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庶叔积善

四月中旬,正是春意最盎然之时,一辆牛车缓缓驶进了崇业坊,牛车里,杨积善脸色有点紧张,他是去找杨元庆,尽管他不想去见杨元庆,但为了儿子的前途,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找杨元庆。

因为他儿子杨巍年初率领庶孙闹事,这几个月来杨积善承受的压力极大,杨家的嫡子们都把怨气发泄到他的头上,谁也不给他好脸色,大嫂郑夫人更是恨他入骨,已经连续两个月扣发他的月钱了。

虽然他现在也不缺这点钱,但这种成为家族公敌的感觉却很难受,儿子杨巍就坐在他身旁,又高又胖的身躯占去了大半个座位。

杨巍是跟杨元庆一起回来,他依然是丰州府的鹰扬郎将,只是因为杨家的事情,杨元庆比较倚重他,他也是刚回来几天,一直住在岳父康巴斯家中,今天特地去杨府把父亲接来。

“父亲,不用紧张,他不会记小时候的仇!”杨巍感觉到父亲有点紧张,便笑着劝父亲道。

“紧张你个头!”

杨积善伸手便在杨巍头上抽了一巴掌,恨恨骂道:“你给捅了多大的漏子,你一拍屁股跑了,最后却让我来给收拾烂摊子,现在我都被折磨得焦头烂额了。”

“父亲,我回来也是为了处理这件事,你其实不用管。”

“你不是我儿子,我就不用管!”

杨积善又是一巴掌抽去,他从小抽儿子后脑勺习惯了,现在也改不了。

杨巍捂着头,无可奈何地苦笑一声。

........

杨元庆回来已经三天了,杨广也准了他十天假,在家休息十天,他将正式上任,赴河北齐鲁监察。

见一见刚出世的儿子,好好陪一陪妻女,去见见岳父岳母,这几天杨元庆一直在忙忙碌碌中度过。

书房里,一名从清河郡逃进京的崔家子弟正在给杨元庆讲述乱民造反形势,崔家子弟叫做崔杞,是崔伯肃的族侄。

“我回来的前两天,清河郡都尉魏少生率三千郡兵去围剿反贼,却中了贼兵埋伏,被杀得大败,魏少生也战死了,现在清河郡已经乱作一团,各县城门每天只开一个时辰,城里住满了各乡逃来的大户,我们崔家各房也都逃进县里,不敢再呆在乡里。”

杨元庆又问道:“现在高鸡泊有几支反贼,势力如何?”

“原本只有高士达和张金称两支反贼,但最近崛起一支新的反贼,颇为抢眼,便是他们将郡兵杀得大败,首领叫做窦建德。”

“哦?”

杨元庆颇有兴趣道:“给我说说此人的情况。”

“此人是漳南人,是上个月才举旗造反,先投靠高士达,出任他的司兵,窦建德有一个朋友叫孙安祖,是张金称部下,和张金称发生火并,孙安祖被杀,他的手下全部投奔了窦建德,窦建德力量由此壮大,便脱离高士达独立,此人势力增长得非常迅速,击败郡兵时听说有五六千人,现在应该破万了。”

“此人名声如何?我是说窦建德。”

崔杞想了想道:“具体我不是很了解,毕竟他崛起时间不长,不过在清河郡有一种说法,叫高士达抓,张金称杀,窦建德不抓又不杀,估计此人比较会笼络人心。”

杨元庆点了点头,这时门口家丁禀报,“老爷,杨巍将军带着他父亲来了。”

崔杞见杨元庆有事,便起身告辞,“今天打扰杨御史了,学生先告辞!”

杨元庆也站起身,拱手回礼笑道:“多谢崔贤弟,假如崔家还有最新消息,请及时告诉我。”

崔杞只是一名太学生,杨元庆称他一声贤弟,令他心中暖烘烘的,虽然礼贤下士的高官不少,但像杨元庆这样和对坐饮茶相谈却少之又少,崔杞心中有点受宠若惊,同时也有几分感动。

“若有新消息,一定转告使君!”崔杞又深深行一礼,告辞离去了。

片刻,杨巍将父亲杨积善领进了书房,杨元庆笑着行礼道:“几年不见四叔了,身体可好?”

杨积善是杨素的四子,曾在宫中做过几年宫廷侍卫,后来又从军做了两年团主,然后便赋闲在家,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年,现在他也四十余岁,也算是杨元庆从小打交道最多的一个叔父。

杨积善也是在杨元庆叛出杨家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他,此时眼前这个大气沉稳的年轻高官竟让他想起了初见元庆时的情形,元庆来杨府的第一天便将自己教训一通,那时他才三岁,但他那俨如十几岁少年的眼色与语气却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

杨积善不止一次后悔过,那时元庆饱受杨家歧视和压迫,如果自己能早识货,好好善待他,这该是一笔多好的买卖,偏偏自己也瞎了眼,好在巍儿现在和他的关系很好,使杨积善多多少少寻到一点安慰。

“元庆,好久不见!”杨积善有点拘谨,干笑了一声。

“四叔请坐!大家都是自己人,随意一点。”

杨元庆热情地请杨积善坐下,又给杨巍使了一个眼色,杨巍会意,对父亲笑道:“我去倒茶,父亲想要喝茶还是酪浆,或者来一杯大利蒲桃酒?”

杨积善拉了儿子一把,低声斥责他,“坐下!别像猴子似的乱跳。”

杨积善不喜欢儿子没上没下,在上司面前,一点下属的态度都没有,这可不行。

杨元庆给旁边一名丫鬟笑道:“倒三杯茶!”

丫鬟下去了,杨元庆和杨积善又聊了几句家常,丫鬟便端了三杯热茶上来。

“四叔,请喝茶!”

杨元庆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茶,目光迅速瞥了杨积善一眼,见他低着头心事忡忡,又看了一眼杨巍,杨巍用大拇指指了一下自己,意思是说父亲是为自己的事情发愁,杨元庆心中便有数了,便开始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来。

“四叔,现在杨家还是郑夫人掌财权吗?”

杨积善点点头,“目前还是她,不过听说大哥已经有换人的意思了,只是必须要他回来,召开族会后才能换。”

“换郑夫人是大家的一致要求吗?”杨元庆又问。

“那当然,大家都对她忍无可忍了。”

杨积善叹了口气,“如果再不换,杨家真的就要分裂了,二叔那一房已经明确表态,如果今年之内不换,他们就要求分家,还有文思、文纪那两房,他们也是这个态度。”

其实杨元庆倒不希望换郑夫人,郑夫人的强势存在,是杨家内部不和的根源,只要杨家内部不和,甚至分裂,父亲杨玄感的造反就不会那么顺利,也就不会那么着急造反。

杨元庆要做的事情就是想方设法拖住杨玄感的后腿,让他有所顾忌,家族不和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除了郑夫人留任是一个家族不和的导火线外,嫡庶平等,也将是一个造成家族内部矛盾的冲突点,杨元庆今天把杨积善请来,就是为了这个。

“四叔,有一件事我先挑明态度,就是关于我父亲有趁乱起事之心,我绝不赞同。”

杨积善一惊,他没有料到杨元庆竟然会这么坦率地说这件事,他不知该怎么回答,便喃喃道:“这件事我也只是听你三叔偶然说起,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

杨元庆很早就了解这个叔父,平庸、胆小怕事,所以他决定用这件事为突破口,说服杨积善配合自己。

“四叔,我父亲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无非是圣上这些年一直在打压杨家,令他心中不忿,可杨家想过没有,无缘无故,圣上为什么要打压杨家?”

“这个可能和你祖父有关,我们都认为是你祖父过于位高权重,所以遭圣上所忌。”

“如果你们这样想,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杨元庆叹了口气,他见杨积善一脸愕然,便摇摇头道:“乐平公主告诉过我,祖父曾经有过一些不臣的言论和举动,才深被圣上所忌讳,开皇二十年,祖父和当时还是晋王的圣上一同出征突厥,晋王曾经答应过祖父,他若为太子,将来封祖父为越王,承认弘农杨氏为远房皇族,祖父欣然答应,这是其一,其二便是杨家宅第奢华,制拟宫禁,已经超出了为臣者宅邸占地,连皇族都比不上,杨家却茫然不知,圣上焉能不忌?”

杨积善叹了口气,低下头,他现在有点明白了,为什么杨家屡屡被打压,确实是事出有因。

“圣上对杨家极为提防,父亲还想着谋逆,他可能成功吗?一旦失败,那可是灭九族的后果,不仅四叔性命难保,就是四叔的孙子也难逃一死。”

杨积善脸色大变,他最疼爱的就是杨巍给他生的孙子,简直是宠爱得无以复加,这是他最大的软肋,想到孙儿也难逃一死,他再也忍不住了,“元庆,那你说怎么办?”

“四叔,我本不想过问,但我也会受到牵连,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制止父亲的疯狂念头。”

“我明白了,你说法,我们该怎么办?”

杨元庆见时机终于成熟,便说出了他的思路,“四叔,我认为让三郎再一次率领庶孙们闹事,要求嫡庶平等,这就是制止父亲头脑发热的最好办法,家族内部不靖,他自然无心举事,但仅靠庶孙的力量还不够,这一次我希望庶房长辈们也一起站出来,这样力量更大,就由四叔来承这个头。”

“由我吗?”杨积善有些胆怯道。

杨元庆点了点头,眯起眼笑了起来,“四叔忘记了吗?有我在后面撑腰,四叔尽管放开手脚施为,而且我可以答应四叔,将来由三郎为杨家家主。”

杨元庆的家主承诺使杨积善的眼睛顿时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自己的儿子成为杨家家主,这可能吗?

杨元庆明白他的心思,便微微笑道:“当年四叔能想得到,我杨元庆会有今天吗?”

杨积善心中顿悟,当年他就失去了一次机会,现在他不能在失去第二次机会,终于,杨积善毅然点头答应了,“好!我会全力以赴。”

.............

第26章 一条记录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28章 逼上绝路第18章 契苾助力第14章 死地后生第48章 江都惊魂(中)第59章 暗度陈仓第13章 引导消费第81章 隋唐大战(十一)第2章 一言九鼎第29章 萧后召见第25章 燕城大战第42章 是功是过第5章 深藏不露第90章 大战悄至第13章 走私线索第5章 上兵伐谋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4章 三面受敌第3章 苏威密谋第48章 独孤家主第41章 杨家之请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0章 穷途出路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6章 裴氏父子第44章 中秋异月第50章 局势渐变第22章 南压李渊第23章 再见故人第29章 回马一枪第38章 抛出诱饵第51章 范阳卢氏第21章 试探底线第26章 柴绍心机第35章 狡雄世充第2章 齐郡召将第32章 狼水伏击第7章 大利望族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25章 关键人物第64章 趁火打劫第51章 连夜清洗第63章 北地迎归第37章 致命一箭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19章 严厉警告第3章 盗马风波第48章 攻破大营第38章 八方酒肆第68章 罗艺之虑第76章 裴府问策第9章 临危下船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80章 隋唐大战(十)第99章 意外收获第20章 一夜军变第46章 褚氏父子第66章 罗家有喜第51章 将星陨落第29章 萧后召见第35章 夜访封宅第79章 退让一步第49章 重甲破术第113章 长安城破第27章 奇货可居第59章 兄弟分权第32章 最坏结果第16章 欲盖弥彰第13章 引导消费第31章 意外挟迫第6章 养虎生患第71章 北市试钱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1章 试探底线第2章 出兵风波第21章 背后较量(中)第58章 北市偶遇第28章 连环布套第45章 明智决定第16章 馆驿见贤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31章 夜访云氏第144章 一记警告第53章 暗通消息第9章 生死之斗第3章 情报暗战第65章 紧急情报第73章 计赚敌降第34章 寻找突破第24章 以信立身第38章 抛出诱饵第95章 隐患爆发第16章 危机前夜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30章 蕲县奇案第10章 裴矩辞相第28章 迁都试探第20章 留在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