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突厥异变

杨元庆回到树林营地,却见营地外面有几十匹马和一些隋军士兵,不是他的手下,而是地方军,他微微一怔,这是有人来找他吗?

一名哨兵上前道:“禀报总管,是定襄郡裴司马,现在偏帐等候!”

“我知道了。”

杨元庆翻身下马,走进树林,向自己偏帐走去,偏帐内,一名文官正背着手来回踱步,他便是定襄郡司马裴寂,裴寂是蒲州桑泉人,和闻喜裴家同祖不同支,由于定襄郡太偏僻,只有数百户人家,因此他这个郡司马也只是个很不起眼的小官。

裴寂一路追踪高丽使者,结果高丽使者过桥后,竟把桥毁掉了,等他把桥修好,高丽使者已经不见踪影,寻找半天,却发现了杨元庆的营地。

杨元庆一挑帐帘走了进来,笑道:“是哪位裴司马?”

裴寂慌忙行礼,“在下定襄郡司马裴寂,参见杨总管!”

杨元庆见他年约四十岁左右,容貌清奇,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气,便笑道:“原来是裴司马,失礼了,司马请坐!”

杨元庆请裴寂坐下,又命亲兵上茶,裴寂坐下,心中有些不安,杨元庆的热情使他觉得杨元庆可能误会他是裴阀子弟,连忙解释道:“在下和闻喜裴家并无关系。”

杨元庆微微一笑,“和裴家有什么关系,裴司马是主人,我只路过的客人,客人不该谦虚点么?”

裴寂恍然,他连忙笑道:“应该是主人尽地主之谊,是我失礼了。”

杨元庆笑了笑,不再寒暄,直接问他:“裴司马是专程来见我吗?”

“不!不是!”

裴寂苦笑一声道:“我三天前发现一支奇怪的使臣队伍,偷偷摸摸过境,我便一路跟随,结果他们过金河时把桥毁了,等我修好桥过来,使臣已经不见了踪影,也不知是去见圣上,还是去突厥?”

“他们是高丽使臣,去突厥,我刚才就是去追他们,一路鬼鬼祟祟,也不知去突厥做什么?”

裴寂笑了,“其实我倒知道他们去突厥做什么,突厥发生了变故。”

“什么变故?”

“启民可汗死了,杨总管不知道么?”

杨元庆愕然,这个消息他竟然不知,他连忙问:“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大约一个半月前,突厥内部封锁消息,我是听一个突厥商人说起,也不知道真假,圣上应该也有所耳闻了,所以他才决定来边疆视察。”

杨元庆有点汗颜,这一两年他全心致力于内政,并不关心突厥事务,以至于启民可汗去世这么重大的事情他都不知道,但至少乌图应该派人来告诉他,他为何不派人来?难道突厥内部发生了内讧?他忽然关心起义成公主和尉迟绾的情况,心中有些不安起来。

裴寂是个极为精细之人,他感觉到了杨元庆心中有一丝细微的不安,以为是杨元庆担心圣上责怪,他连忙道:“这件事确实很隐秘,我也是偶然听到,并不一定是真。”

杨元庆感激地笑了笑,沉吟一下又问:“圣上已经到了乞伏泊,难道突厥人还没有来觐见吗?”

“听说已经到了,在乞伏泊北面,来了不少人。”

杨元庆还在想高丽使者之事,他觉得高丽使者并不是来吊孝,从时间上不可能,应该是为别的事情。

杨元庆走神,两人一时无话可说,裴寂是想和杨元庆套套交情,请杨元庆在圣上面前给他说几句好话,让他能调离这个苦寒之地,就算让他去中原做县令,他也愿意,他实在是受不了定襄郡的苦楚。

可他和杨元庆只是第一次见面,开不了这个口,裴寂心中苦笑一声,道:“如果杨将军没有别的事,卑职就告辞了!”

杨元庆连忙起身拱手笑道:“多谢裴司马的消息,非常及时,我若见到圣上,一定会替裴司马美言几句。”

裴寂大喜,没想到杨元庆这么通情达理,连忙深施一礼,“杨总管之恩,卑职会铭记在心,卑职就不打扰了,告辞!”

裴寂千恩万谢告辞走了,杨元庆回到自己帐中,见出尘全身披挂盔甲,就像要出征的模样,不由一愣,“你要去哪里?”

出尘抿嘴一笑道:“我感觉你要打仗了,所以先做好准备,省得你把我甩掉。”

“你想到哪里去了?这里是大隋境内,去和谁打仗?”

杨元庆心念一动,他用突厥语问她:“我有件事想交给你做,你可以吗?”

出尘在五原郡这两年闲来无事,也学了一两百句常用突厥语,听杨元庆这一说,她愣了一下,随即眉开眼笑道:“没问题,什么事?”

杨元庆说完便后悔了,连忙摆摆手,“没事,我只是试试你突厥语怎么样。”

“不!你肯定有事情想要我帮忙。”

出尘上前环臂搂住杨元庆脖子,笑盈盈道:“我太了解你,你一说出口就后悔了,然后又改口,无缘无故,你试我突厥语做什么?你快说,要我做什么?”

杨元庆苦笑一下,他知道瞒不过出尘,只得道:“本来我想让你替我送封信,但又觉得太危险。”

“可是你心里还是希望我去,对吧!”出尘注视着他的眼睛道。

杨元庆默默点头,以出尘高明的武功,她最为合适,更重要是,她是女人,可以贴身保护义成公主。

“那就行了,你把信给我,再告诉我信送给谁?”

杨元庆犹豫了良久,他才缓缓道:“我曾答应过义成公主,绝不会让她再嫁给儿子。”

.........

深夜,杨元庆将无尘一直送出五十里外,他心中还是很担心,不知自己的决定是否愚蠢,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官场上,他都是杀伐果断,绝不会拖泥带水,但出尘毕竟是他妻子,是他亲人,如果她出了什么事,女儿该怎么办?

出尘见杨元庆犹犹豫豫,便笑道:“你一直是那么果断之人,怎么这会儿又变得这般婆婆妈妈?”

杨元庆苦笑一下,注视着她眼睛道:“我现在真的后悔不该让你去。”

出尘心中明白杨元庆对她的关怀,心中默默感动,她柔声说:“元庆,比这个更危险的事情我都经历过,我有足够的经验,放心吧!我有自保之法。”

杨元庆点点头,忽然,他想到了什么,顿时一拍自己脑门,连忙转身从马袋里取出一支金箭,这是当年阿朵思从突厥王帐中偷给他的可汗金箭,当年他就是靠这支金箭令逃出了突厥牙帐核心区,突厥人就算换了可汗,但金箭却不会换。

“我真是该死,把这么重要的东西忘了!”

杨元庆催马上前,把金箭递给出尘,“这是他们可汗之令,万一遇到什么危险,你可以出示这支金箭,可以保你无恙。”

出尘接过金箭笑道:“那你更不用担心了,我一定会安然无恙归来!”

她猛抽一鞭战马,向北方奔驰,身影渐渐消失在草原深处,元庆望着她的背影,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

次日一早,杨元庆率领五百骑兵继续向东疾奔而去,当天晚上,他们抵达了乞伏泊。

乞伏泊是一个葫芦形的湖泊,面积数千顷,水质极为清澈,四周牧草丰美,一直是突厥人放牧的宝地,尽管是在马邑郡境内,但突厥牧民人前来放牧,隋军士兵并不干涉。

但现在不同,乞伏泊湖畔驻扎了三十万大军,这次隋军并没有像从前那样采用长蛇阵行军,而是用团阵行军。

杨元庆率军冲上一座山丘,三十万大军顿时铺天盖地地出现在杨元庆的眼前,星星点点的篝火一眼望不见边际,竟使他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进入了漫天星斗的世界。

大隋皇帝杨广的六合城以及百官大帐就像包菜芯一样被三十万大军层层密密围在中间。

“什么人?”有哨兵发现了他们,百余骑兵奔驰上前,举弩对准了他们,异常警惕。

杨元庆微微笑道:“我是丰州总管杨元庆,奉圣上之命来见驾!”

这时,一名军官奔出,他认识杨元庆,立刻拱手道:“原来是杨将军,圣上有旨,若你到来,命你立刻去见驾,杨将军请随我来!”

杨元庆知道规矩,他只带了五名亲卫,其余士兵则驻扎在外围,他又吩咐几句,便带上亲卫跟着这名军官向杨广的六合城疾奔而去。

六合城内,杨广和平常一样,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这次北上巡视,他就是得到了启民可汗去世的消息,但这个消息却不是义成公主派人告诉他,而是定襄郡太守上的奏折,令他心中颇有一点不安。

在杨广心中的三大威胁中,突厥排第三,尽管启民可汗在世时一直臣服于大隋,但启民可汗还是有很多小动作,几次都差点背叛大隋,现在启民可汗去世,他儿子继可汗位,他对大隋会是什么态度?能像他父亲一样臣服于大隋吗?

杨广心中没有底,尤其启民可汗去世了一个多月,突厥居然没有来报丧,令他心中更加疑虑,现在的突厥已经不再是当年染干那万余人的小部落了,而是一支拥有近百万带甲士的强大草原霸主,如果突厥有了不臣之心,将对大隋是严重威胁。

杨广很担心父亲的预言会成真,一旦突厥成为大隋的威胁,那势必会影响他彻底拔除关陇贵族的计划,无论如何,这次北巡他一定要了解清楚,突厥对大隋是否会构成威胁?

就在杨广低头批阅奏折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丰州总管杨元庆到了。”

杨广大喜,连忙道:“快宣他进来!”

............

注:历史上启民可汗应该在大业五年去世,老高为了剧情需要,将他之死推迟了一年,就当是茶叶的功效,延长了他一年寿命。

……

第17章 寻找线索第27章 晋阳疑云第25章 燕城大战第92章 李靖初战第38章 微服私访第46章 攻克平壤第127章 手足难续第10章 穷途出路第33章 携子视察第19章 家族利益第37章 一招险计第23章 南华枭雄第21章 谁威胁谁第33章 收买人心第29章 风过雁门第31章 杨素教孙第8章 夜袭敌哨第19章 李氏父子第15章 仁寿宫变(七)第20章 边疆奏折第20章 绝户之计第16章 月夜双杀第35章 被俘权相第104章 暴雪来临第7章 贺若之怒第29章 寻找军资第36章 千里改错第12章 最后抉择第13章 万春茶庄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5章 史蜀之毒第71章 隋唐大战(一)第14章 长孙求救第29章 危机渐至第6章 梳理上谷第57章 共饮合卺第22章 井陉遇警第69章 杀机四伏第34章 微服私访第8章 突发事件第14章 存心讨打第5章 初到幽州第18章 投票表决第94章 新朝开启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3章 洛阳兵变第40章 孤胆英雄第26章 迎头痛击(上)第38章 微服私访第20章 一夜军变第10章 裴矩辞相第107章 紧急应对第49章 赵郡小村第83章 隋唐大战(十三)第12章 最后摊牌第77章 隋唐大战(七)第7章 国事家事第13章 事态蔓延第2章 出兵风波第63章 一支冷箭第28章 盛名之祸第10章 米酒事件第146章 连夜回乡第38章 皇后之劝第7章 大利望族第10章 穷途出路第17章 被迫决战第9章 利益之争第24章 李渊之忧第66章 罗家有喜第111章 意外发现第22章 不甘失矿第52章 南迁定襄第3章 两猛相斗第34章 裴矩之策第44章 公主阿蛮第42章 局势混乱第51章 致命一击第30章 三个条件第9章 绿茶疑踪第10章 君廓献计第33章 拜弥勒教第47章 江都惊魂(上)第10章 神秘马贼第13章 事态蔓延第54章 兵临城下第29章 南下清河第6章 北地天鹅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9章 南下清河第72章 阔绰请客第39章 泄露天机第36章 各有选择第10章 师傅是谁?第2章 一言九鼎第47章 灾情初现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章 意外相逢第12章 仁寿宫变(四)第43章 河口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