将夏育。甚至,另外一位师帅,也知道。

但,君侯亲自授予军旗,这还真是头一回!

高诚亲自托着军旗,走下台阶,来到马玩身前。

随后,一手掀开红绸,露出大红色的鲜艳蜀锦,折叠成方方块块,宛若艺术品一般。

“马师帅,请接旗!”

高诚话音一落,马玩当即肃身挺胸,手臂猛拍胸膛,大喝:“末将代军将谢君侯赐旗!”

言毕,双手接过托盘。

手掌离开托盘的一瞬间,高诚轻声言道:“切记,军在旗在,军亡旗亡,旗破军除,旗失军丧!”

这句话听的马玩心中稍一触动,凝重的抬首望向高诚。

“君侯放心,纵是末将身死,便是全师尽亡,亦存军旗!”

第117章 羌骑踏阵第43章 板盾蛮受降第130章 血战陇县第384章 数千里之灾第639章 坐视天下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69章 泄愤踏营第392章 京兆韦杜第517章 善意的谎言第687章 临阵倒戈第291章 父女第109章 杨府聚众第546章 阵仗第83章 北上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851章 乱第180章 美阳之战(20)第83章 北上第341章 洛阳群雄第127章 无题第663章 援兵第91章 问答第453章 起居注第225章 牧马童第368章 合纵连横(1)第359章 军旗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662章 诸事第517章 善意的谎言第792章 冬季攻势(18)第348章 三官铸钱署第693章 犍为之战(2)第66章 破城!第226章 孰轻孰重第247章 李相如归降第660章 论第728章 状元城第54章 百里无人烟第386章 鞠义第759章 凛冬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171章 美阳之战(11)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532章 飞熊破营第804 冬季攻势(30)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439章 狭路相逢第653章 夜战第835章 临阵第790章 冬季攻势(16)第472章 子衿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287章 失败的指挥体系构想第734章 金榜题名(下)第348章 三官铸钱署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358章 大征兵第379章 杜畿第137章 会军移营第631章 劫营第54章 百里无人烟第112章 激战将起第800章 冬季攻势(26)169章 美阳之战(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21章 共葬一土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402章 至离石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75章 益州刘氏第710章 犍为之战(19)第126章 姑臧第332章 冰层第8章 募兵第327章 虢亭会战(13)第315章 虢亭会战(1)第624章 丧家之犬第152章 两军对垒第724章 犍为之战(32)第193章 变局,兵动第870章 军议(中)第606章 骁骑校尉第379章 杜畿第637章 河西第272章 意欲何为?第592章 应对第748章 地龙翻身第487章 复议第138章 阎象第168章 美阳之战(8)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412章 通宝之便第775章 冬季攻势(1)第35章 惨淡之状第668章 失利第890章 巧舌第5章 点卯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