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争夺铁矿

太守周元做梦也想不到,就在他答应的第二天,杨元庆就亲率两万骑兵出现在县城外,他站在城头上,望着城外黑压压的两万军队,他眼睛都有点花了。

而且他看见骑兵除了帐篷外,其他就没有带任何辎重,那么杨元庆答应的粮食在哪里?周元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时,大将裴行俨骑马飞奔上前,大声道:“太守可在?”

周元在城头拱手道:“在下便是!”

“我家总管请太守去军营中一叙,商量过境和粮食问题。”

周元心中有些犹豫,去军营中和杨元庆会面,似乎有点危险,旁边赵县令道:“对方两万骑兵,向杀我们易如反掌。”

想想也是,杨元庆要杀他,确实不费吹灰之力。

“好吧!我这就前去!”他只得无可奈何答应了。

太守周元带着两名随从,骑马来到了丰州军营,此时两万骑兵已经在城外扎下了大营,一顶顶大帐矗立在荒原之上,足有数千顶大帐之多。

周元被士兵带到中军大帐,杨元庆拱手笑道:“周太守,几年不见,有没有再娶几房小妾?”

周元在盐川郡做了十年太守,杨元庆也在丰州从军十几年,他们自然是认识,杨元庆的一句玩笑话顿时让周元心中轻松下来,他也拱手还礼笑道:“去年又娶了一房匈奴族小妾,以后就不想娶了,实在是有点应付不过来。”

两人会意一笑,走进大帐,分宾主落座,杨元庆不等他先开口,便笑道:“粮食会从水运过来,晚两三天,太守不用担心。”

从丰州走黄河到灵武郡,再转支流盐川水,便可直接抵达县城。周元顿时放心了,他又问道:“刘迦论的军队主力在延安郡,杨总管还要去延安郡剿匪吗?”

“剿匪问题不大,这个我有计划,今天把周太守请来,是想商量以后的防御,我打算在盐川郡筑城,并驻兵三千。协助周太守防御匪患。”

周元一下子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杨元庆是为了守卫矿山。

.......

丰州军目标之一的红铁山便是位于盐川郡的西部,距离县城五十里。北方数里外便是盐川水,水流平缓,可以行五百石的大船。从前这里设有矿监,大量开采铁矿山上船,矿船便从盐川水进入黄河,运到灵武郡冶炼。

如果杨元庆占领矿山,他的运矿船只进入黄河后北上,便可以直接抵达五原郡,交通非常便利,更重要是灵武郡太守韦嗣云便是当年丰州总管府长史,他一般不会阻拦丰州矿船。

这座矿山在半年前被奴贼白瑜娑的军队占领。但两个月前,延安郡胡匪刘迦论为了夺取矿山,派三万大军在矿山北面的盐川水沿岸与白瑜娑的军队爆发了大战,最后以白瑜娑的军队败退而告终。

刘迦论占领了矿山,但数千采矿奴隶早已趁两军大战逃亡一空,刘迦论无奈,只得从延安郡和弘化郡强行驱赶一万民夫前来采矿。又留下三千驻军监视。

但刘迦论又面临另一个难题,那就是怎么把矿石运到延安郡,这里没有直通河流,唯一的办法便是用畜力来运输,用一万匹马托运。每匹马负重百斤,一次便可运送百万斤铁矿。因此需要积攒到一定量后才能统一运输。

两个月时间,已经开采了数百万斤铁矿石,堆放在几座巨大而简陋的仓棚中,也就是这些天,刘迦论就要派大队马匹前来运矿。

此时已是九月下旬的深秋时节,早晚格外寒冷,入夜,一轮半圆的明月从仓棚后面升起,清冷的银辉洒满了红铁山,黑黝黝的山影笼罩着山脚下的劳工大营和一片军营,劳累一天的民夫们困乏地熟睡着,军营里也格外安静,只有两座木哨塔上,各有两名士兵在来回巡逻,哨塔相距一里,一东一西。

这时,两队隋军斥候悄悄地摸近了木塔,两名弩手用岩石掩护,在五十步外举起军弩,瞄准了哨塔上的敌军哨兵,箭尖上在月光下闪动着绿色的磷光,上面涂有来自粟特的剧毒之药‘帕帕木’,见血封喉,连声音都喊不出,是斥候暗杀的最佳毒药。

只听‘咔!咔!’两声轻响,两支弩箭如闪电般射去,几乎是同时射中了两名哨兵,没有喊叫,只有两声闷哼,其中一名哨兵从两丈高的哨塔上摔下。

西面传来寒鸦的叫声,这是另一座哨塔得手的信号,这边也跟着应和两声,不多时,哨塔上又出现了哨兵,已经换成了隋军。

不多时,一支千余人的隋军骑兵从西面杀来,马蹄上包着厚厚的麻布,尽管声音不大,但千余骑兵冲刺所卷起的气势依然如暴风雨一般席卷而来,很多敌军士兵还是被惊醒,奔出营房察看,他们看到的却是寒光闪烁的长矛和气势如奔雷般的铁骑。

隋军骤然间冲进了敌营,哭声、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骑兵踹翻营帐,长矛无情地刺穿敌军胸膛,战刀劈砍,血光四溅,稽胡军四散奔逃,很多人没有穿鞋,他们跑不过战马,骑兵瞬间追上,将一个个奔逃的敌军杀死.......

半个时辰后,杀戮渐渐停止,三千稽胡军被杀死两千余人,其余皆跪地投降,只有十余人骑马逃走,奔回延安郡禀报.

一万民夫的营帐在百步外,隋军的屠杀没有冲击到他们,也没有人敢逃走,一群一群,呆愣愣地聚集在大营内,每个人的眼睛充满了恐惧,这时,几名骑兵飞奔而至,大喊:“尔等不用害怕,我们是丰州隋军,来解救你们!”

沉寂片刻,大营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

天渐渐亮了,杨元庆率领十几名将领,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来到了矿山,他眯着眼打量这座山脉,长约十余里,是一座岩石山,山体上寸草不生,但也并非全部都是红色。只有西面数里是红色,红铁山指的就是这一段。

十几年的开采使山体出现了一个大缺口,但铁矿资源依旧丰富,足可以开采数百年。

此时战场已经打扫结束,战俘被反捆双手,一堆堆地坐着,大部分是胡人,也有极少数汉人。尸体都已经焚烧掩埋。缴获了两千多匹战马和大量的劣质兵器,以及几百顶帐篷。

一万多民夫都很安静,呆在营帐里。等待着隋军的安置,今天整个矿场都停工了。

但杨元庆感兴趣地并不是这些,他要的是铁矿。他催马来到几座大仓棚前,里面都是堆积如山的矿石,大部分是铁矿石,但也有几十万斤黄铜矿石。

这时,丰州兵铠司曹何钧翻身下马,奔进仓棚中,他拾起矿石仔细查看,片刻,他拿着一块矿石出来。对杨元庆施一礼,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道:“总管,这里可是宝山啊!这些铁矿石的含铁量至少在六成以上,杂质很少,可以炼出上好的精铁,极为适合制作兵器和铠甲。”

“很好,这些矿石要尽快运回丰州。”

望着堆积如山的铁矿石。杨元庆忍不住笑了起来,回头对众人道:“那刘迦论辛辛苦苦开采了数百万斤铁矿石,连生铁的影子都没见到,便被我们夺走,我很想知道他的表情如何?”

众将领轰然大笑。杨元庆一摆手,对几名校尉令道:“组织这些民夫。用缴获的战马,尽快将铁矿石运到河边!”

“遵令!”

几名校尉跑去招呼士兵,杨元庆又对裴行俨道:“刘迦论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大举来争抢矿山,你要多派斥候,掌握他们的动向。”

裴行俨躬身施礼,“卑职明白!”

安排完矿山的琐事,杨元庆回头对军官们道:“诱饵已经抛出,下面该我们出手了。”

他调转马头,带着大队骑兵向县城方向疾奔而去。

........

关内北部的延安、盐川、雕阴、朔方、榆林等郡,以及弘化、灵武和五原的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不利用农耕,一直便是中央朝廷用来安置内附少数民族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各部族数十万人。

在中央朝廷强大时,这些稽**静而本份,没有逾规之事发生,可一旦中央朝廷软弱或者中原大乱,这些胡人中的贵族便开始野心勃勃,兴风作浪,掀起造反风潮以抢掠汉人财富,杀戮汉民。

刘迦论便是一名匈奴贵族,在大隋各地开始爆发造反之时,他也认为时机来临,开始聚集本部人马造反,又联系其他民族的首领,力量迅猛发展,短短数月,拥兵便达十万,他自称皇王,以延安郡和雕阴郡为据点,率军在关内北部大肆抢掠杀戮,一个个村庄毁于他们的铁蹄之下,除了一些比较大的城池没有陷落,关内北部数郡,几乎都被他的军队占领。

和其他造反者一样,刘迦论最大的困扰便是装备落后,极度缺乏兵甲武器,因此,获取生铁,打造兵器便是他们的燃眉之极。

两个月前,刘迦论命大将刘鹞子率军三万去抢夺被白瑜娑占领的赤岭矿山,一场恶战,他们最终赶走白瑜娑,夺下矿山。

就在刘迦论引颈盼望铁矿石即将运来时,一个噩耗却传来,矿山被隋军夺走,他们辛辛苦苦开采了两个月的几百万斤铁矿石全部被隋军夺走。

刘迦论暴跳如雷,他怎肯白白给隋军做嫁衣,在接到报告的第二天,他亲自率领六万大军向矿山猛扑而来,他要将胆敢抢夺他矿山的隋军踏为齑粉。

........

第29章 丰都事件第10章 善度圣意第41章 争锋相对第80章 长孙之策第47章 匪乱再起第15章 化繁为简第89章 胡马烟尘第50章 局势渐变第33章 北邙祭祖第8章 太原募兵第23章 隐形力量第2章 先攻内部第24章 海寺之战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5章 狡雄世充第23章 智取霍邑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7章 发现契苾第28章 盛名之祸第72章 阔绰请客第84章 连夜出击第47章 匪乱再起第24章 添把小乱第13章 城中暗流第61章 动之以情第19章 夜审出尘第18章 两肋插刀第8章 假途灭虢第71章 血色之夜第9章 夜袭敌哨(下)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9章 泄露天机第17章 争夺铁矿第66章 寻找时机第43章 战船立威第5章 深藏不露第27章 留条后路第25章 初查齐郡第12章 诰命风波第16章 资源危机第23章 火油风波第18章 调兵遣将第1章 齐郡大战第36章 三策选一第56章 双相辞呈第79章 隋唐大战(九)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3章 洛阳兵变第10章 反间之计第9章 攻心为上第2章 出兵风波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45章 沉重打击第21章 帝王心术(上)第4章 入伍斥候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章 狡雄寻窟第13章 引导消费第38章 风雨欲来第24章 略施小计第138章 井陉歼敌第22章 井陉遇警第49章 西陉关前第17章 收网之时第43章 催风助火第26章 柴绍心机第44章 公主阿蛮第25章 初有收获第33章 攻城前夕第74章 难得一致第1章 戍堡闻警第6章 抽中死签第25章 狭路相逢第40章 三管齐下第21章 试探底线第70章 汉中内讧第29章 危机渐至第47章 独孤家将第6章 发现端倪第23章 夜袭飞狐第21章 内部生变第18章 参军之谜(下)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12章 引君入瓮第1章 上洛隐枭第4章 以小欺老第15章 少女遇窘第69章 杀机四伏第144章 一记警告第27章 迎头痛击(中)第4章 启用暗线第48章 两路奇兵第31章 以刀代令第31章 裂痕初现第82章 收到假钱第26章 柴绍心机第20章 边疆奏折第33章 拜弥勒教第36章 朝会危机第47章 匪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