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隋唐大战(十四)

浅水原,隋唐两军的对峙已经到了第五天,但铜官道的不利消息传来,使战局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唐军很明显无法再对峙下去,最后决战的压力重重地压在唐军的身上,他们变得被动起来。

对李世民而言,还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局严峻,长安城内还发生了更严峻的危局,齐王李元吉意外夺取了长安四万守军的指挥权。

唐风传来急报,齐王蓄养了两千多死士,这几天正在分批向城内的齐王府秘密转移,

所有的情报都指向一个事实,齐王很可能正在策划一次重大行动,李世民心中很清楚,这个所谓的重大行动,只能是一个,齐王要夺位登基。

大帐内,李世民正在看一份张公谨刚刚送来的情报,太子派詹事王圭来找张公谨,希望东宫和秦王府联手共同对付齐王。

长安局势的持续恶化令李世民忧思难安,但他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眼前的战局,他的对手是杨元庆,兵力精锐,人数也比他多近两倍,如果这一战再失败,大唐就真的完了。

战局的危急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应战,而害怕失败的担忧又使他迟迟下不了决心,他处于一种极度痛苦的两难境地。

这时,房玄龄背着手慢慢走了进来,他进李世民的大帐可以不用禀报,他走到李世民不远处,目光怜悯地望着李世民,这个年轻主帅已经两天没有睡觉了,真不想把更坏的消息给他。

李世民正摁着额头沉思,忽有所感,一抬头,看到了房玄龄,声音有些嘶哑地问:“先生有什么事吗?”

房玄龄凝视着李世民因失眠而熬得通红的眼睛,他低低叹口气道:“殿下对铜关道的隋军不在意吗?”

李世民摇摇头,“我怎么可能不在意,只是铜官道的危机还在我的可承受范围内,他们毕竟只有一万军,而且是程咬金率领,我想他应该不敢冒然攻打长安,最多在关中耀武扬威,只要我们封锁消息,士气就不会受到影响。”

房玄龄咬了一下嘴唇,“我劝殿下还是发动攻势吧!不要再等待了。”

李世民一惊,他感到一丝不妙,房玄龄从来不会这样说话,这是怎么回事?他凝视着房玄龄的眼睛,缓缓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房玄龄微微叹息一声,“刚刚接到最新消息,史万宝献潼关投降隋军了。”

李世民只觉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几乎要晕厥过去,房玄龄连忙上前扶住他,“殿下!”

李世民推开他的手,摇摇头,“我没事!”

他深深吸了口气,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东线失守,关中大势已去,他们真的完了吗?

李世民霍地抬起头,注视着房玄龄,“先生,我现在该怎么办?”

房玄龄心中叹了口气,其实他几天前劝过李世民,孤注一掷,和隋军决战,如果能取胜,那么在击溃隋军主力后,立刻赶去支援东线,或许还有那么一线希望,但李世民没有采纳自己的方案,现在东线已失,大局几乎已定,他们的希望已经微乎其微了。

但房玄龄不忍让李世民绝望,他沉声问道:“殿下肯采纳我的方案吗?”

李世民点点头,“这一次我一定听从先生建议。”

“那好,我有两策,殿下可选其一,殿下立刻和隋军决战,不惜一切代价,只要能击败隋军,我们还可以回京城收四万军,再向东线隋军发动攻势,或许我们还有一线希望,这是攻策;其次殿下撤回长安,集中兵力防御城池,能守一天算一天,寄希望于隋军自己撤退,这是守势策,攻还是守,殿下决定吧!”

李世民缓缓点头,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选守策。

“传我的命令,擂鼓聚将!”

。。。。。。。。

隋军大营内,杨元庆站在哨塔上向唐军大营眺望,他得到程咬金突破铜官道杀入关中的消息,也得到了潼关投降的最新情报,他知道李世民已经快要忍不住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唐军必然会大举向自己进攻。

在他身后,数万隋军将士已经整装就绪,等待着作战的命令,旁边的罗士信更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场硬碰硬的战争,他太渴盼了。

就在这时,对面唐军大营内忽然传来的震天动地的鼓声,‘咚——咚——咚!’鼓声悠长,这是军队集结的命令,杨元庆的眼睛眯了起来,果然来了。

“殿下,出兵列阵吧!”罗士信兴奋之极地喊道。

杨元庆看了看天色,正是中午刚过,他缓缓摇头,“传我的命令,坚守大营,不准出战!”

罗士信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没有缓过神来,杨元庆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唐军越急,我们就越不急,我们的目的是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得失。”

罗士信缓缓点头,他明白杨元庆的意思了。

唐军营门大开,只留数千军队守营,其余四万大军全线压上,军队一队队从大营内出来,黑压压的铺列在原野之上。

隋军大营的板墙有十里长,唐军兵分三个点攻打敌营,李世民率两万军攻打隋军正西门,尉迟恭率一万军攻打北线,侯君集率一万军攻打南线,三支军队各相隔两里,又能分点进攻,同时也能迅速聚集。

李世民身着金盔金甲,手执战剑,目光锐利地注视隋军大营,局势正朝着最不利的一面发展,杨元庆果然没有出战,这说明他很可能已经知道了隋军在东线的突破。

李世民暗叹一口气,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战剑挥出,李世民厉声大喊:“擂鼓进攻!”

“咚!咚!咚!”的战鼓声敲响,鼓声密集,数万唐军发动了,呐喊着冲向隋军大营,俨如翻滚汹涌的黑色浪潮,杀气冲天。

隋军的板墙高两丈,分为上下两层,中间搭有厚厚的木板,上下层都有射击孔,三万隋军士兵分站上下两层,手执军弩严阵以待。

在正西门部署着四千强弩手,这也是隋军对付骑兵的杀器之一,两人操作的六石强弩换成普通箭矢,有效杀伤射程可达两百五十步,是正常两石蹶张弩的一倍。

在大营正中,有一座高达五丈的木塔,这是隋军的指挥塔,从塔上可以看见大营的各个方位,此时杨元庆就站在塔上,注视着唐军铺天盖地杀来。

作为总指挥,杨元庆并不直接干涉具体作战,他只管军队之间的协调作战,尽管杨元庆对唐军的大规模进攻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但此时他却显得很轻松,他心里有数,要战胜唐军并不困难。

他手中有八万隋军精锐,而唐军只有四万余人,隋军几乎两倍于敌军,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是隋军占了绝对上风,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能战胜唐军,那真是天下奇闻了,更重要是东线已经被突破,天下大势已定。

铺天盖地的唐军越来越近,他们扛着上千架梯子向隋军大营狂奔,步兵在前,骑兵在后,越来越近,三百步两百五十步,已经进入了强弩弓的射程,但唐军士兵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进入被猎杀的范围,没有举起盾牌,一般要到一百五十步时才会防御敌军弓箭。

中线的隋军主将是牛进达,他紧紧地盯着唐军进入巨弩射程,大喝一声,“射!”

两千具强弩同时射出了,他们用的不是铁箭,而是普通弩箭,射程远达三百步,杀伤距离两百五十步,‘咔!’一片弩机声响,两千支弩箭腾空而起,密如疾雨,向迎面扑来的唐军士兵射去。

军队响起一片惨叫声,俨如一条线扫过,七百于人栽倒在地,为首冲锋大将李羡君这才恍然大悟,高声喊道:“举盾迎战!”

数千唐军士兵举起了盾牌,奔跑的速度开始放慢了,很快,隋军开始全面射击,三万隋军射出的箭雨,密集得将天空都遮蔽了,仿佛漫天飞舞的蝗群。

尽管唐军士兵举盾相迎,但死伤还是越来越大,以千人数量级不断增加死伤,原野里到处躺满了中箭的唐军士兵。

李羡君见唐军死伤惨重,他忍不住飞马奔到李世民面前大喊:“殿下,兄弟们死伤惨重,先撤下来吧!”

李世民咬紧了牙齿,“谁敢言退,斩!”

万般无奈,李羡君只得调头向前方奔去,李世民亲自举起鼓槌,奋力敲打战鼓,咚咚的进攻鼓声响彻大地,在付出了七八千人的伤亡后,唐军终于冲到隋军大营前,在壕沟上铺上木板,飞跃而过,一架架木梯搭上了板墙,唐军士兵开始奋勇登墙。

指挥高台上战旗挥舞,更换军种部署,隋军的防御开始发生变化,下层依然是弩手,从箭孔向外放箭,而上层的弩手纷纷撤下,站在数十步外向外放箭,近两万长枪兵冲上板墙上层,和冲上来的唐军士兵鏖战,两军在板墙内外展开了血腥厮杀。

李玄霸是和侯君集负责攻打南线,他们也同样面临隋军弓弩手强劲的射击,伤亡惨重,但很快,唐军士兵也冲上板墙,和守营隋军激战在一处。

“给我统统闪开!”

李玄霸已经被进攻的战鼓激愤得难以自抑,这一天他盼望了很久,他挥动大锤疯狂地向前疾冲,抡锤猛砸,奋力两锤砸在板墙上,咚咚两声闷响,板墙被砸出两个大窟窿,墙内的几名隋军士兵被砸得飞出去,板墙被砸得剧烈晃动,扑簌簌地向下掉泥块。

李玄霸大喜,他抡锤连续猛砸周数百名唐军士兵支援他,用箭矢密集地射向墙头的隋军,压制他们无法向李玄霸进攻。

事实上,李玄霸周围的板墙内已经无法再站立了,剧烈晃动,使板墙摇摇欲坠,在李玄霸一连串的进攻中,他面前的板墙终于轰然坍塌,打开一段宽约两丈的豁口。

李玄霸大吼一声,大锤一摆,率先冲进了隋军大营,数百唐军士兵汹涌而入,此时,就在五十步外,罗士信手执大铁枪,目光冷冷地注视着李玄霸,已等待他多时了。

()

第80章 隋唐大战(十)第11章 反间之计(下)第7章 不徇私情第37章 一招险计第29章 太原王氏第31章 船中飞箭第38章 风雨欲来第30章 酒楼遇故第104章 暴雪来临第4章 紧锣部署第32章 狼水伏击第46章 拖住主力第45章 明智决定第15章 京城谶语第34章 两面三刀第37章 一记反抽第6章 小事化大第64章 予民厚礼第29章 太原王氏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8章 知微见着第16章 以毒攻毒第40章 三管齐下第11章 风险悄至第39章 父子摊牌第77章 截杀突使第15章 安抚江都第39章 发现机会第34章 断然拒绝第65章 北市买珠第23章 辽城之殇第1章 出征突厥第9章 挖掘线索第47章 独孤家将第15章 遭遇之战第42章 违禁生意第74章 难得一致第43章 关键人物第8章 元庆抉择第68章 罗艺之虑第7章 罗艺告密第18章 追根究底第35章 软硬兼施第35章 越境事件第32章 谁有骨气第35章 越境事件第85章 最大让步第21章 试探底线第8章 欲速不达第38章 知微见着第16章 馆驿见贤第38章 皇后之劝第26章 讨要说法第49章 西陉关前第38章 风起南郡第3章 劝降建德第15章 求贤若渴第42章 暗流汹涌第12章 平乱夺权第13章 仁寿宫变(五)第30章 骄将争功第34章 发现敌踪第9章 朝局悄变第27章 拜访沈家第20章 货币之源第27章 迎头痛击(中)第1章 重返京城第19章 严厉警告第14章 长孙求救第18章 谏臣之死第15章 貌合神离第25章 燕城大战第24章 朝堂对质第27章 晋阳疑云第10章 反间之计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7章 接受密旨第28章 局势复杂第4章 天下大变第31章 军机决策第46章 王庭之变第35章 卫南渔翁第88章 争锋相对第33章 金精赌彩第43章 无妄之灾第25章 寸步不让第45章 四面皆敌第33章 洛阳兵变第14章 战争索赔第22章 井陉遇警第15章 有失有得第65章 紧急情报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1章 长孙又至第55章 江陵变天第46章 落井下石第55章 阴差阳错第3章 小妹何名第131章 郑家寻路第31章 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