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战悄至

天气愈发暖和了,晴朗的天空下,几只黄雀披着镶有黑边的羽毛梳理着新筑的巢穴,向阳的地方长出了嫩嫩的绿草,河流已经安全融化,春汛水涨,碧绿的水面上漂浮着冬天尚未掉尽的枯叶,迅速向南流去。

随着春天的到来,河北战役再一次拉开了帷幕,隋军调集了十万精锐大军分驻涿郡和博陵郡,像一只钳子的两牙,一北一西,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河间郡,另外,又有四万大军在主将徐世绩的率领下,乘坐数百艘大船从蒲津出发,抵达了黎阳城,准备从南面向河北发动进攻。

隋朝在河东地区的全部兵力只有十七万人,而这一次河北战役便调动了十四万大军,几乎是倾国之军。

二月中旬,杨元庆在三千骑兵的护卫下抵达了涿郡隋军大营,这一次他的布将略有变化,他亲自担任北路军主将,任命李靖为北路军司马,裴行俨为副将,而秦琼则调到博陵郡为西路军主将,罗士信为副将,这场战役非同寻常,需要以稳制胜,相对而言,秦琼的沉稳更让他放心。

北路军大军位于涿郡南部的巨马河南岸,共有七万大军,扎下一座延绵近十里的大营,大营内军帐整齐,士兵战马各行其道,在军营中间是一片宽近五里的训练场,无论白天黑夜,都会有军队在这里训练。

杨元庆骑马从旁边马道上慢慢走过,远远望着杨思恩率领一千陌刀新兵校场上训练,这是去年才招募的一批新兵,以晋中儿郎为主,从十万大军中挑选而出,个个体格高壮魁梧,按照陌刀士兵的标准,身高不能低于六尺五,必须连续五次举起百斤重的石锁,而且要能扛百斤重的石锁奔跑三里。条件非常严格,才能从近百人中挑选出一人。

这样便使陌刀军人达到六千人,和五千重骑兵一起成为成为隋军中最精锐的陷阵军。

校场上喊声如雷,杨思恩看见了主帅到来,他大喊一声,向杨元庆猛地一挥陌刀,一千士兵也跟着他大吼,同时向杨元庆劈出一刀。声势壮观。杨元庆笑着向他们挥了挥手,回头问李靖:“李司马觉得如果用五千重甲骑兵对阵六千陌刀军,谁取胜的可能性更大?”

李靖前段时间和裴行俨在定襄郡防御突厥。没有参加幽州战役,隋朝突厥签署了和解协议后,杨元庆便将他们调了回来。定襄郡只留两千驻兵,这次对窦建德的战役,李靖担任总行军司马,裴行俨出任杨元庆副将。

李靖摇摇头,苦笑一声,“说老实话,我不知道,若非要我评论的话,如果陌刀重甲步兵承受得住重甲骑兵的第一波的冲击。那么就应该是重甲步兵占优势,如果承受不住,那么重甲骑兵就可以击败陌刀步兵。”

“我觉得李司马的想法很有意思!”

旁边裴行俨接口笑道:“最好让两支军队比试一番,谁强谁弱,那就不就明白了吗?总管,能不能安排一下?”

杨元庆笑而不言,反问裴行俨。“裴将军对自己的武艺很自信,那你认为你和罗士信相比,谁的武艺更高?”

“当然是我略高一筹。”裴行俨很自信地答道。

“可是我也问过罗士信,他也自信地说,他的武艺要比你稍高。这可怎么办?”

“那就比一场,看谁高谁低!”

这时。李靖已经明白杨元庆的意思了,笑着拍拍裴行俨肩膀解释道:“总管的意思是说,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若不比试,将士们就觉得拥有两支最强的军队,若比试后,就只剩下一支,胜者固然自豪,可败者却深受打击,不如保持一种神秘,让两支军队都觉得自己最强,给士兵们双重希望,裴将军和罗将军也是一样。”

杨元庆呵呵一笑,“李司马知我心也!”

他们边说边走,很快便来到了中军大帐前,杨元庆随即下令:“命所有偏将以上将领来大帐内集中,我有话要讲!”

。。。。。。。。

隋军大营扎在巨马河南岸,距离河间郡约五十里,此时在河间郡文安县境内,一支百余人的斥候骑兵正在一条树荫浓密的山道上缓缓而行。

“程世叔,我爹爹真的欠你五百吊酒钱没还吗?”

队伍前面,十七岁的年轻小将萧延年一脸疑惑,他心中有些不信,他父亲从来不会欠任何的人情,可他身边程世叔一脸严肃的模样,让他又不得不信了几分。

程咬金自从上次被重打一百军棍后,伤势已经渐渐好了,在军中闲得无聊,杨元庆便交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带萧延年熟悉实战,萧延年尽管跟父亲宇文成都学到了真本事,但他没有一点实战经验,程咬金虽然人比较滑头,但他的经验着实很丰富,尤其擅长保命之道,这对萧延年很重要,杨元庆可不希望萧延年死在战场上。

这些天,程咬金一直领着萧延年在河间郡作斥候,教了他不少东西,萧延年出身将门,人很年轻,长年在严厉而封闭的训练生活中度过,父亲宇文成都又是一个极为严肃认真之人,这使得萧延年思想很单纯,他听信了程咬金的信口开河,对他极为崇拜。

不过说父亲居然欠他五百钱,萧延年就有点不太相信了,程咬金微微一笑,“这件事我只是随便说说,可没有问你要钱的意思,你千万别误会。”

萧延年默默点头,片刻,又好奇地问:“我爹爹说,他平生只欠过先帝和总管的情,其他人不欠一分,他怎么会欠世叔五百吊钱,我有点不明白,世叔说说看,如果真是这样,我一定替爹爹还你。”

这时一名士兵凑上前眨眨眼笑道:“萧小将军,可别听他胡说。他在诈你呢!”

程咬金一巴掌把士兵拍开,笑骂道:“滚一边去,当心老子割了你鸟下酒。”

众人一阵哄笑,程咬金这才得意洋洋对萧延年道:“你认识杨巍吧!那个大胖子。”

萧延年点点头,“我见过他,骑一匹骆驼,与众不同。”

“就是他,这小子号称拼命三郎,年轻时在京城是个纨绔子弟,整天惹是生非,大概是在大业二年,有一次我和他在洛阳酒肆里喝酒,结果你父亲带兵从街头巡逻而来,当时你父亲被皇帝老儿誉为天下第一将,结果杨巍这小子不服,跑出酒肆去挑战,结果被你父亲一脚踢到酒肆门口的一辆送酒车中,压坏了几十坛酒,你父亲扬长而去,最后是我赔了酒肆的钱。”

萧延年眉头微微一皱,“那这样说起来,应该是杨巍将军欠你的钱才对,和我父亲无关呀!而且几十坛酒也不值五百吊。”

“这个....你父亲那凤翅鎏金镗一扫,误伤了酒肆伙计,打断了人家的一条胳臂,我只好又另赔了五百吊钱医药费。”

萧延年虽然思想单纯,但人却极为聪明,他又疑惑问道:“程世叔昨天不是说,仁寿四年本来考上武举第二名,被人顶下,便离开长安伤心之地,再也没有回长安和洛阳,怎么大业二年又出现洛阳街头?”

“或许....是我记错了时间,呵呵!他娘的太久远了,不提了!不提了!”

萧延年却明白过来了,他狡黠一笑:“世叔是在哄我玩吧!”

程咬金哈哈大笑,伸手揽着萧延年的肩膀拍了拍,“我只想让你请我喝顿酒罢了,你还只是个孩子,哪能真要你的五百吊钱,逗你玩的,我和你爹爹只在仁寿四年见过一面,跟他比武,他娘的,我只坚持了二十个回合就败了,说起来真丢人。”

“可我爹爹说,除了总管外,他手下从无三合之将。”

众人哄地大笑起来,就在这时,一名斥候从远处奔来,大喊:“前面有一支敌军,足有五千人之多,正向我们迎面而来,已不到三百步。”

程咬金脸色一变,一拉萧延年,“快跟我撤!”

萧延年急道:“可是世叔,我们是斥候.....”

“别废话,先保住小命再当斥候。”

程咬金撒马向回头之路狂奔而去,萧延年无奈,只得跟着他一路奔逃,其实按照他的想法,斥候就应该躲藏起来,观察敌军的情况,然后再想办法抓两个俘虏,这闻敌讯而逃命,哪里像隋军。

一路跑了十几里,众人慢慢停了下来,程咬金这才对萧延年道:“你要明白一点,敌军离我们只有三百步,这个时候不能冒险隐藏,首先就逃跑,拉长了距离,然后再想法刺探情报,任何时候,保住自己的性命是第一重要,其次才是任务,记住了吗?”

旁边一名老兵补充道:“萧小将军,程将军说得没错,当斥候第一要务就是不能被敌人抓住,否则敌军的情报没拿到,我们自己反而泄露军机。”

“在战场上也是一样,首先要保住自己的性命,才能立功报国,而且你小子没有兄弟,你若痛快地死了,你让总管怎么向你父亲交代?你老娘以后怎么活下去?”程咬金的脸色变得极为严肃。

萧延年默默点头,“程世叔,我记住了!”

程咬金拍了拍他肩膀,笑眯眯说:“既然你叫我一声世叔,我自然不会让你白叫。”

程咬金又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远远扔下山坡,银子在阳光下白晃晃地格外耀眼。

“世叔,这是做什么?”萧延年不解地问。

程咬金嘿嘿一笑,“这是鱼饵,等会儿军队走过以后,肯定会有士兵会偷偷回来捡。”

。。。。。。。。。

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9章 意外来客第4章 客栈新友第38章 吴兴沈氏第8章 元庆抉择第52章 人心难测第80章 隋唐大战(十)第100章 血战前夜第36章 铁血柔情(下)第30章 祸福相倚第35章 软硬兼施第12章 河内对策第41章 李密之思第18章 人赃俱获第30章 巡视考场第26章 初战王薄第26章 宿将抉择第47章 雨夜追击第63章 一支冷箭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8章 垂死挣扎第56章 渔翁李密第58章 北市偶遇第23章 唐廷决策第37章 内卫情报第46章 落井下石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3章 世充求救第30章 西路隋军第30章 饮恨弘农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6章 柴绍心机第24章 海寺之战第29章 萧后召见第2章 帝王失信第19章 势力扩张第40章 祸水东引第41章 卢氏桥梁第46章 落井下石第50章 潼关内讧第33章 兄弟生隙第44章 再让一城第37章 一记反抽第79章 南郡两事第29章 金刀赎奴第16章 以毒攻毒第28章 人心难测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2章 水火杨家第11章 家庙夜审第26章 奸商本色第43章 阶下之囚第18章 契苾助力第6章 抽中死签第14章 引而不发第1章 灞桥秋色第30章 西路隋军第21章 居安思危第6章 夜袭柔远第7章 古怪心思第38章 亲情如水第69章 一触即发第53章 臣的要求第10章 谁是刺客?第15章 安抚江都第25章 掌握主动第29章 寻找军资第6章 抽中死签第7章 幽州之忧第13章 事态蔓延第34章 发现敌踪第87章 隋唐大战(十七)第39章 水师新帅第1章 出征突厥第12章 先锋玄霸第5章 两个使者第9章 朝局悄变第31章 军机决策第59章 兄弟反目第3章 风雨前夜第89章 隋唐大战(十九)第70章 突破缺口第34章 裴矩之策第37章 一招险计第1章 返回太原第25章 抢人事件第4章 秦母教子第3章 烽燧血战第22章 极度被动第36章 驾临江夏第1章 初入杨府第8章 元庆抉择第1章 中元前夕第14章 意外之箭第49章 敦煌风动第12章 最后摊牌第21章 居安思危第14章 长孙求救第46章 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