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章 乾坤

天下王者 129章 乾坤 全本 吧

一干文武大臣都急于知道传国玉玺何以会在七王爷的家里,但萧云弄了半天却迟迟不说出下文,还和七王爷握上了手,瞧神情又有一番话说,众人心中急躁,却谁也不敢上前催促,萧云为元惠帝治好了颈椎病,众人瞧在眼里,又见元惠帝对萧云颇多赞扬,故而数十个文武大臣,人人心跟猫爪子在爪似的,却没有一人愿意当出头鸟。眼阵阵的看着萧云和七王爷握手称兄道弟。

不知是元惠帝等了不耐烦了,还是觉得无聊,忍不住冲着萧云喊了声:“萧爱卿……?”

萧云暗笑:“是时候了?”当下松开了七王爷的手,嘻嘻一笑道:“陛下,其实这次传国玉玺能安全返回大都,完全是七王爷的功劳!”

此话一出,不禁元惠帝感到有些意外,就连七王爷本人也大感差异,刚才瞧萧云和陆展鹏称兄道弟,料来是陆展鹏的心腹之人,今日陆展鹏谁也不带,偏偏带着他一同上了金銮殿,自是对萧云颇为倚重,本以为他会趁机在惠帝面前加以诋毁一番,不想一上来却大加赞扬,一时让这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哦,这事还和皇叔有关系?“元惠帝有意无意的问了句。

萧云一怕大腿,叫道:“太有关系了,若不是王爷的老谋深算……?哦……不是神机妙算,这次传国玉玺还真的落入了贼人之手了?”

“萧云你敢胡说八道?”七王爷有感事情不妙,忍不住喝止。

萧云嘻嘻一笑,道:“七王爷你就别谦虚了,这次若不是你怕我家陆大哥迎接传国玉玺不利,特意派遣赵环出城迎接,若非赵环兄弟剑术高超,计谋更是出神入化的话,哪儿能击退了贼人,护住传国玉玺安全回了大都呢?”

“你胡说八道?”七王爷大急,一张脸几乎气得变了型。

“皇叔?萧爱卿所言可属实?”元惠帝适时的问了句。

听惠帝问话,七王爷便知事已至此,不敢在隐瞒了,狠狠的瞪了一眼萧云,冷声道:“回禀皇上,萧……萧少侠之言,确是不错,传国玉玺的确是本王府上!”

一听七王爷承认,萧云、陆展鹏、宋方三人同时松了口气。三人均知:“七王爷这一承认了,玉玺是真是假在于陆家堡并无丝毫关联,陆家堡上上下下四十多口人命,也就此保住了!”

“那好,朕这就去王爷府上,迎回玉玺!”元惠帝大手一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事已至此,七王爷唯有点头道:“是,陛下!”

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六十里又二百四十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阁”,然后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也就是金銮殿,皇城四周建红墙,又称“萧墙”,其正门称棂星门,左右有千步廊。萧墙的东墙外为漕运河道。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大内正门为崇天门,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桥(相传今北京故宫内之断虹桥)。大内正殿为大明殿,是元朝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面阔十一间,后有廊庑连接后殿。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为皇后居所。此外还有玉德殿、内藏库、鹰房、羊圈等建筑。

一干文武大臣追随元惠帝自金銮殿出发,沿着崇天门出了皇城,一路浩浩荡荡的朝齐王府赶去,当初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七王爷乃是当年皇帝的皇叔,便住在新都金銮殿外围,元惠帝率领一干文武大臣,转朱阁、绕绮户,不一会儿,来到一座楼阁交错的阁楼前,放眼一望,这地方山水花木,错落有致。阁楼正前方分别以三条石子小路,中路以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碑为中心,前有假山、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东路的小阁楼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

惠帝和一干文武大臣到还罢了,萧云初来砸到,直觉一双眼睛都不够看,眼前的景色犹如拍电影一般从脑海里不断的闪过,和他并肩而行的宋方,瞧他样子颇为好笑,在他肩膀上轻轻的拍了拍,笑道:“好看的还在后头呢?”

萧云暗道:“爷爷的,这等好看的景色还不算正式,真不知道七王爷又是何种面貌?”

就在萧云暗自惊讶之极,忽听的七王爷在惠帝前头一躬身道:“陛下,到了?”

萧云一惊,这才惊觉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进了一座大的殿宇,这殿宇极为宽敞,内部利用各种千奇百怪的板壁,帐幔和各种形式的博古、飞罩割成一个不大的房间来,房间不大,却在各种的板壁、帐幔、博古、飞罩的装饰下,显得庄重肃穆,尚朴去华,天花、匾额、瓷器、字画、灯具、香鼎、古籍、花香点缀其间,明廊通脊,气宇轩昂,其气派法度,比之惠帝居住的金銮殿丝毫不逊色。

这一番看下来,只把萧云看得目瞪口呆。本以为就这些了,忽觉身后有人碰了自己一下,扭过脸一望,居然是宋方,但见他似笑非笑的望着萧云,很快伸出右手的手指朝府邸后面指了指,萧云不明所以,但瞧他神情古怪,好奇的将双目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去,这一望顿时又猛吸了口气,只见府邸的后面,居然又是一座花园,只不过这座花园比起前面的花园又有所不同,整个花园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让人仿佛置身凌霄宝殿一般,更为难得的是,这座花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间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宋方瞧萧云吃惊的模样,呵呵一笑,低声道:“怎样,气派吧?”

萧云点了点头,道:“爷爷的,何止是气派,简直非常气派吗?一个小小的王爷,居然住这么奢侈的地方,难怪元朝入关不过百年便如昙花一现匆匆灭亡,瞧这天上人间的住处,就不知要花费了多少无辜老百姓的人物物力财力,元朝后期,除蒙古统治阶级内部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征战外,灭亡更大的原因在于大兴土木,苛政杂税猛于虎,这才导致了元朝的灭亡,至正十年,元政府下令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但导致物价迅速上涨。次年,元惠宗派贾鲁治黄河,欲归故道,动用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而官吏乘机敲诈勒索,造成不满。这才造就了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的起义,直接成了灭亡元朝的导火线。

进了府邸,惠帝显得有些不耐烦,七王爷府上的下人上前行跪拜之礼,他均不耐烦挥手打发,齐王府下人便赶紧溜之大吉,退到外殿候着去了,惠帝这才扭头对七王爷问道:“七皇叔,传国玉玺何在?”

七王爷小心的应道:“陛下不必着急,本王已经差遣府上下人,去了本王的寝宫,想必这会儿该来了!”

七王爷话音刚落,果然府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跟着一个太监尖着嗓音,道:“启禀王爷,玉玺送到!”

七王爷虎着脸沉声道:“呈进来!”

一个太监弓着身子,低着头走了进来,将一个包裹双手供奉了进来,萧云和宋方一眼便瞧出这正是赵环的包裹,二人心知肚明,相视一笑。

那太监低着头,双手举着包裹,小心翼翼的将包裹送至惠帝的跟前,早已侍奉左右的太监上前,一把接过,利索的打开了包裹,立马一阵晶莹透彻的荧光在大殿里亮了起来,犹如夜明珠一般,惠帝一见,从右侧的太监手中一把抢过玉玺,轻轻的抚摸着:“晶莹透彻,真是精品之中的极品,旷世至宝啊,有了这玉玺,谁还敢说朕不是真命天子呢?”

“恭喜陛下得去传国玉玺,贺喜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012章 豪华市集855章 大获全胜1293章 狂傲嚣张11021072章 大言不惭1739章 千年障碍767章 穷寇莫追469章 力拔山兮558章 夜静如水473章 红衣粉腻1762章 自叹不如923章 出其不意1501章 张士诚的困境1182章 留有一手782章 闺怨绵绵752章 合情合理1431章 我不信1159章 救星突来1888章 一心万法1064章 不好惹的主815章 好大胆色1298章 功名利禄心1741章 兄弟离别802章 釜底抽薪981章 保护自己1881章 一路南来1405章 大敌来攻306章 娘娘有请854章 龙湾大战288章 英雄配美女685章 门外来人931章 昼出夜行244章 我家不养金丝雀468章 佛挡杀佛463章 今晚动手563章 贵客534章 风云再起1134章 一点韵味108章 义结金兰1563 .1527章当年的卑微者1485章 空手套白狼943章 偷袭之策054章 真假难辨1266章 激扬文字10911061章 赴会太湖178章 铁杆粉丝147章 试武1477章 上早朝1548章 救不了你一切求197章 庄王问鼎891章 庐州大战101章 陆家堡主609章 无毒不丈夫1776章 欲擒故纵585章 兵不在多1435章 没留后门1505章 将在外1855 .1809章功名利禄心195章 后退一步941章 首战得胜821章 突出重围644章 水能载舟259章 功名终1153章 估计错误111章 七王爷府1386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208章 一个理由1105章 在行动399章 小生怕怕1686章 愿得此身长报国1791章 羞涩的女子1419章 做一桩买卖359章 方家兄弟933章 湖口行1459章 捞钱的法门613章 百无一用770章 透天玄机596章 中医美白319章 好的收成925章 国家兴亡1861章 又一次的错误1437章 齐人之福304章 一块白布1307章 最心疼的故事512章 龙颜1495章 出门不利958章 再次刺杀1493章 英雄末路843章 紧急军情1154章 追兵又至1657章 疯子主将1226章 赏罚不公1184章 一生一世186章 五毒散1025999章 一个萝卜一个坑1579章 山高皇帝远372章 返回1608章 明白就好1839章 一骑绝尘1777章 天下共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