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撤退

“砰!”

一声巨响。

彻凌苍穹!

华阴河段。

站在淹没小腿的水中,满身泥泞,抬头望着前方堤坝。

只见,数不尽的麻袋,瞬间腾出空中数丈之高。随后,一则大浪,铺天而下。

不仅仅是夏育,所有人都被这一声巨响给撼动心灵。

雨停了!

可洪水却来了!

是大河水!

“哗啦~”

滔天巨浪直盖而下,瞬间击溃撑着堤坝的数千人,浪花泯灭,随势消弭。

紧接着,比之前更甚十倍、百倍的大水,冲垮原先河堤,引起更加庞大的水势涌出。

百步之前,脆弱的沙袋堆积,在这灭世之威下,连个浪花都没掀起来。

只听到无数人惊恐的嘶吼后,尽皆化为乌有。

“快跑啊!”

一时间,全军崩溃!

数不尽的民夫扭头就跑,朝着目光所能看到的高地奔去。而那些残余的第一军将士,情不自禁的望向后方的军旗所在。

夏育冷哼一声,拔出佩剑,与身边旗令官言道:“传令,救援被没民夫、将士!”

“嗯?军将!大水之下,如何救之?局势已溃,军将可,快撤吧!”

“噗!”

夏育回身一剑,直接将身后敢于质疑的旗令官砍倒在地。

“坏吾军心者死!”

夏育眉头凝视身后诸人,继续喝道:“传令,救援被没民夫、将士!”

“诺!”

身后早就聚集的将校,带着各自亲卫,当即冲下土坡,回到各自部队的所在位置。

没多久,一群群身着赤衬的士卒,用绳索拴着腰间,拄着木棍,迎着滔滔而来的洪水,缓缓向侧翼摸索。

在大水之下,没有几个人能站的稳当。不过还好,缺口还不算太大,朝着侧翼走的越远,受到的冲击力也就越小。

廖化一马当先,率领着身后亲卫军,奋勇向前。眼前浪花一打,直拍的脸上生疼。

同时,目光所及,正见到一名被洪水冲的来回翻转的民夫。

一刹交错。

廖化一把抓住那民夫手臂,使劲一拉。

身形顿时一偏,直欲歪倒。幸亏身后亲卫,匆忙助其抵住身躯,又有几人上前,一同将那民夫接过。

“快,帮他绑上,再给他一支木棍!”

“诺!”

大难幸存的民夫还在犯愣,没有回过头来,眼中全是惊恐。

士卒没有管其如何,拿起绳索绑住其腰间,连到队伍中长长的绳索上。

“校尉,现在洪水骤小,是为何故?”

第一波滔天大浪过后,当时水势之急,似无可阻。但现在,谁都发现,水势好像变小了不少。

虽然大水依旧汹涌,但他们能在及腰深的水中前行,就是很好的证明。

廖化也不明所以,摇了下头,猜测道:“或许是别的地方也决堤了吧!”

“别管这些了,吾等先救人为上!”

一行人心中怀着疑惑,继续向前。几乎半个时辰,才行了不过区区二百余步。

所救下民夫、士卒不下三十余人,还有一些已经死去的人,只能任由洪水将尸体冲走!

而事实亦如廖化所猜测!

在,芮乡!

杜畿将万余民夫、郡兵数日之果,亲自损毁!

无数人呆在几处高坡上,看着那一点点被大河冲垮的堤岸。

看着脚下慢慢涌上来的大水,看着那深不见底的泽国,看着那奔腾直向西去的洪涛。

几乎所有人都看向位于中央山坡的杜畿所在位置,他们想不明白,一向英明仁义爱民的府君,为何会不顾他们家小的安危,决开河堤!

为什么!

围在杜畿身旁的郡守府各曹及文吏,还有一众衙役,看向府君的目光,也有了一丝异样。

他们知道杜畿安排的有后手,在决堤之前,就已经让赵威向各地散播大河决堤的消息。

也许,很多人都已经跑到了安全之处。也许,还处于危险之中。

他们当然不想决堤,可杜畿根本就没理会他们这些左冯诩本地人士。而是直接让君侯派来保护其安全的亲卫部曲数百人,擅自决开河堤。

现在……

“府君如此行事,对得起左冯诩的数万百姓吗?”

郡尉是临晋人士,就在洛水之旁。现在大河水发,洛水也必然暴涨,水漫三野。

心中担心家族,说话的口气自然也就严重了些。

“哼!”

杜畿冷哼一声,昂首言道:“本郡守如何行事,还轮不到汝来大啸。此事,杜某已经报向征西将军府,如何处置由君侯决断。但是,现在畿仍是左冯诩郡守,有便宜行事之权!”

“来人,下了郡尉配印,留侯君侯处置!”

“诺!”

杜畿身后的亲卫军可不管这郡尉是谁,他们在这里,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杜畿安全。

除此之外,身为君侯亲卫军,时刻维护君侯权威、维护征西将军府权威,亦是他们行事之责!

两名亲卫应声上前,摁住那郡尉,一人又取下其腰间锦囊,拿出佩印,递到杜畿眼前。

杜畿收下印信,环视周围众人,言道:“事已至此,望诸君以左冯诩百姓安危为重,同心协力,救济灾民!”

“吾等遵命!”

迫于征西将军府乃至高诚的压力,这群当地世家豪强出身的官员,不由低下头颅。

他们可没有忘记,君侯非良善之辈。

救援工作很重要,可最重要的还是得先想法怎么回去。

万余民夫、郡兵,都被困在高高的山丘之上,望着下面奔腾而过的大水,有些无力。

打造木筏?

这周围的树木早就砍光了,全都用来加固堤岸,结果做了无用之功。

舟船更是没有,临晋县有港口,但不在此处...

...

杜畿如何处理,远在长安的高诚可不知道。

望着那延绵不断的烽燧,高诚眉头紧蹙!

三道烽燧,也就代表着东边决堤了。只是,尚且不知是芮乡,还是华阴,亦或者是陕县。

“传令下去,立即让民夫开始撤退至骊山。第二军全体将士,继续留守,待民夫撤离完毕后,随后撤回长安。”

“末将得令!”

骊山距离长安最近,高度不低,抵挡洪灾不成问题。

在那里储备的有不少粮食,为的就是这些坚守在堤岸边的民夫、军队。百姓,早已在征西将军府的号召下,朝着蓝田谷去了。

第788章 冬季攻势(14)第670章 丰年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736章第722章 犍为之战(31)第197章 疲兵第820章 前奏第749章 震中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129章 城破第287章 失败的指挥体系构想第536章 两败俱伤第54章 百里无人烟第134章 信骑第208章 无题第286章 常时法令第928章 久违的杜伯侯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691章 负隅第380章 危局第520章 封驳之制第292章 天子!崩!第569章 士族第758章 议兵第639章 坐视天下第507章 易水之战(3)第735章 漩涡第587章 青州第429章 巨马水公孙大胜第753章 东进高奴第886章 关东局势第749章 震中第190章 精兵悍将第777章 冬季攻势(3)第593章 白灾第276章 拜访周府第219章 凉州刺史第607章 失郁郅第412章 通宝之便第163章 美阳之战(3)第676章 逐利第587章 青州第15章 杀俘第844章 国事多难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747章 事势时转第578章 益南第544章 暗潮涌动第226章 孰轻孰重第889章 决议第794章 冬季攻势(20)第232章 煮酒论天下第433章 离心离德第527章 虞城生变第704章 犍为之战(13)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384章 数千里之灾第843章 大山第760章 赵宫第509章 易水之战(5)第258章 东进第556章 残破旧都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811章 焦灼之际第191章 独掌军权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604章 郁郅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781章 冬季攻势(7)第380章 危局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66章 破城!第677章 蓄势第114章 刘宏之举第187章 局势突变第631章 劫营第408章 阳谋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513章 撤还长安第337章 螳螂捕蝉第504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下)第496章 至蔺县第398章 布筹西域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445章 战火倾九州第844章 国事多难第765章 朝会 武备学堂!第920章 势、力!势力!第861章 阵前相会第869章 军议(上)第775章 冬季攻势(1)第419章 屯兵武关第699章 犍为之战(8)第506章 易水之战(2)第568章 一朝丰腴,一朝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