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战前会议

河内郡河阳县以西的官道上,一队骑兵正风驰电掣般地向河阳城疾奔而来,为首大将正是率军驻扎在黎阳的秦琼,他奉杨元庆之命,赶来河阳述职,并商议重要军情。

秦琼收到了杨元庆攻打洛阳的命令,这个命令使他十分振奋,隋军的目标终于转向中原,逐鹿中原,这就是争夺天下开始,使秦琼心中充满了期待。

“秦将军,河阳城到了!”一名亲兵指着远处一座城池喊道。

秦琼点点头,回头喝令道:“加快速度!”

众骑兵加快了马速,马蹄激起滚滚黄尘,向河阳城疾驰而去。

。。。。。。。

河阳城是隋军的驻兵重地,驻守河内郡的三万精兵一大半便驻扎在此处,河阳北城外便是一座巨大的板墙式军营,占地足有数百亩。

此时的河阳城内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这种紧张的气氛来自于数千士兵的进驻,县城内一般只有几百名当值守门的军士。

但随着数千士兵的涌入,大街上随处可见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军士,令县城民众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数千士兵进驻县城是因为楚王杨元庆的到来,杨元庆率领两万军队南下,使河内郡的驻兵已达五万人,加上河东郡两万驻军和黎阳城的三万驻军,使隋军在黄河北线的驻军已达十万人之众。

事实上,在河北战役结束后,隋军便开始向南部署,陆续将八万主力分别部署在河东郡、河内郡和汲郡,大量粮草物资也随之南下。

这是很显然之事,河北战役结束,下一步必然就是逐鹿中原。

河阳县县衙。这里已经被临时辟为总管府军衙,四周站满了数百军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县衙外面的拴马桩上拴着数十匹战马,十几名军官正匆匆走进县衙。

县衙大堂内,县官的座位和两旁的栅栏都已撤下。变成了军机要务的决策之地。在大堂正中间摆放着一架宽两丈、长三丈的巨大沙盘,这是中原沙盘地图。

在沙盘旁,站着十几名军官,在低声议论着,杨元庆则背着手,久久注视着沙盘不语。

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长安的探子发来紧急情报,十万唐军和大量辎重物资正在向上洛郡集结,主将正是秦王李世民。

杨元庆便立刻意识到。这极可能是唐军也要发动对中原的战役了,他们是从西南进攻弘农郡,然后杀至洛阳。如果唐军夺取洛阳,这就意味着唐朝也将参与逐鹿中原。

这是很正常的战略部署,自己夺取了河北,唐军也同样夺取了富庶的荆襄,实力大大加强。如果唐朝也想争天下,那么它必然也会参与逐鹿中原。

在隋唐签订了停战协议中,其中第二条就是唐军不能出潼关,隋军也不会渡河到弘农,也就是说弘农郡沿黄河一线是双方的缓冲地带。

但现在唐军从西南走上洛郡向弘农进军,并没有违反双方的停战协议,而隋军兵压洛阳,也没有渡河在弘农郡登陆的计划,这同样也没有违反双方的停战协议。

可以说进攻洛阳的计划,隋唐双方竟然是不谋而合,那么唐朝有没有和李密达成某种默契,用李密来牵制自己南下,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李渊一定会采用这种策略。

处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李密也会竭力阻止自己南下,那么李密就能容忍唐军东扩?

世上最复杂的就是人心,他杨元庆无法揣摩李密的心思,但从利益上来看,维持现状最符合李密的利益,如果现状不能维持,那么由唐朝占领洛阳,对李密而言应该是利大于弊。

这也是杨元庆拉拢杜伏威的用意,如果李密要来干涉隋军南下,那么杜伏威的作用就是牵制住李密的军队。

“总管,开始吗?”裴青松在旁边小声问道。

杨元庆摇了摇头,“再等等秦将军,他们马上到了。”

话音刚落,院子里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秦将军来了!”有士兵大声禀报,紧接着秦琼快步走进了大堂,歉然笑道:“很抱歉,我来晚了,让大家久等!”

他又向杨元庆施一礼,“秦琼参见总管!”

杨元庆笑着点点头,“既然秦将军已到,我们开始吧!”

将领们纷纷围拢上来,杨元庆看了众人一眼,这才缓缓道:“先告诉大家一个最新情报,从长安传来消息,十万唐军正向上洛郡集结,大家说说看,唐军的意图是什么?”

站在一旁的李靖微一沉吟,便道:“莫非唐军也是想进攻洛阳?”

众人议论起来,大堂内一片窃窃私语声,杨元庆摆摆手,大堂内又顿时安静下来,杨元庆微微笑道:“我们无法得知唐军的真正意图,不过进攻洛阳的可能性确实最大,我建议我们可以稍微观察一下,如果他们真是进攻洛阳,那么我们就需要调整作战计划。”

秦琼沉声问道:“那卑职的任务是否也要随之调整?”

秦琼的任务是率领军队南下东郡,从侧面向魏军施压,牵制李密军队支援洛阳,三百艘渡河战船已经准备就绪,就等一声令下,三万大军渡河。

杨元庆沉思片刻道:“你的任务也一样调整,等待我的命令。”

“卑职明白了。”

杨元庆又对众人道:“如果唐军真是来进攻洛阳,那么我们的主要敌人就不再是洛阳王世充,而是唐军,这将是一场四方参与的中原大战,如何在这场大战中笑到最后,是我们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我这里需要告诉大家,中原的军队并不像河北窦建德那样不堪一击,以窦建德四十万大军,还要向二十万的李密俯首称臣,你们可想到中间的原因?”

一旁徐世绩接口说:“总管的担忧完全正确,李密的瓦岗军最初也是四十万,但经过数年激战,强留弱汰,最终留下来的十几万军队都极为强悍,绝大部分还是从前的隋军,李密又从宇文化及手中俘获了六万骁果军,这是隋军的精锐,大大加强了李密军的战斗力,而且装备精良,这是窦建德的军队远远不能相比,窦建德拥有四十万大军也不得不向李密臣服,这就是根本原因。”

杨元庆点点头,“我们这些年发展很顺利,也很迅速,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遇到真正的强敌,无论是刘武周、魏刀儿还是窦建德,他们都是兵力虽多,但战斗力低下,而今后,我们将进入强敌时代,仅仅王世充的七万军队就不容小视,那是从前张须陀的军队和留守洛阳精锐隋军,如果我们再有轻敌之意,那下一个失败的就是我们。”

杨元庆的语气很严厉,他目光凌厉地注视着众将,众人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

。。。。。。。。

会后,众人都散去了,李靖对杨元庆笑道:“总管这么夸耀敌军,打压自己,会不会影响到军心?尤其在大战来临之前。”

杨元庆微微叹息一声,“并非是我严厉,现在军队普遍有一种骄慢之心,好像认为隋军是天下第一,其他各个势力都不堪一击,这种骄慢的情绪在迅速蔓延,令我忧心忡忡,李长史,骄兵必败啊!”

说到这里,杨元庆从书箱里取出几份情报,放在桌上道:“这是从李密军队和唐军那里得到的情报,从前我们隋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夜战,但现在不是了,唐军和李密也都加强了夜战训练,还有唐军的五万玄甲骑兵,也是一支极为精锐之军,是从唐军、西秦降军和西凉降军中抽取精锐组成,还有李密的六万骁果军,敌军的实力并不比我们弱,甚至唐朝的国力还要强于我们,唐军、魏军也同样身经百战,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值得骄慢的本钱?”

“总管说得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打天下并不是可以横扫一切,也不可能长胜不败,关键是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必先知己,方能知彼,不虑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虑全局者不足谋一地,总管的深谋远虑让卑职十分敬佩。”

杨元庆呵呵一笑,“连你也拍我马屁了!”

“卑职毕竟不是奉承总管,总管的杜伏威之棋极为精妙,不仅是为牵制李密,而且也为将来争夺南方布下了先手,难道总管大量造海船,就只是为了攻打辽东那么简单吗?”

杨元庆点了点头,“我很欣赏你‘不虑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虑全局者不足谋一地’这句话,现在唐朝着重向南方发展,夺取了富庶的荆襄,而我们却得到被战争严重破坏的河北,唐朝可以从荆襄得到人口及粮食支援,而我们却要向河北输血,此消彼长,从国力上看,唐朝已经占据了上风,但唐朝也有它致命弱点,它们内部不稳,只要我们能紧紧抓住这个致命弱点,那么唐朝迟早会败在他们的内部不靖上。”()

第38章 八方酒肆第20章 王妃请客第27章 李思杨虑第20章 世充密使第27章 拜访沈家第7章 生死之约第11章 双雄火并第50章 潼关内讧第27章 逼出水面第88章 争锋相对第98章 两线危机第14章 杀鸡儆猴第6章 小事化大第9章 生死之斗第5章 重返大利第3章 水势渐深(上)第40章 朝堂之议第5章 上兵伐谋第13章 齐王军师第76章 裴府问策第24章 真假使者第111章 意外发现第11章 新官上任第9章 攻心为上第44章 江陵萧氏第131章 郑家寻路第17章 京城游侠第24章 草原天鹅第90章 隋唐大战(二十)第34章 北市暴乱第37章 一招险计第19章 去功赎罪第27章 会宁换帅第27章 逼出水面第47章 雨夜追击第22章 极度被动第13章 胜利逃亡第15章 少女遇窘第21章 建德逼反第47章 关陇暗箭第21章 谁威胁谁第43章 郢州祭母第85章 隋唐大战(十五)第26章 离间之计第26章 少郎何人第6章 借兵突厥第14章 武周示弱第26章 商业繁荣第17章 西征情报第58章 稳住李唐第4章 天下大变第4章 佳夕如梦第33章 棒打贵客第5章 敦煌布棋第27章 元家之欲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4章 启用暗线第25章 初查齐郡第10章 将帅交心第8章 一点眉目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33章 拜弥勒教第34章 杨谅投降第5章 出海远征第25章 十猛之计第18章 参军之谜(下)第3章 南华之会第6章 借兵突厥第5章 两个使者第6章 发现端倪第14章 存心讨打第2章 宇文义子第3章 微妙来访第725章 佛寺遇险第7章 杨广之忧第17章 勇闯县狱第36章 屈突良言第45章 不为我用第40章 敏秋赈灾第19章 一封信件第27章 迎头痛击(中)第14章 貌忠实奸第54章 齐王之危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8章 迎头痛击(下)第3章 两猛相斗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7章 被迫南撤第18章 反间之计第42章 步步紧逼第16章 三股势力第48章 两路奇兵第36章 内廷献策(上)第9章 朝局悄变第19章 关陇双贵第29章 危机渐至第85章 隋唐大战(十五)第34章 发现敌踪第56章 渔翁李密第8章 元庆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