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公主寿宴

四更时分,杨元庆便起床了,今天不仅仅是要练武,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在他所住的小院里有一口水井,平时洗漱都从井里打水,但今天他却坐在井边,赤着上身,全身只穿一件小短裤,他在奋力浆洗自己的军服,在他脚边放着一小盒用干皂角豆磨成的粉。

今天他要去参加乐平公主的寿宴,穿蓝衣布袍肯定是不行,可他一共只有四身衣服,两套布袍,一套军服,一套明光铠甲,思来想去,他只能穿军服前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他的身份。

只是他的军服有些血迹斑斑,必须洗干净了,杨元庆抓了一把皂角粉,均匀地抹在衣角和前胸,开始奋力揉搓,军服布料是用细麻布织成,非常结实,穿在身上也很舒服。

自己洗衣服,这在其他杨府子弟看来,完全是不可想象,但对杨元庆,这却是再正常不过,他从五岁起便开始洗衣服,小时候,他就常常跟着婶娘去务本河边,帮婶娘一起洗衣服。

借着淡淡的月色,胸前和肩膀两团暗色的血污已经褪去,杨元庆又打上两桶水,将衣服漂洗干净,这才把衣服拧干,抖了抖,晾在院子里的细绳上,这样到中午时,军服就应该干了。

洗完衣服,时辰还早,杨元庆轻轻活动一下肩膀,随手从树下拔出横刀,慢慢走到院中,凝住精神,寻找到最佳状态,霍地一刀劈出,雪亮的刀光在月色下一闪而过。

.........

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寿辰早在一个月前便开始准备了,依照杨丽华安静的性格,她不喜欢这种大肆铺张的庆祝,一家人安安静静地吃顿饭就是最好的过寿,况且这也并不是什么大的寿辰。

但这件事她却身不由己,这是杨广即位以来第一个比较重大的诞日,孝服已除,杨广便决定利用这次乐平公主的寿辰遍请百官,笼络大臣们的感情,为了将寿辰做得更加盛大热闹,杨广做出决定,不仅请五品以上官员,就连他们的家眷妻女也一并宴请。

可这样一来,寿辰设在宫中举行就不太合适了,众大臣商议,便决定将寿宴移到兰亭府举行,兰亭府也就是原来汉王杨谅的府邸,一座巨大的府邸正好空关着,完全可以用来举办这次寿宴。

这次乐平公主寿宴杨广下了大本钱,不仅耗资巨大,同时责令宗正寺、光禄寺、太常寺、内侍省以及京兆府等等相关部寺进行筹办,众臣们深知圣上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次寿宴也筹办得格外尽心。

兰亭府位于崇业坊,是一座占地两百亩的大宅,府邸内格外富丽堂皇,气势壮观,仅容纳千人以上的大殿就有三座,更不用说布满府中的各种奇花异草,各种亭台楼阁,湖泊水榭,其精美奢华,堪比皇宫。

此时府前已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两天前便有五百宫女宦官进驻府内,用各种绫罗绸缎,各种花灯彩瓦将寿宴府邸装扮得花团锦簇、瑞气万千。

这次有资格参加寿礼的官员及家眷皆在正五品以上,但并不仅仅限于职事官,军官、散官、勋官、爵官,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皆有资格参加,只是根据官职不同,所携带家眷的数量有限制,即便是这样,规模还是立刻膨胀了数倍,参加宴会的人数将有数千人之多。

但相对于规模最盛大的赐酺宴会,这种赐宴还只能算是小规模,赐酺一般会持续几天,举国狂欢,那是皇帝登基、册封太子、改元、郊庙以及庆祝丰收等重大喜事才会举办。

从中午开始,来参加寿宴的官员及家属便陆陆续续向崇业坊方向而来,马车、牛车、骑马、骑驴,汉王府门前的坊街上络绎不绝,门前虽有广场,但要停几百辆马车却是不可能,况且还有皇帝的驾辇,还有外国贵客,因此所有车辆都要回去,家仆下人一个都不准留下。

几百名长安县、大兴县的衙役在门前疏导交通,另外,左右武卫出动了近万士兵在王府周围巡逻警戒,防卫十分周密。

杨元庆是下午未时左右出现在王府门前的广场上,他骑马在拥挤的人群中避让,艰难地向前行走,此时正是客人到来的高峰期,人潮汹涌,尤其府门前的广场上,一辆辆马车牛车正艰难调头,主人正在给下人们交代事情,道路堵塞,显得拥挤不堪。

但过了广场,府前们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十几张大桌子一字排开,二十名官员正在忙碌地给宾客们登记名字,换发宴牌,很多熟悉的官员们在门口遇到,总是免不了要寒暄一番。

宾客们大多是携带妻女而来,男人们打扮大同小异,身着常服,头戴纱帽,脚穿**乌皮靴,但女人们却步履轻盈、珊珊作响,虽是深秋时间,但贵妇们大多梳着半月高髻,身穿窄袖小衣和条纹长裙,着半臂短襦,又在肩臂上挽一件长帔,显得修长俏丽,她们配环带翠,个个细润如脂,粉光若腻,远远望去,兰亭府前一片浮翠流丹,令人眼花缭乱。

杨元庆的马已经被专人牵走,换了一只马牌,他瞅一个空,来到一张空桌前,脸上有点发热,他发现所有人都衣着光鲜,惟独他穿一件半旧的军服,已经洗得发白,尤其胸前和左肩早晨洗得太狠,颜色都掉了,露出两大块斑驳的旧白色,一路来时还没有感觉,可走的光鲜的衣袍长裙中一对比,他军服便显得十分寒碜。

也有穿军服来的人,可是人家穿的却是整齐光鲜的宫廷侍卫军服,用的是上好绸料,军服笔直挺拔,腰佩长剑,脚穿马靴,显得格外精神抖擞,哪像他的军服又旧又黄,皱皱巴巴,他穿的边塞军服,其实也就是所有军服中质地最差一种,连下人的衣服都不如。

好在他身材魁梧高大,衣服虽然寒酸,但没有影响到他的精神面貌,勉强没有被守卫拦住,不过无数双鄙视的目光向他扫来,那种被人瞧不起的感觉确实让他有点不舒服。

登记的官员见他身着军服,手拿请柬,便拱拱手笑道:“这位将军,请先登记。”

桌上有几大本登记簿,其中黄皮是兵部宾客,他翻开簿子,一行行找下去,在第四页找到了他的名字,他提笔在后面签上自己名字,又在家眷栏中画了个圆,把笔放下笑道:“这样可以了吗?”

“可以了!”

登记官员已经用他的请柬换了宴牌,五百三十一号,还不算太差,估计是他有爵位的缘故,登记官员对他笑道:“可以了,杨将军请进吧!”

杨元庆这时已经看见打碎珐琅瓶的一对姐妹,正和前天他在郑府遇到的郑家少女说话,杨元庆唯恐她们要急着还自己钱,他刚要进府门,忽然身后有人叫他,“元庆!”

杨元庆一回头,见是长孙晟在叫他,他不由愣住了,长孙晟不是在太原吗?他是几时回来的,那自己祖父回来没有?

他连忙上前施礼,“长孙将军,你是几时回来的?”

长孙晟呵呵笑道:“我是上午才回来,你祖父去了洛阳,半途接旨,去视察新都选址了,估计还要晚两天才能回来,他很不放心你啊!”

杨元庆脸一热,估计长孙晟已经知道一点贺若弼之事了,所以话中有话,他见长孙晟身边跟着一个少年,年约**岁,身着锦袍,相貌俊秀,长得颇像长孙晟,便笑道:“这位是令郎吗?”

“这是犬子无忌。”

长孙晟拉了儿子一下,“还不给兄长见礼?”

长孙无忌连忙向杨元庆抱拳行一礼,朗声道:“后生无忌,参见元庆大哥。”

“原来你就是长孙无忌。”

杨元庆也向他拱拱手笑道:“久闻贤弟是神童,今日得见,果然仪表非凡。”

长孙晟非常宠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杨元庆夸奖无忌,让他心中高兴异常,便捋须笑道:“可惜我这儿子学文不惜武,不像我的另一个徒弟,文武双全。”

“长孙将军说的是李陇州之子世民吧!我已经见过他了,果然不错,少有大相,长大后非同凡人。”

“那孩子,很多人都这样说他。”

长孙晟一边和杨元庆说话,一边向两边人点头致意,他是朝中老臣,人脉极广,杨元庆见自己占用了他过多时间,便拱拱手笑道:“长孙将军请自便,有时间我们再说话。”

他又轻轻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小声道:“要有当宰相之志,才能更加奋进。”

长孙无忌眼中射出热切的目光,抱拳道:“多谢杨大哥鼓励,无忌记住了。”

长孙晟心中感动,但他确实有很多人要打招呼,便点点头道:“那好,你自己进去吧!等会儿有时间我来找你。”

长孙晟便带着儿子去了另一头,那边有几名大臣正向他招手,老远便听长孙晟笑道:“苏相国,好久不见,听说又娶了小妾?老当益壮啊!”

杨元庆摇摇头,刚要进门,这时只听身后一片喧哗,有侍卫大喝一声,“齐王殿下驾到!”

第13章 棒打长孙第6章 瓦岗分家第36章 各有选择第42章 人弃我用第13章 万春茶庄第8章 分配不公第48章 集中民力第6章 瓦岗分家第27章 会宁换帅第16章 杨府争权(下)第38章 两个时辰第38章 皇后之劝第26章 说服李靖第15章 杨家喜忧第10章 矛盾激化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8章 杨广之怒第24章 各有所学第9章 夜袭敌哨(下)第21章 北原谋生第23章 夜袭飞狐第47章 匪乱再起第16章 内部决裂第66章 罗家有喜第8章 吊孝风波第15章 杨家喜忧第26章 说服李靖第29章 回马一枪第22章 烽火狼烟第1章 营州之变第40章 南方来人第16章 馆驿见贤第12章 河内对策第23章 都市买礼第14章 杀鸡儆猴第63章 北地迎归第62章 激战七里第70章 汉中内讧第27章 金口已开第17章 西征情报第23章 远方来人第62章 鸡肋之城第28章 人心难测第35章 软硬兼施第35章 越境事件第2章 敌踪初现第8章 怒极生誓第1章 中元前夕第40章 轩然大波第16章 危机前夜第56章 双相辞呈第16章 识破敌计第78章 战略撤退第14章 杀鸡儆猴第6章 牵制荆襄第11章 花开花落第23章 远方来人第137章 严厉警告第15章 吞并灵武第33章 金精赌彩第19章 阴山夜袭第1章 戍堡闻警第20章 绝户之计第53章 七星宝刀第58章 新婚回门第37章 南郡出事第7章 世情冷暖第12章 平乱夺权第32章 启民提议第51章 连夜清洗第48章 唐朝密使第53章 七星宝刀第1章 意外相逢第6章 养虎生患第43章 催风助火第29章 运筹帷幄第20章 仓曹参军第16章 以毒攻毒第49章 唐军西撤第64章 趁火打劫第31章 杨素教孙第35章 激战尉氏第40章 意外之礼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6章 宇文告密第9章 一名小兵第90章 大战悄至第17章 发现契苾第56章 双相辞呈第49章 敦煌风动第39章 水师新帅第49章 赵郡小村第14章 暗流涌动第23章 杀机暗伏第75章 谋主之策第1章 中元前夕第27章 线娘夜奔第70章 突破缺口第21章 背后较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