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战利之品

当最后一名突厥士兵被万箭穿心而亡,战场上寂静下来,在长达一里的山道上,密密麻麻地躺满了被射杀的突厥士兵,没有人能下来,也没有战俘,连同主帅韩子和在内,五千余人全部被杀。

李靖叹息一声,“终于结束了!”

他这声叹息了充满了太多的感慨,隋突大战直到此时才终于落下了帷幕。

杨元庆却淡淡一笑,“这只是突厥灭亡的开始。”

李靖明白杨元庆的意思,郑重地说道:“卑职不会让殿下失望,一定会灭了突厥。”

杨元庆点了点头,“这件事过了年再说,现在要清理井陉,多派一些弟兄,尽量做好药物防护,该烧的要烧尽,该埋的要深埋,不要留下什么恶劣的后果。”

说到这,杨元庆又忍不住笑道:“原本是想来视察十天半个月,没想到半天就结束了。”

“这是殿下洪福齐天,给将士们带来了高昂的士气,注定了突厥人的灭亡,这就是天意!”

杨元庆哈哈大笑,“想不到李总管也学会了溜须拍马,当年你若会这么说话,也不会混得那样惨了。”

说完,杨元庆拍了拍李靖的肩膀,笑着转身下城去了,李靖的老脸蓦地红了,这是他这辈子说的第一句奉承话,没想到却重重地撞在墙上,他咬着自己舌头,恨不得就用力咬断了它,真是丢人啊!

旁边十几名将领面面相觑,表情都十分尴尬。看着上司丢面子,总归不是什么好事,这时,李靖神情恢复正常,他狠狠瞪了身边将领们一眼,“还不集合军队,准备进井陉!”

将领们吓得连滚带爬。奔下城楼去了,一个时辰后,李靖派出三千骑兵和五十名军医进入井陉。清理突厥人留下来的污秽。

按照杨元庆的命令,一个不留,全部杀死。尸体烧毁深埋,以防止瘟疫流出。

。。。。。。

杨元庆没有在井陉继续停留,他另有计划,事实上他来井陉也只是视察一下,鼓舞士气,安抚军心,给李靖挺挺腰,真正指挥者还是李靖,杨元庆的原计划来井陉也只呆两天。

三千骑兵离开井陉后便一路北上,离去太原的路越来越远。当天晚上,军队在盂县白鹿山下扎下了营帐。

大帐内灯光明亮,杨元庆正坐在桌前批阅奏折,大战已落下帷幕,而另一场大战尚没有拉开序幕。这段时间也是杨元庆最清闲的时刻,他的心情也完全放松下来。

这时,帐外传来亲兵的喝令声,“是谁?”

“是我,我要求见殿下。”这是罗士信的声音。

杨元庆迅速瞥了一眼钟漏,已经亥时了。他还没有休息吗?

亲兵出现在门口,“殿下,罗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吧!”

帐帘挑开,罗士信快步走进,单膝跪下行礼道:“参见殿下!”

“起来吧!”

杨元庆放下笔,笑了笑问道:“有什么事吗?”

罗士信站起身,略略犹豫一下道:“卑职想问殿下,几时攻打青州?”

杨元庆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问这个做什么?”

罗士信低下头,“卑职想请缨攻打青州,只要三万军队,半个月内,把青州六郡完好无损地交给殿下。”

罗士信既然娶了窦线娘,他就不得不考虑妻子的感受,他想把窦建德活捉,就算终身监禁,或许也能保他一条性命,他一直想寻找机会向杨元庆请战,在关中他就想说,但他忍住了,现在随着西方的战事平息,罗士信便感觉到,离青州之战越来越近了。

他单膝再次跪下,“请殿下恩准!”

杨元庆平静地注视着罗士信,过了片刻,才淡淡道:“你是想保住窦建德的性命,是这样吧!”

“殿下!”

罗士信的头深深埋下,“卑职是有私心,请殿下恕罪。”

“你想让我赦免他?”杨元庆又不露声色问道。

“不!”

罗士信连连摇头,“窦建德是危险人物,卑职不敢让殿下赦免他,只求殿下能保住他一条性命,终身监禁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杨元庆笑了笑,“窦建德不是李渊,他对我而言无足轻重,看在他并不作恶河北,答应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要先告诉你,我暂时不会攻打青州。”

罗士信愣了一下,“上次在关中时,殿下不说下一步是取青州吗?”

杨元庆笑了起来,“战局是瞬息万变,计划也不能一成不变,计划必须要随着战局而调整,窦建德和刘黑闼在青州对峙,他们翻不起浪来,留着他们,我有大用。”

罗士信还想再问,杨元庆却摆手止住了他,“你现在什么都不要问,你的心愿我会成全你,但现在你要替我做另一件事。”

罗士信大喜,只要杨元庆答应,那他就可以交代了,至于统一天下的战略,那确实不是自己该问,他连忙道:“请殿下吩咐!”

杨元庆点点头,“我要你去替我训练新兵,现在已经征到了五万军,但还不够,我还需要再征十万大军。”

罗士信心里明白,一场隋突大战使他们吃够了兵力不足的苦,他隐隐感到,杨元庆一定是要发动波澜壮阔的战争了。

“殿下的意思,是让卑职连夜赶回太原吗?”

“这倒不必,我已经写信给兵部了,按照现在的势头,最迟半个月便可以募集到十万大军,我希望你在三个月内,给我训练出一支强军。”

“卑职绝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

次日一早,队伍继续北上。两天后,三千骑兵抵达了马邑北的武周山口,这里也是隋突大战的战场,由牛进达率领五千隋军负责清理善后。

此时战场的清理已经渐渐到了尾声,突厥军阵亡者尸体焚烧后深埋,阵亡隋军士兵则把遗体送还他们的家人,户部的抚恤善后也开始启动。

寒风吹拂着原野。原野上一片白雪皑皑,在远处数里外,是黑黝黝的武周军城。军城旁边则驻扎了数百顶大帐,那里便是善后隋军的主营,这时。一队三千余人的隋军骑兵从南方疾奔而至,正是从太原郡赶来的杨元庆一行。

离营地还有两三里路程,远远地便看见了灰白色的大营,杨元庆放慢了马速,他已经看见一队骑兵正向这边疾奔而至,片刻,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奔至,为首之人正是留守大将牛进达。

十几步外,牛进达翻身下马,奔上前几步。在杨元庆马前单膝跪下,“牛进达参见殿下!”

杨元庆微微笑道:“牛将军辛苦了,请上马说话。”

牛进达又重新上了马,跟在杨元庆旁边,介绍善后的情况:“禀报殿下。突厥士兵的尸体基本已清理完毕,伤兵则送去了太原,战俘交给了战俘营,阵亡的弟兄,尸体都送还给了他们家人,现在主要是在整理各种物资。”

杨元庆点点头。又问道:“俘获了多少牛羊及战马?”

这是他关心的大事,一般而言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都能缴获大量的牛羊和马匹,这是一笔很丰厚的收入,但大多封赏给了重臣和权贵,真正作战的将士却得不到这种战利品。

说到牛羊马匹,牛进达不由眉飞色舞道:“殿下,说起来让人振奋,这次缴获战马十三万匹,牛羊三百余万头。”

这个数字让杨元庆大为振奋,“有这么多吗?”

“有这么多,其实大部分都是乌图部的财产,被突厥人夺取,现在又归了我们。”

说完,牛进达又有点担忧道:“前几天,乌图部来人了,希望我把牛羊还给他们,我告诉他们,这件事我做不了主,殿下,会不会。。。。。”

杨元庆冷笑了一声,“按照草原的规矩,牛羊财产被抢走,那就是换了主人,他们应该去找突厥人要,这些牛羊已经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乌图部对于杨元庆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了,他不可能再从前隋一样,扶植出一个启民部来,最后成为自己的北方威胁,突厥已经谢幕了,乌图部将渐渐融入汉民族,不会让他们独立于边境。

随着草原不断混战,必然会有大量的游牧部落南附隋朝,历史上,唐朝便是将这些游牧部落安置在边疆,让他们自治,在唐朝强大时,这些内附部落还能安分守己,但在唐朝衰落后,这些内附部落开始纵兵入侵中原,跟随安禄山和史思明抢掠中原,给汉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作为新隋朝,杨元庆是绝不能容忍这种隐患留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汉化,将他们安置到中原去,补充中原人口,用百年时间逐渐汉化他们,就如同南北朝时期汉人胡化一样。

事实上,历史上的唐朝也采用过这种办法,比如高丽灭国后,就是将百万高丽人押解到中原各地安置,游牧民族稍微麻烦一点,但也并不是办不到。

众人来到军城,现在军城已暂时改为羊马城,数百万头牛羊便养在城中,军队反而到城外去驻营,杨元庆带着着众人上了城头,只见军城内,到处是密集的牛羊,臭气熏天,有数百名士兵专门照料。

“殿下,这些牛羊该怎么处理?”罗士信望着这些牛羊,关切地问道。这时,身边所有将领都关注地竖起了耳朵,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杨元庆心中早有腹案,他回头对众人道:“凡是参战的士兵,每人可以分得一头牛和两只羊,阵亡士兵则加倍,另外,所有隋军士兵每人可分两只羊,新兵则给一只羊,剩下的牛羊一半给朝廷,另一半则分给诸军将领。”

众人大喜,一起躬身施礼,“多谢殿下!”()

第43章 无妄之灾第44章 中秋异月第34章 枕戈以待第24章 河边误认第30章 蛇蝎毒心第12章 兵部调令第49章 重甲破术第30章 酒楼遇故第46章 棋输一着第29章 金刀赎奴第25章 掌握主动第42章 暗流汹涌第23章 夜袭飞狐第24章 安抚江南第32章 谁有骨气第72章 阔绰请客第48章 家族之弊第55章 两座崔府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8章 少童何人?第35章 争夺人口第153章 隔墙有耳第4章 利益之诱第4章 利益之诱第44章 当局者迷第54章 西域战略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1章 重磅加码第59章 兄弟分权第118章 咬金请缨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3章 战船立威第27章 接风酒宴第30章 西路隋军第26章 宿将抉择第21章 背后较量(中)第9章 利益之争第11章 铁腕夺位第21章 长孙又至第18章 百战之功第4章 假手于贺第15章 史蜀之毒第32章 被迫西撤第48章 独孤家主第35章 再战大利第41章 高丽水师第18章 调兵遣将第21章 钱货漏洞第53章 暗通消息第48章 唐朝密使第28章 捉奸在床第27章 李思杨虑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8章 突发事件第11章 霹雳出击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章 戍堡闻警第22章 南压李渊第6章 一剑之情第42章 长安科举第35章 亡国之恨第41章 屈突中计第6章 借兵突厥第13章 引导消费第39章 西路使者第31章 重磅加码第19章 一封信件第22章 井陉遇警第68章 罗艺之虑第28章 人心难测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67章 兵压汉中第37章 一记反抽第27章 义成公主第65章 紧急情报第28章 时机成熟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7章 西征情报第3章 透露底线第51章 将星陨落第30章 三个条件第24章 公主寿宴第93章 隋唐大战(二十三)第30章 祸福相倚第64章 予民厚礼第26章 讨要说法第8章 欲速不达第51章 长安警报第35章 激战尉氏第21章 建德逼反第38章 微服私访第15章 貌合神离第9章 应对危机第37章 密室收获第19章 夜攻河内第24章 辽东反击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31章 新的靠山