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建国称制

公元189年,2月,4日。

初平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戊辰年,乙丑月,壬辰日。

即农历188年,12月,25日。

这一天,周王府内,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

距离定下大典日期,只剩下最后三天。

己巳年,丙寅月,乙末日。

这一天正值立春,农历交替,两日后的岁旦也紧随其后。

时间大大提前了不少,按照原计划,应该是在岁旦之后。不过,考虑到所有事宜已经准备就绪,岁旦过后又要筹备春耕,两者夹杂在一起,委实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反倒不如,趁着岁旦左近,定下此事。休期一过,新的一岁,大家也不至于这么繁忙。

反正,一开始就没有定下具体日期嘛。再说了,丁原和董卓都是在本岁正式建国。周国晚上一年,有点说不过去啊!

大典举行地点,定在未央宫中。

这是长安三宫保存最完善的宫殿群,也是汉室的代表建筑之一。

国号自然是定为周国,同时采用大汉初封诸侯国时期的官职。

太傅辅王,内史治民,中尉掌兵,丞相率百官。其下又有御史大夫、廷尉、卫尉、宗正、少府、大鸿胪、太常、太仆,职司一同朝廷。其下长史、丞、令、掾属等,亦如百官。

官制的使用可谓是很大胆了,因为内史早就改为光禄勋,中尉改执金吾了。不过,现在刘邦说的非刘姓不得封王都成了一句虚言。

违背官制,与其一比,纯粹是小巫见大巫了。

也正是因为决定了官制,最初打算定在上林苑举行的大典,也更至未央宫。

僭越?

现在这天下,谁还会管自己这个。最多,就是让人家找到发兵的借口呗。

好吧,这也没啥大不了了。和老董一起混的这几年,不该干的全都干了。都清君侧造反了,还担心僭越的问题吗?

之前为了招敛人才,还会顾忌一下。现在都封王了,再扭扭捏捏反倒不妥,没有成王霸之业的气概!

同时,这套官制,也方便日后称帝,不需再行太大改变。

别看一场军改,轰轰烈烈没出啥事。那是因为变更的只有自己麾下大将的利益,可改官制,那可就未必如同军改一样风平浪静了。

“元常,大典事宜,可都准备妥当?”

高诚坐在上首,一身常服,问向下面的钟繇。

“禀王上,尽皆妥当!”

得到钟繇的回答,高诚面色不变,点了下头,又问向段煨:“段公,大典过后,孤行于长安,与万民同庆。后阅军于西郊之外,可妥当?”

“王上放心,万事俱备!”

“好!”

高诚着重的言了一句好字,护卫工作才是大典的重中之重。

鬼知道会不会有些宵小之辈,前段时间风平浪静,大典之时给你来个超级龙卷风。

“诸君,大典一事,乃吾等之要。还望诸君慎重,典毕礼成,孤必不负诸君!”

“吾等谨遵王命!”

殿内一群人躬身齐应。

随即,会毕,诸人退去。

高诚留下钟繇和段煨,商量起最后一件事,那就是官员任职问题。

“元常,文和等人何时能至?”

“禀王上,明日便至。”

“嗯~元常以为,孤当使杨衡,至于何位?”

贾诩不用担心,参军这个职位,属于特例,现在还未纳入周国百官之中。但是,能够有此荣幸的只有贾诩和郭嘉二人。

一人参军,一人军事祭酒。

这两个职位,似乎只是挂个名头,连个掾属都没有。但,没人敢轻视,周王既然立了这二职,肯定有所谋划。

钟繇眉头一皱,杨衡现居凉州刺史,可谓是一方重臣,职权极大。不过,贾诩却是一直被王上安排在凉州,有分杨衡之势的味道。

现在君侯如此相问,看来是不打算让杨衡继续呆在凉州了。但是,其入朝堂,也就代表着凉州世家集团,正式迈入周国高层。

骤时,这朝堂上,元老派系、关中派系、凉州派系以及自己这种外州之人,看来有时间是要和宋斌好好聊聊了。

“禀王上,杨使君理政凉州多年,可谓是治民有方,不若使其行内史之职,治吾周国百姓!”

钟繇想了一下,还是谏言道。

高诚轻嗯一声,内史还算不错。虽然位在国相之下,可实权也不算小了,足以安稳那些凉州士族。

此外,国相铁定是钟繇,这是没得跑的。中尉是段煨,太傅则是樊陵,内史为杨衡。

再用宋斌为御史大夫,权利均衡还算可以。

时间越到二十八日。

这一天,正值立春。

百官恭于未央宫前殿,静候周王大驾。左右甲士,执戟竖戈,外衬红衫,悬赤缨于长兵,直出宫外。

入宫台阶,三步一士,五步一卒,延绵往外。又有鼓号,沿途布置,所用乐者,不知凡几。

几辆车驾缓缓驶来,掰马驭力,精骑护卫左右。斧钺、旌旗、戈矛林立,随之其后。

高诚就坐在这第一辆车驾内,身穿赤色典服,戴冠冕,安坐其中。后面依次是姜纾、高龑所在,其后又有魏王董卓车驾。

“王上驾临!”

“王上驾临!”

……

一声声高传,自台阶底部,直至未央宫前殿。

而后,伫立在台阶左右的士卒,立即跪伏于地,高声呼道:“吾等恭迎王上!”

行至阶前,高诚下驾步行,余者离之数十步。

一步步踩在这台阶上,望着这修缮数道的未央宫。高诚心中还是难以平静,未央宫还是如此华丽,主人换了一代又一代。

现在,轮到自己了!

随后,接受百官恭请,高诚上前于祭台之上。

拜读祭词!

“皇天上帝,后土神袛,炎汉诸帝,眷顾降命,属诚社稷,诚不敢当。前有征南蛮,废兵久持,胜败有定,虽得之果,终负先帝厚望。后有黄巾峨贼起复,今历四岁之久,尚未安之。又值天不佑护,天子崩于前,诸侯乱于后。今天子英明,治政有方,负七郡大水,而万民安宁,无有复者。诚之所劳,天子嘉之,拜之周王,准立社稷宗庙,同庙堂以设百官,实乃天子厚恩。诚唯恐,安一方百姓,复昔日神都,定天下之乱,平四海宵小,方不负皇天之厚。”

“值此吉时,敬告皇天后土,得立社稷,慰之天下。初平二年,己巳、丙寅、乙末!”

祭词一毕,高诚接过檀香,三拜敬之。

“臣等拜见王上!”

“臣等拜见王上!”

……

声音,自未央宫前殿,谣传数里。

向整个关中,宣告着周国的建立。向整个大汉帝国,宣告着新的一诸侯国建立。

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462章 鸿门宴?第84章 折返洛阳第401章 离石相王第540章 弥留之际第97章 凉州现状第323章 虢亭会战(9)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152章 两军对垒第6章 大权旁落第105章 攻城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00章 犍为之战(9)第912章 破势(终)第543章 并国第341章 洛阳群雄第819章 筹备第347章 上林苑第241章 撤离第81章 降者之命第690章 雨第852章 天子行营第356章 军改开始第302章 攻关第267章 袭营(上)第869章 军议(上)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8章 哀兵必胜第457章 欲擒故纵?第208章 无题第393章 博弈第330章 虢亭会战(终)第200章 下驷决上驷第35章 惨淡之状第637章 河西第907章 破势(6)第419章 屯兵武关第95章 北军抵洛第520章 封驳之制第364章 钱币第695章 犍为之战(4)第829章 争城(上)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913章 定略(上)第728章 状元城第734章 金榜题名(下)第250章 调查司相助第152章 两军对垒第422章 夕阳亭叙第58章 围城第12章 坐观城破第118章 青石岸之战(上)第95章 北军抵洛第23章 蜀道难第689章 天变第769章 乱第482章 纷争再起第147章,羌骑走三辅第361章 被打惨了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326章 虢亭会战(12)第350章 三官通宝第206章 廖化第229章 攻略陇西第382章 骊山第156章 退兵第147章,羌骑走三辅第537章 对峙第303章 两难第216章 下乡第849章 相约合谋第114章 刘宏之举第492章 诸变第233章 调查司第636章 献俘阙下第40章 京观第400章 相约王事第832章 晋阳城下第59章 焚营杀贼第644章 刘琦第300章 卓军失利第37章 只要首级第80章 欲纳降第214章 军政民务第106章 追寻第239章 声东击西第719章 犍为之战(28)第612章 攻守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126章 姑臧第456章 蓟县内外第239章 声东击西第133章 阎行之勇第142章 突围第637章 河西第105章 攻城第241章 撤离第626章 再战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453章 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