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河口反击

河口城位于南北黄河的分岔口东面,紧靠南黄河,它是从灵州驰道进入丰州的第一城,同时也是丰州南北驰道的交汇处,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拿下河口城,突厥大军便没有任何阻碍,可以直扑灵武郡,可以说,它也是灵武郡的最后一面盾牌。

河口城是大业五年修建的新城,周长十五里,城池高大坚固,粮食和各种军用物资储备充足,由老将裴仁基和裴行俨镇守。

按照最初的兵力部署,大利城有隋军三万,民团一万;永丰城有隋军一万,民团五千;九原城有隋军一万五千,民团五千;河口城有军队一万,民团一万,另外李靖率五千骑兵作为外围支援。

但随着永丰城被攻破,河口城的形势变得严峻起来,杨元庆便下令弃守九原城,兵力集中到河口城,这便使河口城的兵力增加到三万余人,民团增加到一万五千。

而突厥军也投入九万大军攻打河口城,昼夜不停攻打城池,二十天拉锯攻防战极为惨烈,城头几度被突厥攻下,又几度被隋军夺回,隋军为此付出阵亡两万余人的代价,而突厥军也死伤近四万人,双方皆损失惨重,但大隋的赤旗依然矗立在城头。

天刚刚亮,朝霞将河口城染上一层刺眼血红之色,晨风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血腥之气,被箭矢射得千疮百孔的大隋赤旗在城楼上猎猎飘扬。

城头上,疲惫不堪的隋军将士蜷缩在一起沉睡,他们太疲惫了,以至于民团士兵抬上来的肉馒头和肉汤也无法将他们从沉睡中唤醒。

老将裴仁基骑马在城头上巡视,裴行俨则跟在他身后,裴仁基几根雪白的发丝从头盔里探出,迎风飘拂,正是他几十年的带军经验和稳重的作战风格,使河口城在突厥军暴风骤雨般的进攻中始终屹立不倒,在关键时刻。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裴行俨望着疲惫不堪的士兵,他小心翼翼建议道:“父亲,我们要不要把士兵分为两军,轮换休息和防御,总管说大利城也是这样防守。”

裴仁基笑了笑道:“总管只是告诉我们大利城是这样防御,但他并没有要求我们也这样,他命令中写得很清楚,一切由我全权负责。这是因为他知道。每个地方的城防情况不同,大利城有三道防御城,而河口城只有一道防御城。兵力减半就会守不住,只有兵力全部投入,才有可能守住城池。”

裴行俨叹了口气。忧心忡忡说:“我只是怕士兵们坚持不住,毕竟已经二十天了。”

裴仁基摇摇头笑道:“你呀!考虑问题就是不够周全,我们坚持不住了,难道突厥兵就是铁打的吗?他们也一样坚持不住了,就看谁能挺到最后,我心里有数,我们还有两万军队和五千民团,兵力之比已经到了二比一,只要防御不出大失误。他们最后肯定攻不下河口城。”

这时,一只鹰从天空盘旋而下,在天空鸣叫两声,落在鹰奴的肩头,鹰奴从它脚下取下信筒,飞奔上前,将信筒呈给了裴仁基。

裴仁基看了一眼信筒。是总管杨元庆给他写来,他立刻从信筒中抽出纱绢,仔细看了一遍,嘴角慢慢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

“父亲,怎么了?”裴行俨有些急不可耐地问。

“你自己看看吧!”

裴仁基把信递给他。裴行俨接过信看了一遍,杨元庆要求他们尽量拖住攻打河口城的突厥军。灵武郡的援军即将到达。

“你明白了吧!突厥的兵力优势已经不大了,我们反攻的时刻要到来。”

裴行俨回头向城下望去,三里外,突厥军再次集结,他忍不住笑了起来,“以已之短,攻敌之长,这或许就是突厥军的写照,这么强大骑兵军队不用,却跑来攻打坚城。”

“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在中原总会有隋奸懦夫将城池拱手相让,在丰州却没有,丰州坚壁清野,他们只能硬攻城池,其实始毕可汗也不想打攻城战,他是想把总管从大利城引出来,那只有一个办法,攻下河口城,突厥大军南下,总管只能出城追击,但现在又不同了,突厥军死伤已超过三成,若再没有战果,他这个可汗之位恐怕也难坐下去了。”

裴仁基话音刚落,突厥军的鼓声骤然敲响,‘咚!咚!咚!’鼓声如雷,铺天盖地的突厥士兵如海潮一般涌来,五万突厥军再一次对河口城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二十辆身躯巨大排梯在数千匹挽马的拉拽下,缓缓向城墙驶来,排梯是一种大型攻城云梯,分为底座和排梯,底座宽两丈,长三丈,有六个木轮,而排梯宽一丈五尺,长四丈到五丈,是用二十根巨木并列铆钉而成,再用巨大的铰链和地座扣在一起,上面蒙上厚厚的牛皮。

平时排梯是折叠放置,当底座靠近城墙时,数百突厥士兵向后拉动铁链,排梯就会被拉拽竖起,倾放在城墙上,后面的巨大铁钩会钩住城墙垛口,突厥士兵便会成群结队沿着排梯冲上城头。

这种排梯是突厥攻城的杀手武器,但造价昂贵,突厥军拥有它的数量并不多,在大利城没有使用,但在河口城却是第三次使用。

河口城头的一百架重型投石机都已损坏殆尽,无法用巨石轰击排梯的靠近,只有几十架石砲和一些床弩,但石砲和床弩也无法应对这种巨型攻城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靠近城墙。

裴行俨在城头上疾奔大喊:“火油准备!”

一桶桶火油被民团士兵抬上城头,现在只有火油才是对付排梯有效手段,两万隋军士兵和五千民团军全部上城作战,其中一万士兵在城头向下放箭,而另外一万五千人则手执长矛盾牌列队站在城头。

火油只是对攻城的突厥军有效果,而损伤不了铺有厚厚牛皮的排梯。

城头箭如疾雨,滚木礌石俨如冰雹般砸下,数万突厥士兵手执盾牌,推动排梯缓缓驶来,一片片的突厥士兵被射倒砸翻,死伤惨重,城下的突厥弓箭手也开始大规模反击,不断有隋军士兵惨叫着从城上摔下,死亡对突厥士兵来说,已经麻木,对隋军士兵也是一样,他们都只有一个信念,攻下城池,或者守住城池。

排梯冲过已被填平的护城河,缓缓停下,数百名突厥士兵拉动铁链,匐倒在底座上排梯像巨龙般昂头而起,轰然倾倒在城墙上,将城头砸得碎石横飞,又随即慢慢后退,让大铁钩钩住城头。

无数的突厥士兵手执盾牌战刀登上排梯,疯狂向城上冲锋,一桶桶火油从城头倾倒,黑色粘稠的火油顺着排梯流下,紧接着火舌腾空而起,排梯上一片火海,冲在前面的数百突厥士兵被烧得嚎叫滚下,但依然有无数突厥人冒着烈火冲上城头,与隋军展开血腥拼杀。

越来越多的突厥军冲上城头,两军在城头展开血腥搏杀。

攻打河口城的突厥军主帅阿史那咄苾在数百亲卫的簇拥下,骑马站在一座土丘之上,目光焦虑地注视着城头上的鏖战。

他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心,他曾经劝过可汗,突厥军可以放弃丰州,放弃灵武郡,不再考虑后勤辎重,横扫关内、陇右和关中,以战养战,可以掠夺大量的财富和子女,回来时也可以避开丰州,这种突厥军获得巨大利益,而没有任何损失。

但他的兄长不听自己的劝告,一心要歼灭杨元庆,要彻底摧毁杨元庆的势力,不惜放弃突厥军强大的骑兵,和丰州隋军展开突厥军并不擅长的攻城战。

当然,阿史那咄苾也理解兄长的战略意图,当整个大隋处于一片混乱,已渐渐沦为突厥案上鱼肉之时,惟独丰州的杨元庆依然是一块硬骨头,是突厥腹下之芒刺,若不铲除他,突厥就无法享受大隋这块无比美味的肥肉。

就像自己建议放弃丰州和灵武郡,横扫关内、陇右和关中,而兄长的回答却又有几分道理,‘若不管丰州南下,杨元庆必会派重兵横扫突厥,一样地血腥杀戮。’

阿史那咄苾叹了口气,这样不计伤亡地和杨元庆恶战,会极大削弱突厥的实力,到时候又如何应对渐渐强大的西突厥和乌图部?

归根到底,是大哥发动丰州之战的时机不对,应该等杨元庆参与中原争霸,兵力被牵制在中原时,再来攻打丰州,那时他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狼狈,不会这样损失惨重,还能满载而归。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指着后面的营帐惊恐大喊:“特勒快看!”

阿史那咄苾一回头,他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两里外,空虚的突厥大营内大火熊熊燃烧,数千隋军骑兵在大营内飞驰放火,在羊马圈内砍杀牛羊,而留在大营内的数千突厥士兵正和敌军拼杀,他们拦不住隋军的进攻。

一名百夫长飞奔来禀报,“禀报特勒,隋军骑兵从后面突然杀来,约一万人之多,大营空虚,我们抵挡不住。”

阿史那咄苾气得几乎晕倒,他大吼一声,“收兵!”

‘当!当!当!’收兵的钟声敲响,正在排梯上和隋军鏖战突厥士兵纷纷奔下城头,但登上城的数千人却难以撤回,全部被隋军杀死,随着排梯缓缓放倒撤退,突厥士兵如退潮一般返回了大营。

城头隋军一片欢呼,裴仁基捋须微笑,这是李靖率领灵武郡的援军到了。

【一如既往求推荐票!!】

第36章 各有选择第35章 夜访封宅第24章 闻喜裴氏第55章 借风夜袭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5章 两个使者第5章 可汗金箭第19章 势力扩张第4章 入伍斥候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4章 两面三刀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24章 草原天鹅第51章 范阳卢氏第46章 渐束袋口第36章 楚王亲书第50章 潼关内讧第25章 野心泄露第7章 羽翼已成第50章 波诡云谲第29章 出尔反尔第1章 初使西域第39章 重要情报第7章 古怪心思第36章 驾临江夏第88章 争锋相对第8章 暗斗不息第40章 轩然大波第13章 收复齐郡第11章 仇恨深化第7章 国事家事第63章 摆酒请客第10章 通风报信第82章 收到假钱第25章 寸步不让第21章 生俘雄信第38章 亲情如水第34章 寻找突破第109章 兵临宫下第34章 京城来信第74章 难得一致第30章 祸福相倚第38章 微服私访第7章 士信发威第91章 突厥庆功第82章 收到假钱第5章 深藏不露第28章 捉奸在床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34章 发现真相第68章 突袭漳南第5章 深藏不露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3章 都市买礼第1章 出征突厥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4章 貌忠实奸第39章 水师新帅第26章 商业繁荣第4章 天下大变第35章 夜访封宅第9章 底线突破第36章 铁血柔情(下)第18章 尔虞我诈第16章 解囊救窘第3章 苏威密谋第32章 有喜有忧第5章 出海远征第24章 海寺之战第35章 弓如霹雳第85章 最大让步第14章 三个女人第5章 重返大利第25章 反夺虎牢第28章 暗箭难防第20章 声先夺势第52章 北平船所第22章 河东绅商第89章 胡马烟尘第85章 隋唐大战(十五)第29章 危机渐至第20章 王妃请客第14章 貌忠实奸第65章 萧后心机第725章 佛寺遇险第42章 不臣之心第136章 利益攸关第56章 下婿催妆第37章 被迫南撤第6章 夜袭柔远第6章 秘密武器第35章 再战大利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27章 手足难续第36章 铁血柔情(下)第1章 江南隐忧第152章 密见独孤第46章 渐束袋口第7章 大利望族第35章 夜访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