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关陇暗箭

姚奂吓得腾地站起身,脸色都变了,就好像做贼被当场抓住声音颤抖起来,“公子....他来了!”

独孤器摆摆手笑道:“怕什么,他还在府门外呢!”

姚奂心中稍微稳定了一下,又急问:“公子,他肯定是来逼我们卖米,我该怎么回答他?”

“就按刚才你说的,稍微放一点口子,态度要好,要敷衍他,至于具体放多少,我回去和家主商量,今天晚上就会给你一个答复。”

独孤器站起身,“我从后门走,记住,说话千万要当心,不要让他知道我来过。”

尽管独孤器并不想让杨元庆知道他在这里,但他停在府门前的马车还是泄露了他的行踪。

崔伯肃仔细看了一眼停在姚府门前的马车,尽管马车上并没有什么标志,但他是京兆少尹,眼力要比一般人强得多。

“将军,看见那辆马车没有,那是独孤府的马车,车辕包铜,有点与众不同。”

杨元庆对独孤家的人出现在姚府并不奇怪,姚记米行本来就是独孤家的产业,在这关键时候,独孤家当然要有所安排。

他和崔伯肃下了马车,姚奂笑呵呵迎了出来,“原来是崔少尹,哎呀!稀客,真是稀客!”

他又看了一眼杨元庆,眼中胆怯之意流露无遗,“这位就是杨大将军吧!”

杨元庆态度很冷淡,并没有因为他是登门拜访就稍微客气一点,姚奂是一个普通庶民,或许崔伯肃因为职务的缘故和他熟悉一点,而杨元庆却不会给他面子。

“我便是杨元庆,上门有公事找你!”

崔伯肃连忙笑着打了个圆场,“杨将军这两天公务繁忙,没有休息的时间,这么晚上门来打扰姚东主…真是有点抱歉了。”

姚奂心惊胆战,不敢再和杨元庆寒暄,连忙请他们入内,杨元庆和崔伯肃迅速交换一个眼色…两人今天一个态度强硬,一个态度柔和,软硬兼施,一定要有所斩获。

走进贵客房,两人分别落座,姚奂亲自给他们倒茶,杨元庆却摆了摆诤…“我是来谈公事,谈完公事我就走,不用费心!”

姚奂无奈,只得怯生生坐下,胖胖的脸上堆出了灿烂笑容,“我很愿意为杨将军效力!”

“是吗?”

杨元庆冷笑一声,“我需要你的米铺开门卖米,可你的十四家米铺却家家关门…我就不知道你的效力在哪里?”

姚奂连声叫屈,“杨将军,我不是不肯卖米…实在是无米可卖,我们在丰都市的总米库被洗劫一空,损失惨重,现在米价这么高,正是我们赚钱之时,我们关门一天,就要损失几千吊钱,亏不起啊!”

崔伯肃也笑着对杨元庆道:“杨将军不用急,姚东主肯定会有办法,狡兔还有三窟…姚东主哪能真没有米卖呢?姚东主,你说是不是?”

姚奂苦笑一声,“虽然还有一点点存米,可惜太少了,就怕开门就卖光,没什么意思。”

“那你还有多少存米?”杨元庆追问。

“这个....还没有算出来…各家店铺都在称量,需要一点时间。”

“不可能!”

杨元庆毫不让步道,“丰都事件已经过去半个月,你不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存米,若你不知,我现在马上派士兵上门去替你称!”

杨元庆的语气非常严厉,姚奂额头出了汗,关键是独孤家没有给他一个明确数量,使他无法回答,崔伯肃又笑着打圆场道:“姚东主有所不知,杨将军是军人,一是一,二是二,不像你们商人喜欢含蓄,绕圈子,你就直说了吧!无论多少,杨将军都不会另外加码。”

姚奂被逼得无可奈何,只得胡乱报了一个不算太低的数据,“大概一万石多一点。”

“我不相信,我现在就派士兵去盘查!”

杨元庆站起身就向外走去,姚奂吓得腿都软了,他哀求着向崔伯肃望去,崔伯肃连忙对杨元庆拱手笑道:“杨将军,可能姚东主刚有点糊涂了,说得不准确,我再问他一下。”

崔伯肃向姚奂咬咬牙,做个眼色,这才劝他道:“姚东主,杨将军现在是处理公事,你可要想清楚了,欺骗官府可是大罪,尤其军方,杨将军可是有尚方宝剑!”

杨元庆和崔伯肃的一硬一软终于将姚奂逼得无路可退,只得低下头道:“还有三万五千石!”

这确实是他铺面里的存粮,另外他在城外各处仓库还有近三十万石存粮,这个他无论如何不敢说。

“好吧!那就算你有三万五千石,明天一早开门卖米,每人只准买一斗米,我会派军士去监督,另外还有米价.....”

姚奂的胖脸突地抖了一下,这也是个敏感的话题,杨元庆想了想,道:“就暂时按照常平仓的价格,斗米四百文,这是上限。”

说完,杨元庆转身便走了,崔伯肃连忙低声对他道:“不仅是你一家,所有的米铺上限都是四百文,千万别有小动作,到时你人头落地,我可保不了你。”

姚奂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目送两人背影远去,他无力地摆摆手,“准备马车,我要去独孤府!”

独孤家族在京城的主府邸位于宽政坊,占地四十亩,这是独孤家主独孤震的府宅,独孤家族财势庞大,在京城占地三十亩以上的巨宅有八座,独孤家族八房各有一座,也就是独孤信的八个儿子。

独孤家族的家主并不是嫡长而居,而且由八房子弟共同协商决定,一般是轮流,当然也和辈分有关系,现在独孤信的子女只剩下两人,一个是幼子独孤震,另一个便是四女,李渊之母独孤凤。

所以独孤震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独孤家主,独孤震今年六十岁不到,只有五十七岁…却须发皆白,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城府很深,也非常精明。

这几天京城局势混乱…他心中也颇不安宁,他倒不是因为米铺被抢,米铺生意虽做得很大,但对独孤家来说,还算不了什么,他心绪不宁是因为皇位继承人很可能会出现巨变。

在此之前,独孤震和大部分官员一样…都认为东宫太子位齐王莫属,可就是这几天齐王的拙劣表现和杨元庆的诡异到来,使独孤震敏感地意识到,齐王的东宫之路极可能会断了。

此时夜已深,独孤震还没有睡,他的府中来了一位客人,原左卫大将军元的弟弟元著,元著没有官职…只有一个爵位泾阳县公,在家也是负责管理家族事务,但他却不是元氏家主…元氏家主是太府寺卿元寿,也是元著的族兄。

元著是刚刚接到家主的一封信,特地来找独孤震商议。

“家兄刚刚来信,带来一个最新消息,银可能圣上要立皇太孙。”

“长孙么?”这个消息令独孤震一愣。

元著点了点头,“家兄在信中说,这些天圣上在大帐内举行朝会,都会在身旁放一个小座位,让长孙旁听,以前从未有过…家兄认为,这就是立皇太孙的先兆。”

独孤震沉思片刻,摇摇头道:“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不过有一点我的看法和元太府是一样,齐王要完了!”

“哼!”

元著极为厌恶地重重哼了一声,“此人若不亡…大隋必亡!”

独孤震理解元家对齐王的情绪,这件事有点尴尬,不宜多提,他将话题稍稍一偏,笑道:“我之所以说齐王要完,是因为杨元庆的诡异,你没发现吗?昨晚北市一场混乱后,他竟然把东宫的两万军队夺到了手,还把秦浩给宰了,可他的职务只是左右卫侍率,和秦浩平级,如果没有圣上的授意,他敢这样做吗?”

“哼!他的胆大包天可不是一天才有,在汾阳宫,竟然把我族侄元尚应杀了,这不就是胆大包天吗?所以他若是擅自杀秦浩,我一点不奇怪。”

独孤震眉头皱了起来,元著的偏激使他感觉自己是在对牛弹琴,元著完全不理解这里面的微妙-之处,杀元尚应和杀秦浩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本来他还想替外甥李渊与元家和解,可元著这种偏激的态度,他觉得和他谈没有和解的可能,还是去和元寿谈。

独孤震已经不想再谈下去了,长长的打了一个哈欠,这就是撵客的意思,元著会意,便起身道:“时辰太晚,我就告辞了,改日再来拜访。”

“那好吧!”

独孤震微微笑道:“我就不留你了,改天我们再好好聊。”

他起身把元著送出了府门,走回到书房门口,侄孙独孤器连忙施礼道:“叔祖父,孙儿已等候多时。”

“进来坐!”

独孤震把侄孙独孤器让进了书房,笑眯眯道问:“米铺的事情安排好了吗?”

独孤器连忙欠身道:“孙儿和姚奂已经谈过了,他说米商都有点害怕杨元庆使用血腥暴力,建议适当让步,孙儿也觉得有点道理,便赶回来请示叔祖父,我们该让步多少?”

独孤震很喜欢独孤家的这个长孙,头脑清醒灵活,很精明能干,他要培养他独挡一面,而不是事事来请示自己。

独孤震便笑道:“米铺的生意是由你负责,那就由你来做决定,不用请示我。”

“可是对方是杨元庆,孙儿拿不定主意。”

独孤震想了想,也对,杨元庆这件事很重要,器儿未必能把握住这个度,可千万别像当年贺若弼案一样,独孤家再闯下大祸。

独孤震沉思良久,便缓缓道:“这次因为杨元庆肩负圣命,我们不可做得过份,以免被他抓住把柄弹劾我们,甚至利用尚方宝剑对付我们,这样我们就得不偿失了,我的意思的是说,这一次只是对他小小的警告,稍微刁难他几天,让他明白我们独孤家的力量,等以后再慢慢收拾他。”

停一下,独孤震又敦敦教诲独孤器,“元家才是真正恨杨元庆,将来对付杨元庆,最好让元家出头,我们独孤家在后面,同样,杨元庆的主要矛头,也要让他对准元家,而不是我们,这种主次关系,你明白了吗?”

独孤器点头,“孙儿明白了!”

“不!你还是不太明白。”

独孤震看出了独孤器眼中的一丝不服。

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42章 局势复杂第19章 蠢蠢欲动第76章 裴府问策第5章 出海远征第20章 高颎事件第106章 雪夜踏关第38章 亲情如水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5章 仁寿宫变(七)第21章 长孙又至第6章 瓦岗分家第139章 战利之品第40章 南方来人第31章 清河崔氏第43章 苛刻条件第16章 解囊救窘第35章 计划有变第57章 两个要求第14章 太守师道第16章 杨府争权(下)第39章 水师新帅第2章 家法伺候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5章 上兵伐谋第96章 举国兵策第29章 陌刀之秘第6章 发现端倪第14章 新的兵器第20章 仓曹参军第11章 瀚海奇兵第20章 声先夺势第98章 两线危机第18章 旧情难动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8章 投票表决第7章 生死之约第4章 水势渐深(下)第24章 公主寿宴第4章 天下大变第21章 长孙又至第36章 内廷献策(上)第19章 去功赎罪第33章 官场暗斗第3章 烽燧血战第32章 壮士断腕第6章 借兵突厥第27章 各有心思第8章 黑夜黑人第6章 玄感起事第26章 另有深意第13章 引导消费第61章 联盟分裂第9章 贸易之利第70章 北方消息第38章 东路使者第11章 瀚海奇兵第25章 血战大利(下)第2章 敌踪初现第17章 大举东进第39章 承天广场第35章 亡国之恨第21章 谁为主将第39章 夜袭江城第13章 御房嘉奖第17章 勇闯县狱第4章 以小欺老第80章 长孙之策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9章 萧后召见第128章 逼上绝路第137章 严厉警告第15章 打进楔子第4章 不露声色第3章 透露底线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23章 都市卖豹第30章 巡视考场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6章 仁寿宫变(八)第27章 拜访沈家第87章 隋唐大战(十七)第12章 练武第11章 仇恨深化第27章 李渊抉择第79章 隋唐大战(九)第8章 太原募兵第30章 饮恨弘农第77章 截杀突使第23章 唐廷决策第21章 谁威胁谁第21章 危机重重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8章 驰援代州第108章 两线反击第35章 越境事件第4章 不露声色第28章 杀人无形第51章 连夜清洗第27章 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