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对子

朱元璋没读书,在别人看来他或许是个粗人,但你不得不说,他的诗词歌赋还是挺有霸气的,就是一手书法,也能让人眼前一亮。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怪才,而在后人看来,他的诗要好过他的字,而对子则好过他的诗词,趁着这个机会,找了一些趣事的对子,给诸位看看,当然了这不是凑字,因为是书友们的要求!

朱元璋一生酷爱对联,并以此为乐。他登基的那年除夕,即传下圣旨,要求公卿士庶人家,必须张贴春联,并微服私访,亲自察看。当他看到金陵(现南京)城到处红联张贴时,非常高兴。忽然,发现一家没有贴春联,心中大为诧异,便进去问原因。当他得知这是一劁猪户,自己不会写又请不起人写,便叫随从拿出文房四宝,亲自为其书了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写完,二话没说,转身就走了。当他回来又路经此处时,见劁猪户仍未将他书的春联贴出来,便进去责问,劁猪户解释道:“您走后我们才知道是当今天子亲临,为我们小小百姓亲写春联,真是感激不尽,现把御笔圣迹悬于正屋,焚香敬祝起来了,这是皇上为我家送来的幸福和吉祥啊!”朱元璋听后大乐,立赐劁猪户白银300两。

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是朱元璋的常事。有一次,他私访到江南某地一个小镇上,见街上人流如梭,络绎不绝,甚是繁华,正在兴头上,信步走进一个蔬菜市场,到了一个卖莲藕的商贩跟前,他拿起一根藕看了看,问了问价钱,然后笑着说道:

一弯西子臂

意思是把莲藕比作白生生、鲜嫩嫩的西施美女的手臂,以此称赞藕非常之好。卖藕人当然高兴,他随之看看藕节,又瞅瞅藕眼,也笑对道:

七窍比干心

比干是商朝时殷纣王之叔,官至少师,纣王荒淫无度,国势衰微,比干以死力谏,劝纣王远妲己,行仁义,遭到妲己的恼恨,唆使纣王将比干杀死,剖腹验看,见比干之心乃七窍玲珑之心。卖藕人意思是,你真有眼力,心眼也像比干一样正直无私,不说一点亏心话。因此一对,卖藕人被朱元璋封官为“祭酒”。

陶安是明朝有名的大学士,也是朱元璋非常器重的大臣之一。

有一天,朱元璋来到陶安家,见陶安以书作枕,便戏出半联道: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陶安慌乱中一时无言以对,稍一停神,见朱元璋手握一把折扇,上绘一幅山河图,便脱口而出: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洪武九年,也就是1376年的一个早朝,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呈了一份长达17000字的奏章,朱元璋命中书郎王敏读给他听。王敏读到6370字时,尚未听到具体内容,全是一些绕弯子的空话。朱元璋大为恼怒,命人将茹太素叫来,狠狠打了一顿。到了晚上,朱元璋躺在床上,又叫王敏接着往下读,读到奏章的16500字以后,才涉及正题,茹太素建议了五件事,其中四件是可取、可行的。于是,朱元璋拿过奏章,在首页上批了两句话,正好是一副对联:

冗文赘句即乏味

直言快语斯有为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茹太素一份五件事的奏章,本可500字说清,可他却罗罗嗦嗦写了17000字。朕厌听繁文,打了他一顿,这似有不妥。至于茹太素敢于直陈胸臆,勇提建议,应予表扬,说明他是忠臣。

后来,朱元璋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成文告予以公布,并规定了谏言的格式。经过这番整顿后,百官在写奏章时便只陈事实,尽量删掉繁文了。朱元璋批阅奏章就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他深恨自己年轻时因为贫穷没有机会上学,因此,对儿孙们的教育特别重视,特意在宫中建造“大本堂”,储藏珍贵书籍,征聘四方名儒为太子、诸王轮流讲课,挑选才华出众的青年侍读,并时常赐宴赋诗,谈古论今,讨论文章,出句联对。为了解子孙们的才学,他常到大本堂抽查、面试,并和儿孙们对联取乐。

一次,朱元璋来到大本堂,要试试皇太孙朱允炆的才思和学问,令其赋诗一首。朱允炆很快就赋了一首,最后两句是:

虽然隐落江湖里,

也有青光照九州。

朱元璋看了这首诗,觉得缺乏气度,很不满意。

他叫上四子朱棣和皇太孙朱允炆一起去看赛马。见飞马如离弦之箭,马尾在奔跑时被风吹起,四散飞舞,非常壮美好看,一时联兴大发,口占上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这句上联,一来描写所见所闻之实景,二来想再次试探和启发皇太孙。朱允炆当时年纪尚小,虽聪明好学,可还不理解天子爷爷,便信口答对。

雨打羊毛一片毡

对句虽工整,但软弱无力,毫无气度,也缺乏意境,缺乏美感,完全是小顽童游戏之言。朱元璋听后紧锁双眉,脸色阴沉。朱棣看出了父皇的心思,忙对朱允炆附耳低言一番,朱允炆才看着皇爷身上的龙袍重新对了下联:

日照龙鳞万点金

闻听此句,朱元璋立即转怒为喜,连声说:“对得好,对得好!”从此,也对四子朱棣更加心中有数了。离开赛马场时,朱元璋还再三嘱咐朱允炆,无论是作诗对对写文章,都要有气度。如果将来朕把江山托付于你,这样软弱无力,岂能保证皇权?

朱元璋的原配马氏,是大明第一位皇后,历史上被称为孝慈高皇后。马皇后长相平常,小时候也没上过学,后随朱元璋东征西战。但此人贤惠不说,还十分好学。一有空闲,就求教认字。做了皇后之后,继续要求女官每天教她读书,记下了许多历史上有名妇女的故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马皇后不仅能读书,而且能写文章、赋诗、作对联,还能帮朱元璋整理公文。这里,记下她与朱元璋几个吟对的逸事。

一天晚上,朱元璋退朝回到内宫,拿着一把描着白龙的黑色折扇,来回踱着方步,思考当朝时还没有处理的一些事情。马皇后看朱元璋这样操劳国是,不辞劳苦,顿时心生疼爱。为了照顾好朱元璋的身体,使他尽快从思考朝事的倦意中解脱出来,便以朱元璋所持的那把黑折扇为题,吟了一比上联:

扇描玉龙,呼风不能唤雨

朱元璋一听这比精妙的联句,顿时倦意全消,扭转头望着这位爱妻,坦然一笑,高兴之余,他品味着马皇后的出句。当他看见马皇后穿着一双绣有金风的绿色缎面鞋时,当即吟对下联:

鞋绣金凤,着地那堪登天

一副奇联妙对就这样完成了,夫妻二人爽朗地大笑起来。

民间关于朱元璋 诗词对联还很多,日后有机会, 继续整理后,风险给大家!

059章 奇人常遇春1547章 被发现了1431章 我不信1698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1387章 天下无敌991章 短暂的安全1062章 母老虎发威1321章 繁星点点700章 对敌之策1464章 各取所好800章 醉意朦脓404章 男人的脚555章 给点颜色130章 一身是胆662章 铁面无情075章 明主617章 闭目养神1525章 身死1176章 朝思暮想1452章 金陵密探081章 朱重八的厉害898章 真假不明087章 一条好汉146章 我要的不多113章 兄终弟及1876章 杀人者偿命1669章 升官加爵376章 清平世界753章 重大机密344章 密探1769章 准备看戏869章 十月怀胎353章 男人的大873章 天赐良机1371章 糊弄一下1154章 追兵又至1122章 主动挑衅769章 经天纬地858章 不速之客457章 私奔1739章 千年障碍618章 皇园哭声1807章 功过是非1829章 秦淮画师436章 门下狗484章 明月当空1398章 难舍难分1883章 他乡遇故知1903章 胡惟庸的结局⑥242章 相仿古人530章 我能证明949章 浩渺鄱湖水接天1569章 暗流涌动上1757章 功成身退119章 斩月扬威704章 浆声回荡812章 误国误民1492章 拼死一搏加更章节1326章 帝王家事1425章 王者风范1440章 吃干抹净1055章 五箭连发659章 城门立漏529章 无可奉告10881058章 大干一场792章 暗流涌动1494章 来个吻别026章 夕阳如血1740章 衣锦还乡794章 处心积虑394章 时不利兮903章 一人之下1266章 激扬文字1267章 粪土当年1893章 海盗的野心005章 第一顿饭308章 力量的搏斗946章 敌军勇猛1881章 一路南来220章 如鲠在喉1720 .1677章醉卧沙场君莫笑1138章 大胆奴才844章 往事不可追789章 恭候多时599章 两只饿狼1683章 敬若神明912章 实在是个好消息1361章 女人的美1428章 垂死挣扎1521章 揣摩圣意1121章 苏州才子1902章 胡惟庸的结局⑤1260章 灵隐杀机1197章 拜天拜地1826章 花开复见却飘零953章 东风必起1713章 陆家姐妹178章 铁杆粉丝1405章 大敌来攻1092章 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