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少年双猛

次日一早,三十万禁军护卫着大隋皇帝杨广以及上千文武百官离开临朔宫,浩浩荡荡开往辽东。

幽州总管杨元庆和暂代太守李渊一直将杨广送过了鲍水,这才返回幽州城。

“李使君,大军这一离开,涿郡终于安静下来,你说说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

在回城路上,杨元庆骑马和李渊慢慢地走着,商议着下一步的安排。

李渊望着一望无际被搁荒的田地,苦笑着摇摇头道:“现在本应是农忙时节,可你看看这些土地,几百里的土地都荒芜了,到夏天怎么办?依我看,还是想办法发动农民种点什么吧!否则涿郡夏天闹饥荒,民心不稳,影响到辽东战役大局啊!”

“其实从前年就开始搁荒了,很多军队和民夫都驻扎一年多,涿郡当地农民大都集中到了永济河以西,这片几百里的土地已经被朝廷征用,现在归官府所有,我建议李使君可以把流民集中起来耕种土地,官府免收他们租子,既可以使土地复垦,又能将流民集中起来,以免他们闹事,李使君以为如何?”

李渊点点头,“这倒是可行的办法,只是我手上缺人。”

杨元庆呵呵一笑,“要人还不简单吗?明天我调五百士兵给李使君,听李使君吩咐。”

李渊大喜,“那就多谢杨总管了。”

“使君不用客气,稳定住涿郡局势,不仅是李使君一人之人,我也有责任。”

两人谈得颇为投缘,对过去的事情,两人却丝毫不提,这时,李渊又关心地问:“杨总管,上次刺杀的事情后来有什么说法吗?”

“不了了之,当时崔太守专门写了奏疏向圣上禀报了这件事,就石沉大海了,就像什么事没有发生一样。”

“这件事我倒知道一点。”

李渊沉思一下道:“当时圣上让内阁七相讨论这件事,听说最后的结果是内阁七相否决了崔太守的奏疏,他们认为指控元家证据不足。”

“其实那次刺杀案我也知道和元家无关,元家若要刺杀我,刺客身上就不会有什么元家令牌,而且元敏也不会抛头露面,肯定不是元家所为。”

“那会不会是王拔须和卢明月这些乱匪所为?”李渊又问道。

杨元庆笑了笑,“也有可能,说到乱匪,我倒是要考虑趁圣上北伐辽东的机会,铲平这两支匪众,决不能让他们在幽州坐大”

两人正在说话时,前方疾奔来两名骑士,马速极快,杨元庆看得清楚,是两名少年小将,后面还有一名年轻将领,老远便听他们大喊:“爹爹!”

李渊捋须笑了起来,“这是我的两个犬子元吉和玄霸来了。”

杨元庆精神一振,李元吉和李玄霸来了吗?他知道历史上李渊有个病儿子叫玄霸,十六七岁便死了,就是眼前这个少年吗?

两名少年将军飞驰而至,两人一高一矮,年纪才十二三岁,前面一人身高近六尺,长一对豹眼,皮肤黝黑,头戴金冠,身披细银甲,手执一柄方天画戟,此人正是李渊的三子李元吉,今年十三岁,师从长孙晟,弓马娴熟,武艺高强。

杨元庆听说过他,在京城很有名,有个绰号叫‘小吕布’,虽然《三国演义》是后来才成书,但关于吕布的民间传说在隋唐便已流传。

后面一人比李元吉矮半个头,长得尖嘴猴腮,面色发黄,一脸病容,他长得有点畸形,头很小,肩膀却极宽,双臂粗壮,显得力大无穷,他便是李渊的四子李玄霸,今年只有十二岁,天生蛮力,也有个绰号,叫‘病雷公’,他的一对兵器便是雷公锤,因为年少的关系,他的两只雷公锤只重百斤。

李玄霸是胎里病,先天不足,得名医孙思邈医治,病是治好了,但因先天不足留下的后遗症却治不好,使他身材畸形,头脑有些愚钝,不过他却有练武天赋,被于仲文看中,五岁时收他为弟子,学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李渊的五个儿子各有特色,长子建成学文,次子世民文武双全,三子元吉和四子玄霸练武,五子智云也是学文,这个五个儿子一直是李渊的骄傲。

“参见父亲大人!”

李元吉英姿勃勃,意气风扬,李玄霸却有点木讷,呆头呆脑跟兄长学礼,瓮声道:“参见父亲大人!”

李渊最器重建成、最喜欢世民,最心疼玄霸,对元吉却一般,他觉得元吉有点狡诈,整天带着玄霸出去惹祸,最后却把责任推给玄霸,令李渊很恼火,便不准玄霸再跟他,而是把玄霸交给女婿柴绍,后面的年轻将领就是他的女婿柴绍,任鹰击郎将,也被调到涿郡,李渊走了兵部人情,柴绍便被留下守卫涿郡粮仓。

“你们给杨总管见礼没有?”李渊脸一沉道。

李元吉连忙给杨元庆施礼,“参见杨总管!”

李玄霸也笨拙地跟在后面,瓮声瓮气道:“参见杨总管!”

杨元庆呵呵笑了起来,“两位贤弟免礼!”

他伸手进马袋里摸了一下,摸出一把横刀,笑道:“这是用极北草原上得到的星铁打造,颇为锋利,这把刀就送给最小之人吧!”

他将刀递给了李玄霸,李玄霸大喜,接过刀抽出半截,只见刀锋森森,锋利异常,他顿时爱不释手,拔出刀便奔出去喝喊劈砍起来,却忘记了给杨元庆说声谢。

李渊歉然道:“这孩子比较愚钝,杨总管莫怪。”

杨元庆微微一笑,“玄霸浑朴自然,我倒挺喜欢他。”

杨元庆见元吉的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之色,便拱手笑道:“今天很抱歉,身边只有一把刀,下次再给你。”

李元吉扭过头,傲然道:“我自己有刀,不劳杨总管再送!”

李渊大怒,劈头便是一鞭抽去,指着元吉大骂:“不懂礼的逆子,还不快给杨总管道歉!”

李元吉紧咬嘴唇,却不肯道歉,李渊面子上挂不住,愈加忿怒,又是一鞭抽去,杨元庆却拦住了李渊的胳膊,笑道:“李使君,一点小事,何必动怒。”

柴绍连忙上前,低声说了李元吉几句,李元吉这才上前施礼,“元吉有无礼之处,请杨总管多多谅解。”

李渊见儿子道了歉,这才怒气稍敛,狠狠瞪了他一眼,不料李元吉却又道:“久闻杨总管箭术高明,元吉想请教一二。”

杨元庆哑然失笑,这个李元吉倒挺有意思,和自己年少时颇像,更多了几分气盛,李渊正要斥骂,杨元庆却拦住了他,笑眯眯道:“我军中箭术高明者颇多,若元吉有兴趣,不妨来明日来我军营,和我的儿郎们较量一番。”

李元吉没有听懂杨元庆的言外之意,他少年心性,立刻答应了,“好!明天一定来,如果杨总管手下都不行,我愿向杨总管请教!”

“没有问题。”

杨元庆又回头对李渊笑道:“令郎着实有趣,我挺喜欢。”

李渊苦笑一下,无言以对,杨元庆呵呵一笑,催马便向幽州城而去。

........

上谷郡五回山,这是一座延绵百里的大山,呈南北走向,山高林密,气势雄浑,在五回山北面的飞狐岭上,分布着几座山寨,这里便是乱匪头子漫天王王拔须的老巢,王拔须是上谷县豪强,武艺高强,颇有野心,杨广发动高丽战争后,天下大乱,无数从河南、山东来的送粮民夫因无法交差而在涿郡逃亡。

王拔须觉得时机来临,便招募了几百乡中子弟,占山为王,逃亡民夫纷纷投奔他,仅仅数月功夫便招募近万人,他自号漫天王,开始过一把自立为王的天王瘾。

王拔须毕竟是本地人,还不敢太过于骚扰乡里,便将目标转到飞狐道,拦截过往客商,强收买路钱,同时也在山脚下开垦土地,自给自足。

他从大业七年初自立为王,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因为他家资雄厚,刚开始还感觉不到压力,随着手下达万余人,他渐渐吃不消了,但由于百万大军驻扎在涿郡,他不敢轻举妄动,但随着大军出发前往辽东,王拔须的心也渐渐活络起来,开始考虑谋生之路,和所有的土匪一样,他最垂涎的,便是涿郡规模巨大的兵库及粮仓。

这几天他一直在考虑如果动手,上午,王拔须和二当家,也是他的军师宋金刚在商议计策。

王拔须和宋金刚是同乡,王拔须三十出头,宋金刚略小一两岁,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颇有计谋,两人正商量时,一名士兵奔进议事堂禀报:“禀报天王,山寨外卢明月求见。”

王拔须一愣,卢明月怎么来了?宋金刚心念一转便笑道:“卢明月亲自前来,必有大事,如果我没有猜错,他也是为涿郡的官仓而来。”

王拔须呵呵大笑,“来得正好!”

他连忙出去迎接卢明月,寨门前,身着一袭黑衣的卢明月带了十几名弟兄在等候,卢明月也是涿郡有名的豪强,刀法精奇,号称幽州百胜刀,仁寿四年,他被人引荐给齐王杨暕,因为他是范阳卢氏的族人,杨暕便任命他为自己的四大侍卫之一。

齐王被废后,卢明月返回了家乡,卢氏家族因他为齐王效劳而深恶于他,卢明月索性和家族决裂,伺机造反,去年几乎是王拔须同一时刻,他在燕山举旗造反,也一样募集了近万手下,自称‘时天王’。

卢明月今年三十五六岁,膀大腰圆,长一张方脸,目光凌厉,尤其他的一对招风耳,令人过目不忘。

今天他来找王拔须,也同样是因为他面临生存危机,而隋军留下的巨万物资使他再也坐不住。

........

第25章 野心泄露第4章 水势渐深(下)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40章 祸水东引第66章 碎叶求救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46章 渐束袋口第42章 要何封赏第75章 隋唐大战(五)第44章 中秋异月第21章 谁为主将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4章 龙凤美玉第94章 新朝开启第30章 蛇打三寸第58章 萧后心思第32章 千金一箭第30章 蛇打三寸第5章 上兵伐谋第78章 隋唐大战(八)第47章 灾情初现第11章 仁寿宫变(三)第15章 校场竞箭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1章 野心渐露第89章 隋唐大战(十九)第75章 谋主之策第25章 秦王心计第20章 高颎事件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24章 窦氏之忧第27章 拜访沈家第13章 世充评榜第53章 建德求和第49章 平阳郡主第41章 兄弟争功第32章 有喜有忧第20章 奇耻大辱第19章 诱敌之计第72章 隋唐大战(二)第28章 盛名之祸第41章 争锋相对第16章 夜探胡营第66章 寻找时机第21章 长孙又至第52章 死不瞑目第23章 隐形力量第35章 铁血柔情(上)第26章 讨要说法第14章 杀鸡儆猴第54章 西域战略第36章 驾临江夏第29章 请君入套第46章 粮价危机第77章 隋唐大战(七)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7章 李思杨虑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9章 贸易之利第9章 恒山之乱第1章 重返京城第33章 棒打贵客第10章 裴矩辞相第64章 宫外之音第27章 会宁换帅第54章 彭城兵变第9章 恒山之乱第49章 引发上怒第14章 武周示弱第39章 巡视塞北第95章 隐患爆发第85章 隋唐大战(十五)第16章 欲盖弥彰第47章 独孤家将第47章 雨夜追击第18章 投票表决第70章 突破缺口第71章 北市试钱第129章 漫天开价第12章 最后抉择第18章 谏臣之死第11章 秘密协议第28章 迎头痛击(下)第4章 秦母教子第20章 货币之源第30章 蕲县奇案第40章 朝堂之议第25章 掌握主动第10章 备战高丽第4章 威逼利诱第11章 河北枭雄第35章 隔墙有耳第126章 唐使到来第35章 隔墙有耳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7章 欲加之罪第62章 交换条件第11章 夜袭仓城第11章 瀚海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