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章 识文断字

1324章 识文断字

朱元璋虽不是书香世家出生,在这个动乱的年代,自是没机会读书写字,能识文断字还是他在做了义军统帅之后,开始着手学习,那时候他已经将近而立之年,但他相信大器晚成,坚持读书,从不间断,又常常与李善长,刘伯温,朱升、宋濂一帮文人讲经论史,列坐赋诗。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他不仅知书识礼,而且还能写诗作赋、评点诗词的好坏,意境长远,这些年他也写了不少诗词,初始他怕人笑话不敢给众人看,直到前些时日,他因为观看新建的吴王宫殿,率领文武百官赶往燕子矶,这燕子矶在北郊江畔,因三面悬绝,远眺似石燕掠江,因此得名。燕子矶总扼大江,地势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被世人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黄昏时分,夕霞满天,江流滚滚,印照赤壁,呈现出“燕矶夕照”的美景,是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那一日,群臣很和睦,气氛极为融洽,期间李善长提议,以燕子矶为名,来一个比试,众人多是饱读诗书之士。很快把所见心得一一咏出,唯独身为主帅的他没有吟诗,在百官的翘首期待中,朱元璋不好冷了场,思索了片刻,便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大臣们听后都相互望望,心想怎么这么俗,这也算诗?朱元璋看到大臣们的表情,然后又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地问大臣们:‘长虹作竿又如何?’接着,朱元璋解释,既有称有杆,那么钩在哪呢?这时,朱元璋一指天边的弯月:‘天边弯月是挂钩’。朱元璋的头三句,已经完成了铺垫,朱元璋要借助这铺垫开始“兴”了,于是,朱元璋高歌道:‘称我江山有几多!’朱元璋此一句出,百官哗然,各各翘起大拇指,赞叹不绝。便是才学如刘伯温,宋濂之辈,也说此诗作得巧妙,解得深邃,尤把江山称为己物,出语更是不凡,非有大气魄的人不能吟唱。

当晚朱元璋很高兴,趁着兴致又吟唱了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四句,无不赢得一片赞扬声,自这以后,朱元璋算是大着胆子吟诗作对了,还别说,这些年他的诗词还真长进不少,赢得了不少赞誉之声。着实让他欢喜了一番,越发喜爱写诗了。

提起了御笔,稍微一凝神,御笔刷刷刷写下了几句:望西南隐隐神坛,独跨征车,信步登山。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珊珊。一尘不染,浮生九还,客中有僧舍三间,他日偷闲,花鸟娱情,山水相看。拂晓行军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朱元璋诵读了几遍,对于这首自己还算满意的诗词微微点了点头,方才搁下了御笔,从怀中摸出了自己的印章,按了上去,写有诗篇的纸张上落下了朱元璋的大名。

这时,有宫女送来了一些切好绿豆糕放在了一旁的茶几上,随后提来了一壶西湖龙井,朱元璋喝不惯珍贵名茶,唯独对这西湖龙井极为喜爱,前两年也不知道宁国知县胡惟庸从哪里弄到手的,托人送到了吴王府,朱元璋按照平泡茶章法亲自泡了一壶喝了后,极为喜爱,自后喝茶就喝西湖龙井了。

宫女放下茶壶,不声不响地转身就走,并不如何去惊动这个在她们心目中不怒而威的主人,他的种种事迹,早已在街头巷尾传遍了,这些宫女不论是道听途说,还是一番打探,都这个叫花子出生,却拥有了半个江南的主人,心生仰慕之情,恨不得能听他亲口说说才好。

但这主人并不是故事里流传的那些千古明君那般平易近人,相反极难以靠近,浑身散发的杀气,让人心中害怕,尤其是那一双三角的眼神,杀气腾腾之时,让人不寒而栗。

宫女太监们对这个主人心中既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害怕到了极点,所以她们从不去与朱元璋套近乎,宁愿远远地看上几眼,也不想去惊动他。

好在这主人虽浑身杀气腾腾,对百姓极为不错,这些年在管辖的江南之地,多次减免赋税,修治河道,体恤民情,江南一带的百姓倒也好过了许多,家中的小弟,父母也时不时的送来了今年的粮食丰收,手中有闲钱的消息,弟弟妹妹也能买上几本诗书读读,每每听到这些消息,她们心中对这个不拘言笑,浑身杀气的主人的敬意就多了几分。

抒发了心意,朱元璋似乎有了些倦意,独自端坐在一张龙椅上,随时从书架上抽下了一本佛经,他虽与诗书少读,佛经却没少看,皇觉寺的藏的佛经,有一般被他看了遍,只是那时虽能识文断字,却不知其中意境,当了主帅后,借助权势,他的学问长了不少,看起佛经来早已没了当初那般晦涩难懂,很多道理,很多佛理,一看就懂,一懂就透,这些年他大多数喜欢一个独自读些佛经。

吴王府内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一个杀伐有度的元帅,能静得下心来看佛经,便是宋濂这种嗜书如命的人,也对佛经中的高深佛法难以静下心来去揣摩。

朱元璋看了几页佛经,不知想起当初在皇觉寺的一些趣事,记得当年,他迫于无奈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他。他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就提笔刷刷刷地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后来自己投奔郭子兴,如今也不知这几个字还在不在?“

夜幕深深,一个黑色身影迅速落在了吴王新宫内,他身影极快,在一处假山后,静悄悄地站了一会儿,辨别了方向,这才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急速往皇城里奔去。

注解:《登江苏金坛顾龙山》

元朝至正十六年,朱元璋带领义军东征攻集庆路时,在金坛地区同于高五郎作战,曾驻营顾龙山一带,他对此处景物极为赞赏,即兴填词一首曰:“望西南隐隐神坛,独跨征车,信步登山,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姗姗,尘不染浮生九还,客中有僧舍三间,他日偷闲,花鸟娱情,山水相看。”朱元璋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后,此词后来刻于石碑(碑高105公分,宽59公分,厚15。5公分),并特在山顶建“御碑亭”置碑于亭中,为顾龙山增色不少。

862章 异变1062章 母老虎发威301章 的确没见过287章 凑热闹056章 才子佳人584章 眉目专情053章 人生就像一场戏265章 他是正经人1818章 替天行道996章 死而复活828章 香气四溢146章 我要的不多196章 华山老道370章 杳无音讯1179章 耍个滑头033章 呼呼夜风1208章 我为刀俎1103章 最大的对手361章 陪你玩玩1566章 誓不罢休1406章 扑朔迷离737章 破瓜开瓢第1299章 买卖不成1283章 佳人一笑可倾城122章 无礼的家伙666章 心思1563章 声东击西1211章 挑拨离间466章 出动1870章 人死不能复生918章 攻城略地1334章 激将法072章 传授刀法183章 男女搭配1845章 犹是春闺梦里人311章 捧得起你1607章 荣耀背后1353章 被人抓了1828章 中秋佳节404章 男人的脚1220章 逃出苏州1167章 心灰意冷786章 刘基出山822章 白子黑子1087章 不一样的诡异046章 家归何处451章 何其毒也671章 以静制静1522章 走狗而已败将也千古1430章 送我一程079章 练刀1557章 燕云十六州296章 女人是祸水1254章 移魂大法896章 丝竹之声417章 尽道隋亡为此河437章 一着不慎263章 始料未及010章 天涯海角691章 不通情理1641章 小惩大诫665章 割发代首1564章 渡河165章 习练妖法940章 鄱阳大战1669章 升官加爵1409章 同年同月021章 失踪的国玺614章 陆耕水战1258章 千金一画1757章 功成身退303章 周公大礼1620章 用刀的人783章 男人不坏863章 出路128章 扭转1110章 伺机逃离656章 不明所以652章 听戏467章 一马当先585章 兵不在多1263章 教训才子③775章 西洋商人566章 神乎其技912章 实在是个好消息730章 胭脂古井847章 金陵来人640章 撕心裂肺1112章 婚书送来116章 没人和你抢1081章 目中无人697章 迁都江州454章 猛张飞11321101章 沧浪会客1604章 树大招风202章 失魂落魄1074章 心悦诚服1017章 汉使来访593章 无情不似多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