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临战增帅

天下枭雄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内,一场关于救援弘农郡的紧急朝会正在这里召开,两仪殿是内朝,是举行小朝会之地,只有一些重要大臣才有资格出席这里的朝会。

李渊坐在高高的玉阶龙榻上,因为昨晚一夜未眠的缘故,他双眼里布满了血丝,精神显得有些憔悴。

“各位爱卿,先议第一件事吧!关于军属换重臣之事,各位爱卿觉得是否可行?”

两天前,杨元庆命太常少卿薛收出使长安,提出用窦诞、宇文歆、刘政会三人以及李叔良和夏侯端的尸首,换取在李叔良一战中被俘的一万余关中士兵的家眷。

这件事在大朝上商议时争论很激烈,几乎是一半赞成,一半反对,李渊本人是赞成的,窦诞是他女婿,宇文歆和刘政会是他起兵时的心腹,李叔良和夏侯端的尸体他更想接回来厚葬,只是他若独断决定,显得他有点过于自私,所以他希望重臣们支持他。

裴寂对李渊的心思极为了解,窦诞、宇文歆、刘政会三人都是李渊的心腹,窦诞还是他的女婿,而一万多士兵的家眷大多是老弱妇孺,光耗粮食,不事生产,除了让杨元庆有点难受外,留着也无用,不如和杨元庆交换。

裴寂站起身道:“陛下,臣闻窦诞、宇文歆和刘政会身陷敌营,却坚贞不降,此忠烈之臣我们若不能善待,不闻不问,冷漠待之,不知会寒多少大臣的心,阻止多少人才俊杰前来投靠,而一万多士兵都降了北隋,甘心为杨元庆卖命,他们的家眷我们却替北隋恩养,忠贞者冷之,背叛者厚之。这岂不是令亲者痛而仇者快之事?陛下,反对者无非是不想让杨元庆如意,可他们却没有想到我们的坚贞之臣还在北隋的狱中饱受折磨,古人有千金买骨之说。我们却心怀狭隘,一叶障目,厚叛卒而轻忠臣,孰轻孰重,陛下当自决。”

刘文静刚想起身反对,李建成却以目光示意他不要多言,刘文静把准备反对裴寂的话又咽回肚子里。

李渊点了点头。裴寂的表态深合他意,他又问内史令窦威,“窦爱卿以为如何?”

窦威身体嬴弱,颤颤巍巍道:“陛下,窦诞是老臣侄孙,老臣不敢多言,但宇文歆和刘政会是人才,不应该轻易放弃。”

窦威是转个弯赞成。李渊明白他的心思,又问左仆射独孤震,“独孤爱卿可否赞成?”

独孤震微微一笑道:“老臣极为赞成裴相国之言。”

李渊又看了众人一眼。见没有人反对,便毅然做出了决定,“既然各位爱卿都不反对,那朕就决定了,这件事就由户部窦尚书全权负责。”

户部尚书窦琎上前躬身行礼,“臣遵旨!”

了结一桩心事,李渊长长松了口气,思绪又转到今天的重头之事,放弃还是坚守弘农郡。

“各位爱卿,下面再议今天的大事。关于弘农郡,李孝恭向朝廷紧急求援,局势大家都清楚了,朕有点矛盾,究竟是放弃弘农郡,还是坚守弘农郡。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畅所欲言吧!”

这一次是刘文静率先站起身道:“陛下,臣主张暂时放弃弘农郡,杨元庆刚击败窦建德,李密也无功而返,北隋军士气正旺,从杨元庆的兵力部署便看出端倪,他在风陵渡布兵,很明显是想断我们的后路,一旦后路被断,而东路又受到王世充和杨元庆的夹攻,李孝恭军队士气低迷,此战必然惨败,与其惨败,不如暂时放弃弘农撤回。”

朝廷中有一句名言,‘有刘文静的赞成,必然就会有裴寂的反对,反之亦然’,所有人都用眼角余光悄悄向裴寂瞄去。

果然,裴寂站起身朗声道:“刘相国怎么尚未战便先言败?”

他走出位子,向李渊施一礼,“陛下,应对的策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积极应对,一种是消极败退,弘农郡是我们争夺关中的第一步,如果杨元庆屯兵河北岸,我们就退回潼关,那长此以往,将士们心中就会恐‘杨’,听到杨元庆的军队到,就吓得望风而逃,我们还谈什么争霸天下?所以臣以为,杨元庆兵压河东郡,我们应对之策应该是增兵,增加阌乡县兵力,封锁河面,防御杨元庆从风陵渡渡河,这也只是最坏的结果,其实臣以为,杨元庆屯兵河东郡,只是向我们施压,他未必真的会渡河,就算他想渡河,王世充也不会答应,请陛下明鉴!”

说完,裴寂傲慢地瞥了一眼刘文静,退了下去,朝堂内一片窃窃私语,窦威也站起身道:“陛下,臣赞同裴相国的建议,弘农郡是我们走向中原的第一步,不能轻言放弃。”

窦威是投桃报李,刚才裴寂力主换回窦诞等人,令他心中感激,这个时候他也要支持裴寂的意见。

这时朝堂重臣纷纷发言,赞成增兵者多,主张撤回者少,李渊终于下定决心,“朕就决定派援兵出弘农郡,不知各位爱卿推荐何人为帅?”

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上前施礼道:“陛下,臣推荐齐王元吉为援助主帅。”

这也是李渊治军的一个惯例,军队主帅必然会是李氏宗族,很少派外姓人为主帅,这样可以保证军权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所以唐军中也有很多派系,如李世民派系、李建成派系、李元吉派系、李神通派系、李孝恭派系、李孝基派系等等,偶然有外姓人,也是他的女婿或绝对心腹,如柴绍和裴寂等人。

现在李氏宗族中,李世民在陇西对付薛举,李神通在河西安抚诸郡,李孝基在蜀州应战南蛮叛乱,柴绍夫妻在房陵郡防御南阳朱桀的入侵,太子李建成不会去,长安只有李元吉在负责练兵,只能是他领兵去援助李孝恭。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兵部尚书屈突通上前谏言道:“陛下,一战不设两帅,既然有河间郡王为弘农主帅,援军也应由他一并统领。便于调度,再者,臣不赞成裴相国刚才所言,臣以为杨元庆用兵只会审时度势。是否渡河作战,他掌握着主动,不存在他忌惮王世充而不敢渡河的道理,臣至少有八分的把握,杨元庆的军队一定会渡河,至于是渡风陵渡,还是河北县渡口。臣没有把握。”

屈突通的谏言惹恼了裴寂,他重重哼一声道:“屈突尚书,现在河间郡王遭遇到两军三地的威胁,你却让他一人应对,假如北隋从风陵渡过河进攻阌乡县,难道阌乡县守将还派人去数百里外向河间郡王请示吗?贻误战机不说,还会真正陷河间郡王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

裴寂又向李渊禀报道:“陛下,这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战场。一个是保潼关,兼防御阌乡县,另一个是保陕县。对阵王世充,臣非常赞成独孤尚书的建议,以齐王元吉为主帅,率军东援。”

裴寂在朝廷内很强势,同时他也是一个极为狡猾的政客,他真正考虑的并不是李孝恭的战局如何,他在考虑如何把窦氏和独孤氏拉到秦王李世民这一派来,所以他力主换回窦诞以讨好窦威,同时反对屈突通也是为了支持独孤怀恩的建议,虽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但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会让他如愿以偿。

李渊沉思了片刻,裴寂提到潼关的安全,一下子提醒了他,不仅要考虑弘农郡的战局,也要考虑潼关的安全。屈突通的谏言也有一点道理,可以派重臣辅佐元吉。

“朕准了,封齐王为潼关大元帅,兵部侍郎赵慈景为行军长史,率军三万东援弘农郡。”

圣旨下达,齐王李元吉当天晚上便率两万军浩浩荡荡开向潼关,连同潼关本身的一万军队,共计三万军支援弘农郡。

........

齐王李元吉率领大军是在第三天抵达了潼关,此时潼关前往华阴县的官道上挤满了西撤的洛阳民众,这些都是大业元年被强制迁去洛阳的关中人,洛阳暴涨的米价使他们思乡若渴,纷纷举家迁回自己的故土。

此时洛阳民众西撤运动因即将爆发的战争而中断,这一批人是从弘农郡迁来,也是最后一批西迁的关中人。

李元吉率领两万唐军也在官道上向东行军,和无数逃难的民众擦肩而过,前方不远处便是,李元吉目光冷漠地打量着这些逃难民众,从太原败退回来后,他被父皇一顿斥责,不准他再领兵,只让他负责练兵,这使他心中一直不高兴,心中充满了一种暴虐的冲动,他想杀人,但在长安他不敢,现在出了长安,他心中暴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了。

这时,一名老人步履蹒跚,行人太挤,他没有站稳,身子一歪,正倒在李元吉战马旁,李元吉战马急向旁边避让,使李元吉的身子剧烈晃动了一下。

李元吉勃然大怒,他抽出战刀,侧身一把抓住老人头发,猛地一刀砍下......

周围路人一片惊呼,跌跌撞撞向地里奔逃,李元吉哈哈大笑,随手将人头扔进人群中,更引起一片恐惧的惊叫。

李元吉用布擦去战刀上的血,收刀入鞘,继续前行,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队伍最后到潼关前,这里两边有不少店铺,家家都开张营业,卖干粮和一些日常用品,生意很不错,最后离开的是一批大户人家的家眷和子弟,他们买了不少东西,每家店铺前都挤满了客人。

这时,一辆描金马车从军队旁边驶过,跟着四名随从,车窗里露出一张长得极为娇媚的俏脸,女子年约二十岁,一双狐媚眼勾人魂魄,满头珠翠,她却在好奇地打量浩浩荡荡开来的军队。

李元吉一眼看见了这个女子,他的眼睛蓦地一亮,直勾勾地盯着她,李元吉动心了。

........

第37章 回京前夕第62章 鸡肋之城第31章 重磅加码第85章 隋唐大战(十五)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6章 内廷献策(上)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88章 争锋相对第8章 趁乱突围第35章 夜访封宅第11章 新官上任第35章 真相揭开第14章 三个女人第2章 谁是凶手第39章 水师新帅第10章 将帅交心第24章 会宁战起第10章 备战高丽第23章 火油风波第4章 客栈新友第15章 遭遇之战第16章 伴君如虎第26章 考场意外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6章 形势严峻第28章 人心难测第45章 兵压江陵第29章 祖孙会谈第30章 关中应对第64章 宫外之音第7章 羽翼已成第10章 李密抉择第92章 李靖初战第80章 隋唐大战(十)第36章 各有选择第10章 师傅是谁?第40章 南方来人第118章 咬金请缨第95章 隐患爆发第16章 红影惊现第42章 人弃我用第31章 新的靠山第27章 回府风波第27章 关中之变第136章 利益攸关第8章 黑夜黑人第49章 敦煌风动第42章 人弃我用第23章 火油风波第9章 利益之争第62章 鸡肋之城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55章 借风夜袭第49章 萧家试探第5章 上兵伐谋第3章 唐魏结盟第4章 不露声色第6章 秘密武器第16章 以毒攻毒第37章 一记反抽第22章 不甘失矿第15章 强攻榆关第76章 隋唐大战(六)第62章 交换条件第2章 计取飞狐第38章 关键小贼第11章 双雄火并第17章 收网抓鱼第16章 伴君如虎第36章 屈突良言第71章 血色之夜第19章 夜攻河内第30章 蛇打三寸第40章 罗高离心第21章 建德逼反第1章 中元前夕第49章 西陉关前第57章 东宫震怒第39章 泄露天机第2章 水火杨家第35章 弓如霹雳第44章 尔虞我诈第14章 龙凤美玉第15章 貌合神离第8章 欲速不达第17章 发现契苾第75章 谋主之策第18章 隋胡大战(下)第36章 驾临江夏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20章 绝妙好计第22章 娶得佳妻第137章 严厉警告第3章 风雨前夜第3章 苏威密谋第12章 平乱夺权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1章 出征突厥第12章 扑朔迷离第20章 背后较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