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平阳郡主

杨岭竟然被打死了,杨玄感一阵错愕,心中也涌起一种悔意,他只想教训一下杨家子弟,却没想到竟然把人打死了,这下,他怎么向兄弟玄敬交代?

“不好办了!”

杨玄感心中叹息,只能在别的方面安抚兄弟,钱财、女人、美宅或者土地,他想要什么只能给他什么了,他若想要宫妃,也只有给他两个。

这时,张济上前劝道:“楚公,人死也没有办法,楚公索性宣布杨岭罪责,让所有人知道杨岭是罪有应得,这样既可显出楚公不徇私情,也可以严肃法纪,增加楚公的威望,对楚公百利无一害。”

杨玄感长叹一声道:“是我杨玄感无德无能,焉能靠牺牲族人来树权威,人既然已被我失手打死,至少该给他留个身后之名。”

他回头对左右令道:“传我命令,加封杨岭为魏国公、大都督,以王侯之礼葬之!”

张济愣住了,半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见杨玄感要走,蓦地想起一事,慌忙上前道:“楚公,杨岭既死,杨玄敬可封为高官,加封王爵,执掌朝政都可以,但就是不可让其再掌军,否则会有后患。”

杨玄感明白张济的意思,确实是不宜让杨玄敬再掌军权,只是这涉及到家族利益的再分配,杨玄感一时有些犹豫,半晌,道:“好吧!我考虑一下。”

“楚公,不是考虑一下,而是尽快实施,越快越好,不能拖延!”

“我知道了!”远处传来杨玄感无精打采的声音。

.........

谢思礼刚回到自己住处,便有一名手下告诉他,“潘校尉来了,在客房等候!”

谢思礼心念一转,一定是丰州有消息来了,他知道突厥在大举进攻丰州,消息断绝已快两个月,令他揪心不已,谢思礼快步走进客堂,一名长着络腮大胡子的年轻男子站起身向他拱手笑道:“等待先生多时了。”

这名大胡子男人便是手下人所说的潘校尉,全名叫潘文典,曾出任过杨元庆的亲兵校尉,现任长安情报机构的首领,对外公开身份是利人市一家骡马店的东主。

“丰州战况如何?”一进门谢思礼便急不可耐地问道。

潘文典笑着点点头,“刚刚得到最新消息,丰州军大败突厥,杀敌二十万,突厥军已仓惶北退。”

谢思礼慢慢坐下,心中的激动溢于言表,他拍拍额头叹道:“这真是上苍眷顾丰州,有如此主帅,何愁不得天下?”

潘文典取出一份短信,递给谢思礼,“这是总管给你的命令,你看看吧!”

谢思礼接过短信,先问道:“总管已经李渊起兵之事了吗?”

“应该是知道了,所以才会有回信。”

谢思礼打开信看了一遍,眉头微微一皱,潘文典咬了一下嘴唇,还是忍不住问道:“总管说什么?”

谢思礼叹口气道:“总管说,如果能助杨玄感击败李渊最好,如果实在挡不住李渊入关中,那至少要把代王救回丰州,不能让代王落到李渊手中。”

潘文典默默点头,他又问:“先生认为杨玄感能挡住李渊吗?”

谢思礼冷笑一声,“杨玄感用什么挡住李渊,他的家族吗?”

潘文典叹息一声,“只可惜丰州要抵御突厥入侵,否则我们也可以先夺关中,机会失去了。”

谢思礼笑了笑道:“得到未必是好事,失去也未必是坏事,既然上苍眷顾总管,让他击败三十万突厥大军,那么上苍就一定会交给他光复天下的重任,我们要对总管有信心。”

“先生说得对,是我目光短浅了。”

.........

长安鄠县,这里是终南山北麓的一座小县,全县南高北低,涝水、沣水贯穿全县,向北流入渭河。

在鄠县西南首阳山脚下有一座庄园,名叫西凤庄园,占地两万亩,包括了大半座首阳山和五千亩良田,四周有高墙包围,还有巡哨庄丁,不准任何靠近。

这座西凤山庄是独孤家族的产业,但也只是独孤家族众多庄园中的一座,就在这座占地两万亩的庄园内却隐藏着一支万人的秘密军队,这支军队是由独孤家族十座庄园的家奴庄丁汇集而成,一共是一万两千余人,而掌管这支军队的主将却不是独孤族人,而是李渊之女李秀宁。

李秀宁是李渊第三女,今年二十一岁,长得谈不上美貌,浓眉大眼,有几分男人相,但人很贤惠,六年前嫁给柴绍为妻,夫妻感情深厚,育有二子,柴哲威和柴令武,李渊起兵后,便封她为平阳郡主。

李秀宁虽是女子,但弓马娴熟,颇有决断之力,李渊在起兵前夕命人将柴绍召回太原,李秀宁便留在关中负责联系关陇世家,她当机立断,派人去京城把母亲、大嫂和族人都接到庄园,又派人去长安和洛阳,把所有跟随父亲起兵大将的家眷也一并接到庄园,一一妥善安置,无一遗漏。

她的果断作风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令独孤震颇为赞赏,便命令族人将关中的独孤家丁全部交给她统帅,李秀宁不辞辛劳,训练这支军队,使这支军队渐渐地具有了战斗力。

这天傍晚,训练一天的李秀宁回到庄园住处,刚到门口,一名丫鬟道:“主母,二老爷来了!”

李秀宁走进客堂,只见二叔李神通正背着手来回踱步,李神通也和李秀宁一样留在西凤山庄训练士兵,他负责后勤以及对外联络,这次他出门十天,刚刚回来。

“二叔,有消息吗?”李秀宁笑问道。

“有好消息!”

李神通转过身笑眯眯道:“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我们的军队已经到河东,正在围攻河东城,另一个好消息是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叛贼都愿意归附唐公,助唐公取关中。”

李秀宁大喜过望,她尤其关心第二条好消息,这三支叛军聚集在渭河南岸的周至县和始平县一带,离他们很近,她一直就想把这三支叛军收为自己部下,李秀宁连忙问道:“李仲文等人联合起来有多少军队?”

“有七万人,不过大多是乌合之众,我看过,装备简陋,也没有什么训练,就是靠兵多吓唬人。”

李神通虽然说服了这些乱贼,但对他们并没有抱多大信心,但李秀宁却不这样想,她可以率领八万人助父亲一臂之力,早平关中。

“二叔,能不能请他们来山庄,我想和他们具体谈一谈双方联合之事。”

“好吧!我去找他们,最快两天后回来。”

........

李渊的大军攻下河东城,却没有急于过河,而是率领十几万军队调头向东而去,并广为宣传,大军去攻打洛阳。

但李世民却不在大军之中,就在李渊攻下河东城时,他则率领一万精兵从龙门渡口过了黄河,进入关中冯翊郡,他命柴绍率领一万大军沿岸缓行,他自己则扮作商人,带着尉迟恭及三百名亲卫,向蒲津关方向而去。

船舱内,尉迟恭忧心忡忡问:“公子,这样冒险行吗?”

李世民身着白色锦袍,头戴公子金冠,手执一把羽扇,相貌英俊,风流倜傥,他微微摇扇笑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何时可为,何时不可为,要因人而异,我之所以敢这样做,是我很透彻地了解了杨玄敬此人,他是杨慎长子,曾经官拜仪同,却没有任何建树,在杨府庸庸碌碌度过大半辈子,但此人却拥有十八房妻妾,可见其好色,而且他喜欢蓄积铜钱,总用等铜钱快烂掉才命家人拿去买物品,所以有个外号叫‘杨烂钱’,足见其贪财吝啬,大业八年杨玄感出任东平郡太守,在梁山养兵,就是这个杨玄敬负责,结果张须陀跨境剿匪,他却吓得丢下军队独自逃命,使他的军队被张须陀不费吹灰之力全歼,足见其胆小无能,如此好色、贪财、胆小无能之人,我有何惧他?”

尉迟恭见李世民将杨玄敬研究得如此透彻,心中对他十分佩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话用在公子身上简直太正确了,他又奇怪地问:“既然杨玄敬如此无能,杨玄感为何还要用他镇守东线,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难道杨玄感手下真的无人可用了吗?”

“非也!”

李世民摇摇头笑道:“杨玄感之所以重用杨玄敬,是和杨玄敬的家族地位有关,杨玄敬是杨慎之子,而杨慎在家族分裂危机中,支持杨玄感稳住了家主之位,出于感激,杨玄感把杨家财权交给了杨慎,后来杨慎病重,这个财权又转给了儿子杨玄敬,正是因为这样,杨玄敬成为了杨氏家族的第二号人物,在家族中影响力极大,杨玄感不得不重用他,如果论才能,杨玄奖、杨巍以及谢映登都是不错的大将,能带兵打仗,都比杨玄敬强得多,不过杨玄感确实不该让他做潼关大帅,可以让他做相国,可以掌财权、吏权,就是不能掌兵权。”

说到这里,李世民叹了口气,这却是为杨玄感而叹,他怎么也想不通,杨玄感怎么会有杨元庆这样的儿子?

.........

第27章 各有心思第3章 两猛相斗第45章 援军到来第2章 一战成名第38章 知微见着第20章 声先夺势第11章 霹雳出击第10章 谁是刺客?第32章 围魏救赵第45章 明智决定第46章 落井下石第31章 裂痕初现第20章 奇耻大辱第67章 当即立断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56章 王妃烦恼第13章 万春茶庄第54章 西域战略第73章 银钱危机第35章 隔墙有耳第35章 软硬兼施第22章 井陉遇警第36章 斗智斗狠第95章 隐患爆发第44章 西秦使者第36章 千里改错第13章 齐王军师第11章 铁腕夺位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17章 雄信之灾第110章 顶住压力第29章 风过雁门第28章 交换战俘第18章 投票表决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章 两猛相斗第22章 帝王心术(下)第23章 远方来人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4章 府门遭遇第20章 夜入武房第24章 草原天鹅第15章 仁寿宫变(七)第5章 初到幽州第9章 舌灿莲花第30章 娶妻当慎第14章 引而不发第38章 八方酒肆第7章 古怪心思第32章 壮士断腕第45章 四面皆敌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24章 窦氏之忧第47章 关陇暗箭第3章 小妹何名第9章 一名小兵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34章 卿卿我我第37章 密室收获第4章 佳夕如梦第22章 帝王心术(下)第82章 收到假钱第117章 关内急变第20章 仓曹参军第31章 果断杀伐第14章 临榆关下第34章 微服私访第7章 士信发威第38章 亲情如水第27章 京城家信第60章 关键人物第36章 连夜撤军第21章 谁威胁谁第13章 走私线索第44章 中秋异月第30章 酒楼遇故第21章 内部生变第53章 七星宝刀第6章 玄感起事第35章 卫南渔翁第24章 会宁战起第27章 接风酒宴第11章 新官上任第4章 秦母教子第40章 意外之礼第8章 太原募兵第12章 大事化小?第28章 二次谈判第29章 侧翼布局第13章 御房嘉奖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9章 阴山夜袭第1章 意外相逢第31章 野心渐露第12章 帝王心思第32章 文道武途第51章 范阳卢氏第144章 一记警告第3章 水势渐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