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逃离(三)

赵锦绣又使劲推了推桑骏。尔后又间隔好长时间在他耳畔叫几声“玄素”,见他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才使尽吃奶的力气将他搬上床,又在他旁边坐了一会儿。

这一来是平复呼吸,二来是继续观察他是不是真被放倒了。

坐了片刻,实在不放心,赵锦绣又推了推他,俯身在他耳畔低喊:“玄素。”桑骏依旧没有醒来的迹象。

赵锦绣屏住呼吸,周遭便只有桑骏均匀的呼吸声和绵长的鼾声。

看来这“醉梦”加上这药,还真是绝配,效果真不赖,连老狐狸桑骏都能放倒。

赵锦绣想到即将获得的自由,心里一阵暗喜,立马动手将桑骏的外袍脱去,尔后又将他的深衣撕开,在他胸口乱摸一阵,尔后游移着往下,摸到腰际,才发现在松垮垮的腰带上,有个墨绿色的丝绸袋。

应该就是这个。赵锦绣暗笑,立马将那袋子打开。果然摸出一方小小的玉石印鉴,对着灯火一瞧,正是锦王印鉴。

赵锦绣拉了条锦被将桑骏盖住,立马翻身下床,从衣柜的底层找出包袱里事先写好的通关文书,又对着印鉴哈了哈气,郑重地盖上。

那方文书是赵锦绣这几日百无聊赖,经过反复描摹,最终选了其中最肖似的三张。

从很久以前,赵锦绣就开始注意桑骏的文书。发现他写的文书和平素的字画是两回事。他的文书是两种字体,排头以及落款日期是一种,而中间的正文是另一种。

赵锦绣经过反复对比研究,这才发现桑骏亲自写的文书是左右手并用,且要盖上他的印鉴。好在赵锦绣作为凤楼三公子,必要时刻,模仿他人笔迹的事也没少干,于是从刚入西苑开始,就在设法研究桑骏的字迹。

一切的研究就为了今晚,尤其是什么都需要派司文书的桑国,拿摄政王的派司说不定还能当虎符用呢。所以,要逃离桑骏的禁锢,获得自由,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处理好通关文书后,赵锦绣又将那方印鉴放入桑骏腰间的锦袋中,然后将阮香绫的衣衫换上。好在阮香绫是干练类型的女子,梳的发型很简单,赵锦绣三两下就弄好。

对着镜子一看。朦胧的灯光里,还真是阮香绫的模样。于是对着镜子做个鬼脸,眼角眉梢全是笑意。

继而将细软悉数收好,将阮香绫的总管牌子别在腰际,尔后披上她褐色的大氅,取了旁边的雨伞往外走。

刚踏出两步,忽然,听得桑骏在喊:“如月。”

这声音让赵锦绣背脊一凉,整个人僵硬在原地,保持着迈步的姿势,等着桑骏的追问。

等了良久,却并没有等来桑骏的暴怒,反而等来他此起彼伏的鼾声。

赵锦绣这才想到这或许是呓语,于是慢慢转过身,瞧那雕花木床上,桑骏闭着双目,正安然入睡,唇边似乎还有满足的笑。

赵锦绣见他这模样,忽然觉得心里酸酸的:

这男人从出生开始,就经历着不幸。他的母亲死了,幼小的他被种下蛊毒。身份又是庶出,过得便越发凄楚。后来拼死拼活地得来荣耀,得来家族的认可,却还是被自己的亲爹和大哥算计。

再后来遇见林希,却也不知林希是否喜欢他。可他却就固执地抓着不放,不管如何。

而今,对着自己这个冒牌货倾尽所有感情,却偏偏又这般生性多疑,还要竭尽利用…

赵锦绣越发想不下去,轻轻摇头,心里不免怅然。与他相识以来的场景,像是电影里快速的镜头,迅速略过,一幕幕都是感伤。

不由得轻叹一声,又听得他在轻喊:“月华。”

赵锦绣眉头一蹙,心里咯噔一下,顿觉今晚或许并不如表面那么顺利。

屏住呼吸站在原地,却又不见桑骏继续说话。因为疑心他是装的,所以,赵锦绣又低头凑过去,轻声喊:“玄素,我在。”

桑骏并没有答话,赵锦绣弯着腰,瞧他片刻,这才吐出一口气,正欲起身离开。谁知桑骏却突然呓语着,伸手将赵锦绣一拉,拢到怀里,连并着翻身拢着她呼呼大睡。

赵锦绣觉得心脏病都快被桑骏吓发作了。心里暗想:他这样反反复复的。不知到底有没有醉。如果没有醉就赶快醒来,给老娘一个痛快的了断吧。

赵锦绣心里一片哀鸿,耳畔却是绵长的呼吸,看样子又不像是醒着。

再这样折腾下去,天都亮了,那时,就难以走脱了。

所以,赵锦绣慢慢往下从他怀里挪出来,又弯腰为他理好锦被,这才快速转过屏风,往外间走去。

迫不及待地打开外间的门,刚要踏出去,赵锦绣却是瞧见那桌上的烫酒炉与木炭炉,顿住了脚步,转念一想,应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于是咳嗽两声,对着门口的卫戍压低嗓子吩咐,道:“殿下和王妃就寝,你们来将这炉子撤走。”

赵锦绣背对着屋内的烛光,这二人自然看得不太分明。

二人也只管小声应生,尔后走进来。

赵锦绣又压低嗓子吩咐:“小声点,打扰了殿下和王妃,你们就是祖宗八代都得脑袋搬家。”

那两名卫戍也不出声。只是点头以示作答,轻轻将那烫酒炉和木炭炉搬了出去。

赵锦绣在屋里站了片刻,然后从旁边的灯钩上取下灯笼,撑起一把淡青色的油纸伞,就这样走出这囚禁了她三日的西厢房。

西厢房外,连续下了三天的雨已小了许多,颇有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阴惨惨的灯光里,屋外站岗的卫戍们一动不动,像是雕塑群像。

赵锦绣原本想就这么离开,但转念一想:如果天明,还不见桑骏起床。卫戍们一定会生疑。那么,留给自己出城的时间就很少了。

所以,赵锦绣走到一名卫戍队长面前,将腰间的牌子扯下来,例行公事般在他面前晃一晃,压低声音说:“殿下吩咐,明日无须请早,不要去打扰殿下与王妃。”

那人瞧了瞧牌子,低头行礼,道:“谨遵吩咐。”

赵锦绣也不多言,只将那牌子收起来,顾不得鄙夷此人,便一路往回廊那边走去。

这雨虽是小了,但春寒依旧料峭,阴惨惨的灯笼映照中,四周呈一片蒙蒙的雨气,西苑植物又过多,乍一看,犹如传说中的黄泉路。

赵锦绣想到此,不由得皱皱眉头,暗想:如今应该是祈求上苍保佑自己顺利出逃,过美好生活的时候。自己竟是想这不吉利比喻。

不过,赵锦绣往外走的这一路上,还算顺利。因为三更天已过,丫鬟婆子早早就睡下了。值夜的卫戍见到赵锦绣的装束,认为她是阮香绫总管,也只是远远的,就低头敬礼了。

赵锦绣也是很大牌地“嗯”一声,吩咐一句:“注意御寒。”尔后,咳嗽不止,以表示自己沙哑的嗓音正是这鬼天气造成的。

卫戍们都极懂分寸,低声地应声,尔后继续巡逻。赵锦绣就这样顺利地走出西苑。

轻吐一口气,按捺不住满心的欢喜,快速穿过高大林木笼罩的小径。不一一会儿,便看见锦王府大门前的照壁,照壁两旁挂了一溜儿的灯笼。光线颇明。

赵锦绣顿住脚步,皱着眉头想了一阵,也没有想起这个区域是哪一路卫戍管辖的。不过,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都走到这一步,赵锦绣也顾不得是何人值守,于是撑着伞继续往前走。

刚转过照壁,便被两名卫戍拦住,低声喝道:“何人?”

赵锦绣慢吞吞地抬起丝帕掩面,一边剧烈地咳嗽着,一边将手中的牌子一亮。

二人一看是锦王府总管的腰牌,立马垂首行礼,却不卑不亢地说:“阮总管,请留步。三更天后,府内人员一律不准出府。”

赵锦绣丝帕掩面,使劲吸着鼻子,哑着嗓子不悦地说:“你们反了?我是王府的总管,我会不清楚这规矩?若不是殿下有重要事情吩咐。这大半夜的,谁会出去——”

她说着,从怀中摸出早就准备好的派司递过去。那二人接过瞧了瞧,又移了灯笼过来仔细看,像是不能判定这派司的真假,面面相觑一番,便又找了卫戍队长来。

赵锦绣继续掩面咳嗽,吸着鼻子,冷眼一瞧,那队长竟是当晚被自己打了一巴掌的那人。

会不会冤家路窄呢?赵锦绣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不过,那人瞧了瞧派司,并没有问别的,而只是说一句:“可是需要派人手。”

赵锦绣吸着鼻子,摆摆手,以示不必,抬脚往外走,卫戍们也没有阻拦。

就这样,赵锦绣提着一盏红灯笼,撑着油纸伞,大摇大摆地踏出了锦王府。

才一出府,赵锦绣明显感觉脚步轻快不少,满心欢喜提着灯笼穿过雾气迷蒙的锦王府外巷,一路向令州东区的风华街而去。

赵锦绣加快脚步,心里盘算着应该会在出外巷时,遇见巡逻的锦王府外围驻军。

果不其然,刚转出外巷,便有一队铁衣铠甲的巡逻士兵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来,为首一人,远远地就喝道:“站住。”

赵锦绣撑着伞,提着灯笼,乖乖站定。士兵领队走过来,冷冰冰语气,问:“何人三更后,还在此游荡,不知宵禁?”

赵锦绣将红灯笼抬高,映照着那人的脸,而自己的脸则由雨伞遮了一部分,那人正欲训斥她的无礼。

赵锦绣却是伸出手,将腰牌扔给他,冷声道:“瞧清楚。”

那人看一眼,冷笑一声,轻蔑地说:“可是——”

赵锦绣冷哼一声,从怀中摸出另一张派司递过去,那人接过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这下立马低眉垂首行礼,声音也软下去,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

赵锦绣也懒得计较,只是不紧不慢地说:“无妨,你几人都是为了令州安危,这几天要将眼睛瞪大些。想必你们将军已为你们讲过这形势。我就不便多言了。”

那人听闻,立马垂首说:“是,小的们一定竭心尽力,护卫令州安危。”

赵锦绣也不管,施施然撑着伞,算是突破桑骏的第二重防护,一直往东区的风华街走去。

雨气迷蒙,前面的路看得不甚清晰,恍惚有出路,又恍惚一点方向都没有。

暮春时节的令州城,在微雨的夜晚,显出一片死寂的黑暗。

赵锦绣在某个巷口拐角处,四处张望,但见四下里无人,便将手中的雨伞放在一旁,熄灭了红灯笼。

尔后,拐入一条小巷子,几乎是小跑起来。一路跑,一路盘算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也必须要在天刚蒙蒙亮,城门洞开的第一时间,就要出令州城,并且一路往容州去,从容州登船,也许可以去大夏。到时候,或许,可混到广城去,悄悄探一下江慕白,看看他是不是自己日思夜想的许华晨。

夜,漆黑,微雨扑在脸上,湿漉漉的凉。赵锦绣一路避开巡逻的卫兵,不一会儿,便拐入了风华街。

这风华街,是令州西区一条颇为僻静的街道,在这条僻静的街上,有赵锦绣曾置的一处房产。

前两年,初到令州,发现这里颇像前世里的家乡成都,而这风华街的方位又很像许华晨住的那个小区的位置。

当时,恰好有人要卖祖宅,在那里闲逛的赵锦绣当场就以“许华晨”这个化名买了下来,并取名为“许宅”,尔后,又经过考察,买了几个孤苦的丫鬟婆子照看着。每次来令州行商,赵锦绣总会来到许宅住上那么几天。

当然,这是赵锦绣当年在凤楼的打算,那时,曾想金蝉脱壳之后,就在这许宅内住下来,觅个夫婿,在这里安闲地过这上天赐予的莫名其妙的一生。

所以,这几年行商,赚的一部分钱财,赵锦绣是悄悄地将之转移了不少在许华晨这个化名之下。

不过,那时,谁曾想林希跟敌国主帅还有扯不清的情债,如今这兔子窝算是白置了,连带这个具有家乡亲切感的城市,看样子自己也不能呆了。

想到此,赵锦绣不免生出几分惆怅。放缓脚步,来到风华街中段,抬头看到硕大的红灯笼轻轻摇曳着,旁边的红漆匾额上,正是自己亲自书写的魏碑“许宅”。

赵锦绣走上前叩门,等了好一会儿,才听见内门响,继而听到有人在门内问:“谁呀?”

“许公子。”赵锦绣低着嗓子回答。

门内人又问:“可有凭证?”

“丢手绢。”赵锦绣又回答,这一出口,自己也是笑了。当初,那看门的门房老伯非得要求整个暗号,赵锦绣一时想不出,只想到许华晨的丢手绢事件,便随口胡诌了这“丢手绢”作为暗号。

果然,那门房老伯听到这暗号,立马拉开大门,惊喜地提着灯笼一瞧,却是一愣,颇为狐疑地问:“姑娘,你是?”

赵锦绣呵呵一笑,闪身进了门里,小声说:“张伯,你眼神越来越差了。”

“公子?你是?”张伯一边关门,一边打量,很是激动。

赵锦绣被他瞧得不好意思,立马抬袖掩面,咳嗽一声,道:“一个人在外走,扮作男子总是方便些。”

张伯连连说是,尔后,却又担忧起来,啊呀呀一阵,道:“公子怎么大半夜在外面走?你可不知桑国换了天么?三天后,听说锦王又要大婚。这几日,令州都不得安宁。前阵子啊,还传得沸沸扬扬,说锦王被刺,全城戒严,买个菜都被抓去盘问好久。而今,又是这番——,”

赵锦绣听得这张伯说话,有些不乐意,沉声道:“休论国事。”

张伯连声应答。赵锦绣也懒得理会他,只是吩咐:“我的事,你还须保密,不然我在外行商都不方便。赚不到钱,我们这一家子人都得喝西北风。”

“许公子,小的不是一个不懂事的人。”张伯将内门也关好,院里的狗听得人来,汪汪直叫。

赵锦绣皱皱眉头,快步走到自己的房间去。不一会儿,门外,便有几个女人窃窃私语的声音,又像是在门外推搡着,最后还是一位年长的婆子在房外,小声问:“公子,可需送宵夜来?”

赵锦绣靠在躺椅上休息,便懒懒地说:“不必。你且弄些热水,我沐浴一番即可。”

那婆子得了令,屋外几人嘀嘀咕咕一番,便都一并去准备了。

这府里的几个丫鬟婆子其实都是苦命人。昔年,被赵锦绣买下来,又有月钱与她们,这府邸里平时打理一下,赵锦绣也不常住,她们更是比别家自由得多。所以,这几个丫鬟婆子自然也将赵锦绣当作亲人。如今听闻她回来,倒是睡下的也纷纷爬起来。

赵锦绣躺了一会儿,站起身,将屋内的灯火点亮,拉开衣柜,找出白衣春衫,月牙白的袍子,又扒拉出几件亵衣,以及大氅斗篷。外间便有婆子低喊:“公子,水准备好了。”

“下去休息吧,明早不用准备早饭。本公子还有事,一会儿就走。”赵锦绣漫不经心地说。

那边的丫鬟婆子又窃窃几句,明显带着失望语气。尔后,几人纷纷退出去。

她们也是很知趣,历来知晓自家主子沐浴不喜欢人伺候。

赵锦绣待她们都走远,这才转过屏风,到外间沐浴更衣。尔后又收拾细软,拿了几套干净的男装打成包裹。这才,站在灯火通明的房间里,慢腾腾地磨墨,一边磨一边想:真是奇怪,今夜真是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人背脊发凉。

待磨好墨,铺开洁白的清江白,蘸饱墨水,挥毫泼墨。写得却还是那一首“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许华晨最喜欢的一首,赵锦绣也是极其喜欢。赵锦绣一气呵成,写完这一首,将毛笔一掷,看了看铜壶刻漏,便吩咐门外站的婆子,道:“去让张伯套马车,送我去东门。”

那婆子应声去,不一会儿,便回来说马车已套好。

赵锦绣再次穿回男装,白衣折扇,丝带束发,清雅俊秀的容颜,便是那名满天下的凤楼三公子。

张伯提着灯笼一瞧,咧着嘴笑,道:“公子,好生俊俏。这会儿,真的要出门?还在宵禁啊。”

赵锦绣点点头,道:“有重要的生意,要第一时间出城。还有,你尽管驾车,我有上头的派司文书。”

张伯如释重负,笑呵呵道:“那就好。公子这时间算得刚刚好,这会儿赶马车过去,正好出城。”

他说着,甩了一响鞭子,马车一路向令州东门去。

一路上的盘查自不必说,待这马车颠颠簸簸来到东门。还没有到开城门的时候,可东门却是灯火通明,隐隐似乎有喧闹声。

“公子,像是出什么事了,不甚太平啊,要不,打到回府么?”马车外的张伯紧张地问道。

赵锦绣撩开帘子一看,那灯火通明处,值守的士兵像是比往常多了许多。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难道桑骏并没有被放倒?

第20章 棋局的开端第22章 宠姬第30章 眼神第30章 信任第37章 不要离开我第47章 局中局第51章 等待来临第81章 如果我不是月华第64章 许你想要第41章 那些被窥伺的时光第43章 最难自持是死别第16章 任凭人声鼎沸第63章 你到底是谁第29章 时局第58章 有点疼,你忍着第58章 此人是谁?第42章 不一样的江慕白第44章 明云欢与江慕白的过往第11章 莫名的邀约第5章 春日选秀(一)第36章 渡江(三)第69章 江慕白的癫狂第48章 收局第18章 江慕白发怒第33章 出城(三)第72章 许你今生今世第33章 霸道的江慕白第49章 心迹第14章 为你而来第18章 江慕白发怒第8章 他是我的命第70章 峰回路转的形势第88章 嫁衣的秘密第73章 遗言第71章 博弈(四)第49章 风满楼第61章 相处第94章 佳人第26章 几方博弈第17章 论道第82章 开局红第57章 过招(二)第91章 逃离(三)第64章 原来真是他第42章 不一样的江慕白第58章 过招(三)第2章 苏青岚癫狂之谜第49章 风满楼第22章 桑骏的禁忌第58章 过招(三)第4章 衡量第22章 合谋第1章 山中第55章 身份第22章 桑骏的禁忌第22章 合谋第41章 那些被窥伺的时光第13章 你怎么来了?第47章 可怕的男人第72章 园内那人第3章 纠缠的陌生男女第17章 红肚兜事件第22章 桑骏的禁忌第36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3章 纠缠的陌生男女第65章 九少对阵楚江南第73章 诡异的桃林山洞第96章 再见第62章 一本神秘的书第36章 衣服质量差第45章 刻舟求剑的落寞第42章 谁是谁的棋子第36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地图与局势第25章 人淡如菊第79章 桑骏的秘密地图与局势第12章 他竟来了第84章 收官第76章 方陵涧(二)第49章 风满楼第57章 江慕白是无赖第18章 桑骏的莫名承诺第83章 当年第7章 遇刺第66章 收伏第29章 风华绝代楚江南第45章 山重水复的遭遇第25章 人淡如菊第8章 祸事第56章 过招(一)第60章 烙个印记第22章 桑骏的禁忌第55章 来人第22章 宠姬第18章 江慕白发怒第29章 桑骏的棋局第68章 博弈(一)第85章 醉梦第28章 来仪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