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汉中王玺

洛阳方面,周楚二国大军仍在对峙之中。

北面袁绍的势力与两国都有交接,由此谁也不敢轻易动手。偏偏为了这场大战,两国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尤其是粮草,无论是函谷关还是伊阙,悉数运送了高达百万石的军粮。还征集了那么多数量的民夫,耽误了不少秋收、休耕的时间。

而且,几十万兵卒聚集在一起,军心士气都正值巅峰之际。想要趁着这场大战,来获得首级、战功或者钱物。

况且,轻易退兵了,岂不就是当面承认自己认怂了嘛,这怎么可以!

身为四世三公的嫡子,袁术连8同族的袁绍都看不上眼,更别提高子明这个国恨私仇兼在的鄙夫了。

楚军不退,防守一方的周国自是不可能放弃洛阳,白白让给楚国数百里之地。

两国兵马陷入僵持,皆打算从其他地方打开局面。

楚国盟友齐王陶谦,应袁术之邀,出兵五万进屯戚县、昌虑。又联络青州黄巾管亥,与臧霸等泰山军,再次逼向齐国临淄。

同时,新募的五万楚军士卒,由大将桥蕤率领,进驻梁国睢阳。如果曹操有什么动静,楚军和齐军完全可以第一时间杀入兖州州治昌邑所在。

周国使者,则是进入了汉中,来到南郑侯的府上。

“外臣拜见君侯!”

周国使者冲着安坐的张鲁,拱手见礼。

张鲁挥手示意,言道:“外使不必多礼,快快入座。不知此次周王遣使,有何要会?”

说完,张鲁呡了口茶水,同时给坐于右侧的阎圃使了个眼神。

周使落座后,拱手还语:“君侯,如今楚寇北犯,吾大周兵马亦是聚集洛阳,正欲行雷霆一击,破之楚寇。汉中与吾大周又订盟之约,情及兄弟,故吾家大王欲请君侯,共猎楚禽,分而食之!”

张鲁不禁咋了下舌,这周使是不是有传统的啊!怎么每来一个使者,都是说话如此直白,不作前词,却也丝毫不拖泥带水。

现在自己怎么回,出兵能否败楚军犹未可知。毕竟楚国的实力摆在那里,虽然早已跌落天下第一诸侯的宝座,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大楚还没死呢!

可这要是不应下来,岂不是折了周王的面子,亦是不妥啊!

“外使稍安勿躁,与周王殿下共击楚国,吾之所向。然汉中地疲民乏,更兼刘焉虎狼在侧,本侯还要多与军中长吏商议一番。”

张鲁委婉的拖词几句,似乎感觉话语略有所失,急忙又言道:“不过,但请周王殿下宽心,本侯定会颂周王之神武,雍凉之劲旅。使汉中上下其心,为周王鹰犬!”

周使摇了摇头,长叹一声,愧疚的自语言道:“唉~臣下无能,辜负大王之厚望。只可惜,大王赤诚一片,竟付之东流。惜哉,惜哉~”

张鲁神色不变的看了眼阎圃,阎圃也明白自家君侯的意思。是时候自己出面了,绝对不能让周使这么轻易离去,否则必伤两家和气。

“周使错会君侯之意也,君侯之意乃是汉中多年不曾出兵征伐。百姓享于安乐,军伍疏于太平,士族安于修身。今时征伐,皆要布知汉中、巴东,调遣兵卒,征集蛮勇,聚之民夫,输运辎重,方可为周王之偏师!”

阎圃两句和气话,虽然效果并非太好,但也确实让周使落座。

还欲说间,正被周使打断:“阁下便是汉中功曹从事阎圃,阎子茂吧?”

“不想在下区区劣名,周使竟知之!”

阎圃客气了一句,身为使节,要是再不知道自己是谁,那还来汉中干嘛~

周使点了头,拱手虚礼:“阎子茂之名,于长安市闹,颇有名气。吾家大王更是几次曾言,汉中虽大,然唯君侯与阎君也!”

阎圃眉头一挑,这是什么意思,离间吗?

不对。

周王英武睿智,值此急势,必全力拉拢君侯。又怎么会以离间诡计,来坏汉中君臣之密。如此,汉中又如何助之大周伐楚?

想到这,阎圃不禁转首看了张鲁一眼,只见其似乎并无芥蒂。于是言道:“周王严重了,圃区区三里之士,焉能与吾家君侯雄略相较。正所谓,萤火之光,又何以比之日月。圃尚有自知之明,不敢僭之!”

“正如阎君所言,君侯雄略,非常人可比吾家大王自是尤甚赞之。外臣往汉中前,曾闻大王之言,道君侯怀有大义,禀天师之道,救万民于疾苦,又岂坐观楚国黎民,处之水火。”

周使衔借阎圃之语,盛颂张鲁一番,又接着说道:“大王常言,为一国之王,为一郡之首,为一县之长,皆应施行仁政,善待万民。又言,凡仁义者,视他人之民,一如治下之民,方传颂天下,万民敬仰。”

“今楚王术,不应天道,与民无休,擅启战端,实无名无义无道。天之所弃,人之所愤。故吾大周与君侯,正当响应天命,为楚国万民相请,平其暴兵,诛其桀纣,洽安其民。”

“吾家大王又虑君侯,以一侯君,伐其王君,失之礼道。故赠之美物,嘉以君侯,长君侯之威势!”

说完,周使冲着室外招呼一声,从属当即手托丝囊而入,进献张鲁身前。

张鲁心中暗暗吐槽了一番,简直跟宋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难道就不能早点把好处都出来,也让自己权衡以利弊,而后决之。

张鲁亲手接下这丝囊,打开取出一印信,仔细端望一遍,龟钮金印,刻汉中王玺之字样。

嘶~

嚯嚯!

张鲁忍不住颤抖起来,口中凉气倒进,轻托抚摸着这尊金印,激动万分。

汉中王!

这周王还真是懂人的心思啊!

不过,张鲁在兴奋了片刻后,也明白这尊金印没有那么好拿。

于是言道:“外使,出兵一事,却非小易。不如外使且回驿馆休侯一日,明日,本侯必予答复!”

周使没有感到意外,似乎料到了张鲁会这么说,神色不该说道:“大王心意,至诚斯也,还望君侯三思而决。外臣且告退!”

“子茂,代本侯恭送外使!”

张鲁随即向阎圃言道,阎圃拱手应下,与周使说道:“请!”

“阎君请!”

二人宾礼而出。

第827章 大戟士第135章 朱儁丧母第817章 借道第381章 撤退第790章 冬季攻势(16)第399章 虚张声势第879章 二事第116章 夜袭第35章 惨淡之状第778章 冬季攻势(4)第847章 图谋王事第84章 折返洛阳第492章 诸变第890章 巧舌第165章 美阳之战(5)第332章 冰层第798章 冬季攻势(24)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77章 天下局势第624章 丧家之犬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383章 千里泽国第573章 洛阳!第925章 行阵入江河,截水断流!第225章 牧马童第308章 困虎之挣第109章 杨府聚众第50章 求解党锢第101章 低配版具装甲骑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887章 江左易帜第783章 冬季攻势(9)第499章 失五阮关第10章 直抵江夏第37章 只要首级第219章 凉州刺史第866章 乡里第491章 安邑之变第792章 冬季攻势(18)第668章 失利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535章 铁骑交锋第934章 进略第131章 清剿第912章 破势(终)第733章 金榜题名(中)第43章 板盾蛮受降第354章 姜纾训弟第113章 帝心第86章 回府第48章 觐见第910章 破势(9)第913章 定略(上)第218章 纳钱征粮第825章 兵临城下第107章 勾搭第372章 合纵连横(5)第326章 虢亭会战(12)第176章 美阳之战(16)第369章 合纵连横(2)第237章 将兵拒敌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227章 人不为己?第532章 飞熊破营第200章 下驷决上驷第499章 失五阮关第473章 意会第635章 举城大庆第401章 离石相王第61章 钟繇第356章 军改开始第643章 休整第589章 汉中事第398章 布筹西域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270章 偃师易帜第255章 养病第800章 冬季攻势(26)第311章 江东猛虎第243章 会师第557章 势气第796章 冬季攻势(22)第833章 天子北驾第431章 丹水降第660章 论第203章 丰镐大捷第728章 状元城第810章 汉军入冀第113章 帝心第707章 犍为之战(16)第708章 犍为之战(16)第313章 欲出关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884章 进军(下)第382章 骊山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57章 退保长社第501章 晋王死讯第53章 兵发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