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儒林

学子们离开了状元城,尽情释放着三日来产生的巨大压力。而在中央官署,却是数十位当世名儒,含辛茹苦的查阅着每一份答卷。

年岁愈大的蔡邕,亦是白了泰半发丝,端坐案前,趁着油灯,看着下面官员挑选出来的好卷。旁边是关中大儒马日磾,法家大贤法衍,还有韩融、左灵、王隆、宣璠等名士,皆仕于教学署。

大周目前诸寺、署、司间,若论名人最多的,无疑就是教学署了。不仅有着当世大儒蔡邕、马日磾、法衍、赵岐坐镇,还有着数十名汉朝降臣屈节于此。

当然,这些都是外人的看法,而韩融、左灵、王隆等人却不一样。他们确实是汉室重臣,周兵攻破安邑时,他们呢有的贵为三公,有的贵为九卿。

纵是如此,又能如何?

为大汉尽忠,以死明志?

不可否认,每一个王朝的坟墓,都陪葬着不少的忠臣义士。但那仅仅是其中最少的一部分,也许万人之中,方有寥寥数者。

至于说名声,他们能怎么办?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要么死,要么就去教学署。

迫于周王淫威,身不由己的他们只能选择妥协。也或许心中还抱着身在周室心在汉的想法,也或许是感觉大周有着一统天下的机会,亦或者只是纯粹的想要教书育人。

总之,现在大周教学署的人员,比之大多数国朝公卿还要强上不少。毕竟,他们曾经也主导过一个幅员万里的帝国。

一群半头斑白的老人,不顾夜色渐深,饶有兴致的筛选着数量众多的答卷。

有时看到心中满意的答卷,也会露出会心的笑容。而有时看到那乱七八糟的答卷,忍不住都要骂两句朽木不可雕也。

时间丁丁点点的过去,不说这群老者,便是下面忙碌一夜的教学署掾属,都累得够呛。

当晨光照射到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坐落在中央官署的教学署,再度迎来了一批新的答卷。三辆马车,数十名甲骑相伴,停驻在署衙前。

随后,署衙内的文吏当即从马车之上,搬下十余个木箱,抬到其内。

主导教学署的蔡邕,在看到又有一批答卷送至,不禁皱起眉头。环视身旁几位友人,虽然兴趣博博,可面色间难掩一夜的疲倦。

“诸君,天色已亮,不成想今夜吾等居然彻宿未眠。眼下,还是先回去休息下,且待明日再做评阅不迟。”

“伯喈兄,太学院及上林学宫诸学子之才,直让吾等惊目啊。策题多有涉及,上达国朝军政,下抵民生律令。而诸子,却皆能所答,甚者犹有良见。”

韩融神采奕奕,丝毫不像是熬了一宿的人。对于两大国学学子的答卷,看的极为认真。不得不说,有些学子有了好的念头,写出来的却显得粗糙。不过,年纪轻轻,双十年华,这份圆润可不是说会就会的。

蔡邕回头注视韩融,言道:“元长,诸子之才学,老夫可比汝清楚。一群黄口小儿,除了高谈阔论外,还能有什么高见。纵是奇思妙想,经彼等纸笔,只怕也变了味道。”

“哈哈,伯喈兄当真慧眼也。正如贤兄所言,融这边正有一人答卷,兄且观之。”

“噢,这帮小子还有高见,能入汝韩元长之目?”

韩融嘴角一苦:“伯喈兄,融又非恃才自傲之人,哪能入不得啊!”

“且做一笑,元长莫要怪罪。”

蔡邕笑着摆了下手,与韩融继续说道:“元长,纵是有些良见,吾等也且待明日再行观阅,今日且散,诸君回去好生休息。明日,怕是要比今日还要繁忙喽。”

“如此也好,吾等养精蓄锐,再鉴良策。”

....

几位老家伙一散,署衙里的掾属、文吏们也是大松了一口气。略微整顿了一下衙中杂乱后,留下数人看管答卷,余者悉数回去休憩。

长安科举的完毕的消息,飞马连夜传到骊山。

骊宫内,高诚正召诸公卿议事。

所议者,仍旧是西北及西南的攻略。

眼看十月过去大半,马上就要进入冬季,雨雪一落,再行战事已经不可能了。南山那连绵不绝的山脉,再加上与之相勾连的巴蜀群山。一旦下雪,飞鸟难入。

战争是不可能继续下去了,而且刚刚传回的消息,益州内部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和谐。

赵韪手握重兵,盘踞在夺自叛军手中的犍为、蜀郡属国二郡国,还占据了巴郡郡治江州,驱逐巴郡太守赵筰。如今,俨然是要跟刘璋撕破脸皮,大打出手的意思。

也就是说,大周先前伐蜀,确实有些心急了。

不过,两人一时间能否打起来,犹未可知。因为根据传回来的消息,众人换位思考,探讨了大半日的功夫,都没有绝对的把握拿下对方。

再者,还有贾龙等人在峨嵋山盘踞,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整个针对于益州的部署,几乎全被一场心急的伐蜀之战给打光了。眼看着大周这两年之内,是无力南望了,也不知道贾龙、任岐能否撑住。

好歹也是主动投靠大周的人,大周就这样把人家给卖了,委实不合适。

“对了,段公,杨洪率领的义兵去了哪里,知道吗?”

盯着舆图,高诚问向段煨。

段煨沉吟了片刻后,指着玉垒山北部一带,言道:“不出意料,当是进了羌氐之地。刘璋和赵伟的兵马,都聚集到成都一带。杨洪等人莫说是在鹤鸣山了,只怕身在玉垒山周遭,都未必安全。毕竟,两三万人,虽是乌合之众,可人数摆在那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还是跟赵韪如此焦灼难解之际。”

“那可否让文良,挑选锐士,寻觅彼等。只要与其等联络上,对吾大周而言,都益处颇多。”

“臣稍后派人往武都走一趟。”

“还有便是,让文良动一动,给刘璋点压力,免得被赵韪给轻易打败了。到时候,刘璋占据上风,吾等便施加压力。其若居下风,便使贾龙等人攻赵玮,务必要保证两年之内,益州仍旧处于分裂之状。”

“大王英明,臣稍后便传信徐将军。”

第286章 常时法令第377章 军第68章 愤!第196章 阵前斗将第522章 徐荣借粮第471章 话馨语第738章 落子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80章 欲纳降第694章 犍为之战(3)第247章 李相如归降第383章 千里泽国第920章 势、力!势力!第564章 入夜第778章 冬季攻势(4)第97章 凉州现状第485章 离间计第493章 张辽投郭缊第334章 流凌杀到第867章 神鬼莫测第859章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第554章 诸事第390章 界桥之战(终)第788章 冬季攻势(14)第736章第453章 起居注第689章 天变第130章 血战陇县第907章 破势(6)第701章 犍为之战(10)第338章 首阳山惨败第828章 进军第162章 美阳之战(2)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23章 江油城第365章 送礼赔罪第664章 两军调动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769章 乱第3章 举将第485章 离间计第567章 礼、家、义、存第632章 战事酣酣第837章 惊鸿第676章 逐利第556章 残破旧都第376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第568章 一朝丰腴,一朝困苦第20章 汉中战事第237章 将兵拒敌第168章 美阳之战(8)第460章 西域之远第774章 进退两难?第134章 信骑第194章 阵前赠酒第345章 纸第929章 严、律、密、令第845章 内争第664章 两军调动第875章 湖中阁第829章 争城(上)第40章 京观第622章 墙式冲锋第416章 大肆封赏第805章 赵兵西进第116章 夜袭第376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第146章 边章统兵第636章 献俘阙下第893章 楚帝袁术第529章 河东之争第811章 焦灼之际第269章 袭营(下)第932章 阴图荆军第113章 帝心第718章 犍为之战(27)第795章 冬季攻势(21)第43章 板盾蛮受降第402章 至离石第705章 犍为之战(14)第730章 长安夜第39章 一汉当五胡第733章 金榜题名(中)第4章 骑军军侯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435章 夜袭南乡第937章 荆军失利第906章 破势(5)第573章 洛阳!第663章 援兵第85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297章 帝业第86章 回府第376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430章 张兵伐术第827章 大戟士第10章 直抵江夏第125章 边章解疑第189章 韩遂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