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河东

河东安邑,夜深人静之际。

魏王宫内,窗外寒风呼啸,其内孩童哭啼。

魏王秉,一个尚不足五岁的孺子,此时也不知是生了什么事,哭闹不休。周围魏王宫中的女婢们,围绕着小小的魏王,左哄右奉,可依然不能止。

魏王宫外,卫觊紧了下身上的披风,想要将寒风悉数挡在外面,时不时还会搓两下冰凉的手。但脚下却始终未停,快步朝着大王寝宫走去。

刚到殿门外,便听闻到里面一阵阵的哭闹。

“吾等拜见国相!”

门外几名顶着寒风戍卫的将士,立即躬身行礼。

卫觊面色一沉,轻嗯一声,便走过卫士,径直推开殿门。

殿门一开,里面的人不由自主的扭头望来,见是卫觊,皆是心中一惊。

几名女婢屈身作礼:“奴婢拜见国相!”

卫觊眯着眼镜,扫了一眼女婢,随机凝视着董秉,作礼道:“臣,拜见大王,王上万年!”

魏王秉年纪小是小,但礼节却是学了不少。此时也停止哭闹,不敢在亦臣亦师的卫觊面前失礼,抚手囔囔道:“国相请起!”

“臣,叩谢大王!”

卫觊平身致谢,而后紧接言道:“大王,近日来国朝局势,动荡不堪,宵小丛生。吾朝河东,北面晋汉之西河,东临楚之河内,赵之上党。值此关键之际,大王还需多行仁善,莫要荒废朝政!”

魏王秉微微颔首,带着些不服气的言道:“哼,孤就是想出去玩,天天呆在这宫内,一点意思都没有~”

闻言,卫觊眉头不由一皱,劝谏说道:“大王,河东之要,乃国朝屏障。安邑之中,为吾魏之社稷。大王深受周王溺爱,就国安邑,自当施行德政,修兵缮甲,已报周王恩典。岂能每日只顾游玩,忽于社稷乎?”

“可是...”

小家伙还想顶嘴,但道了声可是后,硬生生把后面的话给憋了回去。再说下去,估计也是没有出去的可能,还会再度连累老师。

“大王,近日时局骤变,不宜出宫,以免出了差池。方才,臣得调查司传讯,王允老贼派张扬帅大军,屯驻界休,对吾河东虎视眈眈。汉军一动,其附庸匈奴,也必然已是出兵。东面的楚军,倒是无甚异常。不过,上党的赵国大将颜良,亦是率军屯驻高都,不知其意欲何为!”

卫觊说了一大通,可对于年岁不到五岁的董秉来说,宛如听天书一般。

不过,董秉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于是说道:“此事便全由国相来处理吧!”

卫觊闻言,立即行礼道:“臣多谢大王信任,必不负王上厚望。”

说白了,就是走个过场。卫觊也清楚自己所说的话,对于王上来说委实晦涩。然,君臣之礼,不可有失。

凡事有所奏,有所命,方可为之。

得到授权后,卫觊心中也犯起急来,局势确实难以捉摸。或者说,眼前河东的局面,纯粹就是周王和国朝诸卿一手造成的。至于如何处理,也从未先有明告。

“大王,臣尚需寻张府君、严军将商议军机,权且告退!”

“外面风寒,国相何不待明日天亮之后再去?”

董秉天真的看着卫觊,有些想不明白,这些事情有那么重要吗?呆在屋里烤着火盆都冷的不行,跑出去还不得冻死啊!

卫觊嘴角微微扬了一下,流露出一丝笑意,却也没多说话,躬身不断后退。距离渐远后,这才转身朝着殿门阔步走去。

一出大殿,卫觊便加快了步伐,同时还不忘安排宫卫,前去通知张既、严颜、杨众、李傕四人。

约莫两刻钟后,五人在卫府内碰了头。

很简便,连张桌案都没有。平常素来看重礼节的几人,悉数搬着胡凳,围在炭盆前。

“王允既然屯兵界休,肯定会向吾河东发起进攻。他晋汉的粮秣可不足以供应数万大军作战持久,只是让傕疑惑的是王允哪来的自信?莫非其认为韦端能够成事?”

李傕皱着眉头,脑海中回忆着河东东北一带的地形。怎么想都不晓得张扬如何能够击破第一军的防线,杀入道河东腹地。而若是连河东腹地都打不进来,纵是韦端在长安闹的再凶,也毫无胜算。

严颜赞同的点了下头,正如李傕所言,这其中的疑点实在是太多了。

“卫君、张府君,会不会是韦端和王允另有依仗?颜良兵马进驻高都,很有可能也会进攻吾河东,甚至楚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严颜刚问完,旁边的杨众就摇摇头,反驳说道:“未必。赵王袁绍,外宽内忌,并非是胸怀四海之人。先前赵国在王允手下吃了那么大的亏,再加上天无二日。袁绍与王允势必是死敌,连媾和的可能都没有。”

“再说楚王袁术与赵王袁绍,二子相争,必有一胜一负。近些年来,楚军在赵军手中吃了不少的亏。现在赵军屯驻高都,聚众天井关,可谓是与怀县的袁谭遥相呼应。更加担心袁绍进攻的反倒不是吾等,而是袁术。”

杨众略作分析,却是让其余几人面色更加犯难。

怕就怕这种多方势力的混战,四家争雄中原,必然会互相媾和,以为持对。然而现在三家都跟大周有仇有怨的,想要联合一方有些困难。而且,也不能准确的确定赵、楚两国会不会趁机进攻大周。

若是如此,河东面临的敌军将会远超想像。而国朝也要临两线作战,一边应对北面安邑,一边应对东面函谷。

“严军将,大王可有明令示之吾等。眼下局势非常,河东急需支援。”

卫觊看向严颜,发声问道。

河东只有第一军的一万六千余人,加上一千左右的魏国兵士,连两万人都不到。面对张扬手中的三万步军,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大量匈奴骑兵,都难以言胜。

严颜摇了摇头,回道:“卫君,这些时日来,颜并未收到长安任何关于调兵的安排。不过,听闻周瑜所率的新军已经进驻潼关。第三军肯定也会很快抽出来,骤时支援河东应该不成问题。”

“不只是第三军,还有吾那犬子的骑兵军,最好一并支援河东。汉军的目的,肯定是直指安邑,夺取此富庶之地。匈奴人,也会紧随汉军之后,南下劫掠。到时候吾等手中无一精骑,不好打啊!”

“中尉放心,明日严某便上奏一书,由大王抉择。”

第610章 斩将第116章 夜袭第677章 蓄势第137章 会军移营第503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中)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308章 困虎之挣第768章 借卒第213章 民情第168章 美阳之战(8)第407章 使蜀第912章 破势(终)第656章 追赠第532章 飞熊破营第219章 凉州刺史第377章 军第588章 结外第643章 休整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189章 韩遂出逃第318章 虢亭会战(4)第909章 破势(8)第473章 意会第41章 悲喜交加第511章 易水之战(7)第707章 犍为之战(16)第869章 军议(上)第595章 狼烟起第344章 甲乙种军第694章 犍为之战(3)第525章 大阳、下阳第289章 国士第872章 予兵归乡第226章 孰轻孰重第664章 两军调动第616章 无题第218章 纳钱征粮第45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63章 射策第639章 坐视天下第853章 四面楚歌第362章 议阵第232章 煮酒论天下第347章 上林苑第859章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第760章 赵宫第771章 制略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74章 分兵南下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306章 围堵孙坚第166章 美阳之战(6)第689章 天变第400章 相约王事第834章 下晋阳第154章 掘平陵第857章 交易第789章 冬季攻势(15)第808章 庙算第577章 调查司署第881章 长安行第176章 美阳之战(16)第861章 阵前相会第661章 三爵制第113章 帝心第144章 归营第156章 退兵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233章 调查司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381章 撤退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499章 失五阮关第924章 下江油第328章 虢亭会战(14)第502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上)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488章 无题第760章 赵宫第661章 三爵制第615章 无题第765章 朝会 武备学堂!第535章 铁骑交锋第783章 冬季攻势(9)第736章第607章 失郁郅第188章 再归长安第140章 棋局第327章 虢亭会战(13)第864章 北境烟云第815章 晋阳苍首第824章 庙堂魍魉第56章 朱懏兵败第546章 阵仗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112章 激战将起第898章 高处不胜寒第283章 绝食流第295章 关东群雄第551章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